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感悟做人131句精选

2024年04月27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道德经中的做人道理

1、道德经里关于做人道理的

(1)、《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其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2)、自以为是,自视甚高的人就像小圆,格局小,视野小,接触的外面世界也小。坐井观天,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不过如此。

(3)、我虽然听不懂,但是觉得这歌词很有道妙,我赶紧循声看去,只见一个独臂老道士,背着一个药篓子,在山中采药。

(4)、一般人对这句话很难理解,现在我们用养育孩子来做比喻。

(5)、为什么,因为我小时候看《西游记》,里面孙猴子就是去后山寻找菩提祖师。遇到了那个砍柴人指路。

(6)、从不夸耀自己,不做表面功夫,甘心居于人后的,别人会认为他是有内涵、有真本事的人。感觉应该向他学习,他才是真正站在众人前面的人。所以说,不为人先,甘居人后,是做人的高境界。

(7)、可是有了老子的蓝本之后,我们有了方向,我们有了这个概念,我们虽然有距离,但是通过他的语言,我们可以大概地去了解这个事情。

(8)、与其捧得盆满钵满,不如适可而止;把器物捶磨得过于尖锐,是难以长久保持(这种尖锐)的。

(9)、所以他的身体非常健康,常常长寿的老人都是在这些山里面,村里面。

(10)、他说:《道德经》的伟大在于,前无古人如此说啊,大道之真谛,宇宙万有之根本,从无人敞开展示,老子是第一人,你说伟大不伟大?老子之前,修道的人是很多,成道的人也很多,可是流传下来的经典却几乎没有。

(11)、达摩祖师也说过,行善不能总挂在心里,你做了多少善事,感觉自己多么的伟大,其实这样的善,是虚伪的,也是没有意义的,一切随缘。

(12)、居善地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在自己应该在的位置,做自己位置应该做的事情。做人做事首先要认清形势,明白自己的才能、长处。在清醒的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决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越过自己所处位置,很有可能会招致危险。

(13)、所以我们道家有几个字要特别注意,比如,清静的清字,安静的静字,虚无的虚字,无为的无字。把这几个字悟好了,其实也都差不多了。

(14)、就好比你人家对你说。你要想办法长得更像你的父母亲一样。

(15)、最刚直的东西好似弯曲的,最灵巧的却仿佛很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不善言辞。

(16)、他没有洋洋洒洒唠里唠叨说大一大堆,没有不停的上课。他只用了5000字左右,就把所有的事情说的明明白白。

(17)、比如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8)、心的偏离让人远离自然。活的扭曲颠倒乖张,可是却自以为是。

(19)、你看大自然里面所有的生物只有人是颠倒的,其他都是按照自己本来的轨迹老老实实的生存着。

(20)、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没有不趋之若骛的,可若只是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就必定会招致祸害,所以要适可而止。

2、道德经的感悟做人

(1)、言者不知,则是能描述天地间的道理,却不能知晓天地变化的本质。

(2)、人生有诸多难题,我们都躲避不掉,与其怨天尤人,发脾气,不如心态平和,找利弊!

(3)、学道者惊讶:“为什么?”道长说:“当你只看见结果,就无法静下心来,也就永远得不到结果。”

(4)、得利益心理过强的,反而得不到利益。不争的、得利益心理轻的、懂得适可而止的,才能真正得到利益。

(5)、通过参加2020广西道教教职人员《爱国主义教育与政策法规学习》培训班的培训学习,使我自身的工作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此次的培训学习,对自我的理论基础,道德水准,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的目标,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立足本职工作的潜力和信心。通过几天来,参加本次学习培训,聆听了梁柳宁副主任主讲的《教职人员的权力和义务》、庄  严老师主讲的《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与国家文化安全》、潘宏纹副教授主讲的《道教与宗教中国化方向》、谭英俊老师主讲的《新时代管理方法与艺术》等课题。

(6)、所以为什么道德经能够影响千古?就是因为老子在做简化,在做最直观最直接的事情,

(7)、所以从老子往下走整个道家的修行都奠定了这种清虚无为的核心。

(8)、《道德经》中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9)、在市井当中的平常老百姓里面,也有一些人能够做到拥有一颗清净心。

