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爱国名句摘选127句精选
离骚爱国名句
1、离骚关于爱国的片段
(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2)、保持清白,守正直之道而死,这本来是前圣先贤所赞许的。~二句是从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重视节操,坚持真理,守正不阿的重要性。诗人认为“伏清白以死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荣传统,为前圣先贤所重视。我们也应发扬光大,以保持清白为荣,以献身真理为荣。这两句以诗歌的形式具体阐述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是作者光辉人格的写照,可用于赞美先贤忠贞的品格,或用以劝勉青年人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为真理而献身。
(3)、前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作为对未来的探求,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通过这样的抒写,塑造了具有崇高品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②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6)、(4)《离骚》中用香草作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句子是“ , ”。
(7)、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8)、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9)、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0)、答案:(1)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3)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6)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7)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8)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9)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10)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11)、原文中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的心态。
(1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年后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是:“余虽好修姱以焏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13)、《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
(1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5)、将小人比作众多女子来表达自己遭到排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6)、大意这也是我衷心的崇尚,纵然身罹九死,也决不后悔。
(1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8)、《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文中的本意是:
(20)、《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
2、离骚爱国名句摘选
(1)、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楚辞·离骚》释义: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心会懊悔吗?惩:悔恨
(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4)、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7)、(5)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手法表现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 , ”。
(8)、《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9)、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和蕃》
(10)、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11)、(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
(12)、两千二百年前楚国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因遭奸臣诽谤,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联齐抗秦的主张,反而放逐了他,以致秦国攻破楚国的国都。屈原非常悲痛,5月5日,他怀抱石头跳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消息传开,人们从四面八方划着船赶来抢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给鱼虾吃,免得伤害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历的传说。
(13)、(12)《诗经·氓》中通过占卜确定婚姻的句子是“ , ”。
(14)、(3)《蜀道难》中“ ,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15)、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6)、《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18)、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
(1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说,“虽然现实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漫长,但你仍要百折不挠地去寻找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屈原,你的这句名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在改革创新的路上,要锲而不舍、矢志不渝,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只有坚守初心,才能方得始终。怀有追寻理想的坚定信念,披荆斩棘,就一定能实现心中最初的梦想!
(20)、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3、离骚爱国名句精选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
(3)、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姜特立《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
(4)、《离骚》是爱国诗人屈原抒忧发愤之作。屈原痛感自己的治国之道不为楚王所接受,他只好悲愤地走开了,去寻求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纵览世界历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与其民族精神的崛起和民族文化的复兴息息相关。习近平主席也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7)、因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更是民族审美的典型。
(8)、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0)、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1)、(18)《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句子是“ , ”。
(12)、第⑥段: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3)、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旨在传承我们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4)、《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5)、大意感念草木的飘零陨落,只恐美人又年迈色衰。
(16)、时光匆匆流逝啊,一刻也不久留,春去秋来,更相替换,年复一年。这是屈原有感于日月空流,自己无法施展政治抱负而写下的伤时名句。名句记述诗人的感受,为抒发怀才不遇的强烈感情张目。~看似客观描写,实际上潜蕴着主观情志,含而不露,耐人品味。
(17)、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结合上下文则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问题。
(18)、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1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离骚爱国名句四句
(1)、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2)、年光不再,老已将至,我所担心的是美名尚未树立。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迟暮、修名未立的感慨。现在仍可用于表现老大无成的感叹。
(3)、白话译文: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5)、宁愿立即死去或者流放他乡,我不能容忍这种苟合之态。体现了作者品质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
(6)、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竞周容以为度 (9)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8)、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9)、(11)从李白《蜀道难》“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0)、(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 !”
(11)、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12)、我朝朝暮暮饮的是木兰上坠落的露水啊,吃的是秋菊的落花。屈原以饮露餐菊,食用高洁,比喻自己修身洁行,滑白无瑕。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文辞绚丽,井运用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奇妙的比喻,开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先河。
(13)、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14)、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屈原·《离骚》
(16)、释义:有的人总觉得爱国是一种偏见,有的人总觉得爱国是一种值得嘲讽的事情,但是国没有国法家没有家规,那么我们的生活也将过的非常的贫困。看一看中东各国,我们就能知道国家战乱会导致民不聊生,国家战乱会导致我们的生活水平下降,所以我们之所以能过上繁荣的生活,正是因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17)、《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18)、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19)、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20)、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5、离骚 爱国
(1)、然而这些满载着屈原理想、遭遇、痛苦,以及他全部生命热情的诗篇却拯救不了他的楚国。
(2)、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3)、白话文释义: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岂止联系优秀的茝和蕙。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夏桀殷纣多么狂妄邪恶,贪图捷径必然走投无路。结d营私的人苟安享乐,他们的前途黑暗而险阻。难道我害怕招灾惹祸吗,我只担心祖国为此覆没。
(4)、《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是: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6)、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7)、《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8)、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9)、在亲子朗读中,爸爸或者妈妈读书给孩子听的声音,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光,能在孩子的生命成长中增加温度和厚度。不仅如此,亲子朗读还可以培养孩子独自思考的能力,锻炼他们的口才和表述能力,拓宽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情操,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爱好和习惯。此外,亲子朗读可以加深父母与子女的亲情,使他们深切地体验到父爱、母爱的温暖。
(10)、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12)、早晨饮用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飘落的花瓣。离骚中多用香草比喻君子的志行,饮露是表示自己不与世同污,化用了凤凰非露水不饮,非炼食不食的典故.菊本高洁,秋菊落英也是本此.
(13)、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14)、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15)、(16)《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句子是“ , ”。
(16)、意识是说: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汨”指汨水。“汨汨而过”指时间流逝。
(17)、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9)、《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释义:前方路道遥远漫长,但为了理想的实现必须不断追求和探索。
(1)、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努力寻找心中的太阳。
(2)、《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3)、(20)《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句子是“ , ”。
(4)、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洁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高山仰止,撼人灵魂。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6)、①段:介绍蜀道的起源,极写山势的高危,道路的难行。
(7)、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8)、我朝朝暮暮饮的是木兰上坠落的露水啊,吃的是秋菊的落花。屈原以饮露餐菊,食用高洁,比喻自己修身洁行,滑白无瑕。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文辞绚丽,井运用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奇妙的比喻,开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先河。
(9)、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屈原·《离骚》
(10)、《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11)、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2)、(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句子是“ , ”。
(13)、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4)、(10)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11)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 (12)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15)、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6)、大意虽然粉身碎骨,还是不变夙志,难道我的丹心可以惩创?
(1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8)、《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9)、①~②段:追述恋爱生活和出嫁的情景。女主人公对情人的规劝和思念,反映出她热情、温柔的性格。
(20)、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1)、(作者简介)杨红梅,笔名鸟语花香,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
(2)、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3)、(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句子是“ , ”。
(4)、(15)《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 , ”。
(5)、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