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歌把诗分为130句精选

2024年02月19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王昌龄的诗歌

1、王昌龄的诗歌创作

(1)、《古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B.听者的思绪被带到遥远的古代,以此衬托出演奏技艺赋予琴声的特殊魅力。

(3)、吴掾留觞楚郡心,洞庭秋雨海门阴。但令意远扁舟近,不道沧江百丈深。

(4)、B(B项少妇不经意地流目瞩望,“忽见”陌头杨柳,马上想起相隔千里的夫婿,甚至“悔教夫婿觅封侯”,旨在表现对夫婿的思念,体现了“闺怨”的题意。)

(5)、ƒ语意新颖,出人意料,亦在情理之中,蕴涵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每条2分,答出3点,可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6)、昨夜的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见帘外略有春寒皇上特把锦袍赐给她。

(7)、(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诗人感情。要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8)、一个明媚的春日,一个闺中少妇精心妆扮之后,登上高楼。

(9)、王昌龄敢于表达对张九龄的同情,所以他在文人圈的口碑非常不错,很多诗人都给他写过诗,这次王昌龄去岭南时孟浩然还给他写了诗:

(10)、陌头,路旁。陌,本指田界,后亦泛指道路。杨柳色,杨柳青翠之色。觅封侯:觅,寻求。从军建功封爵。唐代开疆拓土,时人多从军,以军功博取功名。

(11)、A.琴用特生的梧桐制作而成,虽然它外表质朴无华,琴声却分外幽远、清雅。

(12)、诗的后四句追溯以往长城发生的战事,展现了战后的惨烈景象。

(13)、因为王昌龄并没有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前往河南嵩山出家,做了道士,他可能想拿道士这个身份做敲门砖。

(14)、  诗的头两句写雨夜饯别和平明相送,茫茫的江南和孤耸的楚山,烘托出送别时的孤寂凄清之情;后两句是临别时的叮咛之语,辛渐是诗人的朋友和同乡,这一次返乡,诗人托辛渐带给洛阳亲友的不是报平安或问候,而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心志表白。

(15)、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齑。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16)、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17)、最后一句“不叫胡马度阴山”,阴山山脉其实是中国北部,一个东西走向的山脉,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立刻就使得第三句的那种高昂的,“但是龙城飞将在”的英雄主义得到升华,上升到爱国主义的情怀。所以这首诗大气磅礴,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既有意象上的时空交错,又有文化上深厚渊源,更有典型形象英雄的呼之欲出,还有绵绵不绝的人文关怀,可谓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中,凝练着贯穿时空的永恒思索。

(18)、《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9)、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20)、西宫中的夜晚非常清静,只有盛开在宫中庭院内的花朵悄悄地散布着阵阵香气。住在宫中的美人本来想要卷起用珠子串成的门帘出外赏花,却又因无心欣赏而作罢,只有怀着说不尽的怨恨而独守空闺。抱着琴瑟看月亮,许多树隐蔽着昭阳宫。

2、王昌龄的诗歌把诗分为

(1)、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2)、(20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10分)

(3)、与诗的首联相比,颔联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4)、常言“诗言志”,但王昌龄诗中几乎是对边塞风物客观描述。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感。(6分)

(5)、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人用历史变换来抒发征战未断的感叹。万里征人未还,则暗示了多少热血男儿裹尸沙场,留下人世悲剧。最后两句更是道出了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那样的良将出现,平息边乱,安定国事。全诗用极为平常的笔触,咏唱出雄浑豁达的意境,气势上一气呵成,令人拍手叫绝。

(6)、《塞下曲·其三》,原文: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7)、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天香自然会,灵异识钟音。

(8)、(注)①此篇当为悼亡之作。诗人与妻子王氏伉俪情深,在诗人作此诗的几年前王氏遽尔病逝。

(9)、王昌龄开始闹情绪,懈怠工作,再加上此时正直的张九龄被罢相,奸相李林甫上位执政,对正直官员多有打压,王昌龄发了几句牢骚替张九龄说话,马上就一个“言事犯上”的罪名扣了下来。

