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的方法与经验126句精选

2023年10月17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名人读书的方法和经验

1、名人的读书经验和读书方法

(1)、贾平凹认为,书之为友不能一日不交;书是财富,要逼着自己静心地读书。他将自己的读书方法总结为“触一通三”法。他认为读书面不可狭窄,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武术、绘画、舞蹈……凡是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他甚至主张连植树造林、做饭炒菜方面的知识都要略知一二才好。

(2)、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读书务博,常不尽意;用心不纯,讫无全功。治经之法,不独玩其文章,谈说义理而已;一言一句,皆以养心冶情,事亲从政,取友接物,得失忧乐,一考之于书,然后长古人之糟粕而知味。

(3)、一般来说,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工作思考是比较困难的;但利用零碎的时间阅读,汲取别人的思想来充实自己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每年能够读完近百本书。

(4)、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起精。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5)、李鸿章(1823-1901),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

(6)、凡读书法要以经为主。经过深邃,则观史易知人之贤不肖;遇事得失,易以明矣。又读书先务精而不务博;有余力乃能纵横。

(7)、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其他三人读书学习“务于精熟”。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是“独观其大略”。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

(8)、石广元、徐庶、孟公威三人读书学习“务于精熟”。曾经“走马荐诸葛”的徐庶则折节学问,“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目的为求得“义理精熟”。而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是“独观其大略”。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

(9)、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无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10)、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文学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说,思想被书本束缚住,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11)、世界上每天都会出版几万本书。在中国,每天上架的新书也有几百甚至几千本。知识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读什么书,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阅读的书进行预筛选。那么,如何能够选对好的书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2)、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

(13)、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苏轼、苏辙的父亲。有《嘉佑集》。

(14)、其后困益胜,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尽烧其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

(15)、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谋”。诸葛亮的读书法,对今人亦有裨益。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石广元、徐庶、孟公威三人读书学习“务于精熟”。曾经“走马荐诸葛”的徐庶则折节学问,“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目的为求得“义理精熟”。而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是“独观其大略”。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

(16)、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17)、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18)、购书服务:010-65595282/65219278

(19)、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他对好友们说:“你们几位从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仕途”如何,诸葛亮“笑而不答”。后来事实证明,读书务求“精熟”的石广元、徐庶、孟公威等人,也的确只做到刺史、郡守,而读书务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诸葛亮则成为一代贤相。

(20)、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张溥藉此苦读成名,给自己书斋取名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

2、名人读书的方法与经验

(1)、读文之法,可择爱熟诵之。每季必以能背诵者若干篇为目的,则字句之如何联合,篇段之如何布置,行思坐思,便可取象于收视反听之间。精神之研习既深,行文自极熟而流利,故高声朗诵与俯察沉吟种种功夫,万不可少也!

(2)、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3)、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须随时随事,留心著力为要。事无大小,均有一定当然之理,即事穷理,何处非学?昔人云:“此心多水,不流即腐。”张乖崖亦云:“人当随时用智。”此为无所用心一辈人说法,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由此而日积月累,何患学业才识之不能及人也!

(4)、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谋”。

(5)、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

(6)、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很会读书,也很讲究读书方法。他的“三读”读书法即“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

(7)、每见今人不好读书者,辄以此藉口。此欺人也。日记一叶,月记一卷,十年之内,可记百余卷矣。非不能,实不为耳。朱竹垞有言:世岂有一览不忘、一字不遗者,但须择出切要处记之耳。竹垞为本朝第一博雅人,其说如此,以告学者。

(8)、这很像是古代学子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一样。只不过对于那个时候的大部分人来说,背和悟是两张皮,很多人小时候还没有领悟能力的时候先死记硬背啃下来,等长大有了人生阅历,再像牛一样,把背过的东西慢慢反刍和领会。

