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雨的,古诗121句精选
描写雨的古诗加赏析
1、描写雨古诗大全100首
(1)、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2)、情感:塑造了一个力挽雕弓射杀天狼的英雄形象,把他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抒写的淋漓尽致。
(3)、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5)、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
(8)、——唐王建《雨过山村》表达的情感: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9)、诗人用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1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唐:杜甫
(1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2)、——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表达的情感: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少年听雨歌楼上。
(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赏析: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14)、伦道夫:快乐的雨丝宛如清晨的日莹的露珠,把一颗颗珍珠滴入花的心田。
(15)、角度:诗意: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16)、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底花。——《雨晴》唐:王驾
(17)、主旨:表现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18)、(找关键词:“想得”想着家中的人在想着自己这个远行人,突出自己的思念家乡之情)
(19)、角度:诗意:什么时候才能重逢,西窗剪烛重话巴山夜雨情景?
(20)、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
2、描写雨的,古诗
(1)、(分析一下:本诗首句实写边塞傍晚下起雨,雨中的大雁飞得很低;二句描写新生的芦笋在雨中渐渐长齐。描绘出一幅边城暮雨图。四句由二句写景到叙事,引出长长的驼队带着白绢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虚写想象中驼队将白绢送到安西的场景,与前两句虚实相应。)
(2)、秋夜独坐)。山中下着雨,在雨中树上的果子一颗颗落在地上,屋里点着灯,灯下,草里的秋虫不停的在唧唧鸣叫。
(3)、(答案)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4)、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难以入眠,端着一杯淡酒,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这心情,不是一个“愁”字就能写尽的。这首词起句一连用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
(5)、——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唐·杜甫《贫交行》夜雨剪春韭,新。告诉我一些关于“雨”的诗句或者富有诗意的句子清·洪升:斑竹一枝千点泪,湘江烟雨不知春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冬景》
(7)、情感: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构成了守边将士复杂的心态。
(8)、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9)、意境:这两句诗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
(10)、☞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11)、情感: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襟,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12)、“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出自南唐李煜的《乌夜啼》,诗句意思指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整整响了一夜。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角度:诗意: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15)、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裸体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16)、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17)、上句描绘曾经的日子,春风吹,桃李花开,欢乐无限。而下句,秋雨绵绵,梧桐叶落,斯人已逝,伤感无限。秋雨、梧桐、落叶,用凄清的意境衬托出感伤的情愫。情景交融,对比鲜明,品之,意趣无穷。
(18)、内容:李白暗用典故,表示自己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有的,到那时将挂起风帆直渡大海。
(19)、“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四句不仅写出环境的极静极美,而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
(20)、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地降临大地,如丝如缕。
3、描写雨古诗词句
(1)、角度: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来。
(2)、☞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3)、情感:通过对易逝的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
(5)、去年高摘斗轻盈。——《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纳兰性德表达的情感:这是一首相思之作,却不同于那种甜蜜憧憬的怀想,亦不是刻骨铭心的感念。
(6)、☞7-9年级重点必背古诗文全汇总!(可下载打印版)
(7)、☞最全初中语文思维导图,22张图涵盖所有知识点!
(8)、临末,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9)、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 古诗的“虚”,指未来的、已逝的、抽象的、主观的、对方的;“实”指的是眼见的、具体的、已知的、客观的、当前的
(10)、赏析:词家有主张“词不宜和韵”的,因为词句参差,音律很严,难以使抒写的情思与限定的声韵吻合无间。但乐此不疲以聘其才的仍大有人在,其“善用韵者,虽和犹如自作”,这首小令便是如此,因而颇为著名。描写雨的诗句和赏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1)、语言:以新奇的比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两句诗移情于物,表达了对新生命的赞美。
(1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4)、角度:诗意: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15)、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16)、(张志和:《渔歌子》)赏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17)、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诗人极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鱼和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动态。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引起了诗人喜悦的心理反应,这不正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吗?
(18)、戴叔伦《苏溪亭》:“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19)、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20)、写法(炼字):“溅”“惊”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4、描写雨的古诗佳句
(1)、赏析:乌云开始从皤溪上起来,太阳从西城外的慈福寺阁后沉落下去。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
(2)、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
(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5)、(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是不是很直白的描述,将画面不加任何修饰的描绘出来,这就是白描啦!)
