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故事简介85句精选

2023年10月28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三顾茅庐的故事

1、三顾茅庐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1)、第二次,刘备又选了一个好日子,和张飞、关羽又来到诸葛亮的房子前,诸葛亮的弟弟说诸葛亮出去了,刘备明白后并没有生气,又回去了。

(2)、“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那时正是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还下着大雪。刘备冒着雪,走了很远的路,希望能用自己的诚意打动诸葛亮。

(5)、l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6)、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伏龙’、‘凤雏’,二人得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便专程到隆中去拜访。

(7)、逗得我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想,这小孩子的注意力可能和大人有所不同,大人认为的次要情节可能他认为是主要情节,这三顾茅庐的故事中确实出现了一位骑毛驴的人,他对这骑着毛驴的驴比对骑着马的刘备关羽张飞的印象还要深刻,所以才蹦出了三顾毛驴这让人啼笑皆非的回答。

(8)、刘备也曾经感叹,自己寻访山野,想要找到遗贤,可是却一个也找不到。这不是说他找不到人才,而是找不到和他理念相同的人才。他遇到的人才,不是看势力的大小,就是看君主的出身。不是贪图富贵的引诱,就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人才,刘备岂能看得上,而这些人才又岂能看得上刘备?

(9)、可是,这一次诸葛亮又没在家。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离开了诸葛亮的茅草屋。

(10)、直到有人给他举荐了诸葛亮,他才恍如拨云见日,看到了希望。这个举荐诸葛亮的人就是徐庶。刘备信任器重徐庶,对他举荐的人当然也认可。当徐庶说道诸葛亮只能去请,而不能去叫的时候,马上对诸葛亮产生了兴趣。为了自己的理想,也是出于求贤如渴的心情,这才出现了三顾茅庐的故事。

(11)、(造 句)刘厂长三顾茅庐,终于把身怀绝技的老工人请回厂。

(12)、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13)、他们到了诸葛亮的家门口,刘备亲自去敲门。不巧,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好失望地回去了,但他仍不放弃请诸葛亮的念头。

(14)、刘备当然不会就此放弃,没过几天,他又带着他的手下去拜访诸葛亮了,那天的天气十分糟糕,但也不能阻挡去拜访诸葛亮的脚步。好不容易到了,却还是没有见到诸葛亮,诸葛亮恰好和好友出去了,这次还是没有见到诸葛亮,刘备给了诸葛亮弟弟一封信便走了。

(15)、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16)、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17)、建安十二年,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荆州成为众矢之的,而荆州牧刘表又缺乏应对之策。当时刘备正屯兵樊城,为了使荆州免受战火的蹂躏,诸葛亮决定亲赴樊城去求见刘备。刘备当时正在会客,他不认识诸葛亮,见诸葛亮非常年轻,所以没有留意,也就当做一般的士人来接待。

(18)、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一个好日子,前去拜访刘备,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于是刘备自己在台阶下等候,直到诸葛亮醒后,刘备请求他出山相助,后来有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顾茅庐的启示刘备是一个有志气、有追求、有思想的人,做事最终必然成功.我想:不管在我们的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不管前面的道路多么泥泞,任务多么艰巨,只要我们有毅力、有目标,最终一定会成功.

(19)、诸葛亮:少有大才,自比管仲,乐毅,谋定而思动,希望自己闻达于诸侯、留名在青史,于茅庐中等待刘备,最终两个达成协议双双把家还。

(20)、在50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历史上,南阳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屈原“扣马谏王”地,军事家诸葛亮的躬耕之地,著名的秦楚“丹阳之战”和刘备“三顾茅庐”就发生在这里。

2、三顾茅庐的故事简介

(1)、我的小外孙揉了揉眼睛,奶声奶气地,很自信,很认真地回答,

(2)、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3)、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4)、《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5)、文官武将又吓了一跳,姜子牙把周文王当成大骡子大马啦?罪过不小!可是,周文王一咬牙,又答应了。

(6)、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7)、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8)、这时,谋士徐庶也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个奇才。”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帮助自己打天下,就同关羽、张飞一起带着礼物专程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好留下姓名,失望地回去。

