曾国藩家书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129句精选
曾国藩家书经典名句摘抄
1、曾国藩家书经典名句摘抄及解析
(1)、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3)、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4)、“太聪明”的人什么事情都以为自己很明白,觉得高人一等,凡事锱铢必较,没有长远眼光,不知道舍弃。
(5)、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兴旺六代;
(6)、自古及今,国人都比较注重家训和家风的培养,特别是大家世族。比如说,历史上出名的家训有《章氏家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钱氏家训》等等,其中尤以《曾国藩家训》对我们现代人的影响力最大。
(7)、不可轻率评讥古人。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对于曾国藩这种级别的大官来说,家常用度在清朝奢侈一些应该也是可以。但曾国藩很是警醒,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招致灾祸。
(9)、说到底,敬是对自我的严格要求,是对自己品行的锻炼和提高,是修己。把自己修炼好了,那么与外界进行接触,人家才愿意跟你合作,才愿意跟你共事。
(10)、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11)、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而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炫彼夺,而大不可。
(12)、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3)、这是曾国藩的自谦。他取得的成就在历朝历代中也是可以数得出来的。但还是说自己德无成、业无成,并且深以为耻。
(14)、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5)、四位发言干部代表结合所学内容,联系自身经历,表达了“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实施好家教“不仅是提升个人道德水平所需,更是树立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途径。
(1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17)、曾国藩明着不好说弟弟,就委婉告诉弟弟,这样做不好。你是一方大官,大家都看着你呢。如果你做不好,那大家也会跟着学,最后队伍就不好带了。
(18)、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19)、天下之事立志最为重要,立志为成事之基础,志之所在乃心之所在,心之所在则关乎事之成败。(《张氏家训》)
(20)、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理,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
2、曾国藩家书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
(1)、 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2)、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3)、现在大家都喜欢熬夜,早上起得比较晚。但早上往往也是一天效率最高的时候,因此要逐渐恢复早睡早起的习惯。调整自己的作息,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把事情做完。
(4)、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5)、这里曾国藩谈到了敬的重要性,认为敬是天德王道,是不用去证明就存在的处世为人态度,是办事情的先决条件。
(6)、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7)、出自《曾国藩家书》。所谓的刚强并不是暴虐的性格,而是内心坚强。所谓柔也不算低三下四的软弱,而是谦逊退让的品行。
(8)、◆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9)、在狭窄险要的路上与敌人遭遇,要想打胜仗,关键要看如何打击敌人的先头部队,如果能够把敌人的先头部队打垮,那么后面上来的,即使是精兵强将,最后也会被打退。
(10)、◆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1)、刚不是暴虐,是坚强,柔不是低下软弱,是谦逊退让。
(12)、◆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13)、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曾国藩家训》的内容通俗易懂,都是曾国藩多年生活工作经验的心得体会,因此实用性强,可操作性也强。
(14)、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15)、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16)、《曾国藩家书》是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事、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都进行了详尽的指教和叙述,也留下了数万字的至理名言。
(17)、我们从曾国藩的家书中,不难发现他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家属的教育非常严格。曾国藩在清朝政府中是权位最重的一个汉人,但他在位20多年,除了自家的老屋外,从没在省里建过一所房屋,也没买过一寸地。他曾亲手创立了两淮盐票,这种盐票的面值两百两银子,利息却非常高,每年的利息就是四千两银子。
(18)、凡言兼众长者,皆其一无所长者也。凡是说兼采众长的人,都是一无所长的人。
(19)、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20)、一个外人学习曾国藩家书和日记,就能如此优秀,最后成才又成事,更何况是曾氏子孙他们自己刻苦学习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思想和智慧呢?所以说,曾国藩家书和日记,便是曾氏子孙兴旺的法宝之一。
3、曾国藩的家书中的经典
(1)、半斛装满了东西,便会由人去刮平。人如果骄傲自满了,便会由上天去刮平。
(2)、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3)、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辞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读书人只有两件事,那就是进德与修业。
(4)、意思是:告诫自己的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修身养性。
(5)、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6)、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7)、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
(8)、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9)、◆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10)、日慎一日,以求其事之济,一怀焦愤之念,则恐无成耳。千万忍耐,久而敬之四字,不特处朋友为然,即凡事亦莫不然。《曾国藩家书》。
(11)、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2)、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曾国藩
(13)、人不读书就罢了,只要自称为读书人,就一定依《大学》行事。
(14)、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15)、几个弟弟道理上明白,但实际行动起来,总是差强人意。如国潢懒散,国荃浮躁,国华受不得挫折,国葆缺乏自制。对此,曾国藩谆谆教导诸弟一要立志有恒,二要专心致志。曾国藩关心弟弟们的学业,择学择师均一一参与意见,支持弟弟们赴省城读书,并负担他们的学费。几个弟弟都曾到京城曾国藩身边读书。曾国藩除身体力行,教弟读书外,又为他们捐监,创造科考的条件。但最根本的还是希望诸弟通过读书,明晓事理,修身齐家。曾国藩鼓励并重视诸弟对自己的批评。
(16)、(2)征集主题:围绕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以德树人等主要内容择一书写。如①摘抄《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②围绕“少年儿童心向d”主题,亲子共读红色经典,摘抄先烈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③摘抄《梁启超家书》《岭南家风》《岭南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历代前贤歌咏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内涵和精华的名言警句;④书写自己家庭中代代相传反映良好品德、和谐家风的家规家训。
(17)、时事愈艰,则挽回之道,自须先之以戒惧惕厉、傲兀郁积之气,足以肩任艰巨;然视事太易,亦是一弊。《曾国藩家书》。
(18)、◆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19)、凡事之须逐日检点者,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况进德修业之事乎?《曾国藩日记》。
(20)、“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4、曾国藩家书经典名句摘抄大全
(1)、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小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曾国藩家书》。
(2)、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曾国藩
(3)、◆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4)、担任官职最重要的是能够修养心性,能够耐得住烦扰,带兵打仗也是这个道理。
(5)、对待自己严格要求,对待别人能宽心不为难,这就是敬和恕吧。但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做反了,不敬不恕,最后一事无成。
