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最好的一本书知乎104句精选

2023年09月18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周国平最经典的书

1、周国平写过的书

(1)、周国平推荐语:自18世纪中叶起,德意志由一个落后地区迅速崛起,在精神文化领域迸发了巨大创造力,人才辈出,向世界贡献了近现代最伟大的天才人物中的大部分,例如哲学家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文学家歌德,音乐家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数学家高斯,物理学家亥姆霍兹、黎曼、爱因斯坦。然而,20世纪中叶纳粹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让德国蒙受耻辱,也在很大程度上遮掩了其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个英国人,作者认为应该公正地评价德意志民族的功过,因此撰写本书。在本书中,作者综合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拨云见日,探究德意志精神文化繁荣的渊源和历程,各领域天才的成就和影响,同时也对纳粹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

(2)、有人因为腼腆内向而自卑,也有人因为不够沉稳内敛而头疼。

(3)、人总是很容易放大自己的难处,可日子是过出来的,而不是比出来的。

(4)、周国平:文化竞争力取决于整体精神素质,文化大国必是阅读大国

(5)、我不相信世上有一劳永逸彻悟人生的“无上觉者”,如果有,他也业已涅磐成佛,不再属于这个活人的世界了。

(6)、人文经典是一座圣殿,它就在我们身边,一切时代的思想者正在那里聚会,我们只要走进去,就能聆听到他们的嘉言隽语。就最深层的精神生活而言,时代的区别并不重要,无论是两千年前的先贤,还是近百年来的今贤,都同样古老,也都同样年轻。

(7)、一个人内心的宽度,是读过的书一本本摊开来的

(8)、问:读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技巧。您认为我们应该掌握怎样的阅读方式?

(9)、孩子之所以时常嘴角上扬,是因为他们单纯、天真,没那么多利弊权衡。

(10)、尽量去做喜欢的事情,就能从中获得心流体验;

(11)、我想一个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性格没有好坏,关键是要把自己的性格用好,在性格的使用上是有好坏的。

(12)、有两种哲学家。一种人把哲学当做他的职业,即谋生的手段。另一种人把哲学当做他的生命甚至是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13)、"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

(14)、精神生活是人之为人的高级属性,人类因此而区别于动物,个人因此而真正作为人而生活。书籍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载体,阅读便是个人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通过阅读,个人超越时空的限制,与一切时代的优秀灵魂交谈,从全人类的精神土壤中吸取营养。

(15)、周国平:可悲的不是SARS,而是SARS之后一切照旧

(16)、随想:哲学总是在以各种神秘的姿态诱惑着我们人类思想的前行,而哲学背后的指示者就是世界。然而一旦诱惑成功,它却又立即嘲笑人类智慧的愚昧与无能为力,它让我们矛盾,在矛盾中悲观,却也滋生出超脱;悲观的便成了可怜的无谓的牺牲者,超脱的便成了它手中不安分的精灵。

(17)、正是这些无用的游戏和享乐,滋养着我们的灵魂,不让我们沦为没有感情的工具人。

(18)、A: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于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这时候,你会觉得,虽然有形世界的亲人不在你的身旁,但你因此而得以和无形世界的亲人相逢了。在灵魂与灵魂之间必定也有一种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超越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超越于生死,当你和同类灵魂相遇时,你的精神本能会立刻把它认出。

(19)、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20)、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2、周国平最好的一本书知乎

(1)、我们通过阅读品味人间百态,读完后再回头审视眼前得失,就会发现它多么微不足道。

(2)、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做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3)、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所有的书中,从最好的书开始读起。一直去读那些最好的书,最后当然就没有时间去读较差的书了,不过这就对了。

(4)、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5)、 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不可重复的存在。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那么仅有一次的人生到底应该怎么度过?周国平说,每个个体要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当好自然之子。

(6)、斯多葛派哲学家完全听不见灵魂的呼声,他们所关心的仅是人面对死亡时的心理生活而非精神生活,这种哲学至多只有心理策略上的价值,并无精神解决的意义。??人人都得死,这能给我们什么安慰呢?大约是两点:第死是公正的,对谁都一视同仁;第死并不孤单,全世界都与你为伴。

