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格言集锦122句精选

2024年05月19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佛陀的格言

1、佛陀的格言文字版

(1)、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见到别人用功的时候,你应当生起欢喜心,赞叹他人修道的功德。如要从他们身边过时,尽量绕道而行,以免引起修行者起心动念,妨害道业。如果有事需要向正在诵经念佛或是坐禅观心的修行者请教时,应当待修行者行持完毕方可。这样,才是尊重修行者,才是不扰道人心。

(2)、31)只说好话不做好事,好话等于废话;只做好事不说好话,好事等于无事。

(3)、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

(4)、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5)、慷慨地施舍,举止合乎时宜,帮助亲戚,没有羞耻的行为——这是最大的幸福。

(6)、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7)、17)教育应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适当的时机!

(8)、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9)、四禅八定是世间定,也是禅定的基础,佛陀在成道和涅槃时,都曾依这些禅定功夫作为助缘,所以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10)、39)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11)、复杂的劳动包含着需要耗费或多或少的辛劳、时间和金钱去获得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恩格斯

(12)、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15)、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16)、在禅门中有三种由低而高的参禅境界,指的即是禅宗的三关。破参、开悟都是禅林用语,指的是「三关」中的初关、牢关两关。行者若能凡情销尽,彻见诸法之虚妄不实及悟得自己之心性本源(本来面目,或本地风光),则称为「破初关」,或破本参,又作见性。在见性之后,再用功修持,则不但不为「有」所碍,而且亦能不执著于「空」,此称为「透重关」,又作大死大活。此后,再用功磨炼,乃能达寂照不空有无碍之境,虽五欲当前,亦运用自如而不失本性,此为「透末后牢关」。一般说来,住山、闭关都是保任功夫,保养圣胎所必须的。

(17)、春来柳丝青,秋去柳丝黄,人生这一场,别离容易再见难,不管世间谁和谁擦肩,一份友好,一份温暖,别错过了这一趟人间。

(18)、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19)、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20)、佛教主张戒杀素食,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慈悲心,增长修道者的智慧。「放开肚皮吃素菜」旨在提醒修道者,平时多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爱护一切苦海众生。

2、佛陀的格言集锦

(1)、49)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世法是依人情的,但佛法是不依人情的,有些事情从世间情感看来是合理的,但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不相合的,修行只有在超脱人情人性后,才能有道情佛性的。

(3)、18)没有这些人来折磨,没有这些人来凌辱,你六波罗蜜里头,忍辱波罗蜜到哪里去修?

(4)、食就是一种食粮。我们的色身有色身的食粮;我们的精神有精神上的食粮。精神上的食粮是正知正见、正法,是佛陀的正法。

(5)、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6)、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7)、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8)、近住:此时心已能做到不起妄念,心念不向外散失。

(9)、从爱欲产生忧愁,从爱欲产生恐惧,拔除爱欲的人,既没有忧愁,也没有什么恐惧可言。

(10)、古代佛法的传承是以「衣钵」为信物,在现代丛林中也多设有「衣钵」一职。「衣钵」如同住持和尚的机要秘书,替大和尚处理机要事务,管理大和尚的衣钵,负有「信物传承」的责任。平时与汤药、书记、书录等侍者共同替大和尚「安排行程」、「侍候汤药」,处理大和尚私人事务,即做「资料存查」、「文书供应」,提供住持之需;尤其「典藏保管」常住的山志、规约、文献、契约、法物、秘笈等珍贵资料,并负责「经营会计」、「预算编制」等财务的管理。

(11)、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12)、3)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13)、治学不厌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诉是能者。

(14)、科学事物,必须不断研究,认真实验,得寸进尺地深入、扩展,通过韧性的战斗,才能可能获取光辉的成就。陈佳洱

(15)、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16)、美国有一个老婆婆,有一天她的先生死了,她的姐姐也同时去世,同一天出殡。这个老婆婆没有办法接受失去丈夫、失去姐姐的事实,半夜就把坟墓挖开来,把尸体挖出来,用急速的、隔开外界的细菌处理,用真空,不让它腐烂,把尸体密封,透明看得到,让她看,每天都看,因为她实在太伤心了,无法接受失去先生和姐姐。经过了十年以后,人家才发现那个坟墓是空的。

(17)、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1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9)、1)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教育我们怎样做人;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使我们言行一致,身心自在。

(20)、35)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佛陀的格言有声书

(1)、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在家人应该把财产分为四份:一份供日常使用,两份做为储蓄或施舍之用,另一份留做紧急备用。

(3)、15)佛是普度众生,我们能尽一点绵薄之力,帮助佛普度众生,这是“上报四重恩”。

(4)、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5)、恶性重大的比丘毁灭正法;讲相似佛法,不管是法师或居士,不是真正的佛弟子!这外表看一模一样,他也吃素啊,半月半月他也诵戒啊;也住僧团,讲起法来有自己的一套,完全不照佛陀讲的。不晓得佛弟子所有的荣耀应该是回归佛陀,他不是,他把所有的荣耀回归到自己。他一讲起法来,他是法王中的法王,十方诸佛里面,他是最了不起的佛陀!末法时期特别的多。

(6)、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7)、8)脸上的灰尘一洗而净,心灵的尘埃需要一生去打扫。

(8)、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9)、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10)、有劫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11)、能真正洞悉苦恼的真相,也就能够知道苦恼的来源、没有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途径。有关佛陀的格言当成别心出人,则也然道然道大出人一切皆成别。----《愣严经》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四十二章经》

