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卡夫卡117句精选

2023年10月06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卡夫卡是什么主义

1、《卡夫卡》

(1)、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超越与悖离,它们都用非理性主义作为基础,表现出激烈的反传统倾向,现代主义文学想建立起以“表现论”为中心的新规则与范式。

(2)、我在这里简单大胆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卡夫卡既不是表现主义,也不是超现实主义。卡夫卡不属于我们所知的文学史的任何一个分区,卡夫卡就是一个基点。

(3)、EfraimSicher说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不是想像的,1832年狂欢节的巴黎艺术家也在街头上演着:在Porte圣马丁附近潮湿的路面躺着死白的,沙哑地咳嗽的人,是被视为反对政府的政治运动的暴民,饥饿是为了揭开警察和政府的假面具。近年享誉国际的艺术家谢德庆,他最为人知的五件一年表演中的﹝笼子﹞与﹝打卡﹞,和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就有颇多类似之处。虽然他宣称不了解现代艺术,他的艺术是从自身出发,将生活过程转化为艺术。但诸如有一段时间他白天打工,晚上睡在公园椅子,想像自己是动物种种等,应是深受卡夫卡的影响。

(4)、卡夫卡特别擅长的是对一个可能的世界的拟想。《在流放地》中行刑的军官最后给自己执行死刑就是一种悬想性的境况,是未必发生却可能发生的情境。这个情境与变成甲虫的艺术想象一样,都是通过对一种可能发生的现象的拟想来传达的。卡夫卡小说的表现主义的想象力也正表现为处理拟想性的可能世界的能力,并往往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艺术手段来实现。

(5)、当时我第一次读到卡夫卡的文字:我是如此麻木,他在我看来纯粹是很温驯的样子,有点平淡;因为它周围是表现主义者们各式各样的词语华彩(笑)。呃,其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也就是说,卡夫卡会成为我们这个备受折磨的世纪的经典伟大作家。很可能在未来他还会被人阅读,那时人们不会特别清楚他是在二十世纪初写作的,他是表现主义的同时代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时代人。所有这一切都可能被遗忘:他的作品可能是匿名的,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配得上是这样。那是一个作品能够要求的最高奖赏,不是吗?呃,只有不多几本书能达此境界。当人们阅读《一千零一夜》的时候,人们便接受了伊斯兰教。人们接受那些世代编织的寓言仿佛它们是出自单独一个作者,或者不如说,仿佛它们没有作者一样。事实上,它们既有又没有作者;因为某件由世世代代如此雕琢,如此打磨的东西已经不归属于任何一个个人了。现在,在卡夫卡这方面,很可能卡夫卡的这些寓言已经成为人类记忆的一部分了。很可能发生在《堂吉诃德》身上的事也会发生在它们身上,不妨这么说:人们可以失去《堂吉诃德》的所有版本,无论是卡斯蒂语的还是翻译的;全都可以失去,但堂吉诃德的形象已是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6)、袁枚有一句诗:“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卡夫卡在1912年11月24日的日记中,同时也是致他的未婚妻菲利斯的一封信中提到了这首诗。卡夫卡为什么要提到这首诗?从我们中国读者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我们会理解为袁枚在向我们在展示他的幸福的生活,他在夜间读书,家中有小妾对他表示关心。然而卡夫卡对这首诗的理解是不同的。他在信中是这样写的:“这位读书人想要忘却世俗的生活,他想要在夜间获得一点自自己的空间,去进行他的文学阅读和他的文学的创作。然而他的女友不让他进行这样的一个活动,剥夺了他的自由空间。”

(7)、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以往的态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

(8)、在形式上,现代主义变化多端,没有固定的形式,它的特点是故意打破时空顺序,大量运用梦境、心理时间、黑色幽默以及魔幻、意象、象征与意识流等手法去表现生活与人的性格。

(9)、卡夫卡会成为我们这个备受折磨的世纪的经典伟大作家。很可能在未来他还会被人阅读,那时人们不会特别清楚他是在二十世纪初写作的,他是表现主义的同时代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时代人。

(10)、大家都知道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然后就有一个问题,卡夫卡到底是哪国人?有人说卡夫卡是捷克人,因为布拉格现在是捷克的首都。有人说卡夫卡是奥地利人,因为当时的奥地利还是奥匈帝国,一个非常庞大的国家,一个二十一世纪人很难想象的联合体。它没有一个主体的民族和文化,说坏了是有四分五裂的倾向,说好了是具有多元性与包容性。当时的捷克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而布拉格是这一个部分的首府。在过去捷克人还没有民族意识的时候,现在捷克的土地上,上层人讲的是德语。城市里的人,工匠、贵族、僧侣,他们往往会讲德语。农村人讲捷克语,讲捷克语的人是没有什么民族意识的,讲德语的人就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捷克语的民族意识渐渐占了上风,人口结构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讲德语的人反而变成了少数。

(11)、其实我是怀着一种作为同行的校对的心态去读译林的这版《城堡》,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翻译版本,我甚至可以感受到译者在有意地让译文对中国读者更好消化一些。里面有些是用德语读起来很简单的句子,但要把意思完全精准地表达成中文,就会显得非常绕口,就会显得不那么简单了。与此同时,我就想跟大家讲一个真实的笑话,卡夫卡的《城堡》在国内有很多个译本,其中有译林这样优秀的译本,也有非常可笑的译本,有一个译本几乎每一句都是驴唇不对马嘴,却在网站上得到了很高的评分,用户纷纷评论:我感受到了大师语言的深度,我读出了大师语言的戏剧性与荒诞性等等,更有甚者写出了蛮长的书评。其实只要有中学语文水平的人就可以看出来,那个译本是根本读不明白的,连故事的情节都没讲清楚,这个事情其实也很有卡夫卡式的荒诞。