(9)、读古人书,当审其大义之所在,所谓一以贯之也。若其字句之间,即古人亦互有异同,不必指摘辩驳,以自伸一偏之说。

(10)、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作前车之鉴。

(11)、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谋。

(12)、大抵看书与读书须画然分为两事。前寄寅阶先生已详言之矣。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能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覆葛华山书)

(13)、第自己到书店去翻看。到目前为止,我依然比较喜欢逛书店。一排排的书放在那里,我会一本本翻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挑几本书阅读,通过阅读一本书中的几页,大概就能知道这本书的文笔、立意、布局,知道是不是值得继续阅读。当发现感兴趣的书籍时,我就会把它买下来。当然,如果你到图书馆或阅览室去查看,那里的书就更加丰富了。在那里,你既不用自己掏钱,还有成千上万本书摆在你眼前,可以挑选感兴趣的书籍来阅读。

(14)、假如每个朋友读一本书,然后互相交流思想和读书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分享,你大概能够明白哪本书值得读一读,读了以后不仅获得了与朋友交流的共同话题,还可以得到新的知识。

(15)、读史之大病,在记忆事实,而不深究其所以。宁都魏禧称:“程伊川(颐)先生每读史到一半,便掩卷思其成败,然后再看;有不合处,又更思之;其间有幸而成,不幸而败者,不得徇其已然之迹,与众人之论。”王船山(夫之)《读通鉴论》,即是如此做出。

(16)、第自己到书店去翻看。到目前为止,我依然比较喜欢逛书店。一排排的书放在那里,我会一本本翻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挑几本书阅读,通过阅读一本书中的几页,大概就能知道这本书的文笔、立意、布局,知道是不是值得继续阅读。当发现感兴趣的书籍时,我就会把它买下来。当然,如果你到图书馆或阅览室去查看,那里的书就更加丰富了。在那里,你既不用自己掏钱,还有成千上万本书摆在你眼前,可以挑选感兴趣的书籍来阅读。

(17)、如果阅读速度不再是问题,那么如何能有效地将阅读带来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呢?

(18)、第与周围的朋友讨论。你在读书的时候,朋友们也在读书。

(19)、那么,如何抽出时间读书?我工作确实非常繁忙,一年中可以用来阅读的完整时间最多只有几天。因此,我只能利用大部分零碎时间去读书。不管到什么地方,我手边总是有书。过去出差的时候,我会在箱子里装几本书。现在有了平板电脑,我就在平板电脑里下载几本喜欢的书,然后利用路上的时间阅读。

(20)、读书要循序渐进,熟读深思,务在从容涵泳,以博其义理之趣,不可只做苟且草率功夫。所以养心者在此,所以养身者在此。(家书)

3、名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1)、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意“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2)、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读书时,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梁上,如果自己一打盹,头发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时候,如果觉得自己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就能保持清醒。

(3)、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4)、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5)、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很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哪“三余”呢?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抓住这三种空余时间用来读书,肯定会有收效。当然,董遇所处的汉代,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节奏有很大的差别,但他那种善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适用的。

(6)、在读“有用的书”的过程当中,我是有一些体会的。凡是“有用的书”,你只读一遍是不管用的,因为读一遍往往只能留下一个很淡的印象。任何“有用的书”,其中的知识转化为我们人生的行动指南,或者变成我们行为和思想的一部分,都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要反复地去运用读到的知识或方法。

(7)、举个简单例子,假如你读到了某本管理学的书,书中提到公司战略的制定部署有四点,那么你就必须在工作的时候按照这四点去反复地练习、实践,最后才能将它变成自己战略思维的一部分。

(8)、像这种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书,包括哲学、历史、诗歌、文学等书籍,它们给我们带来的东西,表面上并不能直接服务于我们某些目的,但是如果我们多阅读这些书,有很大的概率能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完善、有品位、有眼光、有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能力的人。

