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现代短诗大全89句精选

2023年11月14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泰戈尔现代小短诗

1、泰戈尔现代短诗节选四年级

(1)、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2)、我们如海鸥之与波浪相遇似的,遇见了,走近了。

(3)、总而言之,现代小诗如同《飞鸟集》一样用语含蓄,每一个字、词都包含着丰富的内蕴,以只言片语表达千言万语,含蕴深厚,韵味无穷,颇具诗意特色,给人以新颖而强烈的艺术震撼。

(4)、让我感到这个世界乃是您的爱的形成吧,那末,我的爱也将帮助着它。(《飞鸟集》三○○)

(5)、“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6)、表示不仅仅是“事”,更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7)、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8)、(27)王统照:《对于诗坛批评者的我见》,《诗》1922年第3期。

(9)、    《孟加拉掠影》是泰戈尔自选的1885--1895年的书信集。我在阅读这部分内容的时侯,得到了巨大的喜乐。

(10)、冰心的《繁星》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而写的,你了解泰戈尔和泰戈尔的诗吗?

(11)、(9)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年,第198页。

(12)、    泰戈尔在其中的一封信中说:“小诗始终在不经意间到来。”对于他来说,诗仿佛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诗自己找来的。泰戈尔笔下的“小诗”仿佛有自己的意志,会主动前来拜访诗人。这就是一种最佳的创作状态吧。我体会不到这样的一种快乐和幸福,但这样的创作状态着实令人羡慕。

(13)、但整体结构分明,更有节奏。这首诗来看,其实就是“总分结构”。我们可以把“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看着总写,而下面的都是分写。整体的结构更分明,读起来也很有节奏感。

(14)、把汩汩发响的水瓶搂在腰上,女人们从河边走来。

(15)、错误与真理毗邻而居,所以会迷惑我们。---《流萤集》

(16)、我们的欲望把彩虹的颜色借给那不过是云雾的人生。---《飞鸟集》

(17)、“世界的低语”是求爱,“沉默”是爱,“爱就是生命”,世界是“爱的形成”,这是一种种超越时空观念、混淆人类和自然界限的爱。

(18)、那些浮华的装饰将成为阻障。他崇尚纯真和简朴,企望自己的生命“简单正直像一枝苇笛”,让神“来吹出音乐”,从而达到人梵神合一的境界。

(19)、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眼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20)、但泰戈尔歌颂的并不是“一神教”拥有绝对权威、巍然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神,而是万物化成一体的泛神,是人人可以亲近、具有浓厚平民色彩的存在。诗人劝告那些盲目的顶礼膜拜者们:“把礼赞和数珠撇在一边罢!”因神并不在那幽暗的神殿里,“他是在锄着枯地的农夫那里/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里/太阳下,阴雨里/他和他们同在/衣袍上蒙着尘土。”

2、泰戈尔现代短诗大全

(1)、不过,诗人是在回首往事时吟唱出这些恋歌的,在回味青春心灵的悸动时,他无疑又与自己的青春经验保有一定距离,可以相对地进行理性审视和思考,从而使这部恋歌不时闪烁出哲理的光彩。《新月集》是诗人历经人世沧桑之后,从睿智洁净心灵唱出的天真的儿歌,诗人熔铸儿时的经验,借助儿童的目光,营造了一个晶莹的童话世界。

(2)、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3)、而深达的哲理,则时时从童稚的话语和天真的画面中流露出来。可以说,智者的心灵与纯真的童心在《新月集》里达到了最好的融合。

(4)、易  晟||几树木棉花竞红,满园飞燕舞长空

(5)、《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作者冰心的话说,就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来说,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6)、综上,笔者以为,除题目外,微型诗1-3行,一般不超过30字;小诗4-10行,一般不超过100字。当然,广义的小诗,指10行以内的诗作。

(7)、    为什么它们会发现在这个地球上永不停息地歌唱,是如此必要呢?