(7)、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貌。

(8)、沉默的原因有所不同:一位不让说而不说,那是顺从或者愤懑;因为不敢说而不说,那是畏怯或者怨恨;因为不便说而不说,那是礼貌或者虚伪;因为不该说而不说,那是审慎或者世故;因为不必说而不说,那是默契或者隔膜;因为不屑说而不说,那是骄傲或者超脱。月亏了能再盈,花谢了能再开。

(9)、当我回想很久以前的我,譬如说,回想大学宿舍里那个泪眼汪汪的我的时候,在我眼前出现的总是一个孤儿的影子,他被无情地遗弃在过去的岁月里了。他孑然一身,举目无亲,徒劳地盼望回到活人的世界上来,而事实上却不可阻挡地被过去的岁月带往更远的远方。我伸出手去,但是我无法触及他并把他领回。我大声呼唤,但是我的声音到达不了他的耳中。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死亡,从前的我已经成为一个死者,我对他的怀念与对一个死者的怀念有着相同的性质。周国平经典随笔4弄了一阵子尼采研究,不免常常有人问我:"尼采对你的影响很大吧?"有一回我忍不住答道:"互相影响嘛,我对尼采的影响更大。"其实,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这就的确存在人与他所读的书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我眼中的尼采形象掺入了我自己的体验,这些体验在我接触尼采著作以前就已产生了。

(10)、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大全,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

(11)、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

(12)、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把一切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余人却是不必读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

(13)、生命害怕单调甚于害怕死亡,仅此就足以保证它不可战胜了。它为了逃避单调必须丰富自己,不在乎结局是否徒劳。

(14)、他们按照别人的生活模版,却忽略了当下的快乐。

(15)、你还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幸福也是多么宝贵,有着稍纵即逝的惊人的美……就像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的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一创始人的口吻宣说陈词滥调,以发明家的身份公布道听途说。

(16)、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都一定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从未踏进这个宝库,那是遭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啊。

(17)、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就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

(18)、尤其是身处低谷期时,无谓的比较只会加剧我们内心失衡。

(19)、有灵性的女人天生慧质,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谛。她极其单纯,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

(20)、 当面对爱、逆境、孤独、死亡、变故等人生大命题的时候,人应当保持在什么心理状态,是本书*的意义所在。希望本书能为在繁杂的世界里找不到头绪的你,建立强大的灵魂世界。

3、周国平最经典的书守望的距离

(1)、精神生活分为智力生活、情感生活、道德和信仰生活三个方面。人生价值归根到底取决于精神生活的品质,即精神素质,而阅读是提高精神素质的主要途径。阅读使我们获得人生最珍贵的价值:优秀,幸福,宁静。

(2)、止庵推荐语:我一向认为,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超越时间的限制尤难于超越空间的限制,人活久了不易,作品保有生命尤难。伦茨的《投敌者》就是一个好例子。这部长篇小说写于一九五○年代,完稿之前曾受出版商期待,但完成后却因为“不合时宜”而被拒绝出版,这一下就搁置了六十五年。直到作者病逝后才得以面世,成为德语文坛的重大事件,并登上畅销榜首。正如德国评论家所说,“这部小说是对那个时代动人心魄的见证,是对战争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写,并且,正如每部优秀的战争小说那样,是对人性绝望的辩护。”

(3)、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性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这成功。

(4)、当前图书的出版量极大,有好书,但也生产出了大量垃圾,包括畅销的垃圾。对于有判断力的读者来说,这不成为问题,他们自己能鉴别优劣。受害者是那些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把他们的阅读引导到和维持在了一个低水平上,而正是他们本来最需要通过阅读来提高其素质。

(5)、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

(6)、年长以后,书对我们很难再有这般震撼效果了。无论多么出色的书,我们和它都保持着一个距离。或者是我们的理性已经足够成熟,或者是我们的情感已经足够迟钝,总之我们已经过了精神初恋的年龄。

