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从军歇后语下一句怎么说53句精选

2023年09月13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花木兰从军歇后语下一句

1、花木兰从军歇后语的下一句

(1)、木兰不过是这些女子中的一个代表而已。木兰的悲欢离合,是富有戏剧性的。因此,千百年来,她的感人的事迹在群众中流传不息。这首诗一开头,它就把读者吸引到它所描写的场面中了。木兰平日织布时发出的“机杼声”,已经被她的声声叹息所代替。

(2)、评剧名伶喜彩莲        报载,不久前大陆举办了庆祝著名评剧演员喜彩莲女士舞台生活60周年演出活动。由喜先生之高徒李忆兰等演了喜女士的代表剧目《凤还巢》、《小借年》、《孔雀东南飞》等,堪称艺坛盛举。  喜彩莲原名张菡香,1916年生于山东掖县一贫苦农家,后随父母去东北谋生。她自幼喜爱评剧,9岁从师"莲花落"老艺人吴寿朋,10岁登台。之后,她又参加了著名评剧演员李金顺主办的"元顺戏社",在演唱方面,受李金顺影响颇深。到18岁时,她已经成为戏社的主要演员,并蜚声剧坛。她曾与戏社演员一起南下天津、北京、上海等地演出。从而使她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形式,开阔了视野。  喜彩莲嗓音高亮,擅演花旦戏。她根据自己的噪音条件,在老评剧的基础上大胆进行了创新。老评剧讲究"扬着唱",即所谓"大口落子"。喜氏则将此种唱法改为"抑着唱",即将"大口"变为"小口"。然行腔讲究情味交融,深沉,含蓄,曲调更加柔美。因此,她的演唱赢得了诸多观众的青睐。  喜氏的演唱最突出的特点是讲究咬字。她的唱腔吐字清晰,干净利落,无论什么字,行腔时总能保持原韵,从不因腔而害字。  以前,评剧的剧目大体为传统的"老八出"或"新八出",如《杜十娘》、《珍珠衫》等,一般演员唱的大都不出这些。而喜氏却上演了大量新剧目,如《凤还巢》、《十三妹》、《孔雀东南飞》等。同行称喜彩莲演出的是"一台新戏"。这些剧目虽系从京剧移植而来,却使评剧观众耳目一新。记得当年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在观看客氏的演出后,极为赞赏,便将《人面桃花》剧本推荐给她,并亲自为她排了这出戏。  从50年代起,喜氏参与了诸多现代戏的演出,塑造出一些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而且戏路更为宽广了。    

(3)、原因是可汗“沙场秋点兵”,老父名在军籍,家中没有长男,怎能不使木兰焦虑、愁闷?但她终于做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勇敢的抉择。木兰从军,是迫不得已的,也是不合法的。当她一旦做出“从军”的抉择,她的态度则是积极的。

(4)、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

(5)、拜"梅"唱"程"新艳秋       曾经名噪一时的程(砚秋)派青衣新艳秋,今年快九十岁了,她与赵荣琛、王吟秋同是响当当的"程"派。但赵、王都是程砚秋的门徒,而新艳秋不是,但她从取艺名王兰芳登台以来,一直唱的是程派戏,更叫人大惑不解的,她确曾是梅兰芳的门徒。梅的门徒一生唱的是程派戏,这里边阴错阳差的一段奇妙的因缘颇值得一记。  新艳秋是苦出身,她二姐是艺名珍珠钻的河北梆子演员,师事钱则诚。新艳秋原名王玉华,她五岁迷上了程派唱腔,她的拉胡琴的哥哥王子祥也是程迷,她们兄妹俩经常躲在程砚秋(其时名程艳秋)唱戏的北京华乐园角落里"偷戏",新艳秋伦的是程派的唱腔与身段,水袖;她哥哥偷的是程派的胡琴特点和强记谱子,日子久了,上天不负有心人,新艳秋学了许多程派戏,她哥哥也会拉程腔的胡琴了。  几年里,出于家境苦寒,新艳秋经人怂恿,应邀在当年的开明戏院唱开锣戏,贴出的海报每天都是程派戏,或全出,或片断,居然满有韵味,程腔十足。这个消息传到了一位大行家的耳朵里,这位行家就是大名熠熠的齐如山,他与梅兰芳、程砚秋两家都有深交,他亲自去开明看了新艳秋的程派《贺后骂殿》,大为惊奇,认为是可造之材。齐特邀新艳秋到他家里,对她说:"我介绍你拜程砚秋为师,实授实学,你的前程是远大的,索性改个名字叫新艳秋吧,响亮些。"齐如山应该说是新艳秋的"伯乐",她听了齐的话自然是喜不自胜。她从小迷的是程派,现在程派的创始人将有可能做她老师了,这难道是在做梦吗?岂料好事多磨,齐如山的倡议,没有得到程砚秋的同意,这真的成了新艳秋的一场大梦!原来程砚秋其时还很年轻,外面早有他收女徒弟的流言蜚语,他怕人言可畏,又怕当时报界手握刀笔的人,所以他已发誓不收女徒。齐如山也改变不了他的誓言,新艳秋拜师之事,只好作罢。  正是这位齐如山先生,他把新艳秋引见给梅兰芳大师,终于成了梅大师的女弟子。梅非常欣赏这位有心胸和奋发有为的女青年,他手把手地教了她不少梅派戏,包括《霸王别姬》。这时,武生泰斗杨小楼组班演戏,选中了这位刚满十八岁的新艳秋与他合演《霸王别姬》和《长坂坡》,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梅大师马上又忙着为新艳秋指点《长坂坡》中投井的关键身段。  这次新艳秋得杨小楼提携合作登台,顿时使新艳秋声誉大振。  但是新艳秋从老师梅兰芳学了许多梅派戏,在日后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她唱的仍是程派戏,成了程派青衣中的俨然一家,观众欢迎她,她越唱越红。  新艳秋现在是江苏戏校的主课老师,她悉心培养了一批程派的继承人,其中有钟荣,成了中年程派青衣的佼佼者。    

(6)、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7)、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

