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梅花的七言律诗89句精选
赞梅花七绝唐诗大全
1、赞美梅花的现代七律诗
(1)、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2)、灯暗闪昏光,寂寞徘徊瘦影长。枉法九台重议起,催戕,往事公平反受枪。
(3)、论坛之声音,形色各异。有论有谈,自是正常。评者无数,建议云云。如是诗家,好坏自在心里。诗者,必把好自己之“关”也。
(4)、有人问曰:“观诸多赛事,获奖作品多不堪读,甚有孤平、出律者,为何?”答曰:“业余评专业,水平如此耳!”今人廖国华有诗言“奖多奖少真无谓,一样都为垃圾诗。”信也。
(5)、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6)、宋人有句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元人有句云:“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清人有句云:“嫁郎愿嫁秦亭住,占得梅花第一春”。“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以上数语皆优,是为“第一”之妙用也。
(7)、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8)、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9)、工处见至情,淡而出大雅。必能感动读者,打动评家。自古多少传世之作,无不如此。时人有求晦涩以标高,垒典以示古者,实为误也。偶有不谙诗者,得一二佳构,不避俗字,不避重字,不以平仄,惟求压韵。诚如山泉深溪,不沾尘埃,更是天籁耳!每每工于诗律,熟谙法度,却缩手脚,敲炼始成。难拟此天成之作。让人甚叹。
(10)、颂含笑花花开不张口,含羞又低头,拟似玉人笑,深情暗自流。
(11)、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12)、赏析:但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对于李商隐来说,却有更内在的原因。
(13)、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正是为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14)、琐碎写成诗,生活何来累。腹有文才气韵昂,智慧彰尊贵。
(15)、“化身千亿”长在梅前,与梅相连,心相印:人梅合凸现了作者高标绝俗的人格。原文:《梅花绝句》(其二)陆游(宋)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16)、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17)、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18)、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19)、大才之人,必有大才之胸,豪放之人,常得飘逸雄浑之句,谪仙是也。
(20)、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2、赞梅花的七言律诗
(1)、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2)、见网络上有人研究诗词四声全递,从美学之平衡来看,确有道理,但从诗学角度来看,无疑和诗词八病类同,无人买账。
(3)、千古诗词聚贤庄·第725期||诗词合集:明月楼(106)
(4)、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
(5)、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
(6)、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陈后主(陈叔宝)所创,原词已佚。隋炀帝、温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唐代张若虚所作的《春江花月夜》最为出名。
(7)、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文集等三百余种。剪裁精审,严谨清晰,功力极深,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8)、能短也能长,能收也能放,能合也能铺,此才可谓真评家。
(9)、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10)、余曾诗言火车,被人指责用词不雅。余笑而答之,用马车换可。诗者,理当与时俱进也。网络语,科技语,流行语,口头语,无不可入。词新意雅,自是妙语。岂以马车火车论耳!
(11)、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墨梅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12)、梅花唐·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13)、《贞观政要·君道》云:“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今我言:“为诗之道,必心存社稷,关怀百姓。若损国民以奉其诗,必如自食其体。身必摧,诗必亡。”此乃为诗者之忌也。“治国”须“修身”,为诗何尝异耳!
