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雅可夫斯基的揭开了30年代苏联诗坛序幕的长诗是129句精选

2024年05月19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马雅可夫斯基

1、马雅可夫斯基

(1)、爱国主义的力量多麽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麽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麽呢!——车尔尼雪夫斯基

(2)、其次,我们来简单的介绍一下他的生平经历。马雅可夫斯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库塔伊西省的巴格达蒂村,在1906年他父亲去世之后,他们就全家都移居到莫斯科,然后在1908年的时候,他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d,成为了d的宣传员,然后在1911年的时候,进入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学习,认识了很多未来派的诗人和画家,1917年的时候,马雅可夫斯基他从艺术之光走上了战斗的街尾,同革命人民一起与世界做斗争。10月革命以后的几年时间里,他创作了很多的诗歌,并且题材都非常的广泛,形式也是,多样的那是他艺术才华蓬勃发展的时期。然后在1925年的时候,他发表了著名的长诗《列宁》,这标志着他写诗创作进入了成熟的时期。最后由于他遭到了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的排斥,也由于他在爱情上的失意,所以他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1930年的时候他悲愤的自杀了,那时他只有37岁。

(3)、我们在今天当然可以轻松地说,被政客摒弃恰恰是好作品的反面证明,可是想想革命后的那些恐怖年代,想想1921年被杀害的诗人古米廖夫,1922年被送上哲学船驱逐到国外的那一百六十多名哲学家、作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和数学家,革命的阴影和反作用力是巨大的。一方面是对革命抱有纯粹的激情,一方面可能也有某种自保的心理,马雅可夫斯基在整个二十年代勤奋工作,像一个游吟诗人一样到处演讲,朗诵,鼓吹革命,并以自己真诚的诗篇歌颂革命、甚至歌颂几乎判决自己作品死刑的革命领袖。马雅可夫斯基试图紧跟革命的洪流,不被革命的巨轮抛弃。既然立体未来主义在新政权下已经不受待见,那么就改弦更张,变身为立体共产主义,变成列夫,变成莱夫,不同的旗号下自然有不同的纲领,但总的来说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观念还是未来主义时期确立的那些东西(这些不变的东西,这些对形式一以贯之地坚持,其实正是马雅可夫斯基作品质量的保证,但却不利于挣得当局的信任),后来自然也有新成员加入,但是其才能都远远不能和第一代立体未来主义者相匹敌,这些新成员无力给新的旗号增添任何有益的东西,无论是提升诗艺本身还是仅仅就争取到当局的信任这功利性的层面。这些不停改换的旗号,在我看来主要还是为了抢得苏维埃政权治下文学艺术的话语权,那意味着什么——出版的顺畅,扩大的名声,优厚的利益,或者至少是生存。但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所有的期望最终都化为泡影。

(4)、女小贩:小国就一傻小子,白长那么大个子,哪有人黄毛有钱啊?

(5)、尽管奥西普非常有智慧,但他却是个很冷淡的人。这种冷淡不光体现在精神层面,在肉体上也非常性冷淡。虽然他跟莉莉结婚了,但夫妻之间基本上维持着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关系。而莉莉恰恰相反,马雅可夫斯基这么一个伴侣都远远无法满足她的需求,她不断地在外面寻找新伴侣。这个古怪的三人家庭在当时的彼得堡人尽皆知。

(6)、对这首诗,列宁给予了有保留的积极评价:“我不是他的诗才的崇拜者,但是从政治和行政的观点来看,我很久没有感到这样愉快了。”诗人终于感到“我在共产主义上做出了成绩”。

(7)、世界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加美丽的衣裳。——马雅可夫斯基

(8)、1912年开始写诗,与布尔柳克等人共同发表了俄国未来派宣言《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宣称“要把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等从现代轮船上丢下水去”。

(9)、人们在马雅可夫斯基死后发现了绝命书,这时他们才明白,其实马雅可夫斯基对利利娅和波隆斯卡娅的爱情都不抱希望。他早早地准备了手枪,希望以这种形式告别破碎的梦想,但他不怪罪这两个女人,相反,他希望政府给她们发抚养费,使其生活有所保证。

(10)、欧阳云飞:不记得了,我坐飞机紧张,我真的不记得了。

(11)、从1919年10月到1922年2月,马雅可夫斯基在新政权一个通讯社的宣传部门工作。他画了将近500幅画,并给绝大部分画配了诗,有时一天要写七八十首配画诗。

(12)、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13)、那时,利利娅执导了悲剧电影《玻璃眼》,波隆斯卡娅出任这部电影的女主角。利利娅在电影杀青时邀请波隆斯卡娅参加酒会,到场的客人里除了演职人员,当然也少不了丈夫布里克和情人马雅可夫斯基。