(8)、须生泰斗马连良        现代的新闻传媒极善为演员吹嘘,动辄便是"大肺"、"著名表演艺术家"云云;殊不知那些被冠之以"大师"或"艺术家者",比起昔日名副其实的大师,则退避无地矣。  以京剧老生论,流派纷呈,其中有墨守成规的"旧谭派",有刚柔相济的"余派"(新谭派),有朴实大方的"后谭派",有苍劲古朴的"言派",有清新典雅的"奚派",有圆润甘甜的"杨派",有激越悲壮的"高派",更有号称"南麒"、"北马"的"麒派"和"马派"。  马连良先生作为"马派"的创始者,早在一九三○年即被著名报人邵飘萍誉为"须生泰斗,独树一帜",此绝非溢美之词。  马连良,字温如,回族人。幼入"喜连成"科班学艺,先学武生,后改老生,最后归工文武老生,艺宗"谭派"(谭鑫培),出科后所演之剧目亦为谭派戏。其后在唱功上吸收了"内廷供奉"孙菊如唱法的精华,在念工和做工上又向贾洪林、刘景然等名家学到不少技艺,经揣摩、钻研,由演唱工戏逐步改为演出唱、念、做三者并重的剧目,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于学"谭"之基础上,发展革新,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在京剧界老生行中创出了"马派",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马派"的表演艺术,特点甚多,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巧"和"帅"两个字。  马运良的唱腔,自然流畅,细腻婉转,以"巧"取胜。不但腔儿好听,而且韵味十足,虽"巧"而不流于"油"。唱与剧情结合,绝不乱耍花腔,流于形式。妙在"巧"中见"俏"、"花俏"而不越"规矩"。  马连良的念白,发音准确,咬字清楚,字字送进观众耳中,令人听得明明白白。尤具特色的是:话白无论长短皆铿锵有力,节奏鲜明,富于音乐性,并能巧妙地把"声"和"情"融合起来。他在《审头刺汤》中指责汤勤的大段念白,把个狗仗人势、卑鄙无耻的小人嘲笑得体无完肤。每次演出此剧,观众听到这里无不拍手称快!足见表演艺术家的匠心独运。  马连良的做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飘逸潇洒,突出一个"师"字。他的身段师,动作美,“髯口”、"甩发","水袖"、"脚步"基本功硬,而是以生活为依据进行艺术表演,不是单纯地卖弄技巧。  马连良前期的演出,基本上是以唱为主的剧目,如《失空斩》、《四郎探母》、《门斩子》等戏。到了后期,由于本身的条件问题,演出多为唱、念、做并重的剧目,如《清风亭》、《四进士》、《捧雪》、《问樵闹府》等戏。另外,还排演了不少"马派"本戏,如《春秋笔》、《串珠》、《十老安刘》、《胭脂宝褶》、《要离刺庆忌》、《赵氏孤儿》等等。  一九三六年初,上海向来放映电影的新光大戏院,老板芮庆荣决定改为演京剧的场所。他怕头一炮打哑,特意首聘"红透半边天"的京剧名伶马连良和他的"扶风社"全班人马,另加华慧麟、刘奎官等名角,唱开场戏。  时间定在农历大年初一晚上演出。凭马连良和"扶风社"的声望,在各报刊登出巨幅广告后,仅仅几天戏票就争购一空。马连良见此情景,忽想到一个"怪主意":大年初一登台,固然可造成轰动,但如在除夕的晚上,先演一场"守岁戏",倒也不失是一件非常别致的事。当他兴冲冲地与院主芮庆荣商量时,芮连连摇头说:"你不要开玩笑了,大年三十晚上,家家老少,都在家中守岁,吃团圆年夜饭。那些店家则忙着盘点、算账,哪有功夫来听你唱戏?不要说卖票,我看送票都不会有人来!"马连良闻此言,笑了笑,仍信心十足地说:"芮老伯,你不要管,不要你付包银,只要把场子借给我们用,花些电费,而前后台的一切开支,由我马连良负责。卖下银来,给大家分红,作为过年红封利钱,希望你能支持。"芮庆荣听后觉得与己无损,便表示同意了。  老板首肯,马连良立即跑到后台,向管事说明这一设想和具体办法,大小角色、班底、场面、衣箱、龙套等,一致深表赞成。他们感动地说:"马老板肯这样热心出力,使大家能分到一些过年红封利钱,真是再好也没有了!"于是排出戏码,先是刘奎官、刘连荣、杜富隆、马春樵、马四立的"英雄会庆贺黄马褂";大轴由马连良、华慧麟、叶盛兰、马富禄、李洪福演出"全本御碑亭、金榜乐"。结果广告一刊出,不到一个下午,戏票全部售光。乐得芮庆荣逢人便说:"马老板真有一套,年三十晚上,先卖一个满堂彩!"  说也真巧,马连良在上海新光戏院唱红之际,喜剧泰斗卓别林恰来上海游历。这天,卓别林及梅兰芳等人陪同,驱车来到新光大戏院,欣赏马连良演出的"法门寺"。进场时,正赶上马连良扮演的赵廉在唱"行路"一段,台下静寂无声,观众聚精会神地在倾听马连良的大段西皮“郿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卓别林等一行在包厢悄悄地坐了下来,他侧耳细听演员的唱腔和胡琴的过门。当时,为马连良操琴的琴师是杨宝忠,琴艺非常高超。卓别林一面倾听,一面不由自主地用右手轻轻地试打节拍。  剧终后,卓别林上台,同马连良见面,两人紧紧握手并互表敬佩之意。当时,马连良扮的知县赵廉,头戴乌纱帽,身着蓝袍,一副明代的装束;卓别林则穿一套西装,强烈的时代反差,令人捧腹大笑。次日,上海各家报纸均以醒目位置,刊登了两人握手、拱手的两张照片,现在这照片已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遗憾的是文革中的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三日,马连良在中和戏院接受批斗时,一头跌倒,时隔三天,便像他在《清风亭》一剧中扮演的张元秀一样,凄凄而终,享年六十六岁。    

(9)、由此可见,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10)、木兰从军讲述了木兰代替父亲去征战的古代故事。木兰是一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正碰到皇帝招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

(11)、魏喜奎名噪京华        友人自内地回港,谈及在北京中和戏院欣赏了著名曲艺演员魏喜奎的专场演出。称赞她虽年近花甲,仍嗓音圆润,韵味醇厚,接连不断地演唱了奉调、京韵、梅花、乐亭等大鼓及曲剧选段,堪称多才多艺,老当益壮。  提起魏喜奎,笔者并不陌生。早在四十年代寓居北京时,就常到三庆戏院听她唱唐山大鼓。记得1939年旧历4月28日,为纪念曲艺界祖师周庆王的生日,在庆乐戏院举行联合义演。她唱了一段《黛玉归天》,与她同台演唱的除曹宝禄的单弦,高德明,绪德贵的相声外,还有号称"华北三艳"中的两艳--郭小霞的梅花大鼓和姚俊英的河南坠子。魏喜奎由于嗓音浑厚甜润,台风淳朴大方,初露头角,就得了个满堂彩,从此名噪京华。  以后她常与曲艺名家刘宝全,白云鹏、金万昌、小彩舞、张寿臣等同台献艺。魏喜奎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善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当时她家住在虎坊桥,每天从永定门城根练功回来,料理完家务,就步行到西单哈尔飞戏园,向乐亭大鼓名艺人王佩臣学艺。王佩臣住在戏园里,起床很晚,魏喜奎就在门前等候。等老师起来,就立刻帮她收拾房间,准备洗漱,然后才向她请教。王佩臣深受感动,便十分热情地教授这个学生。  魏喜奎不仅会唱各种大鼓,还会演戏。那时,每逢年节,总要举办一两场反串京剧义演,为贫苦同业谋点福利。魏喜奎曾和金万景、张寿臣、郭荣启一同演过《法门寺》,她饰演宋巧姣;也曾和曹宝禄、高德明、绪德贵一起演过《打面缸》,她扮演周腊梅;还和个蘑菇(常宝坤)、陈亚南、荷花女一起演过文明戏《枪毙刘汉臣》、《一碗饭》等。不管扮演什么角色,她都能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金万昌感慨地说:"没想到这孩子还这么会唱戏!我看她爸爸应当让她去唱戏,更对路子!"  在曲剧电影《杨乃武与小白菜》中,她饰演小白菜,不仅唱功精绝,就是做工也不同凡响。据说,曲剧是她在彩唱八角鼓和莲花落的基础上,糅合奉调大鼓唱腔而成的。她在五十年代演出第一个曲剧是老舍先生的剧本《柳树井》,曲艺由此而定名。  现在,她已不常参加曲剧演出,但在一些联欢会上,还能听到她演唱的段子,而且唱腔还是那么清脆、嘹亮。    

(12)、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古文尚书》的运气真够坏的,不但没有能够露头角,还一而在的遭到了些花木兰从军——冒名顶替的事儿。