(10)、我们想想,如果老子不把宇宙万有的根本几句话说明白。我们又到哪里去探寻和研究。那可能非要等到佛法东传。大家看看外国的佛经才行。

(11)、我们有时候误会非要去山里面修炼个几十年,才有一颗清静心,其实并非如此,很多在世间的人也能做到这样。

(12)、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白沙罗丛岩供拜星斗牌消灾旺运的通知

(13)、意思是如果不能够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诩,就会导致穷败。而应该无为不言,清静守住中道。

(14)、他以后的几千年来,道家许许多多的祖师都将道德经的内容加以阐发,演化出更多更丰富的道家修行的内容来。

(15)、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六十四章》,意思是说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一步迈出来的。

(16)、无私的人,即可以成大业,也可以长寿。所以,无私是人生的高境界。

(17)、人性恶中的蛮霸、穷奢极欲、残忍、冷酷,等等,欧美人用堵的态度和方法,法律、宗教、文化,齐发力。比如婚姻,一夫一妻制,国王、总统也概莫能外。谁听说过他们妻妾成群?

(18)、老子在《道德经》开篇提出,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9)、很多人去堕胎,有个原因,怕养不起孩子。养一个孩子都很累,更何况再来一个。我们潜意识中,都认为,这个人是我养的,家庭是我支撑的。其实不是的。首先要有个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报。孩子来投胎,是带着他的福报来的,看起来是父母在养,但其实还是孩子自己的福报在养。

(20)、你也可以像我一样,通过修行,通过内证,通过修心,而到达道的层面。

3、道德经中的做人道理是指什么

(1)、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众所周知,“道”是老子极致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意思是:人世间能口述的道理不是永恒的真理”。就是说:不要拘泥于对一事一物一时的看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譬如生活中,一个家庭的道是什么,就是家和万事兴。一个公职人员的道是什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这句话出自《道德经·二章》,意思是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陋的存在,而人们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越想多得,反而越得不到。如果想得的过多,不但得不到,还会往里赔。做生意赔钱,往往都是由于想得的过多造成的。不想得或只想少得,才能真正得的多。

(4)、可见《道德经》这本书对全世界全人类的影响是广泛。

(5)、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6)、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东西,珍藏的事物一旦失去,便怨天尤人,与其那样,还不如学会知足,满足眼前,知足的人不会受到屈辱,而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招致危险,生活得更长久。

(7)、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如书中所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说人们相互之间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间并无交集,仅有附近的鸡犬之声能够听到。老子期望国家按照小农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且不需要社会交际,以此来避免人本身的私欲以及一切能导致国家破裂的消极情绪。如果我们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为而治貌似是不现实的。可是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平凡未尝不是一种幸福。随着我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而少私寡欲生活过得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有一颗平静的心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8)、在老子看来,看不见的东西比看得见的东西更重要。比如,有些人在饭桌上不爱买单,每次买单时就找借口开溜。虽然这样成本最低,但他也在告诉别人:我是一个小气的人,我只想要回报,不喜欢付出。别人也会觉得这个人不值得合作。所以一个真正有格局的人,会看到明局之外的暗局,不执着于眼前的存量,而是放眼未来,把握更多的机会。

(9)、很多人去堕胎,有个原因,怕养不起孩子。养一个孩子都很累,更何况再来一个。我们潜意识中,都认为,这个人是我养的,家庭是我支撑的。其实不是的。首先要有个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报。孩子来投胎,是带着他的福报来的,看起来是父母在养,但其实还是孩子自己的福报在养。

(10)、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白沙罗丛岩还受生债、补财库法会的通知

(11)、整个一本书,所描述的就是道,大谈道的道理,可谓头头是道。告诉我们道的真正含义,一直到今天,所有的学者还都在不断的讨论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可见这本书的高深之处,它蕴含了宇宙的本体,万物的玄妙都处于道。

(12)、无为和自然,把它非常明确的指示出来。老子提出道法自然。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3)、水是万物之源,可它却滋养万物而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同时水处于众人喜欢的低处,所以接近于道。

(14)、只有摒弃一切感知,停止向外追求,才能求得内心的宁静清澈,所以,要平一致,不看重谁,不轻视谁,这样便可被天下人所尊贵。

(15)、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四十四章》,意思是说越是让人喜欢的东西,想得到它就必须付出代价;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越难过,所以人要知道满足,懂得适可而止,如此才可长久。

(16)、在以前人们对于天地和万物的奥妙是懵懂无知的。

(17)、他告诉我们,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样的话无异于是一种极其细腻的修道指南。