(14)、本句对,对句不对,读来亦堪工整。如唐人刘长卿《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有联“来去云无意,东西水自流。”“来”可和“去”对,“东”可和“西”对,但“来去”却不能对“东西”。再如李端《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有联“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亦然。
(15)、无病呻吟,如演员演戏,演得逼真,必可以假乱真,亦假亦真,自有感人之情。倘使演砸,形如替人哭丧,有泪无心,不见真情也。
(16)、无约亦徐来,喜见飞虹架。尤似银河筑鹊桥,莫笑为神话。 未竣也开心,欲走难分舍。环道将成城里人,最爱回乡下。
(17)、年惑方知星斗移,季短无银钱买就。如今都势苦桑求,休试我去面前我去后。
(18)、即《霓裳羽衣曲》,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其由来传说不一:有的说,唐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归而作之;有的说,此曲是《婆罗门曲》之别名;有的说,唐玄宗凭幻想写成前半曲,又将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改编成后半曲合而制之。白居易有首诗,对此曲的演唱作了详尽的描述。
(19)、 腊八时分,虎年将至,更添几许繁忙。经年防疫,举国正祯祥。谁料控防又紧,输入者,本地无常。瘟神变,乱吾华夏,紧急管城乡。
(20)、(3)以谥号命名。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
3、赞美梅花的七言四句的诗
(1)、风雨煮成茶,品出人生味。学会调和众口夸,浓淡随心配。
(2)、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3)、有人言,咏物之诗,不见所咏之物方妙。此语不尽准确。然却有人以此为至论。并以此判别咏物诗之优劣。实为误也。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不见物,处处为物,甚妙。是为好诗。然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见物,亦妙不可言。诗之优劣,全以境取,和诗中有无所咏之物毫无干系。诗中不见所咏之物,不过为诗之一技巧耳。
(4)、密布关山寒气,望茫茫原野,朔紧霜埋。叹残枝弱柳,断发落尘埃。待明春、万红草绿,彩蝶飞、暖日送胸怀。谁陪我、登高望远,重览花开。
(5)、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6)、时人有道格律诗优于古风,律诗难于绝句,词难于诗者,此乃大谬也!
(7)、(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如《樊川文集》(杜牧)、《贾长沙集》(贾谊)、《长江集》(贾岛)、《梦溪笔谈》(沈括)。
(8)、山水悟道黄莽,而立之年。同在中华诗词论坛,亦为QQ好友。时有交流。其十二岁四海游荡,几无学历。却有其诗人之梦。已主编《当代中华诗词精选》等集子。个人出版诗词集《山水悟道》。今遥寄一册。感其经历,读其集,遂提笔边读边注。其诗虽有不工者,然亦有其锋芒一面。如:“黄沙卷起千堆雪,地震残吞绿野风。”(《关爱地球保护生态》),余把“残吞”调为“吞残”更工。如此,尽零星满卷。其诗佳者如“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清晨登悬剑山》)“松江冰挂树,梦地水生云。”(《赠浪卷云舒》)“天际流星雨,清风欲扫峦。”(《夜宿霸王岭》)“流水三千归大海,心灵洗尽是平和。”(《云水禅心》)等,皆入禅趣。
(9)、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10)、江上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11)、腊八新月,无意天边越。厨夜面裁如韭叶,心事沉沉如裂。
(12)、雨后青山好,风前绿水长。一双白鹭下横塘。飞过钓鱼郎。
(13)、意思是寒冷的风一阵又一阵地刮过,所有的树木都承受不了这肃杀之气,它们掉光了叶子。唯有梅花在枝头开放,那白色的花苞已经露出了新红。
(14)、三九锁荒洲,雾漫如飘雪。浩渺烟波迎面来,不见湖东月。 月隐惹人愁,更惹枯枝咽。最是惊飞鸟不闻,种下千千结。
(15)、冷气森森到大寒,大寒一过便来年。牛鸣虎啸报平安。
(16)、今读一高僧禅诗选本,多佳作。其中有唐高僧拾得《云山》一诗:“云山叠叠几千重,幽谷路深绝人踪。碧涧清流多胜境,时来鸟语合人心。”其中“心”字未入韵,改为“同”字始可入韵。
(17)、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1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简析:这两句诗赞扬了梅花标格孤高、坚贞自守的傲骨。
(19)、恁美金霞垂暮。人老少心听处处。缘个升平为谱。
(20)、注: *清远山,在广州清远县,属阴真人治之。
4、赞美梅花七言诗
(1)、杜牧无疑乃晚唐最伟大诗人之一。其七绝向来为人称道,今读其诗,五律《并州道中》有“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一联,最为可赏!
(2)、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
(3)、意思是听说山上的梅花盛开了,堆得像白雪一样。怎么能够将自己也化作千万个呢?这样每一棵树下就可以站着一个我了。
(4)、初雪飞浮百丈冰。园林旷野若轻盈。杨柳平原如妆碧,路边停。
(5)、诗有三隔。曰字,曰句,曰篇。字隔句断,句隔篇断,篇隔境断。不隔不断,功成一半。
(6)、磨剑关山,燃情处,悲怆息歇。思过去,潸然眸泪,不由浓烈。卅万平民无葬土,六千故道空留月。莫忘矣,历史痛长吟,今尤切。
(7)、曾写一首《静思园》之作参加某次比赛,写毕,发现藏有“静思园绝”四字,于是改“绝”为“无”,终落选。遂改回“绝”字:“寻来此地正春驰,醉美风光绝赞词。借问世间名利客,入园可有静思时?”诚然,参加如此之征文,余不亦名利客乎?