(14)、(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15)、著名武旦宋德珠       40年代初,予旅居北京时,广大京剧观众推选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为"四小名旦"。这是继20年代《顺天时报》专栏作家石听花倡议推选海、尚、程、荀为"四大名旦"后的又一次梨园盛举。  李世芳、毛世来二位都是素负盛名的科班"富连成"第五科的学员,李世芳早在未出科前,即已名声大噪,博得"小梅兰芳"的称号。但不幸于1945年赴青岛演出因飞机失事而殒命。毛世来师承著名花旦于连泉(艺名筱翠花),他也和李世芳一样,在三岁未出科前,已被广大顾曲在所交口赞誉。张君秋初拜李凌枫为师,李为王瑶卿高足,故张自幼深得王派青衣真传。宋德珠则是程砚秋、焦菊隐创办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第一科学员。他在戏校刚毕业时,即加新笋破土而出,被众多京剧观众所肯定和推崇。宋德珠的启蒙老师是张善亭(艺名"十阵风"),在武功方面给他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后,继续受到著名武旦朱桂芳、阎岚秋(即"九阵风")的教授和指点,技艺更加精进。连谢绝舞台多年的清末著名武旦老艺人余玉琴都教过他。所以,宋德珠在幼年、少年、青年三个阶段,投师访贤,多方求教,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练就了一身舞台上过硬本领。有的行家说,在京剧界学武旦、刀马旦的,能得余、阎、朱、张四位名家教导,真可算得天独厚的机遇了。  宋德珠毕业后成婚,娶著名扬(小楼)派武生孙毓坤(艺名小振庭)之女为妻,在武功技艺方面又得其岳父的启迪和传授,舞台艺术又跃进了一步。  德珠能戏很多,武旦戏如:《扈家庄》、《泗州城》、《青石山》、《盗仙草》、《打韩昌》、《打焦赞》、《打瓜园》、《打店》、《取金陵》等都是他经常上演的剧目。即使是刀马旦戏,他也会得很多。《儿女英雄传》(即《能仁寺》、《悦来店》)是余玉琴老伶工亲传的,自不必说,其他如:《穆柯寨》、《樊江关》、《战金山》、《小放牛》等戏,他演来也能得心应手。德珠在舞台上腰工极佳,跷工稳健,武功出手迅疾,深受观众爱重。  最近,传来朱德珠病逝的消息,回首前尘,感到无限惆怅。  忆40余年前,德珠正是风华正茂,予在北京宣武门外,校场六条其岳父孙毓坤寓邸得见其庐山真面,曾几何时,伊已步黄泉路上。  甚堪告慰的是,听说宋君的掌珠宋丹菊也是京剧武旦演员中的后起之秀,武旦一行,后继有人,亦可以慰德珠在天之灵矣!    

(16)、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17)、“舞台飞人"张德俊        现今杂技节目中的"空中秋千"、"杠杆"等,均有高难度的"杆上"功夫,其惊险程度令人瞠目。其实,京剧舞台上的"杆上"功夫,亦早已有之。早年,被誉为"舞台飞人"的京剧名伶张德俊,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张德俊是河北省香河县新集人,与盖叫天同庚,生于一八八八年。二十年代中后期,他曾携子张云溪(当今内地京剧名伶)等赴台演出,饮誉宝岛,迄今台湾老戏迷们对他的表演,仍记忆犹新。  张德俊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其父张玉林为著名河北梆子青衣名伶。他幼承家学,后广拜名师,以演短打武生戏见长,早年在天津、东北等地享有盛誉。他演出的《花蝴蝶》(饰大盗姜永志)、《四杰村》(饰狄仁杰)、《莲花湖》(饰孙悟空)等传统短打武生戏,都有"上栏杆"技巧,他在"栏杆"上表演出各种高难惊险动作,相当精彩。他表演的"杆上"绝技,精妙绝伦,能头戴硬罗帽、足蹬厚底靴,在"杆上"走"三险",下杆时,转体五百四十度翻下,整个身体飞出台口外,落地时又稳稳地回落在台上,令观众惊奇叫绝,从那时便有了"舞台飞人"之美称。  本世纪初他唱红后,曾以三百元月包银应邀赴上海演出,在《花蝴蝶》中扮演大盗姜永志,开打时足蹬厚靴,头戴硬罗帽,从三张桌高处折"云里翻",他双足跳起,腾空向后翻一周,又稳稳落下,申城观众无不称绝。由此,月包银由三百元升至六百元。从那时起,他在上海连演十年,上座率不衰。当年,张德俊演的武松戏与盖叫天演的武松戏各具千秋,与盖叫天并称上海"武生双杰"。  张德俊在近四十载的艺术生涯中,曾先后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马连良、周信芳(麒麟童)、盖叫天等名家合作演出。三十年代初,在天津一度与著名河北梆子演员金刚钻、李桂春等合作演出《回荆州》,他扮演赵云。名角荟萃,争妍斗奇,轰动津门,至今仍传为梨园佳话。长期的舞台实践,张德俊练就了与众不同的演艺风格,身段规矩,动作舒展,武打利索而紧凑,炽烈而惊险,跟斗翻得又高又冲,嗓音高亢激越,响遏行云。他常演的代表剧目还有《嘉兴府》、《白水滩》、《武文华》、《三岔口》、《界牌关》、《伐子都》等武生戏。后来,因为其子张云溪少年成名,张德俊于一九三三年(四十五岁时)便息影舞台,学家到北京定居。虽说"息影舞台",但不时亦有演出,只是把舞台让给了后代。  据悉,五十年代之后,他曾应邀到中国戏曲学校任教,为该校"十大教授"之一。于一九八零年逝世。     

(18)、使她从一个善良、热情、能干的闺中少女,成为一名建立战功的“壮士”,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战争,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和平。环境变了,木兰何去何从?她有不可明言的苦衷,在论功行赏的大典礼中,由于她是一个女子,不配得到自己应有的荣誉。

(19)、上一句“木兰替父从军”,意思是:花木兰代替年老体弱的父亲参军,戍边御敌,立下了战功。

(20)、童芷苓和她的弟弟妹妹        素有"荀派第一传人"美誉的童芷苓,不久前客死异乡美国,友人闻讯后,无不为又一颗明星陨落而扼腕。  六十多年前,天津有一户童姓人家,丈夫童汉侠,是中学国文教员,妻子从女子师范毕业后,在学校里教外语。这对夫妻酷爱京剧,业余常到票房里粉墨登场。他们的子女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一个个从小就成了戏迷,相继"下海"后,有好几位都成了成就卓著的名演员。  在童家兄弟姐妹中,成名最早,影响最广泛者当属一九二二年出生的童芷苓。她第一次登台表演是在春和戏院与名丑金鹤年合演《女起解》,当时只有十一岁。十五岁进入鼎鼎有名的坤班奎德社,接替河北梆子名家李桂云,在时装新戏《啼笑因缘》里一人扮演沈凤喜、何丽娜两个角色,从此声名鹊起。一九三九年,她经一家报社社长介绍投拜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为师,得荀先生传授后,演技蒸蒸日上,不久,芷苓的父亲童汉侠组建的以童氏姐妹兄弟为骨干的戏班,以苓社命名,人凡称华家班,头牌主演就是童芷苓。这个班当年在京、津、沪、苏等地盛极一时。  童芷苓天资聪颖,很小就显示出超人的悟性。无论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也无论梅、程、荀、尚艺术流派,她无所不演。拜荀后,既师承荀派,也私淑梅派。难能可贵的是她把荀梅两派的特色自然融合,体现在自己的演出实践中,同行们称她是"荀派梅唱"不无道理。  当年童家班的主力除芷苓外,还有她的几位手足--长兄霞(遐)苓求学时学工科,课余常到票房玩票,并向京剧名家姜妙香学了不少戏,后来下海演老生。因受嗓音所限,最终成了专业编导,一九六五年病逝。他的夫人李多芬,为前辈艺术家李多奎的弟子,退休前在上海戏校教老旦。他们的儿子童强,在上海京剧院做演员。芷苓的次兄寿苓,学戏也很早。后来嗓子倒仓,改随姜妙香学演小生。苓社建立后,他也是社中主演之芷苓所演《花田错》、《红娘》、《得意缘》、《十三妹》等花旦戏,小生角色都是由他扮演。他的儿子童小强子承父业,现在上海京剧院唱小生。芷苓的妹妹葆苓,早年也是一边演京剧一边涉足电影界,与石挥等明星合拍过几部故事影片,在上海有一定的名气。在京剧舞台上她花衫、刀马旦兼工,所演《汉明妃》、《佘赛花》、《穆桂英》等尚派名剧,得自尚派创始人尚小云亲传。祥苓是童家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弟弟,当年初登舞台演唱是由人抱到椅子上去的。成年后得到马连良、周信芳等多位名家提携,他在现代戏《智取威虎山》里扮演杨子荣,经过三十余年风风雨雨,至今依然为人乐道,可见艺术魅力深入人心。他的夫人张南云,原是上海京剧院青衣、花旦演员。据悉,祥苓夫妇现已退休,在上海开了一间饮食店,成了与艺术毫不相关的小本买卖人。惜哉!    