(18)、    殊不知,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

(19)、达姆罗施有些愣神,他略带怀疑地向乐队成员说:“请问,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话刚说出来,就只见场上的钢琴手、大提琴手、长号手等十几个人纷纷从上衣内袋里掏出了指挥棒······

(20)、     在这个快节奏社会,很多人都如同故事中的学道者一般急于求成,甚至投机取巧;更有的人心浮气躁,不靠努力和拼搏,一心只想通过捷径去达到目的。

4、道德经里做人的道理

(1)、冬天该温补的时候不温补,夏天该清凉的时候出去吃火锅。

(2)、成语讲:“利令智昏”。就是说,争夺利益的心理太强的,急于得到利益的,头脑会很糊涂。很少争夺利益的人头脑就会清净,事情看得就会明白,就会有智慧。不争的人在生活中总是从从容容的,有内涵又有修养。

(3)、他几乎不用去铺垫任何东西。每说一句都是道语,没有废话,没有废字。

(4)、如果你苦苦执着和有求心太盛,永远都跟道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5)、随着少华山地位的不断攀升,此后近千年间,少华山道教日益繁荣兴旺。

(6)、就华夏民族来讲,老子是第1人,他的伟大可想而知。

(7)、《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9)、人生,需要适时放低姿态,收敛锋芒,谦恭做人。

(10)、他这一本道德经。相当于佛经。绝对能跟佛经相提并论,不相上下。

(11)、“自见者不明”的意思就是,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古人也提到过,这都是自我表现,在不知道事情的情况下,不要跟别人去争,因为你在错误中认知,这一种以二元对立的观念为基础而表现自我,你会树立更多的敌人!你会跟众生结更多的恶缘。

(12)、静水流深。低调,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一个低调的人,不炫耀,不自以为是。与人相处的时候,懂得尊重别人,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默默地向周围优秀的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13)、参加2020年广西道教教职人员《爱国主义教育与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培训班学员  合影

(14)、这句话出自《道德经·二章》,意思是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陋的存在,而人们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15)、将普通的平凡的人的个体与天地自然之道连接起来。

(1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7)、我们认为他是个哲学名著,其实哲学只不过是附属的东西,只是因为他这些话看起来非常具有哲学意味,

(18)、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白沙罗丛岩举办2020地母圣诞祈福法会通知

(19)、虽然我们讲河图洛书,易经这些东西,包含着深奥透彻的宇宙智慧,可是,对一般人来讲,它们晦涩难懂,很难研究进去,

(20)、委曲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更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5、道德经中做人的句子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沉下心来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3)、开篇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万物之始,无名万物之母。

(4)、人的观念会支配人的行为和人的存在状态,所以当你拥有一种和天地自然同频同振的观念之后,你的世界当然随之就改变了,这也就是佛常常讲的。心能转境,则同如来。

(5)、2020年广西道教教职人员《爱国主义教育与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培训班  一景

(6)、你说是我的就不能丢,可是偏偏他就丢了;你说我的梦想一定要达成,可是偏偏一辈子都达不成;

(7)、广西桂平市道教界举办九月十九观音诞祈福法会

(8)、万事万物皆相对,自古便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说,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9)、第三句话:“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这里,宠辱若惊的“宠辱”,大家都知道,荣耀和耻辱。就是告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荣辱得失观,要时刻自查自省,慎独慎微,尽力做到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

(10)、你看他写: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多么清晰明白。相当于白话了。

(11)、“虚其心”,其实是一种空杯心态。学习上,一个人只有保持空杯心态,才能够学到万事万物的本质。处世上,一个人如果能虚怀若谷,便能够受到天下至善至美的眷顾。

(12)、总是夸耀自己的才能,总想领先别人的,别人会认为他太虚夸,没什么真本事,反会被看作落后者。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万事万物皆相对,自古便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说,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15)、忽然有一天你发现。你偏离了你家族基因的轨道。所以反过去你要去效仿你的父母。

(16)、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7)、达摩祖师也说过,行善不能总挂在心里,你做了多少善事,感觉自己多么的伟大,其实这样的善,是虚伪的,也是没有意义的,一切随缘。

(18)、但是在人际交往是成立的,你对人有恩,人家会记在心里,会找机会报答你的。可是如果你总对人家念叨你的恩,就招人厌烦、适得其反了。

(19)、我的理解:凡事勿求太满。我们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手里面已经有很多东西了,还想拿着其他的东西,拿得多的时候,很容易把东西弄到地上而事与愿违。

