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名言警句以及感悟129句精选
梁启超名言赏析
1、梁启超著名言论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P70阅读感悟)
(2)、人的天赋才能各异,只要尽力发挥出来了,就应该快活和满足。
(3)、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4)、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
(5)、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6)、(解读)出自《论语·卫灵公》。释义: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7)、作文素材——3月阅读《习近平用典》金句阅读摘录等
(8)、(7)(文言文专题——重点实词解释7)《三峡/答谢中书书》(2011已测)
(9)、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0)、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11)、(2019年4月25日推荐阅读)——对作家而言,为什么好故事永远是个难题|写作课
(12)、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13)、演讲一开始就引用周围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中心。
(14)、(翻译)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15)、“侉离分裂力谁任”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诗人希望有人来力挽狂澜,来收拾破碎的山河。
(16)、“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17)、(解读)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具体含义:指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18)、(感言)梁启超反对填鸭式的教育,他在书信中说得最多的是安慰、劝解的话,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目标。
(19)、祖国山河美好如金,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来负责?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向精卫填海一边的奋斗。
(20)、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2、梁启超的名言警句以及感悟
(1)、(解读)君子之交淡如水,亦作"君子之接如水"。亦作"君子之交淡若水"。谓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2)、(诗歌鉴赏专题“七上”课内)观沧海/闻王昌龄/次北固/天净沙
(3)、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到太多事情也不幸。
(4)、(解读)出自荀子《劝学》不积累一步半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引申开来,就是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5)、本诗为戚继光年轻时所写,他当时知道敌寇当前,写下此诗,体现了他对国家的责任以及对敌人的坚决。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
(6)、(感言)女儿梁思庄刚到国外学习,一时无法适应。梁启超在信中写道:“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可见梁启超关注的是孩子的基础是否牢固,而所谓的成绩和分数,不过是表面的东西。
(7)、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吾又见乎我国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吾为此惧!夫以如此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之少年中国,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为老大者,何也?则以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喏,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其内任卿贰以上,外任监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饮食步履视听言语,尚且不能自了,须三四人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责之以国事,是何异立无数木偶而使治天下也!且彼辈者,自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亚、欧罗巴为何处地方,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犹嫌其顽钝腐败之末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畀于其手。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诺、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难办?呜呼!今之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者,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使走无常当医生,携催命符以祝寿,嗟乎痛哉!以此为国,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岁而殇也。
(8)、五伦中的其他几伦都好理解,唯独“友道”不好理解。为什么朋友也算一伦呢?人在一生之中会遭遇无数的痛苦与烦恼,有的痛苦上不可对父母师长言说,下不可告妻子兄弟,只能向朋友倾诉。人在一生中没有几个知心朋友是很痛苦的,也是做人的失败。
(9)、那天早晨,天空下着小雨。因为无聊,妈妈让我去小店帮姑妈买瓶酱油。出门后,我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我当时见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手里提着很重的东西,站在我对面。来来往往的人特别多,但没有一个人帮助她。
(10)、(2019年4月24日推荐阅读)——鲁迅与东平:将“笔仗”上升为艺术的鲁迅,再次因率真而结友
(11)、(红本讲评)课内外古诗词挑题讲评 (课堂讲解的知识点汇总)
(12)、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13)、古人云:“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14)、(解读)(出处)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友直,友谅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③,友善柔④,友便佞⑤,损矣。”《论语•季氏篇》
(15)、“寸寸河山寸寸金”诗人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叠音词“寸寸”深化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情感。
(16)、我说你“别耍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
(17)、语出清·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法律,是使天下人行为得以规范的公用的器具;变革,是为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发展、前进所必需的天下人公认的道理。这句话指出了法律、变革具有全天下人公用、公认的普适性。
(18)、(解读)出自《孟子·滕文公上》。释义: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19)、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匪报也,永以为好也③!