(12)、OskarKokoschka(1886-1980),奥地利画家,诗人,剧作家。

(13)、第二个问题正好是我研究的主要方向,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其实卡夫卡受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挺多的,但是这在他作品中的表现并不是特别直观。我们能找到的非常明确的与中国相关的作品,应该就是一个叫《中国长城建造时》的短篇,以及它后面出版时,夹杂的一个草稿《往事一页》,可以把它视为《中国长城建造时》的一个前传。

(14)、所谓自我指涉的系统,即如果不用人类的常识去理解这部小说,它确实是一个自洽的故事。但如果人们从已经获得的知识,与对文学作品、对社会、对世界的理解,去试图给作品归纳出一个意义时,我们就会受到这部作品对我们的否定。回归热奈特所说的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前提,即文本是一个意义与符号的整体,各个部分是有相互关联的前提,那么卡夫卡的《城堡》在此不成立。

(15)、关于卡夫卡死后作品被发表这个事,如果把我代入到卡夫卡,我也会觉得像是别人窥视了我的朋友圈一样。也因此我们可以在卡夫卡的作品里,看到他的私人性,他的读者不友好性。这个其实也是在向我们展示了文学的另一个可能,即当你的写作是不面向客体而面向自身的时候,它就会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瑰丽风景。

(16)、那么,我认为它是什么?再次借用阿多诺在《卡夫卡札记》中提到的一个概念:卡夫卡的作品是一种无客体的内在性。”他的书写与表达是不面向客体的,而是面向纯粹的内在。他说:“卡夫卡不以臣服颂扬世界,而以无力来反抗世界。在无力面前,力量只得揭开本来面目,而卡夫卡正是以此为原点进行创作的。”

(17)、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18)、卡夫卡有很多短小的作品非常精彩,到现在我还能背诵出来。其中有一部叫《出门》(又译《起程》),写主人跟仆人之间的对话:

(19)、但是他的众多读者当中,却鲜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创作初衷,更多的是对于其笔法荒诞不经的吐槽。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写下这篇文章,不算正经的文学评论,也不是随手的信笔由缰,只是想为卡夫卡的“专长”——表现主义文学正名,且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

(20)、第文中之所以怀念亚历山大大帝,是因为他个人的伟大虽然仍有瑕疵,但他至少在剑指印度大门时给现实指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印度的大门”是个暗喻用法,喻指我们所熟知的世界之外的另一种现实。如今,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从何处寻觅这种现实。在民主的时代里,很多人拼命扮演着亚历山大那样的领导人的角色,剑有所指,但是剑该指向何方,他们达不成共识,只得漫无目的地乱舞一番,那光景眼睛都看不清楚——“目光努力跟上,却是满目茫然。”恰如《乘客》中呈现的,现代世界没有提供任何稳定的参照点。

2、怎么理解卡夫卡

(1)、例如,我相信哈姆雷特,但我不是很肯定地相信……我可能要作出一番努力才能相信,哈姆雷特的鬼魂。但我不是很肯定地相信丹麦的宫廷,相信那些诡计;我不相信。说到麦克白,我相信麦克白,我相信麦克白夫人;我愿意相信那些帕西——她们也是女巫——但我不知道我是否相信那个寓言。呃,这大概是一个例子吧。至于所有的作家,一个人必须这么想:他们是在那样的时代,在那种状态下写作的;他必须把他们放到文学史里面。这样他就可以,呃,原谅,或者容忍某些事情了。然而,在卡夫卡这方面,我相信卡夫卡是可以超越他的历史环境来阅读的。我们看到非常重要的两点:卡夫卡的大部分作品是在一四年战争期间完成的。曾经发生过的最可怕的战争之一——肯定令他饱受了折磨——。而且,他又是犹太人;反犹主义已经成形。他住在奥地利,呃,在波希米亚,当时还是奥地利的一部分。他死于柏林,我相信。所有这些情况,生活在一个被围困的国家,一个起初获胜而最终战败的国家。这一切应该都回响在他的作品里,然而,如果读者对此不了解的话是注意不到的;因为这一切全都被卡夫卡改头换面了。然后是另一件事,更稀奇的事;就是卡夫卡是表现主义者的私人朋友。那些表现主义者主导了本世纪最重要的美学运动;比超现实主义,或立体主义,或是区区未来主义,区区意象主义要有趣得多。呃,那可以算是文学艺术的某种全面革新。也是绘画的;我们可以想到恩斯特·巴拉赫1或科科施卡或其他人。卡夫卡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写作;他们在持续不断地更新语言,编织隐喻。或许可以说表现主义最伟大的作品是乔伊斯的著作,尽管他不属于这场运动,他写作也不用德语而用英语;或者说用他的英语,那是一种非同凡响的英语——一种独一无二地以复合词语构成的英语。呃,也就是说,我们掌握了这两件事:表现主义,伟大的文学运动,卡夫卡曾在两本刊物之一上发表过;我不知道是在DieAktion3还是在Sturm4上,那是两本表现主义刊物。我当时订阅过它们,我说的是191917年。

(2)、当代理论不断对艺术的定义作出挑战。德勒兹认为虚拟所对立的不是真实而是实存,虚拟的东西就其虚拟性而言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虚拟被赋予一种真实性。虽然「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创造的小说人物,不是实存的,但「饥饿艺术家」对卡夫卡而言是再真实不过了,不仅是他个人生存经验的真实感受,也是当时社会病态的真实现象。