(9)、我一直认为,以人的一生来说,“读无用的书”比“读有用的书”更有价值。但是,我们不可避免地必须“读有用的书”。我们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的过程中读过大量的书,很多只能归类为“有用的书”。这些书让我们吸收了知识,让我们对某个领域有所了解,并且为我们上好的大学,甚至为我们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当我们读这些“有用的书”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已经进入了大学或者毕业以后,能够把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非常重要。

(10)、“有用的阅读”是指抱着某种目的性去学习的知识性阅读。你读一本管理学的书,这本书会教你一些知识,比如如何制定战略、如何进行营销、如何进行品牌管理等,这就叫读“有目的的书”或者是“有用的书”。面对这样的书,我们要做的就是看这本书能不能指导我们的具体学习、工作。如果没法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那这本书读了就没有多少用处。

(11)、 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 雨果

(12)、又比如读唐诗宋词,也没有什么特别实际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真的熟读了唐诗宋词,你会觉得自己的气质在逐渐变化,眼界、胸怀和情感都会因此发生变化。

(13)、世界上每天都会出版几万本书。在中国,每天上架的新书也有几百甚至几千本。知识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读什么书,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阅读的书进行预筛选。那么,如何能够选对好的书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4)、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

(15)、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16)、朕自幼读书,间有一字未明,必加寻绎,务使明惬于心而后已。不特读书为然,治天下国家不外是也。

(17)、我把读书分为悟读、精读和泛读。所谓悟读,就是认真领悟,一句一句认真阅读和理解,最后甚至通过反复阅读背诵出来。需要悟读的书往往是顶级经典著作,或是给人类文明和智慧带来重大价值的著作。

(18)、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的确,这样日积月累,一部部的书籍就被他背熟了。这种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在欧阳修的亲身实践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9)、我一直认为,以人的一生来说,“读无用的书”比“读有用的书”更有价值。但是,我们不可避免地必须“读有用的书”。我们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的过程中读过大量的书,很多只能归类为“有用的书”。这些书让我们吸收了知识,让我们对某个领域有所了解,并且为我们上好的大学,甚至为我们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当我们读这些“有用的书”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已经进入了大学或者毕业以后,能够把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非常重要。

(20)、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的确,这样日积月累,一部部的书籍就被他背熟了。这种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在欧阳修的亲身实践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4、名人读书的方法和经验怎么写

(1)、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2)、读书当旁搜远览,博通天人,庶几知上下古今之变,而卓然成家。若仅仅以辞句相夸耀,非所以励实学也。

(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

(4)、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

(5)、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6)、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告人,故尤有味。(志林记六一语)

(7)、郑板桥“精当读书法: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8)、在读“有用的书”的过程当中,我是有一些体会的。凡是“有用的书”,你只读一遍是不管用的,因为读一遍往往只能留下一个很淡的印象。任何“有用的书”,其中的知识转化为我们人生的行动指南,或者变成我们行为和思想的一部分,都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要反复地去运用读到的知识或方法。

(9)、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他对好友们说:“你们几位从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仕途”如何,诸葛亮“笑而不答”。

(10)、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名文不识大户人家,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11)、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书札)

(12)、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很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哪“三余”呢?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

(13)、比如读《诗经》,对我们来说其实没什么实际用处,除非你未来打算进入大学教《诗经》,或者当研究《诗经》的学者,否则读《诗经》的作用也就是增强我们的审美能力以及陶冶情操。

(14)、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 张潮

(15)、我的阅读地点主要是在车里。在北京,我平均每天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是在车里度过的。有的时候我也会在车上工作,但更多的时间会用来阅读。在旅途中,我也会用读书来打发琐碎时间。在上厕所时,我一般会带着一本书。睡觉之前,我通常也会阅读15分钟到半个小时。

(16)、古代名人九种读书法,请读者参考借鉴,各取所需。

(17)、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很会读书,也很讲究读书方法。他的“三读”读书法即“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在每次复习时,他面前放一本书,请别人也朗读同样一本书,他边听边默记。如果发现自己默记的同朗读的有出入,马上查书,立即纠正,再复读几遍。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这种学习时既动口,又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读书效率。