(2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1)、《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个“善人”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善良的人”,而是一个悟到天道、逻辑和天算的人。也就是说,善人懂得“天道”。我们常说人算不如天算,世界有它自己的一套运转法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做的是敬畏天道,并且想办法认识它的规律。这样当你在面对任何困境时,你的最佳办法都不是和对方“硬碰硬”,而是想办法利用“天道”,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2)、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3)、用现在的语言来读这句话,很容易解释为:人如果不为自己,就会被天地诛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最早出自《佛说十善业道经》。因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整句话的意义就是:人如果不遵循天道做好自己,就会被天地之力所反弹而受到伤害。

(4)、正是因为有着清欢的心境,“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不过分严苛,也不过分放纵,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5)、包括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样特性的?我们怎么去认识它?我们怎么通过修行方法达到它,修道的时候那种心境应该如何调整?

(6)、只自满于已取得的成绩,停滞不前,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而谦虚的人就会时刻反思自己,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处,谦虚可以得到益处也会让大家亲近于你。

(7)、古人寻访仙道,常常跑空,你看那个贾岛,去找山里的朋友,骑着毛驴走到半夜走过去,

(8)、很多修行人常常被自己的执着耽误了。他们都要苦苦的求索,要疯狂的追求。

(9)、鲁迅先生曾言:不读《道德经》,不懂人生真谛。

(10)、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八章》,意思是说人们的善德,像水一样。

(11)、能够读道德经,读到此处,一定会让你感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12)、可以预见婴儿有百年寿禄的趋势,何人敢言百岁之人还有百年的寿禄。就发展趋势而言,婴儿完胜百岁之人!

(13)、我们讲无法解脱,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终极原因,你用不变的东西在应对变化无常的东西。

(14)、他说:这不是一个学习的事情,这个系统是本来存在的。一个人只要尊重自己的直觉。臣服于自己的身体信号。就能够做得到了。

(15)、只有摒弃一切感知,停止向外追求,才能求得内心的宁静清澈,所以,要平一致,不看重谁,不轻视谁,这样便可被天下人所尊贵。

(16)、《苏东坡传》中曾评论:“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失于d争,生活寄于风雨,襟怀奉于苍生,正是苏轼大江东去、波澜壮阔的一生。”经历过的苦难,都反过来滋养了苏东坡的人生。他一路走来,尝遍了世事无常的滋味,也促成了生命中的芳华不歇。

(17)、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18)、无为就是有一切的可能性,是真正的正能量。因为它打破了规则和限制。

(19)、我们去看中医的时候,老中医经常会感叹你这样搞会把自己搞死,因为他一问你原来三餐总是不定时,晚上半夜三更还没睡觉。私生活还有点混乱。饮食也没有按照规则来,一通乱吃。

(20)、到了山上,参观了一众道观,游览了一下山景,便直接往后山而去。

(1)、(导  语):老子的《道德经》是人类为人处事的准则。修行成为“道心德身”之人,是人生在世之本份。道是形而上,德是形而下;道是体,德是用;道是宇宙的本体,德是万物实践道之用;道是理也,有理行遍天下无难事,无理寸步难行。道是大路,供众生行走的轨道,德是实现道的本质,如地球上有山,有水,有土地,承载万物,曰厚德载物,供万物生活、生存,不求回报,默默付出之德。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是以几近于道。

(2)、这个伟大之处就在于,如果他不提出来,他不展示出来,他不告诉你这个要点。

(3)、他告诉我们,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一段尤其关键。看懂了一辈子拿来修道绰绰有余。

(4)、而在最后告诉我们,天之道,利而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据说当在国外翻译成版本的就大概有150多种,道德经的版本。

(6)、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他同样具有万般妙用。并且能够随机指导你的修行。这就叫做道德。 道显然很具有这样的德。

(8)、端庄方正却不生硬,棱角分明却不伤人,坦直率真却不放肆,明光发亮却不刺眼。

(9)、    老子这“四颗心”,是一种豁然明朗的性情,更是自心清净的处世之态。愿你能拥有这四颗心,愿你今天比昨天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愿你余生柔韧又自在,活出更好的自己。

(10)、谦和的态度,常会使别人难以拒绝你的要求,这也是一个人无往不胜的要诀。

(11)、“相濡以沫”常常用来形容两个人为了爱,宁愿在困境中挣扎的场面。因此,庄子并不提倡“相濡以沫”的痛苦,而是提倡“相忘于江湖”的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