(20)、(解读)出自《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意思是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3、梁启超诗句名言
(1)、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生命也就够了。
(2)、梁启超给子女们的建议是:“大抵凡关于个人利害的事,只是‘随缘’最好。”
(3)、(8)(文言文专题——重点实词解释8)《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周亚夫军细柳》(2012已测)
(4)、对于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利害得失,唯一的办法是泰然处之,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
(5)、如果一个人的盲区最大,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不拘小节、夸夸其谈的人。他有很多不足之处,别人看的见,他却看不见。造成盲区太大的原因就是他说的太多,问的太少,他不去询问别人对他的反馈。所以在沟通中,你不仅要多说而且要多问,避免盲区过大的情况发生。
(6)、他认为,一要"师儒",就是以孔孟之道管理和从事教育;二要普及教育于"民";三要地方行政长官兴办学校。在封建社会中,人民处于无权状态,封建政权内部的监督机制有名无实,各级官吏的政治道德、文化素质对于吏治的好坏、人民负担的轻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真正的人才对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现实意义。
(7)、(解读)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易《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苟自强不息,亦何远而不届哉?”意思是: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8)、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9)、戊戌变法失败迫使梁启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变法图强的努力,到日本的当年就创办了《清议报》,通过媒介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的继续。当时帝国主义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白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10)、(原典)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11)、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
(12)、感言:每个家长都有很多自己悟到的人生经验传给自己孩子,梁启超在给女儿梁思顺的信中说,做官容易让自己的人格受损,容易让人养成懒惰和巧滑,不是能够安身立命的领域。梁启超应该很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官吧。
(13)、(解读)最早出自是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背景是清军入关。”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解释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4)、诗歌名句赏析(11~17组)(附音频解析)
(15)、(解读)《诗经·木瓜》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爱情的民歌,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16)、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17)、而李鸿章正是后者的体现,作为晚清最关键的人物之他把握着中国的前进走向,关于他的评价当然是后人茶余饭后和学界争鸣的谈资。也正是因为其影响力之大,涉及事务之复杂,其咎誉之多是同时期的名人所不能及的。
(18)、(解读)“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出自《淮南子·氾论训》。常:准则。本:根本。经:准则。上:极至。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政治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但最紧要的是让政令畅通无阻。
(19)、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20)、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
4、梁启超名言警句大全
(1)、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2)、(红本)课外古诗词鉴赏专题答案(P45~P62页)
(3)、“寸寸河山寸寸金”诗人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叠音词“寸寸”深化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情感。
(4)、(10)(文言文专题——重点实词解释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诗人留给子女的七首经典诗词,句句蕴藏大智慧!
(6)、(解读)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意思是:巫山上的神女当然会健在如故,她看到这种意外的景象,该惊叹世界真是大变样了。神女即巫山神女,传说中与楚王云雨那位,出自宋玉,三峡附近有神女峰.意喻中国变化巨大,换了人间.
(7)、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8)、 白驹过隙:白驹,白色的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9)、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10)、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
(11)、却忽略了首先要做的,就是承担起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
(12)、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13)、⑤木李:果名。即榠樝(míngzhā),又名木梨。
(14)、“杜鹃再拜忧天泪”据传说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这句是对第二句的深化,这里是诗人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隆重,此处体现的是诗人的爱国之心。
(15)、(解读)出自《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尺虽比寸长,但也会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6)、“杜鹃再拜忧天泪”据传说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这句是对第二句的深化,这里是诗人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wWw.SLKJ.OrG出力。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隆重,此处体现的是诗人的爱国之心。
(17)、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18)、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苟不自新,何以获存。——梁启超
(19)、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20)、(解读)出自《d的十九大报告》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5、梁启超名句名段
(1)、(解读)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用于劝诫统治者。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2)、能做成一部“审美的”游记也算得中国空前的著述。况且你们是蜜月快游,可以把许多温馨芳洁的爱感,进溢在字里行间,用点心去做,可以极有价值的作品。
