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出名的5首诗79句精选

2023年10月26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七言绝句

1、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七言绝句四句

(1)、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赞美家乡风景优美的七言律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这首《清明》,意境是凄迷的,诗人的情感是暗淡的,但最后,杏花却是艳丽的,是明亮的,在这细雨纷纷的天涯之旅中,那杏花掩映的村子,那村中隐约可见的酒店,给诗人暗淡凄凉的内心带来一丝温暖,仿佛红尘漂泊中的一丝慰藉。李商隐《夜雨寄北》

(3)、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4)、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5)、白话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6)、其实这首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7)、这首七绝,最能体现李白天才般的诗才,他在二十八字中,依次写了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处地名,占了十二个字,这在唐人万首绝句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历史上也没有见过可称经典的同类诗作。

(8)、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赞美家乡风景优美的七言律诗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9)、《长干行》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诗中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深挚的情感的少妇形象,十分动人。

(10)、 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失手已惭蛇有足,

(11)、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时所写,十七岁的少年天才王维,便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尤其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朴实无华,却写出了每个离家之人过节时的心情,是以万口流传。王维《渭城曲》

(12)、这首诗在当时就很出名,唐德宗就十分喜欢这首诗,一般朝士也口口相传,珍爱有加。《唐音癸笺》里,还特意记录“韩员外(翃)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这一盛况。

(13)、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这首浓郁的小诗。诗中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14)、后世评价,唐人七绝佳作频出,可只有这首诗传到日本,妇孺传诵,可见其影响力。

(1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16)、白话译文: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凯旋,六千义士都衣锦封官。当初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而今只有鹧鸪飞落在断壁残垣。

(1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8)、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0)、                                        

2、李白最出名的5首诗

(1)、《登金陵凤凰台》是一首怀古抒情诗,是李白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诗人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起兴,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

(2)、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奔流。吴国宫殿的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那些悠悠浮云总是遮蔽太阳的光辉,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让人内心沉痛忧郁。

(3)、《鹦鹉洲》唐朝·李白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4)、译文:兰陵美酒甘醇醉人散发着郁金的香气,盛满玉碗色泽如琥珀般清莹秀彻。只要主人同我一道畅饮,一醉方休,哪里还管这里是家乡还是异乡?

(5)、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6)、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有“诗佛”之称。

(9)、这是一首宫怨诗,天亮就拿起扫帚打扫金殿尘埃,百无聊赖时手执团扇且共徘徊。美丽的容颜还不如乌鸦的姿色,它还能带着昭阳殿的日影飞来。

(10)、一个女子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她却还在痴痴等待;寒气袭人,女主人公回房放下帘子,却仍然隔着帘子凝望着秋月。

(11)、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12)、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3)、 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

(14)、俗语“宁穷死,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为什么穷死都不能娶?

(15)、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16)、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1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9)、题记:《红楼》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作诗,说到文学格局,极推崇王维的五律、杜甫的七律和李白的七绝。李白的七言绝句,短短二十八字,字字铿锵,首首经典。近来读诗时特选出其中24首,与君分享。‍

(20)、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3、李白《凤求凰》全诗

(1)、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2)、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3)、 岚岭深深是我家,听箫逐鹿捕鱼虾。摇舟唱绿千波水,侍垅观红九里花。

(4)、      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5)、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登黄鹤楼》

(6)、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刘禹锡《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李益,有“边月空悲芦管秋”句,即指此诗。可见此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

(7)、《出塞》这首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它浓缩了千年的边关战争历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戍边战士的鲜血,抒写了所有中华志士的家国情怀,故而千古传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奔流。吴国宫殿的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那些悠悠浮云总是遮蔽太阳的光辉,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让人内心沉痛忧郁。

(9)、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

(10)、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1)、此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里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表现思妇的思边之苦及其对爱情的坚贞。

(12)、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下面精选李白平生最著名二十首诗集,请大家欣赏!

(13)、《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1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5)、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16)、杜甫成就最高的是律诗,七绝并非他所长,但也留下了许多经典名篇,《江南逢李龟年》便是其七绝压卷之作。

(17)、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18)、《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19)、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推为“百代词典之祖”。然自明胡应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开头两句为远景。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烟如织”是说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语。词中着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印象。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20)、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4、李白七绝诗100首

(1)、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4)、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5)、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6)、这虽是一首送别诗,但写得情深而不伤,意厚而不悲,深情而潇洒,尽显两位绝代大诗人的风流气度。李白《峨眉山月歌》

(7)、李商隐选录了七首,最广为人知的是《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送别朋友,王昌龄将“一片冰心”比喻志行高洁,十分巧妙。而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十分形象。这句诗也常作后世告别之语。

(9)、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这首诗写他与著名歌手李龟年晚年在江南相遇的情景,短短二十八字中,包含了杜甫对年华逝去的感慨,有战乱飘零流离的凄凉,还包含了大唐盛世逝去的感伤,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首七绝。刘禹锡《乌衣巷》

(1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2)、《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13)、这首诗写秋日思妇之情。长安秋月之时,家家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秋风吹不尽砧声,一声一声都是对玉门关的思念之情。什么时候,边关能够平定,丈夫就不用再出征了。

(14)、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5)、《瓯北诗话》中评:李太白“峨眉山月半轮秋”云云,四句中用五地名,毫不见堆垛之迹,此则浩气喷薄,如神龙行空,不可捉摸,非后人所能模仿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6)、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

(17)、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8)、这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

(19)、白话译文: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