(3)、笑话之中隐含着一些严肃的问题,随着故事的笔调从啰唆繁复的公文腔转为哀伤遗憾,问题都显露出来了。首先,这里的两个为难之事——想象不出布采法卢斯的样子与达尔文以来的无法根本区别人和动物因而无法给人下个定义——程度相当。格列高尔也许从生物进化的阶梯上滑了下来,布采法卢斯也许攀升了:二者显示的都是连续,没有任何界限将人与动物截然区别开来。卡夫卡长大之时,也是现代进化论科学的一些假想提出之时,这些假想认定自然是一体的,自然王国不受某个神圣计划控制,而受内在的自然规律控制。卡夫卡十六岁时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恩斯特·赫克尔的《宇宙之谜》。德国当时已经有一整套确立完善的进化论假想,它可以回溯到浪漫主义时期科学和哲学的联姻。恩斯特·赫克尔是达尔文思想在德国的主要倡导者之他将达尔文思想移植到已有的这套假想之上。尼采则持有和德国进化论假想相同的设想,他在论争中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尼采主张:进化的动力不是个体与其环境的关系,而是内在的强力意志,它让一个有机体与别的有机体之间发生冲突。比较而言,赫克尔提出的是相对温和的、进步论式的进化理论,尼采则强调冲突、斗争和控制。尼采还探讨了进化一元论的后果:如果物质宇宙是一个单元,人类和其他自然物之间就没有根本区别。人就是另一种动物,他和其他动物不一样是因为他灵活、多变,不完全适合环境,故而不具备其他一切动物那么好的健康状况:

(4)、通过对章节内容的概括,我们对小说的时间线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概念。

(5)、说到“走心”,想知道卡夫卡的“心”是怎么“走”的,就必须先了解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从他的许多文章设定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主人公被社会群体排斥、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而且多表现出消极绝望、缺乏自信的态度,而这其实也是卡夫卡人格的真实写照。卡夫卡对生活常怀着恐惧、乃至绝望的心理,这不仅是因为他天生内向,家庭环境与经历也是一大因素。在《判决》中,卡夫卡将自己作为主人公的原型,叙述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商人如何在父亲的逼迫与不信任下恐慌不安,乃至跳河自杀的过程。年轻人照顾父亲起居时和他聊起自己在西伯利亚的一个朋友,却被父亲怀疑,在争论中父亲流露出对他插手公司事务表示不满,甚至鄙夷他即将到来的婚姻,甚至通过他的朋友来监视他。这使年轻人意识到他年迈的父亲还是那个独断专横、吹毛求疵的“巨人”,巨大的压力与绝望的心情下,父亲的一句“我现在就判你溺死!”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另一篇《十一个儿子》通过从父亲的口吻描述儿子,展示了父亲与儿子间互相不认同的复杂状态。卡夫卡在他欲寄而未寄的致父亲的长信中也多次提到他父亲“太过强大”,对他要求太高,乃至无法达到,进而萌生愧疚,显得更加怯懦,父亲更为不喜。这样一颗无所适从的“心”决定了他看到的是近乎病态的黑暗,想要“表现”的是社会关系的诸多弊端。

(6)、在卡夫卡的感受中,世界是荒诞的、可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的。卡夫卡小说中那种滞重、淡漠和沉闷的气氛,和这样的一个世界正相对应。

(7)、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8)、机器的发明者最终与杀人机器浑然一体,成为机器的殉葬品,从而揭示了现代机器文明和现代统治制度给人带来的异化。它是关于使人异化与机械化的现代统治的一个寓言。

(9)、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10)、谢德庆:一年表演1980-1981(打卡)

(11)、卡夫卡正是以自己的深刻体验和思索,洞察着20世纪人类正在塑造的文明,对20世纪的制度与人性的双重异化有着先知般的预见力。写于1914年的小说《在流放地》,描述了一名军官以一种非理性的狂热参与制造了一部构造复杂精妙的处决人的机器,并得意洋洋地向一位旅游探险家展示他的行刑工具。一个勤务兵仅仅因为冒犯了上司,就要被他投入这部机器受死,死前要经受整整十二小时的酷刑。但是在勤务兵身上的表演并不成功,于是读者读到了20世纪现代小说中最具反讽意味的一幕:那个制造了这部机器的行刑军官最后竟自己躺在处决机器上,轧死了自己。

(12)、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13)、卡夫卡的小说一般不交代具体的地点,没有确切的时间,也不说明具体的社会背景。所有这些特点都是由小说内容的哲理性而来。

(14)、卡夫卡是著名的奥地利作家,在他生前并没有很出名,但在他死后,由好友整理并发表出来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作品影响力包括现代在内的好几代作家。

(15)、在我成长的年代里,如果一个男生连卡夫卡都没看过,是没办法追到女生的。当时文艺青年最占上风,那时还没有什么富二代,也没有什么海天盛筵,文艺青年们经常在户外的草地上聊天、弹琴。聊天一定要聊到卡夫卡、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村上春树有一部长篇小说就叫《海边的卡夫卡》。可以说我们是在卡夫卡作品的伴随下成长的。

(16)、那么,是不是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理论不足以去理解卡夫卡,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理论?

(17)、检索古今中外的艺术史,并没有那一画派或风格是「饥饿艺术」或被称为「饥饿艺术家」。就艺术的定义︰古代认为艺术是模仿自然,是一个祭典,是一个仪式。埃及的艺术特性在几何规律和观察自然,常出现装饰性强的浮雕与壁画。希腊的雕刻和建筑讲究比例的匀称、和谐,强调人体的优美、典雅。中世纪艺术则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着重精神和情感的表现,以象征手法描绘对宗教的信仰和尊崇,而不是临摹再现。文艺复兴发展出理性科学的绘画体系,具有真实性和时代感,充满人文主义色彩。此后的欧洲艺术更发展出多元的局面,十八世纪下半叶法国大革命后更是流派纷呈,及至十九世纪末的一场现代艺术革命,塞尚不把传统的绘画方法当做天经地义的东西。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达达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和传统文明,杜尚在1917年展出了他著名的作品《泉》,一个被钉在木板上的小便壶。波普艺术将艺术生活化,把商业广告和日常用品搬进美术馆,这时艺术不是一件供审美的对象物,艺术是一种观念。人们的行动、行为本身就是艺术,一个事件发生的过程本身就构成艺术,60年代的行为艺术将物品转变为事件和行为即为艺术。