(14)、                           ——《像鸡毛一样飞》孟京辉

(15)、因为参与政治宣传,两次入狱,后又进入警察局监视范围内,但正因为这些班房经历,使得马雅可夫斯基心态有所变化,他抛弃了的原先的政治盲目性,的生命中的天才部分开始觉醒,转而投入另一种来自天性的创造力量修炼。

(16)、他把这首长诗寄给列宁,并“致以未来主义的共产主义的敬礼”。哪知列宁并不感冒:“胡说八道,写得愚蠢,极端的愚蠢,装腔作势。”那时他是一个知名的文艺工作者,列宁是国家领袖。两人并没有很密切的联系。列宁一直对未来主义不待见。

(17)、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18)、波隆斯卡娅是如何在酒会上迷上马雅可夫斯基的呢?她多年后在传记中说:“当马雅可夫斯基开始朗诵他的诗篇时,我震惊了。他的朗诵令人叫绝,他具有真正的演员天赋。”此后那些日子,他们几乎每天见面,波隆斯卡娅沉醉在马雅可夫斯基烈火般的激情中。

(19)、苏联解体后,诗人为之讴歌的革命已经红旗落地。他还是静静地躺在新圣女公墓,地铁站用的还是诗人的名字,雕像还站在老位置,但广场的名字已经改回凯旋广场。伴随着诗人的目光,我在这里见过普京的粉丝们手拿红心,支持普京;也见过普京的反对派们手挽手,誓要改朝换代。

(20)、原来,马雅可夫斯基陷入“三人行”的泥淖后而感到窒息,所以他幻想用新的情感解脱。1929年,马雅可夫斯基邂逅年轻貌美的女人波隆斯卡娅,她只有21岁,是莫斯科舞台和电影新星。马雅可夫斯基顿觉新鲜空气扑面而来。

2、马雅可夫斯基的揭开了30年代苏联诗坛序幕的长诗是

(1)、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同时也作为一个复杂的人,马雅可夫斯基有许多面向,而且每个面向之间显然存在着模糊地带,有着相互的影响。但总的来说,马雅可夫斯基有两个主要面向,一个是作为未来主义者和宣传鼓动家的马雅可夫斯基,那个身材伟岸、声调洪亮、目光如炬的马雅可夫斯基;一个则是作为情人的马雅可夫斯基,这个马雅可夫斯基温柔、敏感、善妒、心细如发,既被众多女性爱慕,又被爱所困,甚至为爱所奴役。这两个马雅可夫斯基如此矛盾反差如此之大,仿佛是被强行扭结在一起,起初他们似乎还可以勉强共存共生,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各种事件悲剧性的发展,这两股相反的力量越绷越紧,最终在1930年4月14日这一天彻底绷断。每一个杰出诗人都是例外,是生命的奇迹,那么这个双面马雅可夫斯基正好提供了我们探究杰出灵魂的途径,那绷紧的绳索和生命间也许隐藏着一位杰出诗人全部的秘密。

(2)、陈小阳:我们这的鸡都是抗干扰型的,你怎么就不如鸡呢?

(3)、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是以强烈、鲜明的政治思想性出众的。他创造的“马雅可夫斯基诗体”(俗称“楼梯诗”),也影响着我国的现代诗人。贺敬之、郭小川等著名诗人都曾借鉴他的诗体,写出一批优秀的政治抒情诗。但是,如果以为马雅可夫斯基的诗,都是“政治宣言书”,那就失之偏颇了。从《月夜即景》就可以看出他诗作柔美的一面。

(4)、而直到2000年,他才排演了这部”十几年来最想拍演的“马雅可夫斯基名剧——《臭虫》。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6)、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马雅可夫斯基

(7)、一个出色的诗人,必能驾驭多种题材,有几副笔墨。《月夜即景》可让我们看到马雅可夫斯基多方面的诗才。

(8)、1912年底,马雅可夫斯基与大卫·布尔柳克等人共同发表《未来主义宣言》,出版了俄国未来派的第一本诗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认为自己是“未来人”,宣称要“把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从现代这艘轮船上扔下去”,至于诗,它“决不在沙龙中,决不在死的殿堂里,也不是资产阶级闲情逸致的消遣品。它不得不集合在广场和街头,因为它必须在勇敢的行动中才能尖锐地呈现。”可以说在当时的俄罗斯文坛制造了一场大地震。马雅可夫斯基有两首短诗《夜》《晨》被收录在该诗集中,它们和作者后来陆续发表的一些诗作如《港口》《城市地狱》《拿去吧》等,都具有强烈的未来主义特征:对现实有强烈的不满,颠覆人们的思维惯性,用词夸张,意象怪诞晦涩,节奏短促有力,等等。