(18)、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他对好友们说:“你们几位从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仕途”如何,诸葛亮“笑而不答”。

(19)、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20)、一经一史,古集一家,词章一体,经济一门,专精探讨;《通鉴》古子,观其大略,知其要领,又其次涉猎而已。如此为之,不过十年,卓然自立。(聪强而得师友者,所得尚不止此。)自兹以往,左右逢源。(兼精群籍原好,但人生精力岁月有限,以一为主,以余为辅,已可终身用之不尽。才力有余者,任自为之。)夫航断港而求至海,驱北辙而求至越,则难矣!若津渡显然,定向有在,循途而生,计日而到,何难之有?

5、关于名人读书的方法简单介绍

(1)、地址:防城港市港口区桃花湾广场康晨小区A-10号

(2)、今天,我们不一定非要把四书五经都背出来,但像《论语》《中庸》《孟子》这样的内容依然值得深度理解,并把极好的内容记下来。这一类著作有很多,像《老子》《庄子》《孙子兵法》,以及一些宗教经典,都可以列入这类。读这样的书,一天读一段就行,要反复朗读、反复咀嚼,直到有所领悟方可罢休。拿起这样的书,必须先凝神屏息,心态保持平和,不能有杂念和烦恼留在心里。

(3)、第交往一些也喜欢阅读的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周围都是比较喜欢读书的朋友,那么你就会有意无意去读一些书,慢慢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这些习惯,会对你的人生和事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4)、5号线灯市口站,沿灯市口大街向西步行至王府井大街向北

(5)、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6)、一般来说,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工作思考是比较困难的;但利用零碎的时间阅读,汲取别人的思想来充实自己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每年能够读完近百本书。

(7)、所谓精读,就是碰到你特别喜爱的书,在文笔、知识、思想、高度等方面都能给人启示的图书,就可以多读几遍。比如我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读了四五遍,书中魔幻现实主义的描写、文笔的流畅、关于人物命运的描述,都让我爱不释手。阿来的《尘埃落定》我也读了三遍,文笔铺陈上用了和《百年孤独》类似的手法。岳南的《南渡北归》,厚厚三本书近百万字,我也阅读了两遍,对于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心有戚戚焉,久久不能释怀,拿起了放下,放下了再拿起来。

(8)、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勤笔。我的读书,本来抱一种利己主义,就是书里面的短处,我不大去搜寻他,我只注意于我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这本来不算坏。但是我的坏处,就是我虽读的时候注意于这几点,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

(9)、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10)、又比如读唐诗宋词,也没有什么特别实际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真的熟读了唐诗宋词,你会觉得自己的气质在逐渐变化,眼界、胸怀和情感都会因此发生变化。

(11)、今天,我们不一定非要把四书五经都背出来,但像《论语》《中庸》《孟子》这样的内容依然值得深度理解,并把极好的内容记下来。这一类著作有很多,像《老子》《庄子》《孙子兵法》,以及一些宗教经典,都可以列入这类。读这样的书,一天读一段就行,要反复朗读、反复咀嚼,直到有所领悟方可罢休。拿起这样的书,必须先凝神屏息,心态保持平和,不能有杂念和烦恼留在心里。

(12)、列宁酷爱读书,他读书时很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内容丰富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标出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一旦读到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还在书的扉页上或封面上写下书目索引,特别注明书中的好见解、好素材及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论断的所在页码。每当读到精辟处,他就批上“非常重要”“机智灵活”“妙不可言”等,读到谬误处,就批上“废话!”“莫名其妙!”等等。列宁的重要著作《哲学笔记》就是在读哲学书籍时写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它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13)、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14)、因此,要读“有用的书”并转化成自己的能力,读“无用的书”来提升气质和眼界。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够变得更加完善。