(10)、C.李诗开篇把曲江荷叶化为有情之物,仿佛荷叶的春生秋枯都与诗人的刻骨思念有关。

(11)、人生,就是一场演出,每个人都是命运的主角。相同的舞台,不同的命运。从繁华到落幕,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

(12)、忽然,也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又惆怅起来。悔不该叫丈夫去边疆从军,建功封侯。

(13)、在艺术风格上,王昌龄的七绝以委婉含蓄为主要特色,表现曲折,意境深远。其中不少是用比兴、寄托手法,抒写了诗人对现实的揭露和幽怨,因而与屈原的《离骚》在精神上有一致之处。王昌龄诗亦善用典故。其《诗格》提出“诗有六式”,第五就是“用事”:“谓如己意而与事合。”王诗用典不多,但往往用得巧妙而贴切,不露迹象。王昌龄很重视诗的境界,他的《诗格》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他反对意与景的分离:“若一向言意,诗中不妙及无味。景语若多,与意相兼不紧,虽理通亦无味。”他很重视情与景的结合,认为:“凡诗,物色兼意下为好。若有物色,无意兴,虽巧亦无处用之。”

(14)、好友辛渐北上洛阳,王昌龄与他相聚后,写作此诗。

(15)、《采莲曲二首(其一)》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16)、D.宴席上琴声一曲未终,本来谈论国家大事的人们早已忘记说话而沉醉其中。

(17)、(注)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③龙荒:荒原。④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⑤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骑的马。⑥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18)、第一首诗后两句重在表达对友人的宽慰。“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表达对远行人的宽慰之情,恳切感人。诗人说虽然相隔很远,但是能够共沐风雨,沐浴同一片月光,所以不要那么感伤,这是宽慰之语。

(19)、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20)、    清代大诗人袁枚笔下最美的一首诗,短短20字,写出了最美的春天

3、王昌龄的诗歌特点

(1)、一从恩谴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2)、当时的交通特别不发达,中原去岭南的路又远又难走,所以当王昌龄紧赶慢赶到了岭南没多久,就遇到"天下大赦",得以北还。

(3)、望月不仅是美的,其中更蕴含着人生的思考:亘古以来,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可是人呢?人也是一代又一代,代代人都看着月亮。月光依然,而人生不常啊。

(4)、‚琴声怀古思远、富于变化。诗人志在体验种种不同的人生经历或精神境界(或诗人也有追思先贤之志,悲欢离合之情)。

(5)、老兵酒给王昌龄讲道理:“现在太平日子不好嘛,光想打仗杀敌立功,可是没经历过战争,怎么知道战争有多残酷,自当兵几十年,多少战友死在战场上回不来,年轻人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在这里唉声叹气,和平年代,你还可以参加科举……”

(6)、《狄宗亨》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7)、D.后诗中,诗人因内心伤感,所以面对眼前亮丽的“梅花”和“雪”,也觉得黯淡无光。

(8)、②感叹人生的祸福难料、聚散如萍。诗中“悲欢岂易寻”和“后会何如今”两句表达朋友相聚不易,欢乐难得,从而感叹人生的聚散不定。

(9)、王昌龄置身苍凉壮阔的边塞,眼中都是不一样的美景,加上迫切建功立业的心,这让他的才情得到很好的灵感,于是一首首惊艳世人的边塞诗接连问世了。

(10)、在那段时间里,他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壮美诗篇,开大唐边塞诗之先河,引领一代诗风。

(11)、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12)、于是,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她化着漂亮的妆容,要上华美楼阁去欣赏春色。

(13)、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14)、王昌龄到了龙标后,他明白此生已经走向了尾声,工作上依旧是乏善可陈,唯有诗歌创作从未间断,创作颇丰比如下面这首《送柴侍御》。