(9)、1925年在美国时,他和美国俄罗斯移民女子伊丽莎白恋爱,并且留下了一个女儿叶莲娜。后者成为了一位作家。

(10)、让那些在欢乐中发霉的人们迅速死亡,而让应该成长的孩子们能够成长。

(11)、那么,马雅可夫斯基作为戏剧家的心灵发展过程可否描述为下列三个过程呢?即第一阶段:对否定之美的追求,“打倒你们的爱情,打倒你们的艺术,打倒你们的制度,打倒你们的宗教。”第二阶段:对否定之美的迷失,“我,有没有天才又当别论,抛弃了无聊的玩意儿,现在已在罗斯塔工作。”第三阶段,对否定之美的革新与提升。“用身体撞开地狱的门!把炼狱打个粉碎!”这三个阶段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却可以看作其创作探索的不同侧面,并且由于这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才使得他心灵处于重重难解的矛盾之中。他的精神本质是由“白银时代文化特质”所决定的。颠覆与重构是马雅可夫斯基精神起步的基点,他的道德世界观中没有对安逸的顺从,他不习惯歌功颂德,他不能对社会的不公正熟视无睹,也不能对官僚主义视而不见。在他的艺术世界里,怪诞中藏着“森严的笑”,因为他的艺术与七年的战争与革命相呼应,换句话说,经受了牢狱中的理想献身和艺术上天才的飞跃——他的精神接受了革命的洗礼!因此,尽管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自我牺牲和英雄主义的例证,革命与战争不可避免地培植了低下的人类情感——敌意、恶毒、仇恨,对别人自由与生命的蓄意侵犯。但马雅可夫斯基害怕失去信念,害怕革命者消磨人类的理想。如果说,早年与母亲与姐姐一起从事地下工作,形成了他对革命的第一看法——欢呼“这是我的革命”,那么,在1922年,当新政权急迫地滋生出庞大于沙皇时期的官僚机构,机关工作人员人数已达二百五十万,马雅可夫斯基产生了惶惑,他对官僚体制的特征与列宁为代表的共产d员的理想进行了对比,形成了对革命的第二看法——许多人的做法与列宁的信仰不相附。在《开会迷》中他提到了“戏剧研究处”与“饲马局”的合并,提到了合作总社,也提到了共青团……但对共产d员只字未提!就是从这里,嵌入了革命胜利者进行曲中的不和谐音,诗人的意识世界混乱了。

(12)、我赞美祖国的现在,我三倍地赞美祖国的未来。——马雅可夫斯基

(13)、当时的马雅可夫斯基感觉爱情“已经让人偷走了”,他控诉这个社会,要“打倒你们的爱情,打倒你们的艺术,打倒你们的制度,打倒你们的宗教”。他批判,“死掉的语言的僵尸/在嘴里腐烂着”,要“撕碎他们的诗/不听他们胡说八道——”

(14)、马雅可夫斯基也经常出国宣扬苏联的软实力。在《苏联护照》里,他很自豪:“看吧/羡慕吧/我是苏联的公民。”

(15)、因此,马雅可夫斯基开始创作更多面向群众的作品,比如内战时期的宣传海报,以及列夫时期与罗琴科合作的广告海报。罗琴科被视为苏联摄影之父和平面设计之父。他的摄影取景角度至今仍被许多人模仿。而他和马雅可夫斯基共同制作的广告海报至今看来仍不过时。

(16)、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鲁迅

(17)、1987年,海子在诗歌《马雅可夫斯基自传》中写道:“在我弃绝生活的日子里/黑脑袋——杀死了我。”两年后,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尽。

(18)、假如你能给他们安排一份将就的生活——那就谢谢了。

(19)、1913年梅耶荷德在《论戏剧》这部经典著作,提出了其独创艺术的核心理论“戏剧的假定性理论”——“一切戏剧艺术的最重要的本质,是它的假定性本质。”(1)从理论上讲,写实主义戏剧与假定性戏剧并无本质的区别,重要的是梅耶荷德打开的是实践之门,假定性的概念使戏剧从舞台布景到灯光特写都冲破了原有戏剧观念的束缚,更直接的是把戏剧题材、体裁和时空拓展到艺术想象力所能企及的范畴。戏剧原有的程式化和规范化不能适应更新了的现代题材:场景的固定化也限制了体裁的过渡,悲剧、喜剧、正剧之界限难以打破;更不用说,戏剧的时间与时空突破约定俗成的主观时间而进入戏剧时间与空间。马雅可夫斯基在《臭虫》与《澡堂》创作之初曾坦率地说过,“我看不起戏剧规则。在我看来,如果第一幕中有墙,第二幕中它就该消失,只有背离常规才能有效果。”(2) 

(20)、小妹妹:好讨厌啊!……火车开了,带走脸和一张张报纸,带走手、外衣和灵魂,哑孩子在露水里寻找他丢失的声音,就像我在人群中寻找你的踪迹……这是什么意思呀?我听不懂哎!

