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读音80句精选

2024年02月20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见微知著读音

1、一叶知秋,见微知著读音

(1)、“这次大会的举办对纳米卓越中心科技目标的凝练和工作的完善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赵宇亮回忆道。

(2)、(第二篇章)南北湖晚照:依次出示白鹭洲剪影、北湖斜阳、日落西山、余晖满地四幅照片。

(3)、是一则汉语成语,“一叶知秋”本义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后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4)、晋·葛洪《抱朴子?黄白》:“非穷理尽性者,不能知其指归;非原始见终者,不能得其情状也。

(5)、④形容某小事物在大事中起大作用的词语或成语有哪些

(6)、同时,研究人员在绿色印刷制造产业链、大规模印制电路、千吨级绿色油墨、蓝光激光器和相变存储材料的规模制造、天然气高转化率制乙烯的工业放大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也极大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

(7)、出差人员所住的旅馆的房租,是对一个特定的公司以小看大,见微知著很重要的评估方法。

(8)、注解: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借以比喻只有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微薄之力做事也能成功。

(9)、职业投资者区别于学院派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往往能从变化莫测的`股市中的细微之处,见微知著,洞烛先机。

(10)、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11)、“聚焦‘0到1’的科学问题,吸纳全世界优秀人才,长期围绕一个重大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以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国家战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赵宇亮谈到自己对纳米卓越中心的理解。

(12)、《左传·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见”是遇到之义。

(13)、宋·岳飞《支拨战马状》:“与曹成下王渊贼马见阵,约及数时,杀散王渊了当。”“见”是交战、对阵之义。

(14)、截至2018年底,纳米卓越中心共发表科学论文1592篇,其中《科学》和《自然》共4篇。

(15)、2013年,中科院启动“变革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聚焦”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纳米专项)。纳米专项从启动之初就被寄予厚望。

(16)、走进里屋,墙头上还挂着袁老师“光荣退休”的证书。堂屋的桌上摆放着电脑,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被按了暂停键。借着这部热播剧,大家的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了。老d员袁老师说着剧里的情节,谈着自己的生活。他说,现在的退休工资已足够自己和老伴花销,子女们也都很孝顺。袁有福说道:“现在d的反腐力度大,风气正,惠民大走访也接地气,没有什么问题需要再麻烦政府的,有困难我们自己就能解决。”

(17)、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读音chàzhīháolí,miùyǐqiānlǐ。

(18)、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zhù)而怖(bù),知天下不足也。”

(19)、可见一斑,拼音kě jiàn yī bān,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20)、《晋书·庾亮传论》:“智小谋大,昧经邦之远图;才高识寡,阙安国之长算。”《周书·李弼传》:“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英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

2、见微知著读音

(1)、几年后,海州囤积的盐日益增加,盐价一跌再跌,盐场相继出现了亏损,许多人都破产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失去了生活来源,民生环境一落千丈。

(2)、以偏赅全,拼音yǐpiāngāiquán,意思是提出的一种现象或一种事物的特点,能包含具有相同属性的若干事物的特点。即这里的“偏”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3)、唐 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东揖山东隆准公。”“见”是听到之义。

(4)、“DNA纳米机器人”研究成果示意图。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供图

(5)、基本释义: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6)、《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所以见到一双象牙筷子后,箕子就恐惧了,知道普天下的东西都不能满足商纣王的贪欲。”

(7)、2014年,中科院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给了纳米科学家启示。

(8)、示例:汉·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

(9)、有一次,纣王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太师箕(jī)子就又害怕又担心。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纣王一旦用象牙做的筷子吃饭,就一定不会再用陶土做的碗具,而改用犀牛角或者玉器之类的餐具;餐具换了,吃的食物相应的也会升级到山珍海味,食物的品质提升了,那就不再满足于目前用麻布做的穿着,就想着要穿绫罗绸缎了,吃穿都高标准了,再下一步呢,出行的车子、居住的房子的标准肯定都会跟着往上走。这样下去一定会一发不可收拾,腐败、享乐的想法很快就会盛行开来。这样下去国家肯定不会长久的。

(10)、(倒果为因):果:结果;因:原因。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11)、释义: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12)、“我们首先用人工合成的DNA制造出一张长宽分别为90纳米、60纳米的长方形折纸,装上凝血酶,用类似‘锁扣’结构卷成管状结构,制作成分子机器。”丁宝全解释道。

(13)、《孔子家语·五仪解》:“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

(14)、一叶知秋秋意浓,一树识菩提的出自淮南子·说山训,原文是“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15)、说来惭愧,我也有过追求见微知著的时候。高中时,放学一个人回家,路上碰到同班的漂亮妹子,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就你一个人走啊?这只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被我见微知著地想到了很多种可能性。但那些想法究竟确否,我至今都不知道——因为我一直没有勇气去验证。

(16)、第五章转向深入考察产学研合作的典范“硅谷”及其推广过程中成败的案例,剖析科技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以小见大,为有效推进产学研合作提供参考。

(17)、然而,没有人相信和重视孙冕的警告,一些人甚至联名上书就此事弹劾了孙冕。

(18)、(词语解释)提出的一种现象或一种事物的特点,能包含具有相同属性的若干事物的特点。即这里的"偏"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19)、画龙点睛:读音huàlóngdiǎnjīng。