(15)、最静美的诗:《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16)、死前闾丘晓曾向张镐求饶:我家里还有八十岁老母要我养活,希望留我一命。

(1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其三通过“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战士沙场,表明对战士们的深切同情;其六则是通过“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战士们英勇杀敌,不畏强权,突出反映对家国壮大的自信豪情。

(18)、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19)、因为当时孟浩然患了疽病,也就是后背长了毒疮,大夫再三叮嘱不能喝酒,不能吃河鲜海鲜,但好友相见,怎能少了酒肉,这一顿酒喝得尽兴,但不久后孟浩然就旧疾复发,不治而终,王昌龄为此自责很久。

(20)、寒江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4、王昌龄的诗歌创作风格

(1)、客有住桂阳,亦如巢林鸟。罍觞且终宴,功业会未了。山月空霁时,江明高楼晓。门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此意投赠君,沧波风袅袅。

(2)、《塞下曲·其二》,原文: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3)、第三类是送别诗。王昌龄的一生交游很广,和许多文人、官吏、隐士和僧道都有来往,特别是在他两次遭贬、长年谪居的情况下,他多么需要亲友的慰藉和友情的温暖。他也把自己忠贞深沉的友情,献给了那些正直的知心朋友。他一生写了四十多首送别诗,不落窠臼,不同凡响,他的送别诗,在表现手法上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用不同的艺术构思,表现诚挚而深厚的友情。打破送别诗常规,不重在写当前的离别,却着意在写别后的情景。不写伤离,而以慰别为“主意”无恭维、无应酬,以抒情、写人见长。

(4)、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5)、B.四两句写月光很有特色,尤其是一个“澹”字、一个“演漾”,逼真地说出了月光照地时人对月光的感觉。

(6)、B.唐诗善用意象来寓含情感,如前诗“明月”和后诗“归舟”均为写离别的常用意象。

(7)、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8)、译文: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9)、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龙标,便写下千古名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诗人屡屡遭谗被贬,身处蛮荒之地,形单影只,孤独寂寞,此其形之孤。

(11)、壮阔的边塞景色里,藏着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人民的同情。

(1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3)、C.诗人善于将无形的琴声具体化,以风雪、江山等景象绘出琴声情调的变化。

(14)、王诗触景生情。“忽见”句所引起的联想、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不曾愁”大相径庭,“忽见”二字看似突兀,实则是不经意地蓦然瞥见“陌头杨柳”,勾起她对“夫婿”的深切思念,于是后悔当年让他博取功名而致千里相隔。(3分)

(15)、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盈缩理无馀,今往何必忧。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16)、     唐朝脸皮最厚的诗人,中状元后宿青楼写诗炫耀,句句俗气却流传千年

(17)、‚“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间接抒情。远处传来的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诗人运用曲笔,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自己思念亲人、怀乡恋土的感情。

(1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9)、‚胸中饱含治国大志和建功立业的理想,位卑无权,满腔热忱无人能识,此其心之孤。

(20)、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5、王昌龄的诗歌属于什么派

(1)、《塞下曲·其一》,原文: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2)、迁客就一醉,主人空金罍。江湖青山底,欲去仍裴回。郭侯未相识,策马伊川来。把手相劝勉,不应老尘埃。孟阳逢山旧,仙馆留清才。日晚劝趣别,风长云逐开。幸随板舆远,负谴何忧哉。唯有仗忠信,音书报云雷。

(3)、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4)、但是,当她站在翠楼之上,忽然看到路旁那青翠的杨柳,“杨柳”在古人那里,已经成为了离别的代名词,所以看到杨柳,就会想到离人。所以闺中女子心里恍然感到,已经有很久没有见到丈夫了,心灵渐渐感到了一丝悔意,也许当初不应该让丈夫从军求取功名。

(5)、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6)、ƒ不论道路多么坎坷,环境多么艰难,虽鲜有人同行,但忠贞之志、高洁之操不变,此其意之孤。