3、马雅可夫斯基 爱是万物之心

(1)、马雅可夫斯基同莉丽·布里克的感情迅速发展。他们几乎天天见面,由“近在咫尺”,终于发展到“同居一处”——当然,这中间还 夹着 莉丽的丈夫奥西普。

(2)、“什么都没想”似乎正是当下人们脑子里的状态。就像你脑子里有一只臭虫,臭虫吸血,吸你脑子里的东西,但是你又不舍得离开这个吞噬你的思考的小东西。

(3)、主演:王梓行、毛雪雯、齐林、丁韶仪、蔡舒婕、肖鼎臣、朱昊、王廷、张钿悦、王颖、李晨暘、王尧

(4)、1930年年初,马雅可夫斯基的身体开始变差。1930年2月1日,莫斯科举办马雅可夫斯基创作二十年展览会。同仁对展览会非常冷淡,也没高官来捧场,马雅可夫斯基原还指望“表彰革命诗人的工作是苏维埃国家领导人的责任”。诗人很失落。

(5)、陈小阳:你现在是不是特后悔自个儿当了诗人了,啊?

(6)、“半截子”的意思是,公仆们为开会分身乏术。

(7)、警察A:喂,喂你好。哦,明白了,好,谢谢。——对方说,从没听说过欧阳云飞这个人。

(8)、(2)(俄)阿·米哈依洛夫:最后一颗子弹(M),冯玉芝译,华夏出版社,200

(9)、1930年4月14日,诗人开枪自杀,留下13卷诗文。

(10)、(《臭虫》演出时,观众被请上台,到舞台侧面)

(11)、开演前,观众已经开始参与其中。剧中的演员走到剧场大厅内高声地“叫卖”,只要再交50元钱就能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一些感到好奇的观众纷纷掏腰包希望得到这份新鲜感。实际上,这并不是剧场的“促销”手段,而是邀请观众坐在舞台上观看演出使然。演员首次与观众融为一体,舞台上的观众也成为了演出的一部分。

(12)、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3)、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俄巴甫洛夫

(14)、主演:王梓行、朱金樑、毛雪雯、齐林、肖鼎臣、丁韶仪、蔡舒婕、朱昊

(15)、“冰冻的臭虫”和“未来机车”作为主题的引导情节,引起了不仅是戏剧演出中的外部行动冲突,同时由于语言符号的强大辐射力,还引起了观念、意识、心理以及下意识的内部戏剧冲突。而由于戏剧主题的当下性与意识未来性的荒诞纠缠,更是从思想内涵方面引申了《臭虫》与《澡堂》的戏剧冲突的永久性和永恒的价值与意义。

(16)、节奏这是诗的基本的力量,基本动力——马雅可夫斯基

(17)、(2000年《臭虫》排练现场,图片来自摄影师李晏)

(18)、1930年4月14日清早,马雅可夫斯基叫了出租车,将波隆斯卡娅接到公寓。而她那天上午10点半,本该前去剧院参加剧目彩排。于是,波隆斯卡娅便催促马雅可夫斯基让她离开。

(19)、波隆斯卡娅朝他扑去,大喊:“你做什么啦?”马雅可夫斯基面色苍白之极,他艰难地想抬起头,可是头还没抬起来,就歪到了一边。

(20)、1915年8月,年轻的马雅可夫斯基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各种各样的马雅可夫斯基》的短文,在文章一开头,他就以未来主义特有的大大咧咧的语气描画了几幅自画像:“我——一个煞风景的无赖汉,穿着黄色的短褂,闯进那些在齐齐整整的常礼服、燕尾服和西装上衣下高贵地掩藏着谦恭和礼貌的人们当中,这对我来说是无上的欢欣。我——一个蔑视成规的傲慢人,我只要向我看到的人的衣服上瞟一眼,就会在他们的衣服上永远留下约摸有甜果盘子大小的油污斑点。我——一个粗野鲁莽的马车夫,只要走进你们高贵的客厅,——同你们沙龙诡辩法格格不入的我这行道的语言,就像沉重的斧钺似地向空中飞起。我——一个自作广告的吹牛家,每天急躁地翻阅着每一份报纸,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名字。”虽然马雅可夫斯基描画了四帧自画像,其实是同一幅,那就是作为未来主义天才的年轻诗人蔑视一切世俗规条和经典作品的勇猛形象,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可以用马雅可夫斯基刚刚完成的长诗《穿裤子的云》序诗里的一节来做总结:

4、马雅可夫斯基经典语录

(1)、莉莉·布里克是马雅可夫斯基的一生挚爱。在马雅可夫斯基认识莉莉的时候,莉莉已经和奥西普·布里克结婚了,但马雅可夫斯基仍然对她紧追不舍,最终,他们三个人组成了一个三人家庭。这个三人家庭并不完全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这个三人家庭更像是一个创作小组。莉莉是马雅可夫斯基的灵感源泉,而奥西普则是智囊。奥西普是一个非常硬核的诗学研究者,学识极为渊博。而马雅可夫斯基的阅读量其实很小,写作时他往往要寻求奥西普的帮助。

(2)、可以想象,形式主义者的诗学理念与未来主义者的创作是非常契合的。所以,包括马雅可夫斯基在内的未来主义者是形式主义者们的重点研究对象,形式主义者们与马雅可夫斯基的私人来往也非常密切。比如什克洛夫斯基和雅科布松这对“好基友”在革命后都离开苏联,成为侨民。到柏林后,这两个人开始轮流追逐埃尔莎·特里奥莱。埃尔莎不喜欢他们两者。什克洛夫斯基不停地给埃尔莎写情书。埃尔莎很烦他,但什克洛夫斯基文笔又很好,以至于读他写的信还挺享受的。

(3)、我的灵魂没有一丝白发,没有老头的温情和想入非非,声如炸雷,震撼世界,我来了——挺拔而俊美,二十二岁!——马雅可夫斯基

(4)、相距不到一年的时间,马雅可夫斯基戏剧创作的巅峰之作《澡堂》就开始上演。这两部剧作都引起了巨大的艺术之内和艺术以外的争论。

(5)、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马雅可夫斯基

(6)、张钧诚、刘君张志明、刘鸿飞、韩静、李靖雯、陈琳、魏熙、王鑫雨、王宇迪、徐文宣、张洪宇

(7)、马雅可夫斯基和罗琴科为橡胶托拉斯生产的套鞋做的广告甚至在中亚被翻译成了波斯语(当时河中地区的书面语),可见影响力之大。

(8)、(2013年第二版《臭虫》,图片来自摄影师李晏)

(9)、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马雅可夫斯基于1893年出生在格鲁吉亚库塔伊斯省的巴格达吉村。父亲是当地的一个林务官,去世于1906年。此后,全家移居莫斯科。1908年,马雅可夫斯基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d(即布尔什维克),积极从事地下宣传活动,曾三次被捕,最后被判了徒刑,在狱中待了十一个月。不过,他因祸得福,借此阅读了不少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莎士比亚、拜伦和托尔斯泰的作品,同时尝试写诗。

(10)、欧阳云飞:我当场写首诗?你以为我跟你似的,写打油诗出身的张嘴就来?

(11)、1922年3月5日,马雅可夫斯基写诗讽刺革命队伍中的不正之风,比如这首《开会迷》:

(12)、但事实并非如此,“三人行”的情感历程给马雅可夫斯基留下无尽的煎熬与痛苦。1930年4月15日,马雅可夫斯基开枪自尽,死前留下绝命书,希望苏联政府抚养他的家属。而家属名单里,除了他的母亲、姐妹和利利娅,还有一位名叫波隆斯卡娅的女人。

(13)、电视节目:祖国新貌!京郊大地春意昂然,科技兴农已经蔚然成风!一种新型的黑鸡养殖业正在愀然升起。大学生陈小阳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使黑鸡养殖在农业产业化的今天有了更大的发展!黑鸡,不是乌鸡……

(14)、政府同志,我的家庭成员——有莉莉娅·勃里克,妈妈,姐姐和维罗尼卡·维朵尔多夫娜·波隆斯卡娅。

(15)、(2013年《臭虫》幕后合照,via演员刘畅)

(16)、形式主义文论的革命性体现在哪里?以前,俄罗斯的文艺批评将艺术看成一个形象系统,或者是一个价值系统。这就像大家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学的那一套理论,比如这部作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什么、揭露了什么、批判了什么、赞颂了什么。

(17)、1914年,他爱上了姑娘玛丽雅,但姑娘被嫁给了富人。失恋的沮丧化作诗歌,但书刊检察官删去原书名《第十三个使徒》和其中的六页诗。诗人以诗歌表达了愤懑:

(18)、欧阳云飞:这不是普通的枕头,这是荞麦皮枕头。

(19)、由于长期受到宗派主义的打击,加上爱情遭遇的挫折,1930年4月14日,诗人开枪自杀,身后留下13卷诗文。

(20)、在十月革命后,未来主义运动就遭到了当局的打击。因此,马雅可夫斯基想方设法在新时代为自己的创作找到一席之地。1923年马雅可夫斯基成立了一个叫左翼艺术阵线的平台,简称叫“列夫”,并且办了同名的杂志。这个组织中活跃的还有什克洛夫斯基、罗琴科、帕斯捷尔纳克等名人。列夫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创作团体,其中也活跃着一大批戏剧、美术、电影、摄影、平面设计界人士。除了过去对形式创新的追求外,列夫的另一个宗旨是“社会订货”论,也就是说,文艺创作也应该关注社会的需求。