(8)、(6)仲密:《论小诗》,《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册,王运熙主编,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64页。

(9)、第一段是WinterJoe根据孟加拉文的《吉檀迦利》直译的,第二段是泰戈尔的英译,再由冰心译成中文。可以看到,泰戈尔几乎完全抹去了原来的韵律和节奏,使之散文化。这就类似于把罗伯特彭斯的《ARedRedRose》的韵律诗写成了《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的口语诗,虽然有所创造,但毕竟丢失了重要的东西。这不得不使人怀疑:译者恐怕是因为达不到原作(可能的)韵律和美,索性就统统抹掉,避免露怯。——泰戈尔的英文诗歌水准也确实不算太高明,虽然诺贝尔奖一度给他带来了无比的荣光,但是随后他被人诟病之处就在于:英语译文不够高妙,重复太多。所以,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泰戈尔老师英文诗歌的水平不够,所以只好把自己的诗翻译成散文体,冯唐老师中文诗歌的水平欠缺,就只好把原作加上一些噱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语言水平不够,就不要去做翻译。今天泰戈尔的《飞鸟集》遭到了冯唐的糟改,也算是一次轮回了。另外,冯唐把泰戈尔翻译得粗了俗了,从情理上来讲,是他的自由,不能因为他用语粗俗就指责他不用心。苏小妹说,心中有粪,看到的就是粪,我相信冯唐老师是用心了,只是眼界和水平不到而已。对于这样个人的感受,我们有什么理由抹杀呢?泰戈尔本人就有一个类似的鸡汤:

(10)、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候了很久。

(11)、诗人的神秘玄想和精神寄托是借助于海水、黑暗之类的自然物来暗示和呈现的。周作人曾经指出:“诗的效用本来不在明说而在暗示”,要在简易语体的小诗中表现深广的诗思,全凭暗示的力量

(12)、(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13)、《黄昏的离歌》 黄昏最后的离歌, 给次日黎明以凄恻。 它英俊的脸上的苦笑 在夕阳里浮飘。 初恋之笛吹出袅袅的余音, 平芜远处把谁寻找? 看天边云彩的变幻 一似她睫毛的扑闪。 人生游戏的几许真谛 像闪电在对视中碰击。 清晓吐露的心声, 走进夜梦的歌里。

(14)、“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是中国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潮流的重大举措,它昭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通共融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面对“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国内外学界均在关注和解读,不过多着眼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设施建设、金融投资、能源环保、产业战略等的考量,少剖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学经典的汉译、传播与影响。因此,本期特刊3篇文章,依照区域空间分割和传统划分习惯,分别选择了南亚8国之印度泰戈尔的《飞鸟集》、东南亚12国之柬埔寨的《柬埔寨民间故事》、中亚独联体12国之吉尔吉斯斯坦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白轮船》的研究对象,爬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报刊、杂志和著述的相关文献,勾勒这些文学经典汉译、传播的历史脉络,分析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的影响,总结中国现当代文学借鉴、接受和转化沿线国家文学的特质,探讨二者之间发生联系的内在动因、逻辑关系和影响得失。至于西亚北非16国、中东欧16国等地区和国家文学经典的汉译、传播与影响的研究文章,因为篇幅的关系暂时失之阙如。

(15)、这种哲理诗,简便易写,毫不费力,既能零售,也能批发,自然会受到初学者的热烈欢迎。只是,冰心先生讲的清楚,这“并不是在写诗”,进入到某种写作范式而已。日常的小感悟,稍微记下来,加点修饰,兑上鸡汤,这不是诗歌的毒害是什么?哲理诗为什么使人讨厌?这就像我以前的一个同事,每次讨论问题的时候他的意见总有两点:第不管有多么困难,我们要用心去做啊!第目前的状况,一定是有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解决。——他的话当然是没错的,不过,却是一些正义的废话,不痛不痒的鸡汤,谁都会说,说了没用,就像“何不食肉糜”的建议一样,夸夸其谈而没有帮助。至于泰戈尔的影响力,那是又一回事,和诗歌水平没有必然联系。中国的哲理诗做得好的,冰心、汪国真、于丹。既然这些人能够红极一时,那么,大众对于泰戈尔的追捧也就不足为怪了。

(16)、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在榕树下你用乳油般柔嫩的手挤着牛奶。

(17)、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18)、撇开人的好恶去观察,世界本性并不复杂,很容易窥见其中的美和神灵。将察看局部发现的矛盾和形变,掺入整体之中,就不难看到一种恢弘的和谐。

(19)、二十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20)、自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著译等身,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诗集《春水》、《繁星》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哺育了几代青少年,所译诗文《泰戈尔诗集》、《马亨德拉诗抄》、《印度童话集》,是名作名译。

3、泰戈尔现代短诗关于天气

(1)、这首诗中,四句话,用了两种标点符号,你发现了吗?

