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的古诗大全四年级146句精选

2023年11月01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珍惜粮食的古诗大全

1、珍惜粮食的古诗大全集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2)、山行(唐杜牧)(二年级上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整天在都城里痛哭,泪水都哭干了才回到乡里。

(5)、?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苦,后两句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表达的意思相似,但感情更强烈,常用来讥讽那些不知耕作辛苦,耽于吃喝玩乐的人。

(6)、(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7)、释义: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8)、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六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妇女用筐挑着食物,孩子提壶盛满水汤。相伴到田里送饭食,男人劳作在南山冈。

(11)、第一:本系列为付费精品内容,我们采用的是小鹅通付费平台,大家可以扫码登录,付费购买收听。

(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3)、释义:谪居龙场呵遇到孔子在陈绝粮般的困境,我的随从们都有不满的表现。好在这到处的荒坡亦可开荒垦田,农具也还容易筹办。

(14)、释义: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1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6)、登鹳雀楼(唐王之焕)(一年级上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今日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8)、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天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19)、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2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珍惜粮食的古诗大全四年级

(1)、例如,我国《民法典》第三百二十六条规定:“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应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定。”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的通知中》对“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主要措施”方面做了七项梳理,其中就包括了加强粮食生产和养殖业节约、做好粮食储存和保管工作、提高粮食加工和转化利用率、狠抓粮食运输节约、大力推进餐饮业节约、切实抓好食堂节约、行政机关带头节约粮食等具体内容。 

(2)、秋夕(唐杜牧)(三年级上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难道仅仅是为吃口饱饭,待丰收了还要用它请客设宴。收割遗下的颗粒就留给乌雀吧,多余下来的粮食散发给穷困人家。

(4)、白话文释义: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5)、山村(宋邵雍)(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6)、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7)、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出自唐代: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8)、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悲伤。为了缴税家田卖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

(9)、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悯农·其二》唐代: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0)、“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安全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时刻关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对粮食安全这一问题始终怀有危机意识。

(1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2)、凉州词(唐王之涣)(六年级上)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3)、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14)、(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15)、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6)、当地的农人多是刀耕火种,学习模仿也很方便。趁现在春天还没有过去,赶快种好这几亩田。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8)、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你们好!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幼小衔接精品内容系列”之《娟子妈妈讲古诗词》终于正式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词是 《悯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珍惜粮食的古诗大全五言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2)、咏鹅(唐骆宾王)(一年级上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4)、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5)、春夜喜雨(唐杜甫)(一年级下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

(7)、凉州词(唐朝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8)、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9)、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11)、(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12)、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13)、农民拿着耒耜在田间劳作,修沟引水铲除杂草躬耕不缀,

(14)、 莫忘那战争年代,粮食缺少受饥饿,无数英雄尽折腰,多少妇孺身弃荒,饥民处处尽乞讨,背井离乡弃家园。现今还有偏远区,经济落后有天灾,缺粮少医待给养,期盼温饱喜眉望。“世界粮食日”提倡节约援建设,扶助贫困人有责。

(15)、留住绿色,留住美丽,为了我们的家更美好,请不要用一次性筷子。

(16)、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17)、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8)、滁州西涧(唐韦应物)(四年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语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咏史二首·其二》。

(20)、渔歌子(唐张志和)(三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珍惜粮食的古诗大全四句

(1)、所见(清袁枚)(二年级上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让人倍加珍惜粮食。

(3)、白话文释义:一碗粥一碗饭,应当想想来处不容易;半根丝半根线,要常常想到得到这些东西很艰难。有关珍惜粮食的诗有什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4)、望庐山瀑布(唐李白)(二年级)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我只能给父老们留下一湖水(指在钱塘增筑湖堤工程),救救干旱的灾荒。

(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有关节约粮食的诗句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等。

(8)、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9)、原文: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10)、二月蚕未结茧,早成抵债之物;五月谷未成熟,也已忍痛卖出。

(11)、从这首早已纳入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我们看到了古人提倡珍惜粮食的情感。珍惜粮食,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亦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12)、因为税重,贫穷的农户很多;又因为旱田多,农民也有饥荒。

(13)、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14)、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