5、马雅可夫斯基名言

(1)、斯大林批示:“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苏维埃时代最优秀的、最有才华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遂成了苏联诗歌乃至苏联文学的样板。

(2)、上海艺海剧院先锋剧场 |4/25-4/29

(3)、肖鼎臣、毛雪雯、王梓行、朱昊、齐林、丁韶仪、蔡舒婕、王颖、王廷、王尧 

(4)、1893的7月,在帝国边缘的格鲁吉亚,诗人出生于一个爱好诗歌的林务官家庭。因为一个意外,他的父亲被钉子划破手指,引发破伤风去世。从此,马雅可夫斯基对别针等物件相当敏感。

(5)、已经开始的诗作交给勃里克夫妇,他们可以进行整理。”

(6)、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马雅可夫斯基想去从军,但政审没通过。在文坛前辈高尔基的帮助下,他就读于一所军事汽车学校。

(7)、随着俄国革命情绪的蔓延,马雅可夫斯基感觉自己是“在革命中找到了精神出路/并站到了文艺街垒上的俄国青年诗人”。他写了一首诗鼓动革命:“你吃吃凤梨/嚼嚼松鸡/你的末日到了/资产阶级。”

(8)、马雅可夫斯基在纪念自己创作20周年的展览会上

(9)、我不是男人,而是穿裤子的云。——马雅可夫斯基

(10)、如果青年马雅可夫斯基生活在当下,大家很可能会用“女装大佬”来形容舞台上的马雅可夫斯基。“当然,他年轻的时候论资历还够不上大佬,所以大概可以说他是一个‘女装细佬’”。糜绪洋开玩笑道。

(11)、当社会把你逼到走投无路时,不要忘记你身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犯罪,记住这并不可耻。——马雅可夫斯基

(12)、我赞美祖国的现在,我三倍地赞美祖国的未来。——马雅可夫斯基

(13)、《臭虫》登上舞台的阵容是十分豪华的。大导演梅耶荷德催要剧本,伟大的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亲自为这部剧作配乐。编剧马雅可夫斯基被导演梅耶荷德“破天荒”地允许参加到排练中来——亲自为演员朗诵剧本。《臭虫》全剧共有五幕九场。《臭虫》于1929年2月13日在莫斯科首演。马雅可夫斯基本人为《臭虫》的继续演出写了“阶梯诗”海报:

(14)、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15)、工作中,你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远大的固定的目标结合起来。——马雅可夫斯基

(16)、波隆斯卡娅吓坏了,她根本不知道,此时的马雅可夫斯基正变成她的致命情人。马雅可夫斯基在心中紧紧地抓着她不放,就像抓着一根救命稻草,希望能与她成就一次爱情的彩排

(17)、早期的马雅可夫斯基和他的文学战友们,将自己称作未来主义者。后世常把他们叫作先锋派。最能阐释未来主义精神核心的,或许就是1912年他们发表的宣言《给社会趣味一个耳光》。这个宣言宣扬的是一种割裂传统的精神。其实,在他们创作中,存在着很多对传统的借鉴,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未来主义者们要展现的是自己的姿态。

(18)、千禧年的冬天,在东华门的儿童剧场里,一场激情澎湃又张弛有度的反传统实验派的《臭虫》打破了整个戏剧界的寒冷,也招致了空前的称赞与抨击,在新旧转折的2000年,《臭虫》在质疑与掌声中钻进了观众的脑子里,在思想与血液中摸索攀爬,搅动着他们热爱戏剧的那根神经,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反骨审美。

(19)、我来了——海外的鸵鸟,全身长着蓬松的诗句、格律和韵脚。我是多么愚蠢哪,竭力想把头埋进音韵的羽毛。  不,我不属于你,畸形的冰雪王国。灵魂哪,深深地在羽毛中藏躲!突然闪现出另一个祖国,我看见——南方的生命遭到烧灼。  一个炎热之岛。化为花瓶——椰树悠悠。“喂,快让道!”唉,虚构被踩碎了。我只得又——在时间的沙漠中编织串串足迹,奔向另一块绿洲。  有些人缩作一团,战战兢兢:“咱们走开点吧,他会不会咬人?有些人弯腰打躬地奉承。“妈妈,妈妈呀,他会生蛋吗?”“小乖乖,我也弄不清。想来应该会生。”  大街瞠目结舌。楼房笑声粗野。一股寒气浇到周身凉彻。千万个指头朝我身上戳,正当我把年代的山巅翻越。没啥了不起!哪怕你把我冻结,用风的刺刀刮光我的羽毛,在所不惜。舶来的、格格不入的我可以消灭。任凭一切十二月疯狂肆虐。