(9)、顾:拜访。茅庐:草房。三顾茅庐造句校长三顾茅庐,诚恳地邀请爷爷再返学校代课。

(10)、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助刘备东联孙吴,北伐曹魏,占据荆、益两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的局面。

(11)、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助刘备东联孙吴,北伐曹魏,占据荆、益两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的局面。

(12)、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13)、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1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5)、关羽:三顾茅庐中关羽虽然很不屑诸葛亮,又为刘备而感到气愤和无奈,但却一直隐忍下来,不像张飞那样抓狂,这说明了关羽高傲却顾大局。

(16)、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3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兄长两次亲自前去拜谒,礼节已经很重了,恐怕这个人也就是徒有虚名,不用去了。”张飞则说:“像他这样的村夫,不用兄长去了,我去就行,他要是不来,就拿绳子把他绑来。”刘备顿时呵斥道:“你难道没听说过周文王拜见姜子牙的故事吗?连文王都能如此敬贤,你这样太无礼了!这次你不要去了,我和云长一起去。”

(17)、刘备当时正是求贤若渴,所以“三顾茅庐”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诗道:“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杜甫的诗也写过“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佳句。

(18)、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19)、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秉承刘备遗志,继续出兵伐魏。他在向后主刘禅上的一道奏表中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流露出对刘备给予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

(20)、跟周文王来的文官武将一听大惊失色,古代等级森严,只有帝王才能乘坐歩辇,姜子牙要坐歩辇就是越权了,这是要杀头的,没想到周文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3、三顾茅庐的故事简述300字

(1)、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2)、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3)、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秉承刘备遗志,继续出兵伐魏。他在向后主刘禅上的一道奏表中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流露出对刘备给予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

(4)、刘备没有打扰他,而是恭敬地站在门口等诸葛亮醒来。刘备在门外等了很久,太阳晒得他满头大汗。

(5)、(释 义)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

(6)、周文王回到京里,封姜子牙当军师,领兵打殷纣王。以后,周文王死了,姜子牙又保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打败殷纣王,得了天下。

(7)、老界岭山岳风光独特,有的如一柱擎天,有的如壁立千仞,有的如骏马奔驰,有的如仙女下凡,姿态万千,大气磅礴;主峰犄角尖海拔225米,如鹤立群山,傲视苍穹,有“八百里伏牛凌绝顶”的美誉;海拔1800米以上尖峰有15处,造化神奇,令人叹为观止。

(8)、◆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建立蜀汉,和曹魏,东吴形成三局鼎立之势,三国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9)、◎三顾茅庐:三顾,三次拜访。茅庐,草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0)、成语故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写照,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

(11)、关于“三顾茅庐”的最初记述是在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北伐前所写的《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2)、刘备所治下的荆州有七大家族,其中以蔡蒯两大家族势力最大,诸葛亮的大姐夫蒯祺,是曹操麾下的房陵太守,二姐夫庞山民是七大家族庞家的子弟,岳父黄承彦更是刘表的连襟,也是大家族黄家的代表人物,刘表是诸葛亮夫人的姨夫,也就是说诸葛亮是刘表的外甥女婿,这荆州七大家族九有四大家族与诸葛亮沾亲带故。

(13)、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14)、他前后一共去了三次,头两次诸葛亮避而不见,第三次才亲自出迎,就在茅庐中和刘备共同探讨时局,分析形势,设计如何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方略。刘备大为叹服,愿以诸葛亮为师,请他出山相助,重兴汉室。诸葛亮深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答应了刘备的请求,离开隆中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15)、三顾茅庐的故事是这样发生的。刘备在与曹操大战时失败了,曹操想借此把刘备身边的文官徐庶,便布下了一个骗局,曹操谎称他的母亲病危了,需要他及时回家去,徐庶在即将回家的时候,告诉了刘备一个可以一统天下的秘诀,那就是去卧龙找一个叫诸葛亮的人。