(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9)、翻译:睡梦中清江江畔的梅花正在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让人陶醉不已,可是寒冷的花蕊和瘦削的枝干却在经受着刺骨的冰霜。现在白霜黑梅,难以分清,都不要去追问了,暂且把这个看作是世间最美的妆扮吧。
(10)、白絮,片片,浑无主,漫西游。长天诉尽冬愁。数九催冰怒,搭梯接芳羞。莫言还早,此阵过去,春水满街流。
(11)、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抓住几个要点,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写得非常鲜明,富于情趣,颇见功夫。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这二十八个字,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迹罢了。
(12)、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13)、我曾评一诗曰:“文采虽灿,惜落入三应俗套。”诗者反驳:“此中自有真情在!”非也,文学艺术,含蓄为上,赤裸最次。真情不能靠自己说出,而应由读者感知。太白“不及汪伦送我情”句,单看亦赤,然观全篇,始知触境而出,发乎于心,是为绝妙。再如“三谢不能餐”句,亦然。
(1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5)、诗歌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这首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耐人咀嚼。
(16)、但凡讨论,总见古之诗例。然诗例不足为证也。时迁多年,当下之你我,也然作古,病必成例,理在于此。
(17)、余论诗,虽宽犹严。宽无派别门户,不依头衔嫩熟,不看人下菜,更无以新旧韵而论之者。诗之优劣,惟看有制胜之境否。凡余取者,必有可取之处也。余参编《当代诗词三百首》言:“看诗不看名,看名无好诗。”凡来稿,必隐其名。经余者,不下千余。所选佳者如“莫怨红尘险,皆因欲望迷。”(《观蜘蛛网有感(新韵)》)“夜半生清响,滴答洗客魂。”(《咏露(新韵)》)“人是风筝家是线,世如沧海命如舟。”(《己丑岁末感怀》)“穷到剩诗犹是福,狂来嗜墨转如痴。”(《出京城回商丘解放新村》)“放却浮名随意纵,过桥一步是桃源。”(《题盐亭乡村美景图》)“碧水碧空清入骨,白云白鹭两悠悠。”(《鹭岛海滨即景》)“心知世路多坑坎,特意鞋跟加几针。”(《鹧鸪天•街头人物速写之修鞋匠(新韵)》)等等。让人甚叹,今诗可读也!
(18)、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19)、百载春秋,寻路逐梦,征旅同俦。有红星顶顶,擎天砥柱,赤旗烈烈,镇海中流。仗剑挥戈,南征北战,历尽艰辛大业谋。初心守,继红船使命,风雨同舟。
(20)、梅花乃是岁寒三友中领头羊,它生性坚毅、不服输。在风雪之中,远处一点点鲜红,正顶着狂怒寒风,慢慢开放,是梅花,是梅花;梅花不像其它娇艳花朵,它在风雪中才是吐芳展艳佳时,这不正像我国人民性格吗?在外国疯狂地瓜分我们土地时,我们像梅一样坚毅,像梅花一样在拼搏,取得胜利像梅花开放那么盛美,那么充满了甜。
5、描写梅花七绝诗
(1)、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2)、虽然寒梅经受了严霜寒雪的摧残,但仍冒着严寒开放,保持生命力,表现自强不息,昂扬不屈的君子性情。借梅自喻,尤其诗歌最后两句:"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3)、永嘉四灵贬江西派(以黄山谷为代表)诗风,俱在情理,粗硬枯涩,人见为诗美,余见为诗病也。
(4)、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5)、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6)、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又名钱弘)所建。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7)、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瓶梅宋·张道洽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8)、诗的最末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顺着前两句的诗意来看应当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这样理解的话,全诗无论是在诗意还是诗境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了,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傭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
(9)、编 委: 析城山、六角水、山娃子、诗书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