(18)、《审判》是卡夫卡独特的艺术方法形成的标志,它写一个公民无端遭到逮捕和处决,揭露了带有封建专制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的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其中有些情节近于荒诞,但真实地反映了奥匈帝国的社会环境。

(19)、仿佛整个作品都在告诉你,不要读。就像卡夫卡的的遗嘱一样,不要读,不要去理解。

(20)、通过对图画和照片的处理,卡夫卡显示出他与模仿式现实主义的区别。在《审判》里,约瑟夫·K.被示以一幅法官的画像,画像上的人眉毛很浓、健壮有力,半站在法官席,似乎在谴责谁。然后,有人告诉他,画像不过是遵照了传统做法,实际上法官身材矮小,当时坐在一张盖着马毡子的厨椅上。《城堡》里的K.看到一张城堡信使的照片:乍一看,那个青年人像是躺在长椅上一动不动,仔细看的话,就可以发现他正在匆匆跃过一条很高的横栏赶着去送信。甚至连照相机也没有为现实提供任何可靠的画面。照片和其他任何信息一样,都需要解读。

3、变形记卡夫卡是什么主义

(1)、关于作品,我想先引用沙龙预告中的内容,我认为非常精确,也非常有卡夫卡语言风格地,简练而直白地总结了《城堡》的内容:“《城堡》的故事梗概十分简单,一个外乡人K,意欲进入城堡,却始终不能如愿。”还有一句是评价卡夫卡“语言透彻、清晰,一个离奇的故事却在他的笔下展现出了真实性,这种矛盾造成的张力正是卡夫卡的魅力之一。”此外,我还想引用一下德国哲学家阿多诺的《卡夫卡札记》中一篇论文的内容,阿多诺是这样评价卡夫卡的:“卡夫卡如此受到欢迎,算是不愉快中的慰藉了。他的流行将他贬低为人类现状或永恒问题的问询处,熟视无睹盲目地去除了实为作品根基的丑闻。这样的情况让人反感、不敢苟同甚至不屑于参与评论。卡夫卡梦寐以求要被人们遗忘,却得到了其不幸变体,不幸地得到了相反的结局,即得到了错误的名声。而正是这一点让人们执着于解开他这个谜团。”阿多诺认为对卡夫卡的各种研究、阐释是“西西弗斯的徒劳”,他的作品有着“漩涡般的力量”。

(2)、德语:“行动”,1911-1932年出版的德国文学与政治刊物,推行表现主义文学与左翼政治观点。

(3)、博尔赫斯:是的,但我会尽可能不去自我抄袭(笑),因为最好还是抄袭别人而不抄袭自己。无论如何,这是我一直在做的,我宁愿抄袭别人……但有时,在八十四岁以后——因为我从来不重读我写的东西——我一直在抄袭,有时是糟糕地,我曾经说得多少还算不错的东西。我一直在糟糕地复述它们。总之,这事经常会发生。不,关于卡夫卡我要指出的是如果一个人阅读别的伟大作家的话,他必须不断地进行英语中所谓的“makeallowances”(让步)——我不知道用卡斯蒂语究竟怎么讲——他必须这么想:呃,这是在那样的时代写的,一个人必须考虑那么多东西。例如,我们拿最好的例子来说,那大概就是莎士比亚了吧。在莎士比亚这里,您必须要想到他是为了一个永远不是由他选择的公众写作的;他必须要延续长达,呃,我们现在称之为五幕,尽管当时是持续的一整段。总之,是一定的时间长度,另外,他也再现,他必须以传统的,他人的情节作为出发点。然后,他必须让自己的人物契合这些情节,有时不一致是显而易见的。

(4)、如果试图去分析、去建构,以读者的角度去建构《城堡》的一个意义,我们就会遭遇一个基本的人类性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我在这里引用了高更的一幅画,想去提醒各位一个道理。在分析任何一个小说或者影视作品,常见的是它的开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交代人物背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并且司空见惯的文学模式,在卡夫卡的《城堡》这里却遭到了否定。

(5)、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继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

(6)、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7)、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代表作《审判》。

(8)、——如果现代主义一直肯定此空无或虚无的空无性:或者以基督教否定神学的方式,肯定上帝的自身撤离与退出,但此否定依然要求世界本身继续空无化;或者并不去填充它,而是继续扩展此空无的敞开性,让这个尘世的世界成为向着神秘世界的敞开通道;或者保持一种中性的悬空,神与人的双重不忠或者双重死亡,并没有中介来连接,保持此中空的空出,反而可以激发生存的冒险。

(9)、卡夫卡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10)、“我,”猎人回答,“我总是处于通向天国的阶梯上。我在那无限漫长的露天台阶上徘徊,时而在上,时而在下,时而在右,时而在左,一直处于运动之中。我由一个猎人变成了一只蝴蝶。您别笑!”

(11)、对于卡夫卡与他的时代的关系而言,他正是这样一个走在前面的,既反映时代又超越时代的艺术的先知。

(12)、1992年波兰拍摄动画片《弗兰兹·卡夫卡》剧照

(13)、然后我也想沿着我给两位老师提出的问题再做一些补充。我作为一个书评人,同时也是一个读书会的运营者,一直在关注国内的出版动态。我有一个写作的志愿是希望在2028年,改革开放五十周年之际,能够出版一个改革开放五十年的一个阅读史。从1978年到2028年这五十年,每一年选择一本代表性的当年出版的书籍,每一年选择一个当年的出版相关的重要人物,每一年再选择一个跟阅读出版相关的重要事件。后面大家回过头来看,在2022年的一个值得成为中国的阅读出版中的关键词或者关键性书籍的选择上,我相信卡夫卡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今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出版的德国学者莱纳·施塔赫的一个三卷本的《卡夫卡传》,可以说是现在的卡夫卡研究学界中的关于卡夫卡最好的一个传记,也给大家做一个重要的推荐。