(2)、(11)杨载:《诗法家数》,《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郑奠、谭全基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11页。

(3)、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4)、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5)、王统照在探究人生问题时,是又一位受泰戈尔影响深远的作家。他曾亲手翻译泰戈尔的诗歌,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亲任泰戈尔的翻译,也曾撰文介绍过泰戈尔的生平与创作,认为泰戈尔的思想的根本“全是由于‘爱’字上来的,因爱己力,便爱人类,爱一切众生”王统照不仅在理论上把泰戈尔的思想最终归结为“爱”,而且对泰戈尔的思想加以整合,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人生问题的主张。王统照认为,“美”和“爱”能起到“提高人类的思想,及调节人类的感情”作用,“爱和美是人生痛苦的补剂”在王统照那里,美和爱是一而二而一的关系,正如瞿世英在《〈春雨之夜〉序》中所说:“剑三的理想,是爱与美的实现,爱即是美,美即是爱。”“两性也,美也,最高精神之爱也,交相融而交相成,于以开灿烂美妙之爱的花,以达于超越现实世界真美之境地,将于是乎求之。”(28)因此,他向自然祈求:“尽是侮辱与诅咒者,要向何处?玫瑰花开了在我的窗前,细蕊中可容得我去居住?”“当我对海独立,突来的相思,突来的奇伟的记忆,冲破了我平静的心意。我可能带了她神秘的目光;与浓郁的发香;安静的气息;同到此地。预想啊!对着海波凝注,向着夕阳沉思。奇丽的人生的顷刻,与自然的伟大相遇。爱的泪痕,也借着海光洗涤。”(《海的余光》)诗人把自我与宇宙万物的合而为一。实际上,王统照热爱自然,并不是热爱自然本身,他心目中的自然象征着生命,象征着人生。王统照把泰戈尔“爱”的哲学中的人生之爱和自然之爱浑融在一起,在终极意义上与泰戈尔是息息相通的,都追求借助于对对象的“爱”来超越现实,使“本我”与无限联为一体,去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说:“此等‘爱’的光普照到全世界,而且照澈在人人的心中,则有生之物,都可携手飞行于欢乐的自由之中,而世界遂成为如韵律般光明,色泽般的美丽与调谐了。”(29)王统照追求“爱与美”的人生理想,虽似可望不可及的中天明月,但却表现了他在泰戈尔影响下开始的真诚的人生追求。

(6)、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末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7)、摘要:在新诗运动初起之时,产生了一批小诗名家和小诗作品,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在中国现代小诗的生成和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现代小诗不仅仿用了《飞鸟集》的“形式”,在内容上也打上了《飞鸟集》的烙印。

(8)、(26)王统照:《太戈尔的思想与其诗歌的表象》,《小说月报》1923年7月第9期。

(9)、也可以看作是对占有欲的嘲笑。占有,并不等同于拥有。如果这样理解,意义更为深刻。

(10)、(4)成仿吾:《诗之防御战》,《创造周报》1923年5月13日第1号。

(11)、我们就灭掉我们的灯,也不再弹奏我们的竖琴。 

(12)、    2020年,我写作了一些诗歌。由于其间一直在读泰戈尔的这本书,我的好多诗,都于无形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泰戈尔哲学思想的影响。

(13)、我又觉得,认识到真实是美,美是崇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摈弃许多东西,把厌烦的许多东西推得远远的,对许多矛盾视而不见,在合乎心意的狭小范围内,把美当做时髦的奢侈品。我们妄图让世界艺术女神沦为女婢,羞辱她,失去了她,同时也丧失了我们的福祉。

(14)、(美文)梁实秋: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

(15)、我把我的心之碗轻轻浸入这沉默之时刻中,它盛满了爱了。(《飞鸟集》一七二)

(16)、--你应把它铭记在心,然后再把它永远忘却.