(7)、攀登大自然的高峰,我们才能俯视大千,一览众山小。阅读好书的效果与此相似,伟大的灵魂引领我们登上精神的高峰,超越凡俗生活,领略人生天地的辽阔。

(8)、周国平:不求甚解和为我所用,是阅读的重要方式。怎么读是由为什么读决定的。阅读是为了内在的生长,让自己成为精神上优秀的人。根据这个目的,关于阅读的方法,我提两条建议。

(9)、攀登大自然的高峰,我们才能俯视大千,一览众山小。阅读好书的效果与此相似,伟大的灵魂引领我们登上精神的高峰,超越凡俗生活,领略人生天地的辽阔。所以要读好书,一定要避免读坏书。所谓坏书,主要是指那些平庸的书。读坏书不但没有收获,而且损害甚大。一个人平日读什么书,会在内听觉中形成一种韵律,当他写作的时候,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这韵律走。因此,大体而论,读书的档次决定了写作的档次。

(10)、A:我认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书单。未必所有的名著都适合于你,你读了都会喜欢。在名著的范围内,你仍然会有一个尝试和选择的过程。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非最好的书不读,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有了这个标准,即使你读了一些并非最适合于你的书,最后一定能够逐渐找到真正属于你的书中知己,形成你自己的书单。

(11)、有的人生活在时间中,与古今哲人贤士相晤谈。有的人生活在空间中,与周围邻人俗士相往还。

(12)、不论电脑怎样升级,我只是用它来写作,它的许多功能均未被开发。我们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

(13)、问:我们都说,阅读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在您看来,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14)、善良来自对生命的感动。看一个人是否善良,我有一个识别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喜欢孩子。一个对小生命冷漠的人,他在人性上一定是有问题的。相反,如果一个人看见孩子是情不自禁地喜欢的,即使他有别的种种毛病,我仍相信这个人还是有希望的。

(15)、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

(16)、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中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个人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翻翻,连兴趣也谈不上,遑论癖好。

(17)、经典的价值已得到许多世代的公认。书的好坏,诚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鉴别,但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相对来说最智慧和最公正的批评家,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18)、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愿生命从容》等,以哲思和文采著称,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19)、周国平:阅读经典就是跨越时空去寻找自己的灵魂亲人

(20)、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

4、周国平的那本书最值得一读

(1)、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然而有些伤痛,只能独自消化。

(2)、世界哲学日|周国平:如何有章法地“爱智慧”?

(3)、A: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17岁了。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就是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我们成了好朋友,是他从家里搬来了许多书,许多世界文学名著,介绍给我读,使我尝到了读经典的甜头,为此我永远感谢他。上中学的时候我也爱读书,多是一般性的小册子,后来想想真是浪费时间。

(4)、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爱默生说的漂亮:"当一个人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时候,那时间太宝贵了,不能够浪费在别人阅读后的抄本上。

(5)、二是为我所用。你用不着去死抠大师说的原义到底是什么,这个对你不重要,让学者们去争论去吧。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是,把它化为你的精神营养,让你的精神得到生长。读大师的书,是为了走自己的路。

(6)、《守望的距离》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一本散文集,收集了作者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作品。这是至2009年为止周国平最完整的一个散文集,汇集了他从1984年至2002年发表的几乎全部散文。

(7)、在最深重的苦难中,没有呻吟,没有哭泣。沉默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

(8)、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个人命运。回想起来,书在我的生活中并无此类戏剧性效果,它们的作用是日积月累的。我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也不太相信形形色色的"世界之最"。我只能说,有一些书,它们在不同方面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在我的心灵历程中留下了痕迹。

(9)、喜迎双节长假,有这么多好书等君“翻牌”,不用愁没事儿干了是不是!

