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孝的经典名句130句精选
古代孝道名言
1、古人关于孝道的诗词
(1)、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劝孝》宋·赵与泌意思:我们都知道里面有孝顺的人,至今他的名号都让人觉得欣慰。
(3)、《孝经》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时代很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孝顺父母的行为规范在中国出现得很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对于“孝”的起源有过一次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在原始社会里,不论是母系社会还是父系社会,母亲和父亲都处在权威地位,受到子女们的信赖和服从,这个信赖和服从就是“孝顺”。另外一种意见认为,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的低下,人们都是过群体生活,无论是生产、打猎、战争、防御,都要依靠年轻人,老人是没有用的,因此,在原始社会里,老人不仅得不到尊敬,而且是牺牲品。所以,原始社会里没有“孝”。
(4)、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6)、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7)、必须以中华民族特色的英雄文化构筑起我们的灵魂防线和精神长城
(8)、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9)、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10)、母爱是世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这种爱凝聚成了我的勤奋毅力和意志,它永远闪耀在我青春的光芒之中。
(11)、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12)、——《劝报亲恩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14)、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15)、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表记》
(16)、孔孟风,运河情,孝文化,要传承。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17)、数学,科学的女皇;数论,数学的女皇。CF高斯
(18)、(解读) 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19)、孝道是永远都具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文化,所以,在当代,仍被大众所推崇、所践行。网上流传的习近平主席与家人推着轮椅上的父亲行走和他手牵母亲散步的照片,就体现了伟人的崇高孝德,温暖和感动了国人。新华出版社曾出版的《家风》一书中记录的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良好家风和孝道亲情,感人至深。这些伟人和革命家确实为我们做出了孝德榜样,也从一个角度告诉了我们,一个不爱家、不爱父母的人,怎么会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习近平同志在d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20)、朝代:春秋,作者:孟轲,出处:《孟子·万章章句上》
2、古代关于孝的经典名句
(1)、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3)、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4)、13)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5)、(解读) 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6)、——挚虞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75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8)、(译文)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9)、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送母回乡李商隐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1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11)、(解读) 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12)、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
(13)、76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鲁迅
(14)、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15)、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三联转载请保留
(16)、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17)、(解读) 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尚:重在。
(18)、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19)、(解读) 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这句话比喻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难完成。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到最后完成决不可以松气,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20)、在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的考古发现中,我们虽然可以看到灵魂观念的痕迹,但是还很难看出表露“孝”的观念的器物。然而,在殷代墓葬的考古发现里面,就有丰富的随葬品。有铜器、玉器、陶器和木器,还有殉葬的人。这说明殷代人是尊敬祖宗的。殷代留下的大量甲骨卜辞,也有许多尊敬祖先的记载。《礼记》的《表记》篇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这段话表明,殷代也是祭祖的,要先祭鬼,礼拜鬼,然后向祖先占卜问事。当然,一般认为,提出完整的“孝”的概念和思想,那是在周代以后的事情了。不过在殷代已经有了类似于“孝”的行为和表现。总起来说,中国的“孝”的思想出现得是比较早的。那是因为:
3、有关孝道的古人古训
(1)、——《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2)、——高尔基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3)、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4)、——苏辙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5)、——周秉清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6)、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现代老舍《四世同堂》
(7)、——(法)司汤达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9)、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关孝心的名言诗句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11)、白话文翻译: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
(12)、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晒旧衣》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13)、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4)、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法国莫泊桑《项链》
(15)、——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关于孝的古诗、小故事、名人名言小故事
(16)、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7)、白话文翻译:经历了各种爱恨离愁,方知最爱自己的只有父母。
(18)、5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
(19)、(解读) 病是从口里吃进去的,祸是从口里说出来的。这句话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说话不注意会招来祸害。处世戒多言,言多必有失。傅玄:(217——278)西晋哲学家,文学家。著有《傅子》、《傅玄集》。明朝时有人把他的作品收集编成《傅鹑觚集》。口铭:关于口的座右铭。
(20)、——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4、古代孝道名言有哪些
(1)、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2)、(解读)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3)、(解读) 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腐:腐臭。户枢(shū):门的转轴。蠹(dù):蛀蚀。
(4)、——周秉清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5)、——《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长幼有序。
(6)、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
(7)、——《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8)、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
(9)、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10)、(解读) 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11)、(解读) 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12)、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13)、意思是: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
(14)、翻译: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15)、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6)、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8)、出自《孝经·事君章》,孔子说:“君子奉事君主,做事就要考虑如何竭尽全力,事后就要考虑有没有过错怎样弥补,奉行顺从君主美好的言行,纠正制止君主的错误举动,所以君臣上下的关系亲密。”
(19)、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2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古代孝道名言英语
(1)、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国拉法格《听风的歌》
(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3)、我曾听到有人说我是数学的反对者,是数学的敌人,但没有人比我更尊重数学,因为它完成了我不曾得到其成就的业绩。――哥德
(4)、6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格言联璧》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有关自我修养的哲学思想
(6)、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代发展阶段,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之最具独创性的创造。怀德海
(7)、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9)、爱人敬人是人自性之德,但爱人敬人要从爱敬自己的父母开始,也就是从父子有亲开始,这样推而兄弟、朋友、以至于天下,符合这样的顺序才是正常而合理的,这种爱敬也可以肯定是真实的。
(10)、——庄子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11)、——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关于孝的古诗、小故事、名人名言小故事
(12)、10)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3)、13)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4)、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15)、《淮南子》记载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形象地揭示福祸相依相生的哲理。
(16)、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17)、——高尔基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18)、2)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19)、——费孝通孝敬父母的名言诗句大全50句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20)、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1)、——《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2)、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西汉·戴圣大孝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让自己的言行使父母受辱,最基本的是尽自己的力量养活父母。
(3)、38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4)、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脸给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
(5)、——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6)、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7)、《思母》唐·舆恭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9)、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10)、乌夜号(唐)李群玉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11)、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12)、母亲八十寿辰之日,其崇高品格与灿美人生被诗人赞颂
(13)、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开普勒
(1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5)、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日家中来客,母亲不见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急忙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缘由。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子释然。
(16)、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17)、白话文翻译:有慈母在堂,在外流浪的儿子不会担心过冬的衣服。
(18)、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法国莫泊桑《爱》
(19)、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20)、——(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1)、13)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3)、以我一生最好的时光追寻那个目标书已经写成了。现代人读或后代读都无关紧要,也许要等一百年才有一个读者。开普勒
(4)、中国是非常重孝的国度。我国的孝道理念和孝道文化,在西周时期甚至更早就已形成,孔、孟的儒家思想,把孝道上升到了更高层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孝道文化体系。孔子的“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孟子的“不孝有无后为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等等,都是儒家孝道文化中的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是中国孝道文化的经典,,影响广泛而且深远。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描述了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宣传孝道文化的重要读本,至今仍被视为传统文化经典而被推崇。
(5)、勿迟;长者赐,不敢辞。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7)、所谓祸,就是痛苦和灾难;所谓福,就是安乐和幸福。
(8)、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9)、(曾子文化)往期文章推荐阅读(点蓝字可直接跳转到文章)
(10)、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现代鲁迅《鲁迅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