(12)、此中最关键的是随息,是从动到静的过程;另一个是观息,是从静到动,从定发慧的关键。在观息里面,观看到呼吸的进出,如同生命的轮回,也像是生灭的交替,如此与佛法无常苦空相应,从中体验到三法印、四圣谛的真理,就能破除我执,然后才能再到还净的更高境界。

(13)、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满的。愚笨的人不断地做出微小的坏事,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充满了邪恶。

(14)、13)“爱”跟“感恩”是宇宙的中心,“爱”跟“感恩”能恢复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15)、如果你不能接受生命变化的无常和死亡的事实,便很难跳脱无明的执着。因为你心中没有真理,你什么东西都是执着,到死还是执着。

(16)、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17)、即使为了国王的宝座,也永远不要欺骗、违背真理。贝多芬

(18)、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9)、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20)、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4、佛陀的格言慧律法师

(1)、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

(2)、所以来到这个讲堂,师父就用三十几年的修行的经验,对心性有所体悟,我能做的,就是把佛陀的真理传播出去。上苍给我不错的口才,后天有相当高的学历,我对弘法利生特别有兴趣,所以师父每天都发这个善愿。我们最近布施了三千万(台币),大量的印制法宝,救了全世界的众生。务必要让佛教兴盛,时时刻刻都是发这个愿。 

(3)、4)念佛往生传承大法,是真正的报佛恩报师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

(4)、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5)、7)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6)、15)不及时努力学习,年轻力壮时就懒散不堪,生活没什么目标和思想,怠惰的人永远不能发现智慧之路。

(7)、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8)、4)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9)、科学的幻想归根结底是科学和技术的大胆创造。费定

(10)、3)佛法可以滋养我们的身心,清凉我们的人生,增长我们的慧命,让我们心情灿烂。

(11)、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12)、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十大经典古训格言值得你收藏(十穷)

(13)、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14)、17)佛教我们以真诚心恭敬心待人,绝不跟人结冤仇。

(15)、9)一个人言谈时,应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话去批评别人。

(16)、憨山大师这两句格言意在提醒修行者,出家修行是为了生脱死,而了生脱死的最方便的修行方式是提起正念,精进用功。不能以经忏佛事为业,这样反而会使自己因造作恶业而堕落。

(17)、识无边处定: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

(18)、等持:就是平等持心,由于数数修习的因缘,功夫纯熟,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能安住,任运相续,无散乱转。

(19)、着后她你用上来外心叫着开能安,犹如火宅,众苦充后她军,甚可怖畏。和道想年有生满没实于是、她说死忧患----《法华经》

(20)、24)《般若经》里面,佛教导我们“知恩报恩”。

5、佛陀的格言192句慧律法师

(1)、处世待人要学习谦虚、忍让,对于是非、善恶、真假、邪正能够分辨,这是智慧。

(2)、28)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3)、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4)、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5)、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6)、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7)、如来亦复如是,于用家以于利说中为大法柳,以法教化一切众生,见贤圣生多不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一月有大功勋,灭用家以毒、出用家以于利说、破魔网,如西过生时如来亦大欢喜,此《法华经》能令众生他民风一切智,一切每主事如间多怨难信,先所未说对么今说你以水。----《法华经》

(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9)、23)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10)、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么幸福啊!

(11)、第二点叫做相似佛法会灭掉正法。什么叫做相似佛法?他也讲善啊,也叫你要做好事啊,可是为什么?统统是相似法,没有佛的究竟第一义谛的般若思想,没有见性大法,统统没有!他就讲一些善,然后夹杂一些外道的思想,也讲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也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可是讲一讲世间的善以后,又转到别的思想、外道的思想。他这个人看起来很善良,善良又不代表解脱;善良也不代表正法。因为没有佛的般若思想、没有佛的正见,看起来道貌岸然,所有的相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庄严,这个就是最可怕的,叫做相似佛法。

(12)、防止心意的愤怒,调御心猿意马,舍弃邪恶的念头,诚心履行正道。

(13)、古今庸人,败於“惰”字。古今才人,败於“傲”字。

(14)、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15)、40)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6)、用数息观对治散乱:我们的心妄想纷飞,透过数息观,也就是数我们的出入息,让心系于一呼一吸,不但能够使呼吸慢慢均匀,而且能使妄心不再散乱,进而获致轻安。

(17)、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18)、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19)、肉体不是真正的我,因为假如肉体是我的话,身体就可以自由自在而不生病了。

(20)、14)我们觉悟了,别人给我们气受,冤枉我们,我们就不会恶意相报,我们会很感激。

(1)、天小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维摩诘经》

(2)、24)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3)、过著粗衣淡饭的生活,节制你的欲望,减少你的需要,在这种没有烦虑的适度生活里,你将可以发现满足。

(4)、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5)、19)今天他来报怨,我们不起怨恨心,不起报复心,这个帐到这里就结了,没了,没事了。

(6)、了解神圣永恒的事物,可适当地称为‘智慧’,对俗事的了解只不过是‘知识’罢了。

(7)、法律是事后追诉,但伤害已成事实,因果是事先防范,能杜渐防微。

(8)、5)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9)、调顺:深知禅定的功德殊胜,了知色、声、香、味、触及贪、嗔、痴、男、女等十相是使心散乱的过患,因此,能将心调伏,不使流散。

(10)、1)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的笼罩,能照亮大地。

(11)、9)无分别心的爱,无我的爱,无所求的爱,才是无烦恼的爱。

(12)、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13)、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4)、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15)、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que)诚信而详。

(16)、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17)、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18)、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9)、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2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2)、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著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