(7)、《出塞·其二》,原文: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译文: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8)、‚最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兰草、杜若比崔少府,其芬芳之香随处可闻,表达了对朋友高尚品格的赞美,对友人的仰慕之情。

(9)、①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开头两句用“寒”“阴”“苍茫”等意象描绘了送别时的凄清氛围,烘托出对朋友的不舍,表达出自己对朋友离别的伤感之情。

(10)、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11)、     杜甫为诸葛亮写的一首诗,最后14字,成千古名句

(12)、八句运用想象、比喻的手法。以美人比喻友人,想象品德高尚的友人沐浴着同样的月光,徘徊在清江河畔,像楚人一样吟唱越歌思念家乡,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仰慕和思念之情。

(13)、只要你能坚守住本心,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那就不会迷失自己。

(14)、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15)、好男儿志在四方,即使是当时的老王家非常缺少劳动力,父母还是含泪支持孩子的决定,但要是知道王昌龄接下来的去处,不知道老两口会不会后悔这个决定。

(16)、内容主要是是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体现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士兵们的信心。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17)、张镐一句话就让闾丘晓无话可说: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18)、山馆人已空,青萝换风雨。自从永明世,月向龙宫吐。凿井长幽泉,白云今如古。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口云七十馀,能救诸有苦。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金色身坏灭,真如性无主。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谁取。

(1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而此处其实更是指代了众多的抗匈名将。这句诗中蕴含了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这其实是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忠诚之情,歌颂了将士们驰骋边疆、奋勇杀敌的热血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20)、C.“碎叶城西秋月团”通过营造和烘托战场的气氛,暗示将军关注边塞安危。

(1)、‚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2分)

(2)、两诗在抒情方面各有什么特色?请具体分析。(6分)

(3)、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5)、《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在这一刻,诗中的少妇忽然明白,比起富贵荣耀,她更希望自己的丈夫能与自己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时光,一起走过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

(7)、“凝妆”一词,点“不知愁”。充满愁绪的女子,就是“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只有“不知愁”的女子,才会精心打扮去欣赏春光。

(8)、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

(9)、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10)、自己诗写得很好,名气也很大,但说到底还是没有功名在身,自然也没能够得到重用,他思来想去还是打算走最宽的那条路——科举。

(11)、D(D项“《从军行》四句点明了征人正在关山上望月吹羌笛”错误。羌笛声是从远处传来的,并非是征人吹奏。)

(12)、《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13)、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14)、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人都渴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

(15)、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16)、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17)、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18)、第二首诗后两句重在表达对友人归来的期盼。“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重在表现对友人以后能够归来的期盼。诗人想象友人在不久归来时的场景,想象他归来时身上还带着桂花香。

(19)、话说重任江宁丞的王昌龄,在这个位置上一待就是八年,因此得名“王江宁”。

(20)、凝妆:盛妆。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

(1)、总这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突然王昌龄想起前两天看到的招兵广告,一拍脑袋,边塞从军也是一条出路呀,于是王昌龄就做下了到祖国边疆去建功立业的决定。

(2)、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3)、D.李诗与其《无题》诗“春蚕”“蜡炬”两个比喻句所含情意相类似,比王诗更显沉痛。

(4)、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

(5)、C.颈联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描绘了武陵溪口“古岸桃花”“春水流涧”的美好景象。

(6)、《重别李评事》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7)、下列各项对本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8)、典型情景画面生动,王昌龄极善于捕捉和概括典型情景,给人以真切的形象生动的画面感,如《从军行》,王昌龄以边塞为题材的七绝,其画面皆色彩浑厚,凝重,笔触粗犷。而在宫怨、闺怨诸作中,王昌龄则转变了画风,且不在是油画,而是工笔重彩的仕妇图与金壁辉煌的界画的组合。

(9)、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色情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10)、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27岁的王昌龄西出玉门关,在大唐帝国的西边大漠戈壁中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