(6)、一身精神,具乎两目。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7)、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8)、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9)、八本之说: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八宝: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三不信: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不信医药;四字诀:勤俭孝友(勤劳俭朴持家,孝敬父母长辈,友好兄弟姐妹,团结左右邻居)曾国藩家训核心思想为: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勤俭孝友)、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的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师的理论体系。
(10)、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11)、誉望一损,远近滋疑。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2)、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13)、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日,必有忍乃有济。《曾国藩书信》。
(14)、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人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日记》。
(16)、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余往年在京,好与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
(17)、作文素材丨《人民日报》夜读精选:人间清醒的100个金句,治愈迷茫中的你
(18)、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
(19)、重厚,持重而敦厚。用咱们现代的话说,就是“稳”。
(20)、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5、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400句
(1)、◆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
(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3)、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以上名言名句只是曾国藩思想的冰山一角,但我们也可窥见曾国藩的大智慧。
(4)、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5)、内容要求:围绕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良好家风、讲红色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内容,呈现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参与家庭可推荐适合家庭亲子或适龄儿童阅读的红色经典、好书美文、诗歌童谣等;摘录或撰写读书心得、家教家规家训名人名句、最美家书等,要求图文并茂,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营造良好的“家”文化氛围。
(6)、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7)、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费间;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8)、这个词汇表明做事需要关注的两点原则:遵从最简单、通俗易懂的底层逻辑和道理;要从细节、小事上着想和思考。这是曾国藩后面强调的求精。把自己经手的事情做到精彩,做到极致就算大功业。
(9)、龚明汉强调,组织部门作为“d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要按照“政治立部、担当强部、创新优部、文化育部、廉洁治部”要求,以为民的情怀、担当的精神、优良的作风为d员、干部、人才、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以部风带家风、以家风促部风,让组织部门成为名副其实的温馨之“家”。组工干部要自觉在家风建设中走在前列,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锤炼个人品德、书写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带头树家风、立家规、传家训,廉洁修身、清正齐家,争做家风建设的示范表率。
(10)、因为不敬,最后朋友反目成仇的大有;因为不敬,家庭破碎的大有。敬并非客套,并非假惺惺的敬重,而是发自内心地保持敬重。
(11)、我辈办事,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惟在己之规模气象,则我有可以自主者。亦日:不随众人之喜惧耳。《曾国藩笔记》。
(12)、启发:清朝在京的公务员生活也很拮据。何为国之栋梁?栋梁不见得富甲一方,腰缠万贯,反而很可能是最穷的。要耐得住贫穷,禁得住诱惑,坚守底线,坚持修行,真心干事。
(13)、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是咱们大多数人不具备以终为始的终局思维。
(14)、◆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③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16)、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17)、平日辩论夸诞之人,不能遽变聋哑,惟当谈论渐卑,开口必诚,力去狂妄之习。《曾国藩家书》。
(18)、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像那样,做这样想那样。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做事情,只有专心致志,才能集聚智慧。
(19)、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20)、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1)、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2)、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曾国藩家书》。
(3)、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4)、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是曾国藩的忠实粉丝,他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正是因为深受曾国藩思想影响,梁启超自己也很优秀,而且培养出来的9个子女个个是人才,家里更是出了三个院士:长子梁思成、二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礼。
(5)、但令人奇怪的是:曾国藩五兄弟生平都不注重“行善积德”,为何他们的后代子孙依然能够兴旺发达100多年呢?
(6)、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7)、自己在读书,书也在读人。只有经历了,把自己的生活融入进去了,读书的时候才能读出经典的味道来。经典是茶,生活阅历就是好水。想喝到好茶,就需要好水煮沸并且慢慢泡开茶叶。
(8)、◆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既有所逼而成者居半。
(9)、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人至也”。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唯孔孟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汤通往,亦彼自彼,我自我也,何与于我哉?一个人一定要立志猛进,否则很难进步。曾国藩家书摘抄加赏析“惟不耐久思,思多则头昏,故常冥心于无用,优游涵养,以谨守父亲保身之训”(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与父亲书)
(10)、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1)、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③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2)、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3)、◆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14)、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5)、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16)、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7)、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8)、意思是: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不赖床。这对有拖延症或是懒惰的人来说,是极有必要的。
(19)、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洁。
(20)、听其拂逆而动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无敌国外患而亡为虑者,圣贤之用心也。
(1)、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出自《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译文)我们研究学问,最重要的是虚心。
(3)、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4)、◆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5)、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③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曾国藩
(6)、曾国藩强大的自省能力确实让我非常汗颜,认为自己还不够有恒心。如果没有恒心,就不会一直和太平军死磕,最后取得成功。
(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8)、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
(9)、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