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老师的赞美词148句精选

2023年09月04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古人对老师的赞美

1、古人对老师的赞美名言

(1)、“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2)、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3)、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4)、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5)、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6)、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古代赞美老师的古诗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出自唐代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7)、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9)、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10)、译文: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

(11)、真空坚定谦逊朴素――这是您教给我唱的歌,这是您指引我走的人生之路。  

(12)、对于老师的赞美举不胜举,没有人能把老师的精神,老师对学生们的精神用三言两语就能表达清楚的。

(13)、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

(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5)、西席桃李满桑梓,东坦龙蛇尽楷模,这副对联只有14个字,却巧妙地运用了六个典故,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语意丰赡,饶有情趣。为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联意,本文对其中所用的典故略作如下分析:西席:尊称老师。古人何以尊称老师为“西席”呢?这与汉明帝刘庄有关。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此事有史料可查:汉明帝是光武帝刘秀的继承人,他当太子时就拜桓荣为老师,登上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他常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亲自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因为汉代室内的座次以“西席”(面向东方)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甚至所有的老师都尊称为“西席”了。

(16)、7 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7)、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18)、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古代赞美老师的古诗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出自明代刘基的《题太公钓渭图》

(19)、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20)、诗句意思: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2、古人对老师的赞美词

(1)、实际上,古代也有“教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孔子。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记载:在汉代,每年孔子诞辰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祭拜孔庙,还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统一宴请,“为饮食之客,席间词赋其娱”。

(2)、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3)、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唐代:韩愈

(5)、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6)、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7)、除了名师,还有不少名人尊师的故事也成为千古美谈。最广为人知的,可能要数“程门立雪”的典故:北宋大学问家杨时与好友拜见老师程颐,当时正值隆冬,程颐正在闭目养神。二人不敢惊动老师,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等候。待程颐醒来,发现二人仍在等着,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厚。

(8)、历代古诗文中也不乏有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例如最为经典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虽说李商隐的初衷并非赞美老师,但这句诗如此符合老师的奉献精神,自然就被人们用来赞美老师了!以及郑板桥的“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也是赞美师者长辈的名句。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

(10)、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1)、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12)、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13)、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宋代:苏轼

(14)、4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15)、当我已经能自由翱翔,老师,您可知道,您是我双翼下振翅的风。当我踏进校门的那一天,你给了我无尽的关怀,当我踏出校门的那一天,你已经付出了你的全部。老师你幸苦了!   

(16)、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7)、释义: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18)、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  

(19)、(译文):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20)、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路遥山高水长。

3、古人赞美老师的话

(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天黑了,我得到了您的眼睛。天亮了,我离不开您的眼睛。  

(3)、黛绮丝那日穿了一身淡紫色的衣衫,她在冰上这么一站,当真胜如凌波仙子,突然间无声无息的破冰入潭,旁观群豪,无不惊异。

(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论语十则》

(7)、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古文教书育人的句子有哪些“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8)、赏析:这两句诗歌原意是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表示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后用来形容老师为了学生的付出,也是如此的不求回报只是一味的成全,因而用在了赞美老师高尚品格的方面。

(9)、她衣衫飘动,身法轻盈,出步甚小,但顷刻间便到了离两人四五丈处,只见她清丽秀雅,容色极美,约莫十七八岁年纪。

(10)、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11)、赞美老师的诗句: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12)、这应该是人们最常用的一句了,赞扬老师的奉献精神,像春蚕吐丝一样,毫无保留,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13)、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

(14)、译文: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怅望千秋往事洒下同情泪水,身世同样凄凉可惜生不同时。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点遗迹让人生疑。

(15)、以“桃李”来代指学生,早在先秦时代就已有之。春秋时期,魏国一位名叫子质的老臣辞官归隐,开学馆授业,并且收徒不分贫富。因学馆院中有一颗桃树、一颗李树,子质便常教导学生要刻苦学习,将来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久而久之,人们便以“桃李”来形容有所成就的弟子学生。

(16)、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7)、园丁--崇高的称号。看那枝头绽放的鲜花,是您辛勤的汗水灌浇。祝福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8)、老师,你用心点亮了我的心,以爱培育了我的爱,有你,我才感觉到世界的温暖。我虽然不是你最好的学生,但你是我最好的老师。  

(1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0)、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4、古人对老师的赞美的话

(1)、喻指模范人物。“楷模”一词,出自清代汪灏受康熙命所编的《广群芳谱》。

(2)、人们还喜欢借用古诗词中精妙的比喻,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家喻户晓;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罗隐的《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也常被用来赞美老师。