2、花木兰从军歇后语下一句怎么说

(1)、下一句“不远万里出征”,意思是:花木兰为了国家,以一女身,替父出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与将士战胜辽敌人,建立了功勋。

(2)、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清代的女词人王筠在《鹧鸪天》中痛感自己不能像木兰、崇嘏那样一显身手(“木兰崇嘏事无缘”),只好在她的弹词《繁华梦》里让女主人公登上艺术舞台(“好将心事付梦诠”),来抒发她那埋藏在胸中的人生理想。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4)、《木兰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木兰不一定实有其人,可是,女扮男装却实有其事。

(5)、因她“吏事明敏,胥吏畏服”,而被周庠看中,“欲妻以女”。弄得黄崇嘏啼笑皆非,只好讲明自己是个女子,一走了之。女扮男装,在封建制度下被人视为反常的现象。“男治乎外,女治乎内”是封建礼法的一条戒律。

(6)、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作男儿”,除了木兰,还有一个黄崇嘏。谢枋得在《碧湖杂记》中把她俩的事迹当做奇闻逸事加以记叙。木兰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女英雄,她“不受封爵而归”;黄崇嘏是五代时期蜀国的女子,她女扮男装,在蜀相周庠的府中做掾属。

(7)、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8)、梅派青衣陆素娟      窃符救赵一剧编,  窑变名伶有素娟,  多谢琴师徐督办,  梅家班作陆家班。

(9)、作者可贵的是,最后用兔子跑在一起,难辨雌雄的隐喻,说明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这样描写木兰的从军与还乡,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的思想倾向。

(10)、”花木兰从军——冒名顶替“的意思是冒用别人的名义去做某事或窃取他人的权利。

(11)、吴素秋早年二三事        中国京剧艺术家演出团赴港献艺,戏码中有吴素秋亲授、刘长瑜主演的《苏小妹》,这使笔者想起了吴素秋这位阔别多年的名伶来。  吴素秋以演花旦著称于世,但她七岁学艺时却是从武生开蒙的,其师是名武生赵盛壁。当时吴素秋虽然身体瘦弱,但有一股子"横"劲,每天坚持下腰、压腿、劈叉。后来又练跑冰地、站竖砖、站缸边和练刀、枪、剑、戟等多种器械。她勤学苦练,武功扎实,七岁就演出了《石秀探庄》、《白水滩》等武戏。但毕竟在体质上先天不足。后来赵盛壁对吴母说:"素秋体弱,还是改唱旦角吧。"于是,吴素秋又拜陈盛苏为师,改学旦角。  吴素秋自幼十分聪明,据说上小学作文时曾写过"饿了吃东西甜如蜜,不饿吃东西不甜"的句子,深得老师赞赏,奖给她手绢两块。后因家贫辍学。学戏后,深感文化不足,所以十四岁时又提出上学的要求。吴母说:"现在指望你演戏,赚钱吃饭,怎能上学呢?"素秋回答道:"我可以晚上到戏班演戏,白天上学嘛。"母亲见她求学心切,就同意了。她为了不让同学知道自己是"戏子",就化名"陈桂华",参加考试,结果名列榜首。但是,纸里包不住火,不久同学便知道了,课下常常起哄,吴素秋只好退学。此后吴素秋坚持自学,文化程度逐渐提高,《苏小妹》就是她亲自改编的。吴素秋挑班演出以后,不少京剧界的名宿曾和她同台演出。十五岁时,她与当时蜚声剧坛的金少山合演《牧虎关》和《霸王别姬》。金挂头牌,吴桂二牌,二人配合默契。沈阳的报纸以"大霸王,小虞姬"为题,赞美他们的合作。金少山常言:"男旦角愿和梅兰芳唱,女旦角我愿和吴素秋唱。"  另外,吴素秋善于"藏拙",她曾说:"程砚秋老先生在舞台上常常是以侧身和蹲腿的姿势演唱,以藏他身高体胖之"拙"。袭盛戎为弥补他脸型瘦削,个子不高的缺陷,就在脸谱的勾画和瑞架耸肩企脚上下功夫,上台总是"长身"。我从来不唱《贵妃醉酒》,杨贵妃仪态丰满,雍容华贵,而我体型瘦小,扮演这一角色形象不美,但是若扮演黛玉、苏三这类的角色,则较为相宜。"吴素秋身高不足一米为了增高自己在舞台上的形象,她还将跟垫垫在绣花鞋和靴子里,后来这种作法被许多剧团采用。        

(12)、李世芳青岛罹难前后      京剧"四小名旦"之一李世芳是梅兰芳弟子中的佼佼者,一九四七年乘机在青岛罹难,至今京剧戏迷们说起来都扼腕不已。算起来,将近五十个年头了。  李世芳在北京"富连成"开始学戏,未出科便已崭露头角,且常演梅派剧目《霸王别姬》等,颇获好评,被人称为"小梅兰芳"。有一年梅兰芳从上海返京,听说科班学生中有个"小梅兰芳",很感兴趣,便特意前去看望。待看了他演出的几出戏后,甚是喜爱,遂收他为徒。  李世芳从师梅兰芳后,艺事猛进,以唱功扮相酷似梅先生而名列"四小名旦"之首。  李世芳为人谦和,毫无一般伶人的傲气。一九三二年他偕新婚夫人姚宝琏首次到青岛演出,从前没看过梅兰芳戏的人,有缘看到"小梅兰芳"的演出,连连称赞大饱眼福。因为他不但扮相酷似,唱腔亦极像,这次在青岛所演的戏码又都是《生死恨》、《霸王别姬》、《天女散花》、《宇宙锋》等梅派戏,所以特别受到青岛观众的欢迎,一直连演十三天他才回上海。  一九四七年,他应上海天蟾舞台之邀与李少春、袁世海、叶盛章、叶盛兰、叶盛长等合作演出,号称"十大头牌"。如此阵容的演出,自然轰动一时。在此期间,李世芳主演了剧作家翁偶虹编写的新戏《天国女儿》。演出结束后,已届岁末,李世芳急于返京,适逢杨宝森夫人因事逗留,将机票转让给他,谁知竟在青岛郊区灵山坠毁,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李世芳乘机罹难,震惊了青岛京剧艺坛,引起梨园界的哀痛。李世芳之父李子健,友郑岐山前往收尸,其尸一团模糊,无从辨认,被编为三十号。遇难者尸体均用白布裹缠,仅露一面,全部用大布一块掩盖,停放在天后宫。宫内冷烛摇曳哀音不绝,报上载诗曰:  冷烛摇曳照残骸,天后宫内声声哀。不见名伶真面目,芳魂永留红坛毡。  后李世芳的遗体送入胶州路吕祖庙内举行入殓典礼,各界人士四十多人参加了公祭仪式。  李世芳的遗体运回北京后,京剧界名伶叶盛兰、马富禄、尚小云、谭福英等都前往吊唁。送去的挽联中,有一幅是由四个剧目的名字组成,上联是"金山寺成生死恨",下联是"帘锦风变镜花缘"。上联中的《生死恨》是李世芳生前经常演出的梅派戏,《金山寺》则是李世芳与梅兰芳合演的最后一个剧目。  梅兰芳从南京回上海以后,听到李世芳遇难的噩耗不胜悲痛,为此停演数日。他知道李世芳上有父母,还有妻子和三个女儿,生活无着,于是发起主办了两台救济戏,把全部收入寄给了李世芳的家属。常宝坤、张君秋等也分别为救济李世芳的家属举行了义演。  翁偶虹曾做诗悼念:  犹记童年霞举时,望梅竟玉成之。乱离前后梅无恙,及折梅园李一枝。     