(20)、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1)、或许是受此影响,相当长一段时期,我们的文学史和教科书对这位杰出诗人的评价都因循了这样一个思路:首先指出他最早建立于未来主义的诗歌名声,并视为某种程度的误入歧途,接着肯定其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出的贡献,同时粗略地指出他对早期诗歌倾向的放弃,以标示他在艺术上的进步,暗示他在政治上可能的同步性正确。诚然,这种判断多少失之轻率和武断,甚至抹杀了马雅可夫斯基的天才和他的真正贡献。诚然,这种误解不仅发生在他身后,实际上,马雅可夫斯基生前就引起过不少争议,当时就有人指责他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有人则指责他在不折不扣地为布尔什维克工作,以普希金的标准要求于他。这就使率真的诗人无法左右逢源。

(2)、芳芳:当然不是了。南方航空7CZ3飞香港的。

(3)、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4)、上海艺海剧院先锋剧场 |5/16-5/27

(5)、婚礼上的闹剧引发了火灾,新娘和宾客都被烧死了。消防用水则把普利绥坡金和一只臭虫一同冻在了地窖里。

(6)、五十年后,时间和冷冻让这个坏蛋头脑里的小臭虫烂掉了,而当年和他一起被冻住的身边的那只臭虫却活了起来……

(7)、世界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加美丽的衣裳。——马雅可夫斯基

(8)、他跟随父母的工作变动来到了莫斯科,至此小小年纪的马雅可夫斯基便跳入了革命洪流中发酵成长,不到15岁就传奇的加入了共产d。

(9)、玛雅可夫斯基的诗是以强烈.鲜明的政治思想性出众的,他创造的马雅可夫斯基诗体也影响着我国的现代诗人。

(10)、要像灯塔一样,为一切夜里不能航行的人,用火光把道路照明。——马雅可夫斯基

(11)、“社会订货”这个词的确容易被庸俗化,好像缪斯因为接受订货而降低了身段,马雅可夫斯基也认为大多数人对“社会订货”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在他看来,思想在它从诗人心中产生时,只能到艺术作品中去体现,马雅可夫斯基在某处说过:“为了正确理解社会订货,诗人就要处在事件的中心。这是他个人经验上的基本立场。”而从未来主义立场看,社会订货则是文学力求创新的必然结果,未来主义诗人从来就反对陈腐的诗意和诗歌,那么他们也就会反对诗歌陈腐的主题和产生方式——一种因为内心悸动而产生的过于“内向”的诗歌,而社会订货是一种全新的诗歌生产方式,来自外部世界林林总总的诗歌需要将极大拓宽书斋里的诗歌的主题范围,将会为诗人带来出人意料的崭新的诗歌主题。这当然是囊括在未来主义最初的诗歌理想之内的,是从词语创新自然发展而来的主题创新,尽管未来主义者喜欢谈论词语和韵脚,但是别忘了《穿裤子的云》1918年正式出版时,在序言里,马雅可夫斯基就曾明确讲过:“我认为是当代艺术的基本思想:‘打倒你们的爱情’,‘打倒你们的艺术’,‘打倒你们的制度’,‘打倒你们的宗教’——这就是四部乐章的四个口号。”

(12)、当这个社会逼得你无路可走的时候,你不要忘记在你的身后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犯罪;这样做并不可耻!——马雅可夫斯基

(13)、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14)、50年后,被冻住的普利绥坡金被发现。经过社会表决,他和臭虫一同被解冻,来到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但普利绥坡金在新社会格格不入,他因为这个社会没有玫瑰花、没有幻想而郁闷。

(15)、我们干工作要使每件日常事务适应于伟大的坚定目标。——马雅可夫斯基

(16)、作为未来主义者的马雅可夫斯基和许多杰出诗人一样,一出声就已经拥有了不凡的语调和显而易见的才华。1912年马雅可夫斯基还是莫斯科绘画、雕塑与建筑学校的一名学生,他在和同学达维徳·布尔柳克散步时给他念了一首诗,由于不自信就说这首诗是一个朋友写的,布尔柳克没有上当,当即大叫:“这是你自己写的,你可真是个天才诗人啊!”就是这么神奇,布尔柳克一锤定音,这个英俊的大个子的命运就这么定了。自此,马雅可夫斯基也就走进了布尔柳克正在组建的未来主义者的圈子,1912年年底未来主义者第一本合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问世,其中刊登了马雅可夫斯基的文学处女座,也就是他给布尔柳克念的那两首诗:《夜》与《晨》。在这本以“把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等,从现代轮船上扔出去”著称的小册子里,俄罗斯先锋派文学四位杰出的代表人物首次汇聚在一起,他们是马雅可夫斯基、布尔柳克、赫列勃尼科夫和克鲁乔内赫。