(20)、上午10:00,村头小卖部时有前来买东西的村民,老板娘王生娣正热情地招呼着客人。走访人员进门后,王生娣主动和大家拉起了家常。

3、见微知著拼音怎么读音

(1)、[2]莫国夫.小学习作教学的发展与趋势探讨——第三届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随感(J).小学教学参考,201

(2)、果然过了没多久,纣王沉迷享乐,不理政事,被周武王兴兵讨伐,纣王最终兵败自杀。

(3)、像这样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的评价模式在“微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师生对话的形式也更易于学生接受,当然,对于习作相对困难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二次播放,从而加深印象。从“错误”出发,将习作例文的部分重点前置、融合,更好地体现了单元整组的设计理念,也实现了语言的增量。

(4)、微:微小;著:明显。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5)、出处:《范子》:“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知著;其志沈沈;不肯自显;天下莫知。”

(6)、出处: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7)、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了。

(8)、2019年初,该成果还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9)、拼音:( wèi bǔ xiān zhī )释义:没有占卜就知道事情发展的结果。原来是古代一种用神道和迷信骗人的说法。后来有时用以比喻有预见性。

(10)、2015年6月,纳米卓越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该中心依托“变革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聚焦”A类先导专项建设,是会议形成的重要共识之一。一个月后,中科院院长办公会通过了这份方案。

(11)、句容市天王镇d员干部的“大走访日记”,记录了一个又一个“大走访中的小故事”。这些朴实的小故事,娓娓道来,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他们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平凡如你我。住房、养老、就业、医疗……这些他们对于平凡生活的简单期许,也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要求。都说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d员干部通过大走访了解民生疾苦、帮扶困难群众,浓浓的鱼水之情让这杆秤更准、更稳。

(12)、不久,孙冕被罢官,海州很快就建起盐场。已经赋闲在家的孙冕听说后长叹一声:海州的祸患来了。

(13)、注解:微,隐约;著,明显。意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14)、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活跃的科技前沿,纳米科学汇聚了现代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领域在纳米尺度的焦点科学问题,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孕育着众多原始创新和科技突破的机会,正在逐步成为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源头。

(15)、纳米,原本是一个长度单位,指一米的十亿分之相当于人类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

(16)、与之同时推行的“人员动态调整机制”则让科学家感受到一定压力。

(17)、“DNA纳米机器人”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18)、注解: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原为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借以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亦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19)、基本释义:越向下、越深入推求,就越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20)、“长期、系统围绕同一个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是纳米卓越中心应当做的事。”赵宇亮强调。

4、见微知著的释义

(1)、出处:邹韬奋《萍踪忆语》:“他们在工作上的、技术上的细密,于此可见一斑。”

(2)、如第一单元的《我的乐园》:教师首先要对“乐园”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它必须是学生所熟悉的,可能是家乡的某处地方,如:院子、小河等;可能是一个秘密基地,如:和小伙伴探险的小树林,藏着无穷趣味的小天台等;也可能是我的精神乐园,如书的世界、音乐世界等。对于学生在这些地方活动的素材收集,都可以在前期进行储备。教师在习作指导前,制作好“微课”。课堂伊始,先播放大量的照片,勾起学生对乐园的回忆;再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乐园所在地和它的样子,以及喜欢在那儿做些什么;接着再播放老师眼中的乐园,通过教师的“现身说法”,聚焦“乐”的内涵,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且侧重对“乐”的挖掘;最后,在动笔写之前,出示老师的下水文,引导孩子如何抓住细节,表达“乐”的趣味。

(3)、见微知著,正是纳米科学技术最令人着迷之处。

(4)、那段时间,国家纳米中心如何落实“率先行动”计划,一直是纳米科学家思考的重点问题。

(5)、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

(6)、这些成果的取得,与纳米卓越中心鼓励协同合作是分不开的。

(7)、习作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表达技巧的指导上,还要关注学生评价能力的梯度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截取部分学生习作片段进行鉴赏、辨析,调动全员参与,促进习作技巧、方法的内化。

(8)、其中,研究员裘晓辉负责“亚纳米尺度的表界面结构与动力学”。2013年11月1日,他带领的团队改装了“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并获得世界上首张氢键照片,发表在《科学》上。

(9)、编著,汉语词汇,拼音是biānzhù,意思是指编撰著录。将现有的材料及自己研究的成果加以整理写成书或文章。出处《韩非子·难三》: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

(10)、水滴石穿:读音shuǐdīshíchuān。

(11)、本篇文章没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缺乏立意的新颖和深刻。

(12)、《三国志·魏书·臧洪传》:“仆虽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

(13)、区区小事、微乎其微、微不足道、薄物细故、毛举细故

(14)、与前几户敞亮的小院不同,村民徐加顺家的老房子由于采光原因,显得有些昏暗。

(15)、凡是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

(16)、释义: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17)、[3]罗树庚.统编语文教材习作编排变化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5

(18)、    通过“家门口”的景点引入,教师在“微课”的篇章切换之间辅以解说,一方面促使学生快速聚焦观察的角度,回顾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即按游踪、事物变化、方位的顺序进行描写;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角度所呈现的景点之美,生发表达的欲望。这样生动、直观的资源呈现,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也打开了他们习作的视野。

(19)、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20)、出处:汉·王充《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