(13)、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14)、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15)、“金霸王"的癖好        京剧金派花脸创始人金少山,系清内廷供奉金秀山之子,祖籍北京,满族人。家学渊源,能戏甚多。三十年代初,与梅兰芳在上海演《霸王别姬》,因其唱腔与扮相俱佳,叱咤风云,气势磅礴,从而博得了"金霸王"的美号。"金霸王"在京剧花脸演员中,以体形魁梧,嗓音洪亮见称。按净角可分铜锤(如徐延昭、包拯、姚期等角色是铜锤应工);架子花脸(如:《芦花荡》中之张飞,《取洛阳》中之马武,《藕塘关》中之牛皋,《丁甲山》、《青风寨》、《闹江州》中之李逵等角色是架子花脸应工)和武花脸(如:《状元印》中之常遇春,《艳阳楼》中之高登,《铁龙山》中之姜维,《金钱豹》中之豹子②等角色是武花脸应工)。金少山则以铜锤见长,兼演架子花脸。由于他额颊宽阔,身体高大,在净角演员中可算是"得天独厚"的标准花脸扮相,又因他歌喉响亮,声如洪钟,真可谓"黄钟大吕"。  "金霸王"性豪爽、重义气,为人耿直并喜济困扶危。其一生有五癖,曾在早年间北京梨园界内外的老人中传为佳话。  终年光脚,此其一癖也。卸妆后的"金霸王",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一年四季从不穿袜子,问之则曰"脚太热"。偶遇文人雅士登门拜访,出于礼节必急忙穿上,一旦过从频繁熟悉之后,则照说不误。  爱当行头(京剧术语,指戏装),此其二癖也。皆因其总周济穷人,从不看重金钱,加以花销又大、包银虽多而总是寅吃卯粮,故经常当行头以接短儿,及至有人约戏,须先付包钱赎回行头,而后方可粉墨登场。久之,梨园界便流传过一句歇后语,"金三爷唱戏--先送包银"。"金三爷"者,盖因金少山行三而尊称之也。  爱听评书,此其三癖也。"金霸王"于一九三六年冬自上海回京后,卜居宣武门外琉璃厂,每晚必到附近石头胡同三和成书茶馆听品正三(有"品八套"之美名)说《隋唐》,遇有夜戏,必事先与品正三约定,等其散戏回来再开书,并为此而另有报酬。  "金霸王"对品正三评书艺术的评价是:"立眉瞪眼,就是脸谱,发脱卖像,就是身段。"由此看来,其目的借鉴评书艺术以充实自己的舞台艺术,他在《锁五龙》剧中扮演的单雄信,之所以分寸适度,鞭辟入里、富于感情变化,正是受益于评书。  爱收藏鼻烟壶,此其四癖也。这位从来拿钱不当回事的梨园"金霸王",常常为购得一只绝品烟壶而罄其所有,故搜罗甚富,其所藏康熙、雍正两朝官窑五彩珍品"十八罗汉"、"九秋白菜"、"钟馗嫁妹"等瓷质烟壶,皆神州之拱璧也。惜其于一九四八年病逝(年仅五十八岁)后,所藏宝物辗转易主,下落早已不明矣!  爱养诸般动物,此其五癖也。台上的金少山,所扮演的各色人物皆勇猛暴躁之辈;台下的金三爷,对所饲养的蛐蛐、油葫芦、红子(沼泽山雀)、巴儿狗、猴子等宠物,却一概和颜悦色,极有耐心。  "金霸王"大概是因为失去了虞姬的缘故,老怕心爱的蛐蛐"打光棍"。穷小子们知其底细,使轮番登门送"三尾儿"(母蛐蛐),来者不拒,且必重金酬谢,而后择其形体小巧优美者逐罐配之,笑谓友人曰:"蟋蟀谱上说得对,蛐蛐跟人一样,英雄爱美女,不给它配上个好三尾儿,一斗准败!"    

(16)、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17)、豫剧名伶常香玉          近闻,六十六岁的豫剧名伶常香玉重建"常香玉剧团",以常氏老中青三代演员为主,演出拿手好戏《西厢记·拷红》。与往昔不同的是,当年红极一时的"红娘"常香玉,而今改饰老夫人一角,"红娘"则由她的孙女小香玉扮演。这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笔者早年看过常香玉的演出。她主演的《拷红》、《断桥》、《大祭椿》、《花木兰》等剧,唱腔舒展奔放,变化自如;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确实令人叫绝,至今难以忘怀。  常香玉九岁便随父学戏,开始时小生、须生、武丑都学,后来才专攻旦角。由于他幼工扎实,十岁便登台演出,到1935年她十三岁时,就誉满开封了。当时,她在开封演出《桃花庵》、《秦香莲》、《五虎坠》,唱的是"豫西调",观众感到很新鲜,开始场场爆满,可是,演得时间长了,观众逐渐减少。怎么办?为了保持自己的竞争能力,常香玉决心拿出新剧目和有特色的唱腔,争取观众。于是,她在父亲的帮助下,请人排新戏。头一出便是连本的《西厢记》。  当时排《西厢记》是很困难的。常香玉扮演的红娘是个喜剧人物,唱腔应该活泼轻快,而她所唱的"豫西调"低回委婉,只适于演悲剧。其父当机立断,让她去学高力活泼的"豫东调"。可是,当时各流派都故步自封,门户之见很深,改学流派被视为"大逆不道"。于是,机智的常香玉女扮男装,溜进"豫东调"戏班"偷"戏。此后,常香玉排演的《西厢记》,不仅将豫西、豫东两调糅合在一起,而且吸收了大鼓、坠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和京剧的一些韵味,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新唱腔。  常香玉的唱腔改革,开始时自然遭到了豫剧界一些人的反对,但当"红娘"一炮打响,成为豫剧舞台上一个光彩熠熠的艺术形象时,便很快为人们所公认。从那时起,《西厢记》成了常香玉的代表作,几十年久演不衰。    

(18)、“铁嗓青衣"王玉蓉         四十年代的电影明星周璇,歌声轻柔甜润,她唱的《拷红》、《四季歌》等,至今仍在流传,人们称她为"金嗓子"。可是不知为什么,京剧界的旦角演员,凡嗓子高亢响亮的,人们都称之为"铁嗓子",而不称"金嗓子"。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嗓子冲,武功好,常常在剧中连唱带舞,人们赞誉他是"铁嗓钢喉"。女演员王玉蓉,能在一个晚上从《彩楼配》唱到《大登殿》,她一人饰演王宝钏到底,整整演足四小时,因而获得"铁嗓青衣"的称号。  说起这位王玉蓉,颇有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她是苏州人,十六岁时就以王艳芳的艺名,在南京夫子庙的群芳阁、天韵楼等茶社清唱,由于她嗓音甜美嘹亮,不久就誉满秦淮,被选为"歌后"。  她十九岁时到北京,拜在京剧一代宗师王瑶卿的门下学艺,从此立雪王们,达八年之久。王瑶卿对这位南方来的女弟子,爱护备至,要求也十分严格。不但一字一腔,绝不马虎,而且胡琴一响,即不许再喝水。所以后来王玉蓉在台上从无"饮场"的习惯。王瑶卿教她的第一出戏是《女起解》,开头的四句摇板,就教了半个月,直到满意为止。后来,相继教了她《金水桥》、《李艳妃》、《宝莲灯》等戏,还专门为她排了一出《艳云亭》(即《孔雀东南飞》)。这个戏里快板特别多王瑶卿告诉她,唱戏的要诀是"慢板不慢,快板不快,以字带腔,着重气口"。王玉蓉后来对人说,王师传授的这十六字真言,使她一生受用不尽。  王玉蓉在王门学有所成,需要在北京的舞台上露露面了。但因她自南方来,北京的观众对她很陌生,因此各家戏园子不敢邀她去演出,怕影响票房收入。一九三三年长安大戏院开幕,据说因为"闹鬼",许多名角都不肯应邀登台。  说得有声有色,于是街谈巷议,满城皆知。新戏院反成了冷角落,没有名伶愿到这里签约登台,王瑶卿不信鬼,他对王玉蓉说:"别人怕鬼,我们来打鬼,你也学成了,咱们弄个班子唱戏院的开门戏去。"于是和长安大戏院签了约,王玉蓉挂头牌,须生为管绍绿华。戏院门前贴出告示:"由王瑶卿为徒儿把场,亲自上台。"这个告示,起了不小的广告作用,观众震于通天主教的大名,又觉得"把场"一举新鲜,买票非常踊跃,戏院上下坐得满满的。  王瑶卿为王玉蓉把场,是在新开的长安大戏院开了端,以后王玉蓉去上海搭班,戏院老板就央求王瑶卿"再来一次把场",所以这个"把场"便流传到上海去了。  王玉蓉称王瑶卿为恩师,念兹在兹,情意甚殷,其实王玉蓉本人的好学和她的成就,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她不久即以"王八出"闻名遐迩,她唱《王宝钏》从《彩楼配》起,包括《三击掌》直至《武家坡·回窑》,计八个折子,一气呵成,"王八出"不是虚名,是她的真工夫与金嗓子的体现,不可多得!

