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为人处世名言103句精选
老子关于谦虚的名言
1、老子教导人们要谦和
(1)、白话译文: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像很胆怯的样子,有大智慧的人表面看好像很愚笨。
(2)、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王进喜)
(3)、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故,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谷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的母亲。--佚名
(4)、如果一个人不过高地估计自己,他就会比他自己所估计的要高得多。--歌德
(5)、什么是骄傲者的标志?他从不称赞别人(犹太教法典)
(6)、知雄守雌,是最为恰切、稳妥地对全面情况进行把握。老子不仅提倡「守雌」,关键更在于「知雄」。「知雄」不是仗势欺人或「得理不让人」,而是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守雌」不是被动地「任人欺凌」,而是处后、守柔、含藏、内敛。假装不知,实际上清楚;假装不行动,实际上是因还不能行动,或需要待机而动。这才是真正的知雄守雌。
(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了万物,但不居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功成身退,是中国人的保身之道。说明人治社会是多么的凶险和莫测。
(8)、(翻译讲解):最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9)、当竞争与敌视同你比邻而居时,谨慎就会茁壮成长。——格拉西安
(10)、相对于统治者的“无为”,“自然”是百姓的行动指南和从事自身事务的法则。“自然”一般解释为“自己如此”。老子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这是说百姓们的事务和功业都是他们自己成就的。在与“自然“相近的意义上,老子使用了“自化”、“自正”、“自富”、“自均”等一些与“自”结合起来构成的复合词。“自”这个字强调了社会活动的主体和行为的“自主性”。百姓最清楚自身的事务,也最关心自己的利益。他们也懂得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如何去行动,结果就会形成对整个社会来说的一种“自发的秩序”。黄老道家清楚地意识到,百姓具有无限的活力和智慧,统治者虽然掌握和控制着最多的政治资源,具有最高的权力,但他决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仅就统治者本身的各种能力来说,他可能是极其平常的。《管子·心术上》告诉我们:“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谋。”《淮南子·原道训》也揭示说:“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最高的统治者同他的“无数臣民”相比,撇开他的政治资源,他的智慧根本上就是微不足道的。这就可以理解道家为什么主张统治者要遵循、依(“因”和“循”)从百姓的意愿和选择,也可以理解道家为什么反对统治者代替百姓作出选择或者把统治者的意志强加给他们。《管子•心术上》继续告诉我们说:“上離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馬走,使盡其力,毋代鳥飛,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動,以觀其則。動則失位,靜乃自得,道不遠而難極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所掌握到的知识和信息是极其有限的,我们既不能进行万能的统治,也不能对将来作出整体性的预测和设计。问题往往就发生在,“有限”甚至是“无能”的统治者却要承担无限的责任,进行“万能”的统治。在政治生活中,如果统治者能够“自我约束”权力并“有所不为”,只要具有这种有限的开明性,他就很有可能是一位明君;相反,统治者越是在政治上“有为”,问题就越加严重,反而会导致社会政治秩序的破坏。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是古代的例子,不断革命的毛泽东是现代的例子。
(1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12)、白话译文:寇准能断大事,不拘泥于小事情;有干大事的才能,但不显露出才干。
(13)、老子不是占有论者,他教导人们,要给予,不要索取,他还使用了一个反常的逻辑,叫做“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就越多”,圣人就懂得这一逻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八十一章)理解这样的逻辑,需要一种独特的立场。老子要求在“不足”和“有余”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他认为天道自然的法则是“用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可是,世间往往奉行与此对立的扩大差别的做法,“用不足的来扩大多余的”。老子继续教导说,人要“知足”,要“少私寡欲”。只要知足了,他就感到富有了(“知足者富”)。《墨子•亲士》也说出了类似的真理:“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老子和墨子这样的思想也许让“不知足者”反感,或者让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迷惑不解。
(1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逮《省心录》
(15)、释义: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1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17)、译文:“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18)、奇怪的是,老子也给人留下了“狡猾”和教导人玩弄“阴谋诡计”的印象,《道德经》三十六章好像是一个很好的根据:“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韩非就是从麻痹对手使之丧失警惕而加以清灭的意义上来理解的,例证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消灭了吴国。但王弼则是在治国的意义上来理解这段话的,他认为“四欲四必”是用来消除国家的亡命之徒和暴乱分子。“利器”是指治国的法宝。“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是说治国要遵循事物的本性而不是任用刑罚。老子有两段话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四十九章)“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二十七章)根据这两段话,你很难说老子教导人们玩弄阴谋。善于为刘邦出谋划策的陈平,坦称他策划了许多阴谋,这是道家所忌讳的。按照陈平的理解,老子并不教导人们玩弄阴谋。我们更愿意在军事的意义上来看待老子的这段话。老子不是好战派,但当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时,他的主张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迅速瓦解敌人,这与“以奇用兵”的作战方法是一致的。
(19)、8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0)、(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2、老子的为人处世名言