(17)、(31)钱智修:《台莪尔之人生观》,《东方杂志》1913年第4期。

(18)、小诗是中外诗歌形式直接启发和借鉴的结果。中国新诗运动深受欧美诗歌影响,“独有小诗仿佛是在例外,因为它的来源是在东方;这里边又有两种潮流,便是印度和日本。”所以一般认为,小诗的艺术渊源有三:

(19)、三个反问句,运用了文学创作上的什么表现手法?

(20)、“起兴”就是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从而营造作品气氛,也可使语言咏唱自由,行文显得轻快、活泼。

4、泰戈尔现代短诗摘抄

(1)、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3)、中国古代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男女之间要“发乎情,止乎礼”,婚姻则需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正面表现爱情的诗歌并不多,正如朱自清的感触:“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35)而对于现代中国小诗来说,女性诗人于20世纪初显然仍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因此冰心的《繁星》《春水》里几乎没有关于爱情的内容,但男性作家的小诗则充斥着对于爱情的追求。事实上,婚恋自主作为“人的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小诗的一大主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提出要将人从这种封建礼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提倡婚恋自主。《新青年》的最初译诗中即有不少表现此类情感的作品,如胡适翻译的《老洛伯》(4卷4号)、《关不住了》(6卷3号),周作人翻译的《古诗今译》(4卷2号)中的希腊牧歌、《杂译诗二十三首》(8卷3号)中的波斯尼亚民歌《牧歌》、捷克民歌《鹧鸪》等。这些译诗鼓励男女双方主动表白情感、自由恋爱,而现代小诗也深受泰戈尔爱情诗的影响。如郭沫若的小诗《Venus》一诗共8行,大胆而浪漫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渴慕和向往:“我把你这张爱嘴,/比成着一个酒杯。/喝不尽的葡萄美酒/会使我时常沉醉!//我把你这对乳头,/比成着两座坟墓。/我们俩睡在墓中,/血液儿化成甘露!”。诗人想象奇特,形式、音律也较为工整。汪静之的爱情小诗“充满清新明快的青春气息”如《芭蕉姑娘》仅仅两句:“芭蕉姑娘呀,夏夜在此纳凉的那人儿呢?”便写出了一个钟情汉子的憨厚和怅然若失,真挚自然,纯洁天真,大胆泼辣,用语直率,形成了特有的情诗风格。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广为传诵:“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以近乎完美的词藻音韵,摹写日本女郎告别时刻“一低头”的温柔情态和珍重再见的话语,片时分手的温情与缠绵的体验感受体现于完美的小诗篇章。宗白华的《系住》仅两行:“那含羞伏案时回眸的一瞬,永远地系住了我横流四海的放心”,写爱情心理中的片刻体验,但瞬间即永恒。异性的魅力,女性的魅力,羞涩的魅力,美的魅力,尽显其中。少女含羞伏案时回眸的一瞥眼波,包含着勾魂摄魄的征服力量。而《园中》大胆描述求爱场面:“我走到园中/放一朵憔悴的花/在她的手上。/我说:‘这是我的心,你取了罢。’/她战僳的手,握着花,/清泪滴满花上,如同朝露。/我低着声说:‘你看我的心,他有了生意了!”’以“憔悴的花”为诗眼,抒写爱情降临时心灵的“战傈”,两颗心交融了,爱情也由此得到升华,生命从中增加了活力。冯雪峰的《山里的小诗》这样写道:“鸟儿出山去的时候,/我以一片花瓣放在它嘴里,/告诉那住在谷口的女郎,/说山里的花已开了。”情诗写得如此纯美超逸,意象婉美,含蓄蕴藉,不落迹象,令人叹赏!夏宇的《甜蜜的复仇》令人匪夷所思:“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把爱人青春的身影腌制风干作保鲜处理,供老来下酒佐菜以为暮年的慰藉,极端的“复仇”传递着爱之甜蜜的。闻一多的《国手》则显示这位被定格为“狮子吼”式的斗士诗人,其生命底色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情至上主义者:“爱人啊!你是个国手;我们来下一盘棋;我的目的不是要赢你,但只求输给你———将我的灵和肉,输得干干净净!”以下棋为喻,抒发对“爱人”真诚热烈的爱。总而言之,现代小诗不乏构思奇妙的爱情诗篇,表现了五四一代青年的男女平等观念,饱含着全新的与传统情感价值观相悖的情感价值观。而爱心也跳动在王统照第一部诗集《童心》中的小诗里,并与泰戈尔的《飞鸟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创作上深受泰戈尔爱的哲学的影响。