(3)、还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4)、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师从寿镜吾先生读书.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02年至1909年,鲁迅出国留学.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5)、桃李:喻指学生。典出《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此话原来是谁对谁说的呢?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后来他因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了北方。在北方,他遇到个叫子简的人,就大发牢骚,抱怨那些受自己培养、保举的人不肯为他出力。子简听后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李,夏天才可以在树下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如果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那么,不仅夏天不能利用它,就是到了秋天它满身长的刺还会刺人。”接着子简又说:“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你选拔的人本来就是不应该选拔的啊!”这里,子简以“种树”来喻“育人”,既形象又深刻。后来,人们就把老师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喻称为“桃李”,并渐渐地把所教育的学生、栽培的后辈都称作“桃李”了。

(6)、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7)、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远师》唐代:白居易

(8)、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9)、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  

(10)、 ——王夫之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11)、 ——陶行知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3)、(译文):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的滋润着春天万物。

(14)、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师生关系上有一点认识是共同的,可以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中:“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的背景其实是,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学习达20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然而,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与柏拉图存在严重分歧。于是有些人就因此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这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长幼之分、师生之分。

(15)、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您是我们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  

(16)、子简以“种树”来喻“育人”,既形象又深刻。后来,人们就把老师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喻称为“桃李”。并渐渐地把所教育的学生、栽培的后辈都称作“桃李”了。如“门墙桃李”、“桃李满天下”等。

(17)、 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

(18)、龙蛇:比喻非常人物。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意思是说:幽深的大山,广阔的水域,确实是生长龙蛇的地方。据《辞海》中援引杜预的注释“言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可见,原来的意思是说,不寻常的地域环境,往往会生长出不寻常的事物,即有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之意。唐朝大诗人李白有诗《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其中“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两句也可以作为佐证。此外,“龙蛇”一词还常常用来:比喻隐匿、退隐,比喻矛戟等武器,形容盘曲的树枝,形容书法雄健洒脱、笔势豪放等等。但就上面对联的内容来看,这里的“龙蛇”应该是喻指“非常的人物”,即有才干的杰出人物。

(19)、高山在欢呼,流水在歌唱;太阳在欢笑,小草在舞蹈:赞美您,为人师表,劳苦功高!   

(20)、老师是一片绿叶,乐于默默奉献。绿叶的绿色象征着老师青春常在。

5、古人赞誉老师

(1)、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2)、他日顿悟潜藏于内心的佛性,不要忘记了老师的苦心。

(3)、有些时光过去很久不曾忘记,有些回忆存在脑海不曾退去,有些朋友总在心里不曾走远,怀念校园时光,感恩母校恩师!教师节到了,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5)、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6)、释义: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给几首李白、苏轼的诗老师留的作业李白:

(7)、不过,在中西方不同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含义。在古代中国,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徒弟往往从端茶送水开始,一边伺候师傅一边学习师傅的技艺,直到学成,所以中国有句俗话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必须遵从老师的教诲,老师在学生面前具有天然的权威和地位。西方的尊师观念则要淡薄得多。我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学校访问讲学时,发现学生可以随便叫老师的名字,这种师生关系看起来是相互平等的。英语中“你”和“您”没有区别,一概都统称为“you”,所以父子之间、师生之间也没有什么礼节性的称谓,这和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相差甚远。我在美国学习和访问时,发现不少学院的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可以说是一种雇主和雇员、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后来我在香港某大学教书时,发现学校的共识是:师生之间是一种消费关系,学生支付了高额学费,就是消费者,应当获得学校提供的应有的教学服务;而老师只是作为经营者一方的代表,负责给学生提供知识服务。甚至有些名校教授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一方收取学费作为指导费,就有义务教授另一方学习约定的知识。这种关系就更纯粹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了。这样的关系其实是很简单的,老师上完了课,就相当于是履行了合同义务,下课就可以走人了。学生是否学到东西,学生的道德品行是否健康,学生的成长是否顺利,这些似乎都不是老师需要过问的,老师也没有义务去管这些事。

(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9)、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清代郑燮《新竹》

(10)、只见一个清秀绝俗的少女正在观赏菊花,穿一身嫩黄衫子,当真是人淡如菊雪白脸庞,眉弯嘴小,笑靥如花微微一笑,媚态横生,艳丽无匹

(11)、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1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3)、手中的粉笔慢慢化为漫天爱的灰屑,这爱染白了您原本乌黑的头发。在这特别的日子,献上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14)、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6)、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古代赞美老师的古诗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17)、老师就像春天的夜雨一样,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悄无声息的教育着我们,改变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18)、多少个不眼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

(19)、作者:(李商隐)年代:(唐)体裁:(七律)类别:(闺情)

(20)、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1)、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2)、译文:  天子称仁圣,任用贤人如同侍奉老师。

(3)、“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4)、二是从师。师承关系不仅意味着学生要尊重老师,还意味着学生要跟随老师学习,老师是学生求学路上不可或缺的领路人和指导者。一个学生的求学生涯光靠自己摸索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向他人学习、获得他人的指导,才能取得更快的进步和更大的成就。我们所提倡的师生关系,理应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师生之道应当是教学相长的过程,首先,学生要向老师认真学习知识、领悟智慧;其次,学生要向老师虚心学习做人的道理;最后,师生关系是向善的、是纯粹的,是为了追求真理,从师不应当是盲从。