(16)、过了几日刘备三人冒着大雪来到诸葛亮的家中,诸葛亮的弟弟却告知自己的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十分的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自己能够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17)、南阳的风俗民情极具特色,艺术丰富多彩,饮食美味,特产众多,同时拥有西峡龙潭沟、社旗山陕会馆、西峡恐龙遗迹园、武侯祠、内乡县衙博物馆、老界岭等多处著名景点,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18)、导语:《三顾茅庐》讲述了东汉末年,刘备为了招揽诸葛亮为自己的谋士,多次拜访诸葛亮,最终请得诸葛亮辅助自己的故事。以下是励志故事网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19)、东汉末年,刘备从徐庶处听闻诸葛亮此人,就带着关羽、张飞拜访诸葛亮。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时,门童说诸葛亮出门去了;第二次,刘备等人再次拜见诸葛亮,门童又说诸葛亮被人请走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草屋时,诸葛亮还在午睡,刘备就耐心等候诸葛亮醒来,最后两人谈论起国家大事,心意相通,诸葛亮见刘备诚心诚意,于是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

(20)、刘备见到诸葛亮后,向他请教安邦定国之道,诸葛亮给出三分天下的策略,史称隆中对,随后诸葛亮跟着刘备出山,担任军师,让刘备集团渐渐强大起来。

4、三顾茅庐的故事

(1)、那时,诸葛亮住在隆中的一间茅草屋里,过着悠闲的隐居生活。为了能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刘备带着丰厚的礼物,在关羽和张飞的陪同下,一起去请诸葛亮。

(2)、孔明论古说今,分析当时的天下形势,侃侃而谈,为刘备指点迷津,策划了兴复汉室的蓝图,即著名的《隆中对》。刘备顿感醍醐灌顶,茅塞顿开,遂恳请孔明出山辅佐。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感动,终于答应出山。这就是世传的“三顾茅庐”典故。

(3)、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4)、“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5)、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6)、东汉末年,中原各地都在打仗。每股势力都想壮大自己,成为国家的唯一统治者。

(7)、到了第三次去的时候,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非常谦恭的站在院子里等诸葛亮睡醒没有打扰,张飞和关羽都认为诸葛亮拖大很不高兴,而刘备仍然谦恭的等待。最后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感动,答应出山帮助刘备。

(8)、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9)、诸葛亮与汝南的孟公魏,徐元直皆为密友,司马徽和庞德公、黄承彦更是忘年交,这些人才学兼备,人脉更是不可小视,所以说诸葛亮在荆州之地是当之无愧的名士之流。

(10)、(跟着贝贝一起来看“三顾茅庐”的故事吧!)

(11)、新年过后,刘备再一次去拜访,这次诸葛亮终于在家中,可是恰恰他正在休息,因此刘备在外面等了很久,当诸葛亮醒来之后,刘备见到了诸葛亮,与诸葛亮说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帮助他成就霸业,经过一番谈论,诸葛亮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12)、诸葛亮不是一个空谈之人,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于是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共同商讨如何才能占据土地,夺取天下。他主张联合东方的孙权,安抚少数民族,夺取荆州、益州;等到曹操集团出现变故,就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兵,平定中原。

(13)、老界岭生态旅游区是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域、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曾到此拍摄MTV,对这里的优美景色赞不绝口,并留下了美妙的歌声。

(14)、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哪知诸葛亮又外出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15)、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

(16)、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17)、但是,刘备的势力很薄弱,他身边只有两个能征善战的好兄弟——关羽和张飞,而缺少有智谋的人帮助他。

(18)、最后回到题目,骑驴的不止诸葛亮的岳父,目前我发现除了诸葛亮他岳父骑驴,曹操杀的吕伯奢也骑驴,书中有“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足以证明,三国时期,驴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19)、诸葛亮邀请刘备到自己的书房讨论国家大事,他们发现俩人有着共同的目标:建立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国家。

(20)、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

5、三顾茅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2)、但是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对此的记载却大相径庭。在它们的叙述中,这段君臣相遇的故事是从诸葛亮的“毛遂自荐”开始的。

(3)、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4)、这时,关羽和张飞都劝他不要去了,他们都觉得刘备没必要对诸葛亮这么恭敬。刘备却说:“对于有才能的人,就要用尊敬的态度。”然后,又和关羽、张飞第三次去请诸葛亮。

(5)、诸葛亮醒来后,听说刘备为了不影响他休息,已经在门口站了几个小时,心里非常感动,赶快出门去迎接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