(10)、懂得这几个道理,让你的思维马上提高一个层次

(11)、这是一个荒谬的宇宙,水远存在着,变化着,又永远没有意义。它为自身的无意义而苦闷。人就是它的苦闷的产物。 所以,人的诞生,本身是对无意义的一个抗议。

(12)、据我观察,无论在哪个领域,优秀的人物往往是爱读书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终身的阅读者,一辈子爱读书的人。

(13)、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14)、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们身旁,其中的财富属于我们每一个人。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

(15)、我们总是活得那样匆忙,顾不上看看天空和土地。我们总是生活在眼前,忘掉了永恒和无限。

(16)、A:原著是最鲜活的。我是研究尼采哲学的,我也翻译了一些尼采的著作,看原著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尼采面对的是时代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探究虚无主义的根源,在信仰失落的时代怎样才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充满精彩的见解及表达,读的时候会促发你思考,比读教科书有意思多了。可是,在教科书里或解读中,往往只把一个所谓体系和若干个抽象的观点拿给了你,魅力全无。原著是有血有肉的,是一个活体。原著也是最有趣的。很多大师,包括很多大哲学家,他们是很有个性的人,文字也非常好。

(17)、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智动物,二者不可缺一。

(18)、在神话时代,神替人解释一切,安排一切。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

(19)、不妨把注意力拽回自己身上,对自己的感受多关注一点,再多一点。

(20)、A: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

5、周国平的书哪些值得看

(1)、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是同一枚钱币的两面,就看你把哪一面翻了出来。换一种说法,就每一个人的潜质而言,本无所谓短长,短长是运用的结果,用得好就是长处,用得不好就成了短处。

(2)、读什么书不是一件小事,书籍对人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大致规定了他的精神品位,而纯正的阅读趣味正是在读好书中养成的。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

(3)、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或者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西来者人一再强调,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博学。

(4)、在学习和工作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周国平经典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周国平经典随笔1"女人搞哲学,对于女人和哲学两方面都是损害。"

(5)、止庵推荐语:与此书一并出版的还有作者另一部长篇小说《平民之宴》。林真理子以刻画现代女性心理与情感见长,在中国最常被冠以的名头是“与渡边淳一齐名”,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渡边淳一是猎奇的,浮泛的,而林真理子是切实的,深入的。她所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现代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活下去,尤其是如何活出自己来的问题,然而她并不给结论,也不开药方,她只是切实而深入地写出那个过程。《遗失的世界》和《平民之宴》都是人生小说,前者涉及一个重大的社会背景——“泡沫经济的崩溃”,后者则根植于寻常的中产阶级生活。

(6)、道路|人生|沉默|真实|觉醒|尊严|使命|本质

(7)、当我们陷入精神内耗时,不妨读读哲学家周国平的这10句话,总有一句能治愈你。

(8)、的确,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别人的只言片语了解世界,而不是用自己的眼睛来感知。

(9)、自我意识强烈的人本能地把世界看作他的自我产物,因此他无论如何不能设想,他的自我有一天会毁灭,而作为自我的产物的世界却将永远存在。对死的思考推动人们走向宗教,而宗教的实际作用却是中指这种思考。

(10)、亚里士多德和霍布斯都认为,爱名声之心在青少年身上值得提倡,尚可激励他们上进,对于成年人就不合适了。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一种软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

(11)、所有的苦和难,熬不过去是事故,熬过去了,就是故事。

(12)、我们总想等万事俱备再行动,可外界环境千变万化,很难有真正准备好的那一天。

(13)、欢 迎  创  作  者  即  刻  入  驻

(14)、对于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

(15)、当孩子发出“天问”,谁来解惑?|周国平《给孩子的哲理》面世

(16)、姬十三推荐语:人类发展的最大矛盾之是自然选择速度远远慢于文化和科技的的进化速度。我们贪恋舒适的椅子,容易变胖,无不是这种矛盾的后果。这本书细致讲述了,由于我们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于过去数百万年间的不同环境,以及由于进化的不完美带来的一些恶性反馈回路。各种各样的失配性疾病,就是我们的身体对于新环境适应不良的结果。因而,如何认识和应对这种矛盾,变成了人类发展的最大命题之一。

(17)、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

(18)、面对宇宙大全,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19)、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亚里士多德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

(20)、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

(1)、Q:您平时是怎么读书的? 有什么方法可以分享吗?

(2)、把成功当成生命的馈赠,得到了更好,没得到也不在乎,这种洒脱心态能让我们更自在。

(3)、妞妞住院的时候,好像雨儿就有了知己,也许雨儿没有办法面对周先生,只有离开,才能忘掉失去妞妞的痛。

(4)、博大的深刻不避肤浅。走出深刻,这也是一种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