(5)、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6)、今天是教师节,我想对教导过我的所有老师说一句谢谢你!您辛苦了!祝全天下从事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教师节快乐。

(7)、8 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8)、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9)、您的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对我充满期待;是燃烧的火焰,给我巨大的热力:它将久久地久久地印在我的心里……   

(10)、据传,唐代的时候狄仁杰拜相,曾向武则天推荐了十几个人才,这些人后来都受到重用。于是有人夸赞狄仁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这句话也就是“桃李满天下”的雏形。而白居易的这首诗则最早的直白道出了这个名句。

(11)、古时候求学问的人一定有老师,说明了老师的重要性。

(12)、“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13)、唐朝人韩愈将“师者”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次宿求上。对于本人来讲,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为光荣神圣的职业,属于“快乐大本营”的范畴。

(14)、但见她脸色苍白,若有病容,虽然烛光如霞,照在她脸上仍无半点血色,更显得清雅绝俗,姿容秀丽无比。世人常以美若天仙四字形容女子之美,但天仙究竟如何美法,谁也不知,此时一见那少女,各人心头都不自禁的涌出美若天仙四字来。她周身犹如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似真似幻,实非尘世中人。

(15)、文人的笔下,总是不吝惜对老师的赞美。“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大诗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让“桃李满天下”成为赞美老师的“爆款”流行语。

(16)、这首诗富有哲理的借用新竹和老干这一自然常态,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师生之间的深情厚意,即说明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的扶持教导之恩。

(1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8)、那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一身青衫,笑靥如花。

(19)、满头的黑发都已经变白,甘愿如此辛劳的过一生。

(20)、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便是一首唐诗《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也就是“桃李满天下”的出处:

(1)、汉明帝刘庄当太子时的老师叫桓荣,他当皇帝以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见面拜访桓荣时,一定要请老师靠西而坐。这是因为汉代室内的座次是以靠西而坐——即面向东方的“西席”为最尊。

(2)、释义: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

(3)、诗句意思:当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息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4)、 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  

(5)、(出处):(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6)、“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7)、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8)、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么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  

(9)、 ——乌申斯基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10)、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师,您就像高高的航标灯,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航程!

(11)、有“隐喻派”,还有“婉约派”。不少文人喜欢“含蓄”地表达对老师的敬重。比如李白在《寻雍尊师隐居》写道:“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通过对寻访老师居处周边景色的描写,倾诉仰慕之意,新意十足;郑板桥在《新竹》中写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也是匠心独运。

(12)、除了拜师礼,古人在日常学习中也十分讲究敬师的礼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学生守则”——《弟子职》规定:在课堂上,“若有所疑,奉手问之”;若在路上相遇,学生也需立于道旁,待老师通过后再前行。

(13)、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14)、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15)、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16)、今天的太阳为您升起,今天的鲜花为怒放,今天的赞歌为您高唱,今天的雄鹰为您展翅飞翔!   

(1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8)、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19)、 我们牢记九月, 因为这是我们真诚的表白。 九月,是只情满四溢的杯子, 我们用双手高高地举起 一片真诚的祝福声中, 请您干杯。 九月的乐章已经奏响, 请接受我们九月的献礼吧, 所有拼搏在教育战线的老师们。 教师颂 别人从生活中捞取黄金 您只能获取花香 您的黄金是早晨的太阳 您的银子是十五的月亮 但您依然快乐的吹着口哨 您的自豪是桃李芬芳 庆祝教师节诗歌文章——老师,辛苦了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

(20)、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明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1)、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代:白居易

(2)、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3)、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4)、楷模:喻指模范人物。“楷模”一词,出自清代汪灏受康熙命所编的《广群芳谱》。楷树,即黄连树,这种树枝干疏而不屈,刚直挺拔。相传它生于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坟头。孔子死后,其弟子三千在坟墓边守灵三年。惟独子贡在孔子生病时因外出经商而未能探视,他则祭守六年。子贡在奔丧时曾折树枝为哭丧棒,并将其插入墓旁,后来此树枝便萌发长成叶茂枝疏、干直质良的大树。模树,据说生长在西周初年的政治家、主张“明德慎罚”、礼贤下士的周公坟上。此树四季常青,枝繁叶茂,其叶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青、夏赤、秋白、冬黑,色泽纯正。因为这两种树都生长在圣贤的墓旁,其形状与质地又为人们所喜爱、钦敬,所以后人便把那些品德高尚、受人尊敬、可为师表的模范人物称为“楷模”。综上所述,六个典故的含义搞清了,整个对联的大意也就不言而喻了。原来它是赞美老师的:我的老师教育有方,得意门生遍及乡里;他的女婿非同寻常,个个堪称人之楷模。

(5)、也有人说: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

(6)、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7)、中国古人讲求“在其位,谋其政”,美国作家爱默生认为“责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价值,它具有崇高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居于最高的地位”。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