(15)、我的阅读地点主要是在车里。在北京,我平均每天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是在车里度过的。有的时候我也会在车上工作,但更多的时间会用来阅读。在旅途中,我也会用读书来打发琐碎时间。在上厕所时,我一般会带着一本书。睡觉之前,我通常也会阅读15分钟到半个小时。

(16)、这很像是古代学子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一样。只不过对于那个时候的大部分人来说,背和悟是两张皮,很多人小时候还没有领悟能力的时候先死记硬背啃下来,等长大有了人生阅历,再像牛一样,把背过的东西慢慢反刍和领会。

(17)、地址:北海市北海大道136号明丽金楼C幢6楼603(北海市图书馆西侧)    

(18)、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19)、一个人的一生中,总应该有些书是反复阅读的,通过深度阅读,提升自己的情感深度和智慧深度。

(20)、巴金先生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温故知新,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

(1)、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2)、古人之所谓诵,今人曰读。古人之所谓读,今人曰看。

(3)、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很会读书,也很讲究读书方法。他的“三读”读书法即“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在每次复习时,他面前放一本书,请别人也朗读同样一本书,他边听边默记。如果发现自己默记的同朗读的有出入,马上查书,立即纠正,再复读几遍。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这种学习时既动口,又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读书效率。

(4)、苏秦经常自勉说:“读书人已经决定走读书求取功名这条路,如果不能凭所学知识获取高贵荣耀的地位,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想到这些,苏秦更加忘我地学习起来。

(5)、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

(6)、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7)、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8)、后来事实证明,读书务求“精熟”的石广元、徐庶、孟公威等人,也的确只做到刺史、郡守,而读书务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诸葛亮则成为一代贤相。

(9)、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10)、“无用的阅读”也叫“读无用的书”。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无用的书还要去读?所谓“无用的书”,有点像《庄子》里说的“无用的树”。“无用的树”长在那儿,之所以能够越长越大,变成一道风景不被人砍走,正是因为这棵树用来做家具也不行,当柴火烧也不经烧,反而变成了一道风景。

(11)、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他对好友们说:“你们几位从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仕途”如何,诸葛亮“笑而不答”。

(12)、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谋”。诸葛亮的读书法,对今人亦有裨益。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

(13)、阅读分成两种:“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

(14)、读书之道,有必不可易者数端: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15)、 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 富斯德

(16)、第去网上查看书的相关评价。从别人的评价中,你更会明确哪些书值得阅读。一般来说,我不大会阅读青春和情感类的书,更多会挑选历史、哲学、社会科学、小说、诗歌、散文、经管、传记、科学等类型的图书去读。尽管每个人对读书的喜好不同,利用评价去选书也不能说百分之百可靠和准确,但是参考别人的观点会对筛选书籍有一定帮助。

(17)、再举个例子,假如你学英语,你要学习一个句子,只是读一遍、弄懂什么意思之后就不管了,那么这句话其实你根本就没学会。如果这句话你反复地说,反复地用,到最后就变成了你语言的一部分。最后你不管在什么场合,凡是想要用到这句话的时候,都能够脱口而出,这个时候才等于把知识转化为了自身能力的一部分。

(18)、地址:崇左市花山路嘉苑小区A-24号(市A直对面)

(19)、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

(20)、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1)、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2)、苏秦的母亲劝阻说:“你不像咱当地人种庄稼去养家口,怎么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贵呢?那不是把实实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根本没有希望的东西吗?如果到头来你生计没有着落,不后悔么?”苏秦的哥哥、嫂嫂们更是嘲笑他死心不改。

(3)、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4)、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5)、这个转化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它奠定了你生命和生活的基础。比如我因为认真地背诵了英语词典,所以现在读到英语单词,都能根据这个单词在上下文中所处的位置很快明白它的意思,这也是一种能力。这个能力一方面使我有口饭吃,另一方面让我能有足够的时间来读“无用的书”。

(6)、当然,董遇所处的汉代,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节奏有很大的差别,但他那种善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