(19)、“花木兰从军”,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讲述了木兰代替父亲去征战的故事。

(20)、豫剧泰斗陈素真      豫剧泰斗陈素真女士仙逝整整一周年了,每每思之,令人不胜哀痛……  大约六十年前,我开始知道陈素真的大名,她与豫剧作家樊粹庭合作了许多代表作品,如:《涤耻血》、《女贞花》、《梵王宫》州(一名叶含嫣)、《霄壤恨》,并整理改编了豫剧传统戏《三上轿》、《三拂袖》等。"九一八"以后,国难当头,粹庭与素真联名创办了"狮吼"豫剧团,排练演出若干爱国主义题材的名剧,并在河南省赈济委员会主任李鸣钟的支持与帮助下,在西安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吸收培养了许多豫东共泛区无家可归的难童,既使他(她)们免于流浪街头,又可使他们受教育,还可以利用戏剧公演的形式,宣传抗日救国。同时樊粹庭改编了《王佐断臂》。所有这些,都是值得在中国戏剧史上大书特书的。  素真并不姓陈,原姓王,本名若瑜乳名"狗妞"。她祖籍是陕西富平,幼年孤苦伶仃,被陈姓人家收养学艺。她学的是豫东调(俗称祥符调,因以开封地区为中心,故尔得名)。七七事变前,"狗妞"的河南梆子腔祥符调,在黄河南北真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她在舞台上的表演不仅细腻传神,刻画人物合情入理,而且歌声悦耳动听,使观众聆后,真如余音绕梁日宕回响。因此,河南百姓赠送给她一个养名:"豫剧梅兰芳"。  遗憾的是,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六年,乃至延续到一九七六年,素真被大陆的极左路线残酷扣上"右派"、"反动学术权威"等帽子。她从中年以后的遭遇不言而喻。  年过花甲的陈素真,息影舞台后,她把自己的全副精力贡献给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戏曲教育事业上。数十年来,她为河南省戏剧艺术教育培养了许多山色的人才。由四十年代末算起,她收了吴碧波、张雪波、李静波、马清波、郑秋波和"狮吼"培养出来的关二凤,还有河南省豫剧三团的袁秀荣,河南省像剧一团的周秀梅,天津的董玉兰,兰州的王喜云。以及她于一九八八年在杞县收的弟子牛淑贤等,可谓桃李满门。  素真临终时说:"小贤(牛淑贤)是门里出身,她的舅父刘荣鑫,其母刘荣花,都是豫剧界的"好好"。她演戏有灵气,动作松弛、自然、不见棱角。在这方面有我的一点意思。为人也正派,因此,我很喜欢她。现在,她的前几位师姐、师妹都已经基本上离开舞台了,发扬陈派艺术,她要当主力军啦!"  愿素真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顷悉,北京文史研究馆李克非馆员与素真女士有乡谊之雅,其挽联云:  "汴梁初见君,难志三上三林霄壤恨;  镐郑再重逢,姑识人品如玉女贞花。"  联中嵌有陈派四出剧目的名字,亦属巧作矣。  

3、花木兰从军打一成语

(1)、                               作者:周简段

(2)、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3)、这从她四处购置行装的繁忙情景就形象地表现出她的主动性和坚决性。木兰初次远离家园,异乡的山山水水,都会触动她的思亲之情。诗中对此的描写是真挚的,也是非常感人的。从军,使木兰得到同男子一样可以施展智慧和才能的良机,十年的战火考验。

(4)、艺苑双菊名坤伶        三十年代初,北京京剧舞台上坤班盛行,生旦净丑均由坤伶扮演、还有姊妹一生一旦同台演出者,其中最负盛名的有徐东明、徐东霞姊妹;杨菊芬、杨菊秋姊妹。  杨菊秋与杨菊芬,早年曾被称为"艺苑双菊"或"菊国双姝。"菊秋工青衣,其妹菊芬工老生,因她们技艺精湛而被社会各界名士誉为"并美兼优"与"并蒂秋华。"  一九三五年前后,杨菊芬、杨菊秋姊妹在东安市场吉祥戏院组班演出。姐姐杨菊秋当时八岁,唱花旦,学小翠花(于连泉)的戏路子,为其妹当配角。杨菊芬是妹妹,当时二十岁上下,唱老生,艺宗言菊朋,兼取余叔岩之长,挂头牌。杨家姊妹同台演出,很有叫座力。  杨家姊妹自幼丧父,随母亲牟氏过活,因家境困难,乃延师学戏。技艺学成,在京津一带登台演出,颇受欢迎,到一九三五年正是大红时期,姊妹合演《乌龙院(坐楼杀惜)》、《打渔杀家》、《游龙戏凤》、《四郎探母》、《翠屏山》、《法门寺》等,都很精彩,每贴必满座。杨菊秋也能唱青衣,所以有时也和杨菊芬合演《桑园会》、《武家坡》、《汾河湾》以及《二进宫》一类的戏。杨菊芬有时也上演《定军山》、《阳平关》、《托兆碰碑》等硬靠老生戏,并且对失空斩一类的戏也很擅长,姊妹俩有时还串演《小放牛》、《十八扯》一类的小戏,戏路广,声名益著。  杨菊芬平素喜男装,无脂粉气。西服、礼帽、革履,宛然一翩翩公子。她擅长谭派和余派,会戏甚多,且文武不挡。她常以《碰碑》为大轴,由托兆起至碰碑止,一气呵成,颇受欢迎。《洪羊洞》一剧,吃力而不易讨好,坤伶多不愿演,杨菊芬演来,竟能博得好评。《定军山》一剧,为文武老生靠把重头戏,非有好嗓音、好腰腿、好身手,绝难胜任。而杨菊芬当年在北京中和、长安等戏院露演此戏时,念白清楚,吐字真切,武功扎实。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杨菊秋作为梨园界一娉婷玉立之妙龄女子,能自爱其身,不为风气所移。她除搭长班频繁演出外,每得闲暇则勤习艺事。对于牌局、饭局等应酬事宜极少参与。这在旧日坤伶中,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她业余常习绘画,一次在义演中曾当场画扇数柄,并题云:"陕西饥民,待赈孔殷。欲尽绵薄,力又不逮。乃拨冗画笔数叶,所售之价,全数助赈。明知杯水车薪,不过聊尽微意耳"。  "七七"事变以后,杨菊芬结识了天津"张园"主人张彪的儿子张学毅,这人当时是伪满皇帝溥仪的御前侍卫,东北口音,说话大舌头而又口吃,没什么本事,只以祖遗的一份产业为饵,赢得杨家母女的欢心,杨菊芬终与张学毅结为夫妻。  不久,杨菊秋也结婚了,她自号傲霜,她是以其音容笑貌倾倒了一位长于她十多岁的画家沈馥,得到画家的重金纳彩,结为秦晋之好,但终因年岁悬殊,性情不和,婚后几个月便离异了。  抗战胜利后,曾闻杨家姐妹仍偶有演出;直到五十年代,还听到她俩在北京同台演出、张学毅充当了剧团的管事的消息。后来又有消息说杨家姐妹因年岁过大而辍演,留在戏校当教师了,其后就再无消息。如果杨家姊妹今尚健在,也已是七旬老人了!    