(14)、许金晶:2013年的时候,我在南京的金陵读书会上组织了《城堡》共读沙龙,做了一个非常稚嫩粗浅的演讲。我今天在沙龙举办之前,在朋友圈和群里面做了一个分享,我的点评也是说“不悔少作”。我们梅园经典共读小组今年下半年推出了“思虑二十世纪”之“二十世纪文学”系列共读沙龙,大家看到这些经典距离我们都有一段时间了,短的几十年、长的上百年,但是我们今天去共读这些经典时,仍然能感受到这些文字,与我们当下的现实、当下的中国与当下的世界,有一种紧密的共鸣感和联系感。

(15)、在做这个作品时,谢德庆一整年生活在户外,不能进入任何有遮盖的地方,这比流浪汉还不如。他就这样流浪街头,浑身奇脏、恶臭。一个工厂老板见这么个怪物非常反感,把他扭送警察局,关押了15个小时,结果他花钱请了律师才得以脱身。这是他这一整年中唯一次违背‘不得待在遮蔽物下’的规定。

(16)、哲学家试图认识世界。世界上极小的东西足以让他认识整个世界。可是难就难在世界不是静止的,它就像陀螺一样时刻在运动,不会停下来等哲学家去仔细打量它。如果让世界停下来——就像哲学家让陀螺停下来那样,它就不再告诉我们什么。所以哲学家永远得不到他所要寻求的知识,结果被小孩们撵走了,而这些小孩们在玩闹叫嚷之时比他更接近时刻变化的生活。

(17)、代表作:《审判》《变形记》《城堡》《饥饿的艺术家》

(18)、我认为要探究他的作品与其生平的关系,需要提到三个重要的人:他的友人马克思·布罗德,他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以及他始终未真正结为夫妻的的未婚妻菲利斯。

(19)、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卡夫卡的创作就引起了西方文坛的关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成为20世纪作家所能创作出的最振聋发曠的作品,从而形成了持续的“卡夫卡热”。美国女作家欧茨称“卡夫卡是本世纪最佳作家之时至今日,且已成为传奇英雄和圣徒式人物”。卡夫卡也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第一人,欧美各种权威书评杂志在评选20世纪现代主义大师时,都无一例外地把卡夫卡排在第一位。英国大诗人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20)、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有很复杂的背景,准确地说,现代主义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这种流派的产生有它的历史与地域因素:现代工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孤僻,社会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人感到无比的孤独。

4、分析卡夫卡

(1)、刚才刘老师也谈到了卡夫卡的遗嘱,他本来是不太想让自己的手稿问世的,所以也有学者在质疑他到底是真的不想,还只是想故作姿态。他的好朋友替他出版了他本来想要销毁的大部分手稿。我们现代人很有可能会问,如果卡夫卡在天有灵,他会愿意看到自己的手稿被出版吗?他会不会像很多心思敏感的现代人一样,觉得好像是自己的朋友圈全部被人偷窥了,这也无法有定论了。

(2)、因此,像布采法卢斯那样,一头钻进法典堆里也许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他自由自在,胁腹不受骑士缰绳的控制,借着宁静的灯光,远离伊苏斯战役的喧嚣,一页一页地翻读着我们古老的典籍。

(3)、法庭基本上同意接受布采法卢斯来做律师。人们以非凡的洞察力告诉自己:布采法卢斯在当今社会秩序下处境困难;因为这个原因,还因为他的历史价值,起码值得他们带着同情心接受他。如今——这无可否认——再没有了亚历山大大帝。虽然确实有很多人知道怎么杀人,也不乏用长矛刺中宴席对面的朋友的本事,还有许多人嫌马其顿太狭小,所以都咒骂亚历山大的父亲菲利浦。然而,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人能带领大家到印度去。就算在当年,印度的大门虽然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国王的剑指明了它们的方向。今天,这些大门已经移到别的更遥远、更高贵的地方去了。没有人指出方向;许多人虽然握剑在手,但就是挥舞挥舞而已;剑在动,目光努力跟上,却是满目茫然。

(4)、从上述三个引文可以看出对卡夫卡的评价有几个共同点,那就是卡夫卡的作品首先是似乎难以理解的,但这并没有阻止众多的批评家进行阐释,更为难以理解的是我们甚至很难分辨出这些阐释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而阿多诺本人甚至对这些各种各样的尝试持以贬斥的态度,他认为这样的阐释几乎是对卡夫卡的侮辱。我们该如何理解像卡夫卡这样外表看似简单,而内涵又让人琢磨不透的作品?

(5)、如此建构与解构的同时性,恰好就是“认认真真做某事同时又空无所成”的诡异工夫:是的,需要建构,但也必须自我解构,这是“差异”;需要生存的余地,但此余地并不存在,这是“绝境”;但又“不得不”反复寻找余地,“不可能不”——去发现那——“几乎”——不存在的——余地,对于余地的信念乃是对不可摧毁之物的肯定,这就是“诡异”的工夫能够层层转进的内在力量。

(6)、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的樊笼中。

(7)、对于我们每一位读书人,每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人,很多时候当我们对现实、对社会、对各种各样的话语与现象感到无力的时候,或许阅读与写作,就是我们与现实对话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8)、注意,卡夫卡所表现的否定性的力量,强调的是抗拒性,而非对抗性;卡夫卡强调的是否定性,而非批判性。我认为卡夫卡作品中这种否定性的维度类似于禅宗中的“空”,既不是有,也不是无。卡夫卡的否定既不是承认,也不是否认,而是一种对二元对立关系的根本性的扬弃。

