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战争的诗词名句118句精选

2024年01月01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那些关于战争的诗句

1、那些关于战争的诗句

(1)、宋代欧阳修《诗本义》肯定了三国时王肃的说法:“《击鼓》五章,自‘爰居’而下三章,王肃以为卫人从军者与其室家诀别之辞,而毛氏无说,郑氏以为军中士伍相约誓之言。今以义考之,当以王肃之说为是,则郑于此诗一篇之失大半矣。”

(2)、李白(军行(一作从军行,一作行军))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出塞》)

(5)、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

(6)、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

(7)、余勇可贾、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腹背受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硝烟弥漫、士饱马腾劳而无功+功成不居剑戟森森官逼民反+散兵游勇+勇猛精进+进退失据出奇制胜壁垒森严+严阵以待短兵相接全军覆灭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功败垂成解甲归田战天斗地养精畜锐+锐不可当+当头棒喝舟中敌国枪林弹雨速战速决+决一雌雄盘马弯弓+弓折刀尽+尽忠报国+国士无双干城之将+将机就机草木皆兵+兵连祸结四面楚歌+歌功颂德箭在弦上马革裹尸金城汤池马仰人翻用兵如神因敌取资欲擒故纵+纵虎归山发号施令弹尽援绝剑拔弩张兵不由将+将计就计+计无所出+出生入死调虎离山知难而退挥戈反目片甲不回弹尽粮绝声势浩大坐观成败+败军之将+将伯之呼寡不敌众大敌当前十围五攻勇往直前军事成语举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战争名言举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10)、译文: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

(11)、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12)、《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也是唐朝边塞诗中的典范作品。

(13)、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14)、常建(塞下曲四首)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15)、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杂曲歌辞·采桑)唐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16)、(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7)、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18)、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1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描写古代战争的古诗词古战场作者:曹勋年代:宋烟冥露重霜风号,声悲色惨侵征袍。

(20)、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2、有关于战争的诗词名句

(1)、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2)、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3)、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6)、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杨广《纪辽东二首》

(7)、当阳长坂日当中,血染征袍透甲红。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有关古代战争的诗词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9)、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10)、曹植《白马篇》是名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名句。汉朝乐府歌、东汉末年“建安文学”都非常有名,留下许多精品战争诗句。

(11)、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12)、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3)、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塞下曲》王昌龄

(14)、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15)、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____严武《军城早秋》

(1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

(1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18)、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19)、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20)、从“边庭飘飖那可度”到全诗结束,在对边塞生活的描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切感受。在这里,诗人既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又表现了他对李广这样的安边将帅的崇拜和渴望;并谴责将帅不体恤兵士,骄奢淫逸的恶劣行为。诗人的感情基调很凝重,在褒贬中体现了思索的痛苦。

3、关于战争的诗句4句

(1)、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边雁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2)、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南宋·戴复古《淮村兵后》

(3)、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张乔《书边事》

(4)、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5)、但不管是爱情还是战友情,这首诗都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离别的感伤,“死别”已不可怕,更让人肝肠寸断的是“生离”。战争如此残酷,要如何与子偕老。

(6)、边柳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岁岁愁扳折。

(7)、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杜荀鹤《山中寡妇》

(8)、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

(9)、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

(10)、白话文释义: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11)、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12)、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

(1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4)、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唐——作者:卢纶

(16)、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唐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17)、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其二)》)

(18)、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19)、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20)、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

4、关于战争的诗句古诗大全

(1)、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3)、长期身处行伍的李世民对这种接连不断的胜利自然是感慨万千,在621年班师返回长安时,他在五言诗《还陕述怀》中写道:

(4)、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5)、唯余将军封万户,士卒战死埋蓬蒿。至今野火野昏黑,天阴鬼哭声嘈嘈。

(6)、《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战城南去年战,桑干原.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凶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为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汗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谇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器是凶器,圣人不得以而用之.前出塞九首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10)、“独”字,体现了“我”的孤独。那么“我”到南边要干嘛呢?原来“我”就是征人。背井离乡,向一个陌生的地方进发,并不会因为有人和“我”一起南征而减轻“我”的孤独。

(11)、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

(12)、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怀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

(13)、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14)、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5)、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____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16)、高安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论两篇.广西:广西师范学院,2012

(17)、“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18)、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19)、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20)、刘长卿(相和歌辞·从军行六首)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一身事。古代关于战争的诗词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5、有没有关于战争的诗句

(1)、7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法国·巴斯卡)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迳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战马都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射箭的弓弦像炸雷一样响。

(6)、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7)、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8)、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____刘因《观梅有感》

(9)、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10)、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

(1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12)、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边角》 ——邝露《峤雅集》

(13)、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4)、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15)、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祖咏《望蓟门》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17)、边柳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岁岁愁扳折。

(18)、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从军北征》李益

(19)、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0唐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20)、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雁门太守行》

(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王翰

(3)、宋代朱熹:“卫从军者,自言其所为,因言卫国之民,或役土功于国,或筑城于漕,而独南行,有锋镝死亡之忧,危苦尤甚之。”(《诗集传》) 

(4)、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上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5)、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7)、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9)、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10)、“言昔者契阔之约如此,而今不得活;偕老之信如此,而今不得伸。”(朱熹《诗集传》)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感叹,其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互文,强调了时空上的分离。这种悲叹不仅仅是“我”所叹,而且是同样“独南行”的其他征人所叹。

(11)、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南宋·戴复古《淮村兵后》

(12)、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13)、当阳长坂日当中,血染征袍透甲红。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14)、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1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

(1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7)、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18)、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____杜牧《题乌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