(3)、(16)(文言文专题——重点实词解释16)《岳阳楼记》
(4)、“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
(5)、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风行,将“少年”一词在清末社会里变成一种时尚的革命名词,彼时追求进步的年轻知识分子竞相以“少年中国之少年”或“新中国之少年”自称。1902年南洋公学学生组织“少年中国之革命军”,而汪精卫后来密谋行刺醇亲王载沣被捕,吟出“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名句,“少年也已经从概念、理想化身为血肉之躯、革命的先锋、未来历史的塑造者”。
(6)、不愿勾起相思,不敢出门看月;偏偏月进窗来,害我相思一夜。
(7)、在中共政治局就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集体学习时,习近平说:“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
(8)、 (解读)语出《礼记·学记》。释义: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9)、(6)(文言文专题——重点实词解释6)《爱莲说/河中石兽》(2011已测)
(10)、(诗歌鉴赏专题“八下”课内)关雎/蒹葭/茅屋/卖炭翁
(11)、(2019年6月24日)推荐阅读——爱默生和培根:论友谊
(12)、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梁启超
(13)、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14)、在路上,我知道了大哥哥和我两个表哥同姓,并且和姑妈一个小区的。他说,小区的人都称呼他是“十字路口”白衣美少年。我打量了他,确实长得还特别白,又穿着白色的秋衣秋裤。就是太瘦了,但是特别精神帅气。走着走着,他看到地上有个垃圾,二话不说,就连忙捡起扔进了垃圾桶。我问他:“垃圾这么脏,你为什么要捡?”他笑了笑,说:“我就是顺便,脏了一只手,但干净了一条路,就是件小事而已。”顿时,我觉得能认识这个哥哥,真好。
(15)、(11)(文言文专题——重点实词解释11)《愚公移山》
(16)、“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17)、感言:梁启超说有两种孩子气,一种是任性、耍小孩子脾气;另一种就是我们说的童心童趣。
(18)、梁思成赴美学习建筑,数年间都在在练习绘图基础。
(1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0)、隐秘区:是自己知道、别人却可能不知道的秘密。例如你的某些经历、希望、心愿、阴谋、秘密,以及好恶等。
(1)、(文言文专题)“重点虚词”/“词语解释”/“句子断句”/"人物分析”
(2)、“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课本P31探究与分享)
(3)、我竟以这样的方式,在十字路口认识了两位表哥,终生难忘啊!
(4)、他有九个子女,个个了得。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启礼三人均为中国院士,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国民d军官,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经济研究者,长女梁思顺为诗词研究专家,次女梁思庄为著名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为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是新四军早期革命者。
(5)、(诗歌鉴赏专题“七上”课外)峨眉~/江南~/行军~/夜上~/秋词~/夜雨~/十一月~/潼关(答案与解析)
(6)、(解释)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7)、(14)(文言文专题——重点实词解释14)《核舟记》
(8)、 (1)郑观应对西方富强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不在船坚炮利,而在西方的议院制度。(2)设议院也就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是国家富强的根本途径。出自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9)、《论语通说》中解释:“‘文’是礼文、节文之意。‘以文会友’,即是说在交友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朋友的素质,还要注意交友的方式,始终以礼相待。能做到以上两点,交友的过程不啻是个成仁的过程。”
(10)、(解读)所谓的乔哈里视窗(Johari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这个理论最初是由乔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视窗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它被分为4个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
(11)、翻译就是天地造人,只要有一个人那就有这个人该做的事情;人活在世上,活着一天就要尽一天自己的义务。就是说人生下来就有天职,每个人都被安排好了自己要做的事,所以要恪尽本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勤勤恳恳,努力过好每一天而不要偷懒。
(12)、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
(13)、“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1927年8月29 致孩子们
(14)、(2019年6月21日)推荐阅读1——刘心武:曹雪芹可能受到莎士比亚影响
(15)、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16)、朋友间的规劝要注意分寸和尺度,这是“交友投分”的另一重含义。“分”是本分、分量,“投分”就是要恰如其分。朋友间相劝要适可而止,不听也就算了,我们作为朋友的责任尽到了,再劝就会结怨。所以孔子在《论语》中告诫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过分了就会自取其辱,那又何必呢?
(17)、“武汉新肺炎”核心舆情事件梳理及相应精彩时评汇编
(18)、(解读)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18严幼陵,即严复。此时梁启超主张维新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
(19)、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20)、(解读)扬雄:《法言•问道》如果人没有礼,就谈不上道德修养。
(1)、(解读)这句出自《增广贤文》,告诉我们要学习用"爱语"结善缘,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阵阵的严寒。
(2)、“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对执法司法状况,人民群众意见还比较多,社会各界反映还比较大,只要是不作为、乱作为特别是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比较突出。(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原典)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4)、语文课堂小测同步古诗文(已整理核定)(此链接为2020届省中考背默范围)
(5)、第一组对比阅读《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俞平伯(先是朱自清版本)
(6)、(解读)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开宗明义地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7)、(2)有人说:“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8)、加长版假期,更配“武汉疫情”作文plus!
(9)、盲目区:是自己不知道、别人却可能知道的盲点。例如性格上的弱点或者坏的习惯,你的某些处事方式,别人对你的一些感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