(9)、卡夫卡的书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读一遍,中年读一遍,晚年还应该再读一遍。不同的阶段读卡夫卡,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年轻的时候读卡夫卡会觉得非常神奇、诡异、荒诞,而且前卫、先锋,觉得自己读卡夫卡好有文化。

(10)、博尔赫斯×费拉里著陈东飚译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11)、第布采法卢斯是从英雄辈出的历史中幸存下来的。在“当今社会秩序下”,没有让英雄存在的空间。只有英雄时代那些低级的或平凡的方面留存下来,像“用长矛刺中宴席对面的朋友的本事”——亚历山大对他的朋友克莱特就是这么干的——以及逃离马其顿(亚历山大的王国所在,这里一半用了暗喻手法)的愿望。这样的历史悲观主义主题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乡村医生》的末尾,医生置身于一片荒凉的雪地里,茕茕孑立,无人庇护:“赤身裸体,忍受着这个最不幸的时代的冰霜寒冻。”我们一次又一次听到反映衰落的故事:《绝食表演者》中,那个拥有绝食艺术家的伟大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狗做的研究》中,那些狗已经忘记了它们曾经熟悉的真实世界;《流放地见闻》写到一个军官回忆前任司令官统治下的辉煌过去。

(12)、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艳兵先生编著的《卡夫卡研究》在第十六章有专门探讨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标题是“敞开心扉直至超越极限”——论《饥饿艺术家》。章节中引用了美国学者斯拖尔曼的评论,从三个不同层次来理解,分别是社会学的层次、宗教的层次、形而上学的层次。《饥饿艺术家》的灵感也许来自《圣经》,在新约中耶稣禁食四十昼夜的事迹。其文后半段是作者对「饥饿艺术家」的启示,他联想到陈凯歌早年拍摄的影片《霸王别姬》中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电影中三个人物在生活和艺术之间的不同选择和不同命运,程蝶衣的生活就是艺术,他活着就是为了艺术而远离现实生活,卡夫卡与程蝶衣的追求是一样的,为了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一般而言,总以为《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虚构的,是艺术家的幻想世界。然而,在2003年10月美国魔术师大卫‧布莱恩﹙DavidBlaine﹚成功完成了他44天的绝食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走出自悬挂在泰晤士河畔离地面12公尺高降落的透明箱。布莱恩在这次表演也赚取数百万美元。

(13)、在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史上,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堪称首屈一指的奠基者。

(14)、从线性叙事的角度来看,小说似乎不复杂,就是一个“K一直想进入城堡而不得”的简单的线性叙事的小说。问题是,是什么造就了我们在阅读和理解《城堡》时的困惑?原因在于,《城堡》看似是一个线性叙事小说,然而整个事件的缘起、目的以及各个元素事件之间的联系,即小说人物的动机或者说是叙事的驱动力都是否定性的、不确定的。因此整个小说事件的联系以及事件本身就变成一个否定性的、封闭的,而且是自我指涉的系统。

(15)、我曾经去过卡夫卡的故居,完全不像我们这儿的大作家故居那么豪华,卡夫卡的故居非常简陋,是一间特别低矮的小房子,也没做过什么特别的装修,就是原来的样子。

(16)、在1969年的文学风格研讨会上,罗兰·巴特做了题为《文本及其意象》的演讲,提出了一个与热奈特结构主义叙事学迥然不同的文本理念。他说:“直到现在,我们还把一个文本视为带有果核的水果(比如说,一枚杏子);文本的形式是果肉,文本的内容是果核。不过,最好还是把文本看作一颗洋葱,由很多层洋葱皮构成(或者说,由很多层次和系统构成)。洋葱的身体最终并没有核心、秘密、不可削减的原则,除了包裹着它的一层层洋葱皮,便不再有别的东西。洋葱皮裹住的,正是洋葱自身表层的统一性。”按照罗兰·巴特的理解,文学作品就是一个洋葱的结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城堡》是一颗洋葱,《城堡》是不是符合洋葱的模型?

(17)、第二部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

(18)、我认为是也不是。我在一开始提到的,我们可以把《城堡》理解为一种去中心化的作品,去中心化显然是符合洋葱的模型的。但《城堡》的叙事结构不仅体现了洋葱的叙事去中心化,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抗拒性和否定性的叙事方式。

(19)、卡夫卡的原意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他文章的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无谓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0)、无人问津 奥斯卡 裸身 硬色情 自杀 IKEA 

5、卡夫卡是什么主义的代表作家

(1)、卡夫卡临死时曾要求布罗德把他所有的作品“毫无例外地予以焚毁”,但布罗德违背了他的遗愿,对他的所有著作,甚至有书信和日记作了整理并出版。共9卷的《卡夫卡全集》(1950~1958)即是由布罗德主编的,其中只有一卷是卡夫卡生前发表过的。

(2)、另一方面,它要立刻认识到,自己所有的建造其实是无用的,危险时刻会来临,任何掩体都是无效与无用的,越是建造越是会陷入自我权能的错觉之中,必须摧毁此掩体。并且,它必须无时无刻不保持觉醒,而且立刻推翻已有的掩体,重新开始寻找新的“余地”。而此余地似乎并不存在——保持为“同时又空无所成”。

(3)、一方面,它不再进入任何资本主义官僚机器的生产机制之中,尽管我们身处泥沼之中,但我们必须发现一个自我规避的小洞,就如同道家退避到自然中来重新培育生命的灵根,为了不陷入天敌的魔爪与泥沼的诱惑,一直保持在无尽的觉醒与觉感中,并坚持修建自我保护的掩体,不被他人的泥沼迅速淹没。——面对泥沼与危险的时刻侵入,这是“认认真真做某事”。