(6)、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释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7)、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融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8)、――――毛熙震《清平乐》-----------------------其他写雨佳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9)、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川从陕路往,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11)、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12)、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13)、公子家的花种满了整个花园,花开了,遮住了花园的路 。一棵禾苗在花儿旁生长出来 。公子以为禾苗是恶草, 便顺手将禾苗拔掉了 。此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锦衣玉食、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儿的形象。
(14)、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
(15)、我们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6)、表达的情感: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17)、修辞: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式和战事一触即发的气氛。
(18)、☞统编语文7-9年级上下册课内成语及解释汇总大全
(19)、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20)、情感:塑造了一个力挽雕弓射杀天狼的英雄形象,把他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抒写的淋漓尽致。
5、描写雨古诗大全
(1)、词的上片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片写月下怀人,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2)、长安布衣谁比数①,反锁衡门守环堵②。老夫不出长蓬蒿③,稚子无忧走风雨④。雨声飕飕催早寒⑤,胡雁翅湿高飞难⑥。秋来未曾见白日⑦,泥污后土何时干⑧。 (末章,自叹久雨之困。上四言雨中寥落,下则触景而增愁也。农夫田父,概指长安之人。老夫稚子,自述旅居情事。日者君象,土者臣象,日暗土污,君臣俱失其道矣。) ①《前汉·邹阳传》:“布衣穷居之士。”司马迁《答任安书》:“刑余之人,无所比数。”②杜笃《论都赋》:“俱关门之反拒。”庾信诗:“惊妻倒闭门。”即所谓反锁也。《诗》:“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注:“横木为门。”《记》:“儒有环堵之室。”注:“环,周围也,方丈为堵。”③《诗》:“老夫灌灌。”《庄子·庚桑》篇:“凿垣墙而植蓬蒿。”赵岐《三辅决录注》:张仲蔚隐身不仕,所居蓬蒿没人。④《归去来辞》:“稚子候门。”⑤卢僎诗:“风雨暗飕飕。”颜延之诗:“秋至恒早寒。”⑥鲍照诗:“胡雁已矫翼。”庾信诗:“雁湿断行来。”古诗:“奋翅起高飞。”⑦魏文帝《秋霖赋》:“悲白日之不旸。”⑧《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此感秋雨而赋诗,三章各有讽刺。房琯上言水灾,国忠使御史按之,故曰“恐汝后时难独立”。国忠恶言灾异,而四方匿不以闻,故曰“农夫田父无消息”。帝以国事付宰相,而国忠每事务为蒙蔽,故曰“秋来未尝见白日”。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非泛然作也。-----------仇兆鳌《杜诗详注》-----------
(3)、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4)、――――杜甫《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志南:《绝句》)1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苦雨往往跟悲、怨、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
(7)、赏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
(8)、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释义: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10)、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从黄鹤楼上隔江可见汉阳树、鹦鹉洲,却不可能望见故乡。日近黄昏,自然会勾起相思,末句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12)、春雨绵绵,秋雨霏霏。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13)、 黄鹤编在上元二年春,在成都作。 好雨知时节①,当春乃发生②。随风潜入夜③,润物细无声④。野径云俱黑⑤,江船火独明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⑥。 (潜入、细润,正状好雨发生。云黑、火明,雨中夜景。红湿、花重,雨后晓景。应时而雨,如知时节者。雨骤风狂,亦足损物。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三四属闻,五六属见。) ①申涵光曰:“好雨知时节”,此《毛诗》所谓灵雨也。周王褒诗:“时节无春冬。”②《抱朴子》:藏华于当春。《庄子》:“春气发而百草生。”③《易》:“随风巽。”《盐铁论》:周公太平之时,旬而一雨,雨必以夜。④《吴志》:臧均曰:“继之以云雨,因以润物。”细无声,即《盐铁论》所谓雨不破块也。⑤沈约诗:“野径既盘纡。”⑥何逊诗;“澄江照远火。”⑦梁简文帝诗:“渍花枝觉重。”言经雨红湿,花枝若重也。《杜臆》:“重字无人能下。”-----------仇兆鳌《杜诗详注》-----------
(14)、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15)、诗中句句绘景,句句写情,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此是名篇,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
(16)、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17)、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18)、 “愛近客愁邊”還有一解,那就是當“近客”為芍藥。明代文人都卬在其所著《三餘贅筆•十友十二客》裏有雲:“張敏叔以十二花為十二客,各詩一章:牡丹賞客,梅清客,菊壽客……茉莉遠客,芍藥近客”。如當此解,那就是“芍藥花邊細雨垂淚”了。此句當有兩解吧。
(19)、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往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0)、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徐俯《春游湖》
(1)、情感:这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达了诗人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
(2)、修辞:用丝缕比喻愁思,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3)、——孟浩然《春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苏轼表达的情感: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
(5)、(分析)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虚与实结合,以虚写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
(6)、主旨: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7)、——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9)、表达的情感:这首词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哦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表达雨的诗句有哪些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1)、https://www.cfzdh.org
(1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3)、——杜牧《江南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4)、春雨无声,滋生万物;春雨沥沥,落尽百花。春之雨水,让人喜也令人愁,它入诗又是什么样的光景呢?它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它是“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它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文学家哲学家有《昌黎先生集》)
(16)、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7)、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18)、☞2020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19)、宋志南和尚《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义: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20)、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1)、梅子黄时雨。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