(4)、“永不漫灭的回忆”中“漫灭”是什么意思??

(5)、作者用“天上的风雨”来的时候,鸟儿躲到巢里,来衬托“心中的风雨来了”,“只躲到你的怀里”。关于表现手法,详见链接《表达方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以及《13种表现手法》

(6)、“我们的欲望”觉得自己的“人生”太平淡,太没有色彩,太缺乏让万人景仰的吸引力,于是想出“借”的办法来为自己增光添彩。向谁借呢?向彩虹借。彩虹高挂天空,色彩斑斓,万人景仰,多么风光!但借来的风光和色彩,真的能为空虚人生增添光彩吗?

(7)、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在冰心看来,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

(8)、这三个反问句,运用了文学创作上的什么表现手法?

(9)、当太阳横过西方的海面的时候,对着东方留下了他的最后的敬礼。(《飞鸟集》三九)

(10)、20世纪初,现代主义诗歌开始盛行。由于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人们在生活中经历了比过去更多的社会产物,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人从自己的心理感受出发,表达现代生活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压抑、扭曲、疏离、异化等,这种倡导,是十分符合时代发展的,从而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得到了时代的拥护和认同。泰戈尔不能理解这种需求和变化,他更不能理解,所谓现代主义,只是表达上尊重自我的一种手段,和关注对象与迷恋方式无关。至于迷恋的主体,究竟是个人还是永恒,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萨德的恶人和尼采的超人,本质上都是以永恒的方式对世界的迷恋,但是其结果完全不同,皆因为所谓“现代”的分野,并不在此处。

(11)、黑暗中有什么呼唤在催促你?你在天空的繁星间看到了什么可怕的魔法, 

(12)、我们现在所说的小诗,是指20世纪20年代以来流行的一至四行的新诗,是随同新诗一同诞生的“新诗坛上的宠儿”。在诸多诗体中,小诗堪称“诗中小弟”,其最为显著的外在审美特征即是短小、玲珑,一般为几行或十几行,几字或几十字,有的甚至只有一行、一字,其精致的程度是其它诗体无与伦比的。为此,周作人曾撰文就小诗的形式特征予以了理论上的概括。他在《论小诗》一文中指出:“所谓小诗,是指现今流行的一行至四行的新诗。”(6)显而易见,这是说小诗的形式非常短小,大多三五行,短到三言两语,如冰心的《繁星·七五》:“父亲呵,出来坐在月明里,我要听你说你的海”;冯雪峰的《清明日》:“插在门上的柳枝下,仿佛看见了簪豆花的小妹妹底影子”;何植三的《农家短歌·三》:“新谷收了,田事忙了,萤火虫照着他夜归了”;汪馥泉的《妹嫁·十四》:“谁还逐日开这小钟呢!”这几篇都是周作人认为小诗之佳者。“佳”的原因之便是它们的短小精炼,体现了小诗的特质,可以说是“真实简炼的诗”对此,朱自清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短诗底‘短’,正如段票小说底‘短’一样,行数底少固然是一个不可缺的元素”而被赵景深称为“彷徨于新旧文学之间”(9)的胡怀琛,1924年即专门出版了探讨“小诗”诗学特征的洋洋万言专著《小诗研究》。该著共分14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诗是什么,第三章中国诗与外国诗,第四章新诗与旧诗,第五章什么是小诗,第六章小诗的来源(上),第七章小诗的来源(中),第八章小诗的来源(下),第九章小诗与普通的新诗,第十章小诗与中国的旧诗,第十一章小诗实质上的要素,第十二章小诗形式上的条件,第十三章小诗的成绩(上),第十四章小诗的成绩(下)。从篇目上看,胡怀琛的《小诗研究》较今日所谓小诗研究“金科玉律”的著述如周作人的《论小诗》、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和《短诗与长诗》、成仿吾的《诗之防御战》、郭沫若的《太戈尔来华之我见》、梁实秋的《读郑振铎译飞鸟集》显得更为周全、扎实和厚重。它既包含了小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小诗内容上的要素以及小诗形式上的条件等文学批评的核心元素,又涉及到小诗的来源和小诗与旧诗、小诗和新诗的关系等外部研究诸方面,还渗透出研究主体对新诗与旧诗、中国诗与外国诗等诗学理念的形而上思考。虽然他否认小诗接受了泰戈尔的影响,但还是从形式上揭示了小诗的特征:“从诗体解放以来,一切的束缚都没有了,自由自在做诗;而一刹那间所得的零碎的感触,三五句话便说完了,而在新诗里,又不容说许多无谓的话;所以这三五句话写了出来,自然而然成了一首小诗。”(10)这就是说,小诗是一种形式上定型了的短小的自由体新诗。