(5)、梅派高足魏莲芳      近悉,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不幸于四月份在上海病逝,享年八十又六岁。  魏莲芳是梅兰芳亲传的大弟子,他在梅氏认可下"代师授徒"的教戏生活中,不少名角儿问学请益,真是群星璀璨,他们中有的是经魏莲芳春风化雨而进列梅氏门墙的。梅兰芳曾对这些学生说,你们称我为先生,可大师哥曾经教过你们,而且把你们引进了门,你们也该尊称他一声魏老师,从此,"魏老师"的称呼就在梅门中传开了。  魏莲芳十五岁拜梅兰芳为师,长期佐师演出,很得梅氏器重。有一件事可以说明:距今六十一年前,北京福全馆有一场盛大的堂会演出,大轴戏是北京名票张伯驹主演诸葛孔明的《失空斩》,配角之精,无与伦比。诸如:余叔岩的王平,杨小楼的马谡,王凤卿的赵云,程继先的马岱,陈香雪的司马懿,等等。名伶济济,前边的演出独缺了已经邀请的梅兰芳。当时梅兰芳正在上海演出。而他又是个极讲信义的人,于是便选了魏莲芳代表他在众多名演员和老前辈的注视下演出了一出《女起解》,由此可见,魏莲芳在梅兰芳心目中的位置了。  魏莲芳称,每教一次戏就能对梅派多一层理解。郭沫若曾把梅兰芳的艺术创造概括为一个"美"字,魏莲芳教戏就是能够处处体现这个"美"字。如他教《宇宙锋》,着重表现赵艳蓉佯作疯状敢与昏王作斗争的贞姿劲质,要演得像雪里寒梅那样高洁芬芳,他教《生死恨》,着重表现韩玉娘虽然饱受离乱之苦犹自坚守民族大节,含辛茹苦,等到胜利在望夫妻团圆就在眼前,却因身体不支遽尔逝去时那绵绵不尽的凄婉之美。魏莲芳教戏总是按照梅兰芳的教导从"说戏先说戏中人"开始。如《醉酒》,"三千宠爱一身专"的杨贵妃遭到了冷落,她孤身独饮,借酒浇愁,以致酩酊大醉,她的种种醉态无一不是反映了她内心的空虚与苦闷,所以要演得愈醉愈美,才能因她的红颜薄命而博得人们的同情和共鸣。如他教《别姬》一剧最能看出梅兰芳要演员相互衬托上的"一裸菜"精神。艺术是在相互对比而存在的,霸王丑,虞姬美;霸王刚,虞姬柔;所以在舞台上表演时,霸王急躁暴烈,声如洪钟,虞姬则柔声劝慰,分忧解愁。演员如不理解这些,只顾自己亮嗓子,本是由二人完成的一场戏也就唱砸了。魏莲芳每忆起梅兰芳这些话,总说如同耳提面命般记在心中。  魏莲芳在搭班演出时,临别梅兰芳关照他两句话:一不许"回戏"(借故停演);二不许"返场"(即台上"搭档"出了差错,不但不思补救,反而出人洋相)。五十年代魏莲芳邀梅剧团在武汉演出,他刚演罢《搜孤救孤》中的程妻,梅兰芳便把他叫了去说:你知道旦角儿的哭头有"西皮"和"二黄"之分吗?魏答:我知道,刚刚那哭头我是唱马虎了。梅沉下脸说:你哪里是唱马虎了,你是瞧不起那个唱程婴的老生,是不是?一语道破,魏不得不低头认错,这更使他想起初搭班时老师的教导,终生难忘。     

(6)、“花木兰”对“冯素珍”:人名对仗,宽对,平仄不协。

(7)、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买替父亲出征。木兰从军体现了木兰的保家卫国英雄气概,也有孝敬父亲的女儿情怀。

(8)、四大名旦中的尚小云        在京剧四大名旦中,尚小云的享名是早于程、荀的。  尚小云(1899--1976)字绮霞,河北冀州人,三乐班坐科,原习武生,后改习青衣,曾问号称"老夫子"的青衣名角陈德霖学艺,专攻青衣,如《三娘教子》,《祭塔》,《彩楼配》,《二度梅》等等,都是他的拿手戏,而且始终保留传统唱法。由于他嗓子好,有真工夫,在四大名旦中属他的"本钱"最足。  尚小云初露头角时曾搭杨小楼的班,标排演全部《楚汉相争》中的《霸王别姬》一折,最早扮演虞姬的就是尚小云。后来他自己组织"重庆社",积极排演新戏,早期演出的有《秦良玉》,《五龙祚》。还有一出大胆改革、以穿时装上场而风靡一时的新戏《摩登伽女》。那时尚小云班里的配角也很整齐,有老生王又宸,小生朱素云,武生茹富兰,小丑云富远、慈瑞泉等,都是杰出的演员。其中很长一段时间尚小云还约小翠花(于连泉)合作,排演了一些整本的传统剧目,如《乾坤福寿镜》、《八本梅玉配》、《全部得意缘》,一个演青衣,一个演花旦,相得益彰,颇受观众欢迎。  在四大名旦中,尚小云的武工底子最厚,有一段时间他就专演巾帼英雄、女中豪杰这一类着重武功的戏。如《梁红玉》就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七七事变"后,尚小云在北平创办了"荣春社"科戏班,虽然只有几年工夫,也培养了一些人才,如杨荣环,孙荣蕙,徐荣奎,景荣庆等,都是荣春社出来的。当今著名旦角男演员张君秋也曾是荣春社的学生。尚小云的长子尚长春,7岁就进了富连成科班学武生,是"元"字辈的学生,在科时叫尚元荪;后来他父亲自己办了"荣春社"科班,他又由富连成转入荣春社;出科前,又拜了武生前辈尚和玉为师,所以他的武生戏很有造诣,更擅长演武生开脸的戏,出科后就和他父亲同台演出。"功夫不亏人",尚长春现在已届老年,演起武生戏还是生龙活虎般,非常精彩。  尚长麟是老荣春社科班二科毕业,学的是旦角,从小就得到他父亲的熏陶,是尚派艺术的继承人。  尚长荣是尚小云的小儿子,他原从赵荣鹏(荣春社毕业生)学铜锤花脸,后来又拜老艺人侯喜瑞为师学架子花脸,现在已是一位净角全才。  尚小云晚年住在西安,文革期间惨遭迫害,含冤而死,享年七十七岁,是四大名旦中寿命最长的一人。    

(9)、她只有辞受封爵,走上解甲还乡的惟一道路。无名氏作者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用欢快的笔调描写木兰骨肉团聚的欢乐,让她在“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之后,以女子的面目出现在同伴的面前。