(17)、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彭德怀

(18)、未来主义在苏维埃政权治下的高光时刻很短暂,到1919年五一节前夕,当局就决定“无论如何都不能”委托未来主义者为1919年五一节的庆祝活动绘制装饰。未来主义棺材上的最后一颗钉子是由列宁钉下的,他声称未来主义者“往往把最荒谬的矫揉造作的东西冒充为某种新的东西,并且在纯粹的无产阶级艺术和无产阶级艺术的幌子下,抬出某种超自然的和荒谬的东西”。另一位领袖托洛茨基对未来主义显然也没有多少好感,在《文学与革命》艺术中指出:“在未来主义对过去的夸张的拒绝里,包含的是波西米亚式豪放不羁的艺术家的虚无主义,而不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义。”这本书是1924年出版的,但托洛茨基持有这样的观点显然要早得多。在苏维埃领导层只有教育人民委员卢那察尔斯基和未来主义者有较密切的交往,但是不能同意他们对古典经典作家不屑一顾的轻浮态度。结果可想而知,未来主义者丢掉了自己的报纸,而且在教育人民委员部里也几乎丧失了自己全部的影响力。

(19)、据说,这首诗因消除叶赛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得到广泛传播。时隔五年,马雅可夫斯基也不曾克服生之艰难而离世,这不能不让人唏嘘不已。

(20)、比如,他曾写诗黑美国,在《梅毒》中,描写一个患梅毒的富翁用金钱勾引贫穷的女子。

(1)、而据俄罗斯第一频道透露,1920年,诗人曾和一位有夫之妇有染,有了一位私生子尼基塔·拉温斯基。后者成为了知名雕塑家。

(2)、陈小阳:行,欧阳云飞有你的。不就是铺床吗?我给你铺!我给你铺!什么呀这都是!一个枕头!

(3)、1930年3月,他的讽刺喜剧《澡堂》首演不顺。人们都议论说,马雅可夫斯基已江郎才尽,再也写不出好作品。他听罢心灰意冷,心中痛苦不已。后来,马雅可夫斯基经常为一些琐事与波隆斯卡娅吵架。他想让波隆斯卡娅离开剧院,但她不愿意,于是,他们吵得更厉害。

(4)、开篇四句,是从“明月将上”写至满月“在空中浮荡”。诗人对月色的描写精确。初升的月亮是“微露银光”,高高升起的月亮是“满月”,还“在空中浮荡”。

(5)、未来主义最早是意大利的艺术流派,1909年,他们也发表了自己的宣言,这个宣言很有挑衅性,号称要烧掉图书馆、淹掉博物馆,让意大利把自己的历史、文物全都抛弃掉。而俄罗斯的未来主义分出了很多小流派,有自我未来派、诗歌顶楼、离心机派等。马雅可夫斯基和他的战友们属于立体未来派。这个流派通常被视为最能代表俄罗斯未来主义的流派。

(6)、当然,作为未来主义的领军人物,赫列勃尼科夫对于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则更加内在,也更具决定性的影响。赫列勃尼科夫是诗歌史上罕见的革新家,他的诗歌极具原创性,是同时代不少诗人包括马雅可夫斯基,从中吸取教益的无限深邃的实验宝藏,马雅可夫斯基就曾赞誉赫列勃尼科夫是发现诗歌新大陆的哥伦布。未来主义美学的主要问题是努力把词本身从文学传统的覆盖物下解放出来,这显然也主要来自赫列勃尼科夫的推动。在发表那篇多少有点聒噪的《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之后没多久,赫列勃尼科夫和克鲁乔内赫联手写了另一篇名气稍逊但更重要的文章《词本身》,文中明确指出未来主义对于解放词语的迫切愿望:“我们先前的语言缔造者们过多地探讨人的‘心灵’(推测其精神、情欲和情感),却不大明白创造心灵的是话语,因为我们这些说话的未来主义者对语言的考虑,比对先辈们老生常谈的‘心理’更多。”和当时欧洲范围内众多崛起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一样,未来主义者也主要从“形式”方面提出文学的革新方案,而作为未来主义的主将马雅可夫斯基对于此信条的信守贯穿了他整个的文学生涯。在马雅可夫斯基的诗中一直有不少“元诗”的成分,就是在诗中探讨诗歌,当然无一例外都是对陈腐诗意的嘲讽。

(7)、(第三版《臭虫》剧组正在杭州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的排练厅排练)

(8)、我们再回忆起的马雅可夫斯基,已经不是那个标志性的诗人。这已经是一个告别革命的年代。但他诗歌中表现出的批判精神,在当下的社会依然有着生命力。

(9)、(2000年《臭虫》倪大红剧照,via摄影师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