(1)、“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2)、人的通病是,膨胀自己容易,缩小自己却很难。
(3)、(感悟)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4)、过高估计自己的人一定会低估他人,而低估他人者又会压迫他人(塞·约翰逊)
(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7)、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8)、译文: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因此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9)、谦逊是反省的最高贵的收获,它建立起对抗骄傲的防线。--温刹斯基
(10)、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1)、谦虚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是美德的护卫。爱迪生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道德经》第19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14)、做点好事,待人要仁慈、宽厚;总之,用你的谦虚来避免厄运吧。——巴尔扎克
(15)、基本释义:胸怀像山谷那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谷:山谷。
(16)、太害怕被欺骗的人,失去豪爽的本领。——法国
(17)、(感悟)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18)、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19)、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正是进步的开始。
(20)、可能有虚伪的谦虚,但绝没有虚伪的骄傲(朱尔·勒纳尔)
3、关于老子谦虚的思想
(1)、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魏征如
(2)、老子所称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似乎表明他对军事征服和战争是支持的。然而,战争是最大规模的“有为”行动,它既不合乎老子“清静无扰”的学说,也有背于老子对军事的整体立场。老子不可能鼓励统治者主动挑起战争,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军事行动是不吉祥之物,真正遵循道的统治者是不会发动战争的。在《道德经》三十章和三十一章,我们都看到了老子的这种立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斲。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运用兵力,那就要出奇制胜。但最后即便胜利了,也要以悲哀的心情去悼念那些死去的士兵。因此,真正说来,倡导清静的老子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唐代王真把《道德经》视之为一部兵书,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指导战争而是为了消除战争(“息兵”)。老子设想的小型国家模型(“小国寡民”),是连军事力量都不存在的,更何况是战争。
(3)、知识是引导人们看到光明和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4)、事物的转化以事物彼此包含着相反的因素为前提条件,这会使人马上想到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按照老子的洞见,灾祸与幸福作为相反的两极彼此包含着对方因素的相通性,这使一方向着另一方的转化成为可能。但转化实际上是如何发生的,令人捉摸不定。接下来老子追问说:“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是后人对老子祸福转化莫测的一个生动的演绎。“损益关系”也一样,老子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四十二章)
(5)、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透彻的了解。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多用于指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6)、(感悟)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7)、在宇宙秩序中,“无为”是作为万物根源的“道”的运行方式,道产生了万物但它并不宰控和干涉万物,而是顺从“万物”的自行化育,这是“道”的“无为”;“万物”不受外部力量的干涉和强制,按照各自的本性变化,这是万物的“自然”。“无为”是相对于“道”而言,“自然”是相对于“万物”而言,“道法自然”就是说伟大而“无为”的“道”遵循万物的“自然”。“道法自然”习惯上被解释为“道自己如此”,这既不合乎句法,也失去了“万物”之“自然”的意义。老子关心的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也要以合乎“道”的方式来统治,即以合乎伟大的“自然法”的方式来统治。作为人世间的最高统治者,圣人或侯王的最好的统治方式,就是效法“道”的“无为”实行“无为”。
(8)、老子生活在天下失序的乱世,他观察到,统治者对百姓和庶民事务的干涉太多了,它引起了许多社会问题。统治者还试图用死来威胁他们,迫使他们接受干涉主义政策,但是当百姓生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抛弃对死亡的恐惧而进行反抗。老子谴责并警告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斵。夫代大匠斵者,希有不伤其手矣。”(七十四章)
(9)、(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10)、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
(11)、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叔本华
(12)、(翻译讲解):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13)、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14)、(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15)、多藏,就是指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一个片面追求物质好处的人,一定会采用各种手腕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因不义而落入不利的因果,必将招致反噬。
(16)、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7)、可能有虚伪的谦虚,但绝没有虚伪的骄傲(朱尔·勒纳尔)
(18)、就前者而言,旨在教人有远大的志向。只要我们浏览《道藏》首经《度人经》,便能领略到道教伟大胸襟的风采。如该《经》中宣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所谓“无量度人”,就是最大限度地去度化世人。据道书记载:八仙中的钟离权祖师在度化吕洞宾祖师的时候,曾问过吕洞宾祖师:“尔欲何日成道?”吕祖回到说:“吾欲度尽众生,而后成道。”试看,这是多伟大的胸襟。因此吕祖信仰特别浓厚,并遍及天下。
(19)、影子沾沾自喜于它的高大,人们都知道,这是远离光源的结果