(13)、诺贝尔奖的评选全靠评委,评委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政治。从内在来说,泰戈尔所处的时代,诗歌正在转折、在开辟,过去,常常是把内容放进某种韵律的范式之中,这个做法,在当时已经不能使诗人们得到满足。诗人们开始关注于更加突破枷锁的做法,泰戈尔的完全不拘音律、彻底散文化的大胆写法,确实极大地给文学圈带来了震撼,虽然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但也不能完全抹杀了客观的功绩。另外,泰戈尔也带来了东方的文化和调性,这也是功不可没。从外在上,泰戈尔所代表的所谓朴素的东方神性,使西方人既觉得新奇,又怀有朝圣之心,既唤起了他们潜在的童年记忆,又激发了他们想要殖民的私心。

(14)、我们就静静地坐在黑夜中的叶声萧萧里,而疲倦的月亮 

(15)、不能。泰戈尔认为原本空虚的“云雾的人生”,即使借来彩虹,人生依然迷茫。

(16)、链接:广东诗人公众平台“我为春天写首诗”征稿

(17)、果,以其能够供人食用而受到人们青睐,也是整个植株忙碌一年的精华所聚,价值所在。相比而言,叶子就没有那么风光,它只是花与果的陪衬。但诗人偏偏要做叶子,而且主动做,还要谦逊而专心地做叶子。这实际上是借叶来抒写诗人不求名利甘愿奉献的积极淡泊的心态。

(18)、    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是闻名世界的诗人、哲学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在泰戈尔家乡孟加拉地区的加尔各答旧城,他被尊称为“Thakur”,只有精神卓越非凡的灵性大师,才配得上这一尊贵头衔。他将孟加拉最伟大的灵性传统——Bhakti,虔敬奉爱的精神,通过他的诗歌散布到全世界。

(19)、只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20)、你关注到现代诗歌,除了语言的白话表达以外,诗的形式你看到了什么?

5、泰戈尔现代小短诗英文

(1)、“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写出的是怎样的主题?

(2)、“漫”有淹没、满、随意等意思。由于“漫”与水相关,所以引申为“因受潮而模糊”的意思。

(3)、(8)朱自清:《杂诗三百首·有序》,《诗》1922年1月15日第1卷第1号。

(4)、所以,这也告诉我们,现代诗和古典诗词的不同之处。古典诗词,必须要求押韵且合乎格律,除了艺术性之外,还要追求语言的音乐美感。

(5)、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6)、作者“永不漫灭的回忆”是怎样的次序来写的?

(7)、作者用的是“由大到小”、“由整体到细节”的顺序。

(8)、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9)、投稿说明:原创作品,现代诗一般六至八首;散文诗三至六章节;旧体诗词十至十六首,新旧韵均可,但不混用。配上个人简介和相片,放于一个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