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十句72句精选

2023年10月27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孔子的名言要10句带解释

1、孔子的名言要10句带解释的话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3)、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4)、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0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翻译: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7)、·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哲理经典名句。孔子最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10句孔子名言和意思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出自『·述而』中的: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注释)(1)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评析)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比如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是**的答案,你也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孔子最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孔子最经典的十句话史记金句100句赏析和翻译。

(8)、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9)、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0)、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释义: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11)、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经常使用以暗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水平,也暗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12)、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远乎?(《泰伯》)

(13)、第二句意思为: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社会的祸害!思考这句话之前,我们先想一想孔子光辉伟岸的形象,然后再来看这句他骂原壤的话,给人的感觉像是骂街,但比骂街稍委婉,可见学富五车的人骂起来人更加有冲击力!

(1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15)、简析:上天对待世人,虽然没有亲疏远近之别,一视同仁,但是却常常眷顾那些善良谦恭的人。其实这不是上天的偏向,而是因果使然。

(16)、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17)、这句话告诫我们,不应当自恃聪明,而不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应当保持恭敬谦卑的心态。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释义: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19)、出自《孔子家语·人官》。自己虽有长处,也不能刚愎自用。有些人自恃能力超群,往往独断专行,遇事不和别人商量。事实上,这样一方面会阻塞言路,一方面也会滋长自己的傲气,最终使集体分崩离析。因此,尊重他人,集思广益,虚怀若谷,才是成功的关键。

(20)、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2、孔子的名言十句

(1)、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释义: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4)、翻译: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7)、简析:强悍凶暴的人,往往都不得善终;争强好胜的人,往往都会遇到强敌。

(8)、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释义: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0)、颜渊做人,大智若愚。孔子说:“我跟颜渊说一天的话,他也没有问难的话,好象很傻的样子。等我回头暗暗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发现他足以发挥我所教诲的道理,这才发现他一点儿也不傻。”人往往被小聪明限制住了视野,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总将目光投向他的事业,沉默着奋斗,而不在乎身边的一些小争执。

(11)、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2)、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13)、水中映着彩霞,水面游着花鸭。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麻花鸭游进五彩霞,五彩霞网住麻花鸭。乐坏了鸭,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4)、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坡下流着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15)、释义:重点是为了突出相思之浓,而不是说自己健忘。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古人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语言的狂涛就是文人之骂,千万不要小看语言的吞噬能力,因为一旦当它冲破文化的水堤,那么其强大的破坏力可能会淹没一个人的灵魂!接下来小解就为大家带来史上最著名的十句名人之骂,皆出自历史大咖之口,不得不说,才学越是高其骂人的句子就越是狠毒!

(18)、兜里装豆,豆装满兜,兜破漏豆。倒出豆,补破兜,补好兜,又装豆,装满兜,不漏豆。

(19)、自损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决之。——《孔子家语.本》

(20)、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孔子的名言短句

(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释义: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4)、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释义: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5)、(翻译)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7)、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9)、释义:这句话其实背后有个故事,元朝末年,张献忠攻打成都,在城外庙里驻扎,还强迫和尚吃肉,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不屠城,我就吃肉。然后张献忠就答应了,破山和尚一边吃肉,一边念这句话。

(10)、从心所欲:随本身的情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2)、翻译: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13)、这句话即成语“接踵而至”的由来,指人特别多,肩擦着肩,脚跟碰着脚跟。

(14)、上无骄行,下无谄德。——《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15)、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仁义的人不会担忧愁虑,真正的勇士不会害怕。”

(16)、翻译:学习,并不断实践,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愉快的吗?

(17)、翻译: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

(18)、翻译: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地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19)、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20)、第一句可谓孔子最犀利的第一损人利句!孔子身份是老师,此句是他在教训学生宰予时实在气不过所骂的话,不过孔子并非真骂,而是以讽刺激励宰予上进。然而由于这两句的形象性太强,直接成为了千古名骂!直到今天生活中,朽木不可雕,也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

4、孔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释

(1)、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2)、济公认为只有大神通的圣人在特定情况下,为了普度众生才能吃肉,其他人还是要严格斋戒的。

(3)、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文 :孔子说:“朽木没办法雕琢成器,粪土做成的墙壁不能去掉污秽,我能把他怎样?”

(4)、解释: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5)、“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6)、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7)、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着那个位置上的事情。”

(8)、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9)、第五句,庄子的极度鄙视之词,你不能和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因为它被狭隘的空间所限制,你不能和夏虫谈论冰,因为它受时间的制约。这句话引申出来,庄子就是说:老子懂得比你们多得多,才不和你们玩呢!

(10)、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1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释义: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2)、解释: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