(4)、四是独特的讽刺。卡夫卡的讽刺主要产生于对现实荒诞性的揭示。五是平淡、拙朴、凝重而冷漠的叙事风格。

(5)、弗兰兹·卡夫卡(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6)、刘健:其实我刚才在想,对于卡夫卡如此短暂的一生,我们是否要区分早期、中期和后期。在《变形记》里,小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的读者放弃了去思考或者去追问,为什么那个人变成了一个甲虫?他一直也没有告诉我们,他抗拒去告诉我们,甚至主人公所有的家庭成员以及他本人都没有去追问这个问题,我们就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这么诡异的一个设定。这可能是卡夫卡的一个特点,我觉得这点在他的长篇小说中是比较明确的,比如《诉讼》以及《失踪者》。

(7)、征订邮箱:qikanzhengding@ssap.cn 

(8)、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9)、卡夫卡的命运就是把各种各样的处境和挣扎化为寓言。

(10)、这只硕大的甲虫跟表现主义画家、诗人和剧作家创造的意象一样,非常地引人注目。弗兰茨·马克画的蓝色的马、格奥尔格·海姆的诗歌《战争》和《城市之神》里野蛮的神祗,或者格奥尔格·凯泽的戏剧《嘉斯》里独断专行的工程师,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透过熟悉的表象去发现现实之下运作的力量。类似地,甲虫意象的含义也许是说格奥尔格真的是只甲虫——让自己厌恶,让别人厌恶、鄙夷,随时都有被他那压迫人的家庭和雇主踩烂的危险,就像格奥尔格·本德曼真的“就是个混账”一样。但是,表现主义作家们多用尖锐、刺耳的语言来传达他们的想象,卡夫卡的语言却出奇地平静,着力于描述。就连“硕大吓人”这个词主要也是表示甲虫身体的大小。描述它的背、腹部和腿的那些细节极其细致,几乎与科学细节相吻合,结果引得有的读者——突出的如既是昆虫学家又是小说家、批评家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照着书里的描述画出甲虫的样子,猜想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用现实主义的细节表达出来的表现主义的意象。同样地,格列高尔的家人面对自家儿子或兄弟不可能发生却又不可否认的变形,他们的反应非常实际。他们把他关在房间里,让用人保守秘密,设法弄清他要吃什么,还用他的房间堆放垃圾。最终,他们得出结论,这个结论不合逻辑却合乎人情:甲虫不是或者不再是格列高尔,于是合谋把它/他弄死。

(11)、既然我们都认为《城堡》这部小说是难以理解、非常多元,甚至是过于开放的,那么我如果在这里去阐释、去论证某种观点,意义并不大。我更想跟大家一起来去探讨一下,卡夫卡的《城堡》难懂的原因何在。虽然我们无法从非常严谨的学术角度去给出《城堡》一个确定的含义,但是我们可以用文学研究的方式去剖解《城堡》难懂的原因。

(12)、结合了边缘人种学和多媒体艺术的卡夫卡国,以人种学描述,视觉表达,和行为表演来进行旅行探索。

(13)、我在这里仅是展现了《城堡》的叙事结构有多样可能性的原因,那么它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我想在座的听众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见解,而米兰·昆德拉,他就描述了他小时候读《城堡》的一种体验,他说:“这本书后来再没有像当时那样使我兴奋,尽管它包含的广泛的知识,对于当时的我是难以理解的,我仍然感到眼花缭乱。”卡夫卡的朋友马克思·布罗德是一个犹太宗教研究者,所以他对卡夫卡作品的很多阐释都是向犹太教方向去引导的,他认为《城堡》是犹太人寻找家园的隐喻。美国学者考夫曼,他在一本存在主义的专著中写卡夫卡是存在主义的先驱。他认为卡夫卡介于尼采和存在主义各家之间,卡夫卡能够描绘出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说的人被“抛入”世界的一种状态,萨特的无神世界以及加缪的荒谬世界。我们中国德语界的老前辈,也是著名的卡夫卡研究者和翻译家叶廷芳先生,他认为父子之间的冲突是卡夫卡作品中最占适配地位的主题。中国文学界还有一个对卡夫卡情有独钟,研究颇深,也受他影响颇深的女作家残雪,她对《城堡》的理解则是着重于城堡的意象性。她认为城堡“似乎是一种虚无,一个抽象的存在,一个幻影,谁也说不清它是什么,奇怪的是它确确实实的存在着,并且主宰着村子里的一切日常生活。在村里的每个人身上都体现出它那纯粹的、不可逆转的意志,K对自己的一切都是怀疑的、没有把握的,唯独对城堡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

(14)、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15)、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16)、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17)、卡夫卡的作品贯穿着社会批判的精神,小说《美国》(原名《生死不明的人》),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描写了卡尔·罗斯曼在美国的遭遇,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劳资对立的现象和工人结社、罢工游行与资产阶级d派斗争的场面,以及都市一隅社会渣滓的活动情景。小说指出了资本主义腐朽黑暗的共同本质。

(18)、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受欺压,受凌辱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奥匈帝国窒息的政治空气和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导致这些小人物虽勤勤恳恳工作却得不到合理的报偿,以及他们对社会不满,但无力反抗,逐渐变得孤独、烦闷、恐惧、内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更有所发展,因而卡夫卡的作品引起广泛的共鸣,被认为具有时代意义的杰作。

(19)、然而,卡夫卡虽然在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之间折中平衡,他还是偏得离现实主义稍远一点。把变形后的格列高尔称作“甲虫”,翻译者和我都做了点假。卡夫卡用的是个模糊得多的词Ungeziefer,意思是“害虫”,其中包含有害、让人厌恶的意思,而不是指某种实际的虫子。如果我们读得认真点,可以发现小说里的描述其实并不怎么合理。如果他的腹部拱起来了,那么他爬行的时候,他那细小的腿怎么能挨到地面呢?还有,卡夫卡曾对他的出版商强调,这只“昆虫”(他在一封信中用的就是这个词)画不出来,也不要画出来。结果,《变形记》的封面插图画的是一个年轻人,他从通向一间黑屋子的门口步履蹒跚地走开,这个意象与书中哪一件事都对不上号。康拉德(《“白水仙号”上的黑水手》(1897)的序言里)写道:“我的任务……首先是让大家看到。”卡夫卡不像康拉德,他的目的不是让大家看到,而是让我们在试图想象小说中的情景时感到大惑不解。