(20)、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老子谦卑
(1)、人应该谦逊,但不能自卑。--姚乐丝?卡尔基
(2)、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自己的优点的,他们看出自己越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卢棱
(3)、(感悟)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4)、知足常乐不是安于现状、故步自封,这样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也是不能长久的。老子要告诉我们的,是警惕无止尽的欲望,以及追逐欲望所可能带来的祸患。如何应对呢?那就是「知足」。
(5)、诗经 29
(6)、(翻译讲解):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7)、白话译文:还没有从土里生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节一节的了,即使生长到很高的的高度也保持虚心谦卑的态度。
(8)、因此,真正的智者和圣人不会介意世俗外物,更没有兴趣用自身的宝物换取浮名。我就在这里,不管你承认,或者不承认。圣人是寂寞的,因为他能够体味到生命中那挥之不去的孤独,并且在坚守当中完成价值的沉淀。
(9)、最高的善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0)、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求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11)、事物发展到非常强力的状态之后,势必逆反,因为物极必反,所以不管不顾地将强力推行到底,一定是「不道」的行为,这种「不道」的行为就一定会很快衰亡、灭亡。
(12)、谁要是认为崇高的、遥远的目标对于人是没有必要的……那他就只有吃啊、喝啊,睡觉啊!而当厌倦了这些的时候,就只有跑过去,撞死在箱子角上。
(13)、谦虚谨慎----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
(14)、肯下人,终能上人。——清·王永斌《围炉夜话·卷三》
(15)、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列夫·托尔斯泰)
(16)、话说得太多,就难免说些废话。——高尔基《母亲》
(17)、真正的虚心,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见,都要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邓拓)
(18)、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泰而不骄----态度舒泰而不骄傲。
(19)、用针尖举起大山来,都比心里根除骄傲容易(德国)
(20)、傲慢的性格只会偶尔伤害你,而傲慢的表情却会使你不断受到伤害(狄德罗)
5、孔子说过关于谦虚的名言
(1)、那些为一孔之见,一得之功而自我激动的人难以成大器
(2)、(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3)、(翻译讲解):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一定是因为有的丑恶;天下皆知善之所以为善,一定是有了恶。
(4)、“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贵静,不可折腾。“文革”中有人却说,天下大乱,越乱越好,怪哉。
(5)、(感悟)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6)、《道德经》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7)、人不应该有高傲之心,高傲会开花,结成破灭之果。在收获的季节,会得到止不住的眼泪。--埃斯库罗斯
(8)、(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9)、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缺陷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最方正的东西好像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宏达的声音没有声响;最大的象却没有形迹。
(10)、(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11)、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个谦虚的人的时候,你马上就已经不是个谦虚的人了。——列夫·托尔斯泰
(12)、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13)、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道德经》这本书。《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道德经》书中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道德经》中的50句经典名言。
(14)、(感悟)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15)、要以礼待人——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也应该怎样的对人。
(16)、译文:福依偎在祸枕边,祸潜伏在福床下。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也可以互相转化。人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倘若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
(17)、人因为博学才谦逊,因为勇于牺牲才力量无比。——吉卜林
(18)、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19)、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徐特立)
(20)、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1)、(翻译讲解):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2)、(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3)、这里借用老子《道德经》中“谷神不死”的“谷”来比喻人的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广,以形容人十分谦虚。即所谓的“虚怀若谷”也。盖:“谷”者,“虚”也。“虚”者观念应用于人生则含有“谦虚”的意思,亦含有“深藏”的意思。老子于第四十五章中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因此,老子教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成语“大智若愚”即源于老子的“大巧若拙”。一言以蔽之,其教会在教人谦虚。老子——这位伟大的长者,诲人不倦,于《道德经》中反复强调为人处世要谦虚。譬如,“光而不耀”、“不自是”,等等,这些都是在教人要谦虚,并指出:人若骄傲,必将“自遗其咎”,即自取祸患。谦虚者,“不盈”也,“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正因为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让人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