(15)、这首诗首联开门见山,从前贤治国理家事件中,得出经验教训:勤俭节约与奢侈浪费为家国兴亡之关键。“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倡勤俭节约之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悠久。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让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6)、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7)、原文:条桑事了蒸麻急,刈麦人兼种稻归。作苦那能衣食足,几多游冶厌轻肥。

(18)、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19)、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的劳动气氛。

(20)、马诗(唐李贺)(五年级上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珍惜粮食的古诗大全长篇

(1)、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2)、梅花(宋王安石)(一年级上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李绅《悯农》诗。意思如下: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4)、汉乐府民歌长歌行(一年级下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闽姐姐普法⑱|经济状况劣势之下,女方如何争取孩子抚养权?

(6)、春晓(唐孟浩然)(一年级下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释义: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农父》唐代:张碧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8)、但愿我的这首诗能被朝廷采诗之官收集去,当有助于皇帝了解民情,纠正时政之弊端。

(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语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咏史二首·其二》。

(1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11)、本周古诗词朗诵征集时间截止到7月28号,我们将在下周三7月31号公布获奖者名单。

(12)、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13)、浪淘沙(唐刘禹锡)(六年级上)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4)、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

(15)、敕勒歌北朝民歌(三年级上)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6)、全诗文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17)、元日(宋王安石)(三年级上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8)、明日歌(清朝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9)、浪淘沙(唐刘禹锡)(六年级上)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0)、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白话文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3)、 我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生态环境和破坏生态。” 

(4)、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5)、古人为何“咏鹅”,而不“咏猫”“咏狗”呢?

(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清代朱柏庐《治家格言》。

(7)、白话文释义:采桑刚忙完,芝麻又开始急着收成了,割麦子的时候同时又种植稻田,农活一个接着一个,令人不堪重负,如此苦作也不能保证基本的衣食需要,更谈不上能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了,艰辛的付出与回报的微薄极不相称。

(8)、因为税重,贫穷的农户很多;又因为旱田多,农民也有饥荒。我只能给父老们留下一湖水(指在钱塘增筑湖堤工程),救救干旱的灾荒。劝人爱惜粮食的诗句有哪些劝人爱惜粮食的诗句有如下这些:

(9)、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加强粮食节约、反对浪费,有利于保障粮食供应,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提倡珍惜和节约粮食,并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的食物营养结构。”

(10)、粮食是生命之源,是力量之源。没有了粮食,人类将饿殍遍野;没有了粮食,盖世英雄也手无缚鸡之力……总之,人的生命就是食物支撑的,人不能脱离粮食而生存。

(1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古诗作品《悯农》第三四句,其全诗文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二年级)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我国《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15)、傍晚时分农民将牛喂饱后,回到家里把门关上睡觉去了。

(16)、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1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18)、学校食堂可真大,干净整洁靠大家,来买饭时请排队,争先恐后真不对。

(19)、第二:《娟子妈妈讲古诗词》首批精选了50首古诗词,共更新50集,购买后可反复收听。

(20)、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1)、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观田家》唐代: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2)、示儿(宋陆游)(三年级上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释义:每天星星还没有坠落(披星戴月去劳动),就去田间劳动,辛辛苦苦,待到庄稼丰收在望的时候,全家是多么高兴呀!到头来,丰收所得将会全被官家剥削去了。

(4)、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5)、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6)、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7)、释义: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繁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米饭。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8)、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9)、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10)、农民拿着耒耜在田间劳作,修沟引水铲除杂草躬耕不缀,

(11)、早发白帝城(唐李白)(二年级)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明、清时期的朱柏庐《治家格言》。意思是说: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几多物质能源和几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14)、开头请小朋友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今年***岁了,是来自****的小朋友

(15)、江雪(唐柳宗元)(三年级上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6)、释义: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的份儿。

(17)、小池(宋杨万里)(二年级下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8)、墨梅图题诗(元王冕)(六年级)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9)、全诗文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2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1)、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2)、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3)、(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4)、释义:农民因灾难频繁生活艰苦要向君主申诉。

(5)、闽姐姐普法㉛丨离婚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变更

(6)、又见一位贫苦农妇,抱着孩子跟在人旁。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