(20)、那卡夫卡是不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的一个特征就是要超越现实,在叙事中引入一些非现实性的元素。比如说飞翔的电脑,说话的蝙蝠等等这种比较简单的超现实的意象。但回到刚才所分析的《城堡》叙事结构,城堡的意象都是现实的,整个文本的叙事方式和叙事内容都是现实主义的。即便城堡十分神秘,但并没有人认为城堡是像科幻小说《三体》中的三体那样的。为什么《城堡》难懂?是因为文本的连接方式超越了现实主义的范畴,但也不是超现实主义,同时也不是后现代的虚无主义。

(1)、「饥饿艺术家」的饥饿表演不是以传统的艺术方式呈现,他跳脱过去画架上的绘画,以他的身体向世人展现艺术的崇高和伟大,反抗当时资本主义异化的社会。以丑和耗弱的形象颠覆艺术是美和愉悦的功用。他自虐似地否定身体的形式组织,唤醒人们对生命本质和存在的意识。他的哀痛,就如同无器官,行尸走肉的皮包骨的身体般。他对艺术的坚持,以致可以无限期的饥饿下去,是对艺术的完美要求和尊荣的渴望。

(2)、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3)、第三部分,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

(4)、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5)、将布采法卢斯博士表现成不可表现的人,卡夫卡间接透露出他对言语能否表现世界,艺术能否表达真理的深深怀疑。他有一条格言说道:“艺术在真理周围飞舞,下定决心不能被烧掉。”小故事《陀螺》突出表现了上述怀疑。

(6)、有位哲学家总是在孩子们玩耍的地方遛来遛去。一看到哪个男孩有陀螺,他便守在那里不走。陀螺刚刚转起来,哲学家就盯住它准备抓住它。孩子们大嚷大叫,竭力不让他碰他们的玩具,他可不理会他们。要是陀螺还在转的时候被他抓到了,他就会十分高兴,但只是高兴一小会儿,然后便将它扔到地上走开了。他认为,认识任何一件小东西,比如说一个旋转的陀螺,就足以获得普遍的认识。所以他从不花时间研究大问题,他觉得那样划不来。如果能真正认识这最小的玩意儿,那也就认识了一切,因此他的时间只花在旋转的陀螺上。只要有人做好准备转陀螺,他就希望能成功。于是,每当陀螺一转起来,他就跟着陀螺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的希望变成了确定的事。但是当他将那件无聊的木头玩意儿抓在手里时,就觉得厌恶。孩子们的叫嚷,他之前一直没有听到,此时却突然冲进他的耳朵里,将他赶走了。他摇摇晃晃地走了,那样子有如一鞭子抽下去但是抽鞭子的手法不高明时转动的陀螺。

(7)、写完《判决》两个月后,卡夫卡开始写《变形记》。如果说前一部小说是以现实主义的形式开始,继而转入表现主义的形式,《变形记》则同时运用了两种形式。

(8)、小说第二章提到巴纳巴斯带来了克拉姆的信,信中开头是这样说的:“尊敬的先生,如您所知,您已被聘用,为伯爵大人效劳。“这显然是一份聘用书。用常理去推测,如果K是以土地测量员的身份来到城堡的话,应该是有任命书的。但这个假设在小说文本中没有得到任何的支持,如果我们按照常理来看,不管是有口头的聘用邀请或者一个书面的非正式的文件,它都应该在K的身份被否定的时候就拿出来,然而小说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拿出来这样一个证明。因此主人公最基本的身份其实是受到质疑的,而且这个质疑是通过文本本身的自我否定去达成的一个否定的结构。

(9)、▣ “远处传来了号角声,我问他是什么意思?他说他不知道,他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听到。在门口他拦住我说:‘你这是要去哪儿啊,我的主人?’我说不知道:‘只是离开这儿,离开这儿,离开这儿就是我的目标。’什么口粮也不能搭救我,这可是一次真正没有尽头的旅程。”

(10)、卡夫卡是游走在多个文化中的人,他最后的那些年还考虑过移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因为当时的欧洲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犹太人不管到哪里,总会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但是这些计划都没有实现。卡夫卡的一生就彷佛游荡在几个文化之中,没有自己的故乡,没有自己的故土。他是一个流浪者。

(11)、涉毒 红色 偷窥欲 陈忠实 上帝视角 狂吐 

(12)、在文学和社会人生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注重展示主体生存状况,以为世界是荒谬无序的,存在是不可认识的。

(13)、“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运用在绘画评论中。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八幅作品,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1911年4月在德国柏林第二十二届画展的前言中,“表现主义”一词又再度出现,用来描述一群法国年轻画家(其中包括毕加索)的绘画特色。而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一词则在1911年7月正式出现在德国,并在此后的几年中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14)、那时读卡夫卡完全是怀着那种我必须看下去的心情去看的,要不然还能算是文艺青年吗?其实我当时读卡夫卡并没有特别深的感受,就像《城堡》这种小说,冗长极了,我记得看的过程中我睡着了七八次,但还是要坚持着看完,因为是文艺青年就一定要读卡夫卡。

(15)、在理科生眼中,卡夫卡的文章就像一个方程,而且有无穷多解,一个个意象互相联系,以作者内心所想为思路,一路走出“表现主义”的真谛。而我的语文老师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读卡夫卡的文章,像是在和作者捉迷藏;这个藏与捉的过程,就是“表现主义”的创作与理解。

(16)、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17)、人的主罪有其余皆由此而来:急躁和懒散。由于急躁,他们被逐出了天堂;由于懒散,他们再也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