(10)、冯素珍冒夫应考中状元故事,出自黄梅戏《女驸马》。

(11)、这是张伯驹在《红毹纪梦诗注》中写梅派青衣陆素娟的一首诗。注云:  "以妓为伶者谓之窑变。南妓陆素娟因与王绍贤关系,从徐兰沅学梅派戏,曾与余演《游龙戏凤》、《打渔杀家》。东北失陷后,梅移居上海,徐组梅之班助陆演唱,并编排《窃符救赵》一剧。"督办"乃徐之别号也。"  陆素娟,苏州人,端庄清丽,秀外慧中。幼家贫,三十年代中,由其养母携至北平,在城南八大胡同中的韩家潭青楼"环翠阁"操其业,在院中排行第人称"陆老八"。江南人来京营业的班子,分"扬州帮"与"苏州帮"两派,而苏州班身价地位较高,多为头二等,扬州班则较世俗,多沦为二三等。  由于韩家潭"环翠阁"老八陆素娟,丽质天生,聪颖过人,又略识文字,善于歌唱,所以一经悬牌,即名噪九城,一时军政大员、名流富翁及银行家们都趋之若鹜,不到半载,素娟芳名,誉满故都。  此一时期,梅畹华博士在北平因伤子遭事,举家南迁,定居上海马思南路"缀玉轩"。北平的京剧戏迷们,只能欣赏到尚、程、荀三大名旦的舞台艺术,却看不到梅派戏的演出。而畹华离平,梅剧团的演员及场面(乐队工作人员)均多闲散在家,无适当班社可搭。著名琴师徐兰沅为素娟吊嗓教授梅派戏,发现她是一块璞玉,倘能经过精雕细琢,必然成为玲珑剔透的琳琅美器。所以这位绰号"徐督办"的琴师,一方面教授陆素娟梅派艺术的念唱做舞,一方面召集梅剧团原班人马萧长华、姜妙香、刘连荣、王少亭、杨盛春、姚玉芙等重组剧团捧素娟为主演,以陆代梅。  由于有这些著名演员的配合和帮助,陆素娟很快就唱红了。她主演的一些梅派名戏,如《宇宙锋》、《凤还巢》、《洛神》、《霸王别姬》等都颇具梅派之神韵,每每引起轰动。观众称赞她演得每一个角色都唱做皆精,融合得体。有一次她和王又宸为赈济灾民义演《四郎探母》,她饰演铁镜公主,扮相雍容富丽,唱腔优美,一段"猜一猜驸马爷袖内机关"的西皮慢板,刚柔相济,获得场内满堂喝彩。事后,一些老戏迷感叹地说,看陆素娟的戏,有"望梅止渴"之效应。  陆素娟的成功,是和几位老演员的着意配合密不可分的。萧长华配演《法门寺》中的贾桂、《凤还巢》里的朱千岁、《女起解》中的崇公道等,不论戏多戏少,都是全力以赴,一丝不苟。  小生泰斗姜妙香为其配演《玉堂春》中的王金龙、《凤还巢》中的穆居易、《俊袭人》中的贾宝玉等更是技艺超群,相得益彰。著名武旦朱桂芳为其配演《西施》中的对打宫女、《廉锦枫》中的蚌精等都是翠羽飞扬,舞姿飘雪。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戏德高尚,虽然论资历和名气都在陆素捐之上,但为其配戏绝不喧宾夺主,而且映衬适宜,水乳茭融,恰到好处。  陆素娟一般是在中和剧院唱夜场,偶然也演一两次日场。那时中和剧院在北平就算是设备较好的剧场了。每天车水马龙,高朋满座,一些有身份的戏迷都成为这里的常客。谁知好景不常在,陆素娟走红没几年,"七"事变就爆发了。卢沟桥一声炮响,抗日战争的烽火迅速在全国燃烧起来。陆素娟的戏班垮台了,她不得不悄然南下。更为不幸的是,她到达汉口不久,又染上时疫,而且一病不起,很快即谢世而去。时年尚不满三十岁。  

(12)、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出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不然的话,所谓“牝鸡司晨”的恶名就会落在她的身上。木兰和《木兰诗》的作者都无法改变这种命运。

(13)、白玉霜与小白玉霜        白玉霜是著名的评剧老艺人,是"白派"艺术创始人。  白玉霜原名李桂珍,一九零七年生于天津,父亲是唱莲花落子的。她十一岁时,拜一位刘姓唱大鼓的为师,十四岁时,又拜孙家班班主孙凤鸣为师,改习评剧。孙凤呜还给她起了个美丽动听的艺名:"白玉霜"。十四岁的白玉霜在锣鼓声中首次登上了戏曲的舞台,也登上了人生的舞台。  白玉霜十七岁时,父亲故去,她挑起了生活重担。先后在天津、吉林、营口演唱,但都未能立住脚,直到后来回到北平,才开始与孙家班头班学生安冠英合作,她以唱腔优美、表演泼辣而红遍了京津两地,被誉为"评剧皇后"。谁知好景不长,因不愿为北平市长陪酒,而被驱逐出境。那是一九三四年的事。二十七岁的弱女子白玉霜被武装警察押解着从小客机里赶出来,携同她的继母、养女小白玉霜含屈忍辱离开北平。  回到天津后,白玉霜排练了《秦香莲》。恰好上海恩派亚大戏院的徐培根来到白家,双方当下签好合同。白玉霜与伙伴是夜启程,到上海演出了《夜审周子琴》、《双蝴蝶》、《苏小小》等戏,唱得都很红。后她又与京剧演员赵如泉合作演出了欧阳予倩编写的《潘金莲》,京评两腔合作取得了空前的盛誉,连演一个多月,场场座满。《潘金莲》使得白玉霜大大地出了名,并受到上海文化界进步人士的重视。洪琛专为她写了反映艺人苦难生涯的剧本《海棠红》。  《海棠红》于一九三六年七月,由明星电影公司摄制完成,白玉霜领衔主演,王献斋、严工上、舒绣文等担任配角。这是中国第一部评剧故事片,描述了一个名叫海棠红的评剧演员凄凉漂泊的一生。影片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立时轰动了全城。  白玉霜红到了极点,不少公司和商店争着用《白玉霜》给自己的商品命名……但同时,她也招来更多的嫉妒,中伤、暗算和骚扰。为了能在上海滩站住脚,避免重演驱逐出境的悲剧,白玉霜不得不低下头来拜青红帮头子徐朗西作干爹,并被徐占有了。  在白玉霜三十岁那年,她厌倦了功名、虚荣,不顾一切地与人私奔了。而与白玉霜私奔的男子,既不是风流小生,也不是洋场阔少,却是戏班里打铙钹的李长生。  李长生是个乡下人,为人老实厚道,白玉霜喜欢这个淳朴的人。他们回到了长生的家--河北省霸县堂二里村。在那里,白玉霜过起了村妇的生活,恬静、自然,心满意足。日久天长,她的身世渐渐被外人知道,有的土豪劣绅扬言要绑她的票。为了长生一家的安全,白玉霜忍痛告别了他们。  "白玉霜重返舞台了!"天津的戏迷们欣喜若狂。她的艺术更加纯熟了,动作潇洒,做工洗练,唱腔优美。  然而回到天津后的白玉霜像变了一个人,不爱说笑。一九四三年,她病倒了,确诊为子宫癌。在弥留之际,白玉霜想到了结婚,在继母和姐妹们的帮助下,她和李长生结婚了。在呼唤新人拜堂声中,白玉霜在丈夫的怀里,满意地合上了眼睛。时间是一九四三年八月十日。  "评剧皇后"白玉霜去了。她的一生仅度过了三十六个春秋,然而她在评剧事业上的贡献却功不可没,她创造了独特的白派艺术,低回?婉转的独特唱法,加强了评剧唱腔的抒情性。她还在伴奏乐器中加进南胡,在化装、表演技巧上也有许多的创新。养女小白玉霜继承了她的艺术风格并有所发展。  小白玉霜原名李再雯,山东人,五岁随父逃荒至北京,被白玉霜收作养女,受其熏陶,渐通戏理。  三十年代中期,白玉霜在上海演出成功,与李长生私奔后,李再雯即以小白玉霜艺名开始舞台生涯,时年十四岁。  小白玉霜很聪明,长得也很漂亮。白玉霜在世时,她演二旦,给养母配戏,已在群众中有了基础。  白玉霜希望传艺有后,她用极严格的传统教徒方法传授给养女。小白玉霜以自己的天赋、聪敏、刻苦习艺,学得了白派艺术的神韵和精髓,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真正成了白派艺术的继承人。  白玉霜死后,白玉霜戏班里的老人叫小白玉霜担起主角,街上的海报也换成了"小白玉霜",当时新老观众都很轰动。班里的老人管白玉霜叫"大白",把小白玉霜叫做"小白"。  白玉霜在世时,有个愿望:要让评剧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那时评剧这个剧种没有地位,不能登大雅之堂。小白玉霜实现了养母的愿望,一九四七年,她出面组织著名评剧演员王度芳、小月樵、新凤霞等,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了《母女恨》。  五十年代以后,小白玉霜和席宝昆等重新组建了新中华评剧团,在评剧界第一个带头演出了现代剧《兄妹开荒》、《千年冰河开了冻》等。  评剧白派艺术在一般观众的心目中,只适合于演悲剧,而小白玉霜却使其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她长于青衣戏,扮相大方,两眼传神。她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小女婿》中的杨香草、《九尾狐》中的地主婆等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小白玉霜果敢泼辣,经历过很多风险,见过大世面,但在"文化大革命"的大风暴中,竟落得个走投无路,吞服大量的安眠药自杀了。她在自己的手心里写了两行字是:"我没有文化,你们不要欺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