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 名人107句精选

2023年08月26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中国古代名人录

1、中国古代名人录名单

(1)、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先辈留与后人的智慧宝典。家训最早可追溯到周公告诫子侄周成王的诰辞,自此绵延数千年,中国传统家训精深宏富,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司马迁对陈平的评价很高,“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其实陈平的才智丝毫不逊色于张良。

(4)、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5)、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6)、图片摘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的辛勤劳动,谢谢您的

(7)、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8)、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

(9)、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0)、当卓文君去司马相如家的时候,发现他家一贫如洗,就让司马相如和她一起去临邛生活。回到临邛的卓文君向自己的同族兄弟们借了点钱,和司马相如一起开了一家酒店。当时的卓文君负责卖酒和管理店里的事情,而司马相如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和伙计们一起洗涤杯盘瓦器。

(11)、   琅琊王氏,我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二十四史》中记载,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琅琊王氏共培养出了以王吉、王导、王羲之、王元姬等人为代表的35个宰相、36个皇后和36个驸马以及186位文人名仕。

(12)、最催人泪下的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3)、之后卓文君就在当天夜里的时候离开了家,与司马相如一起私奔去了成都。当卓王孙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气得大发雷霆,于是断绝了女儿的经济来源。

(1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5)、陈平投靠刘邦时直接被任命为都尉,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他们纷纷诋毁陈平。刘邦在与陈平交谈后,发现此人非同一般,反而更加信任陈平,“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16)、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17)、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18)、    译文: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从事奉父母延伸到事奉君王,藉以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也没有遗憾,最终圆满于立身行道,这才是孝道的完成。通过扬名后世来显耀父母,这才是最大的孝道。

(19)、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咏石榴花》

(20)、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大医学家。其所著的《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故后人称之为“药王”,“真人”,“药圣”。

2、中国古代 名人

(1)、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4)、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3) 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6)、发展总会超乎我们的想象,也远比我们想象来得精彩

(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9)、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10)、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经》。《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11)、舜选贤任能,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凶”,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传说他巡狩四方,整顿礼制,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要求人民“行厚德,远佞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宾服,四海咸颂舜功,因而《史记•五帝本纪》称“天下明德皆自 虞帝始”。

(12)、    赏析:《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分别是诸葛亮为告诫其子诸葛瞻和其外甥庞涣所作。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可以说各有侧重,《诫子书》强调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诫外甥书》则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13)、国学网站:www.minglunshuyuan.cn

(14)、吴道子名道玄,唐代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的画立体感很强,擅长画人物,用朱粉的厚薄来表现骨肉的高低起伏,如同塑像一样真实。又善于画佛像,形象逼真,人物的衣带子飘飘若飞,有“吴带当风”之誉,后世尊他为“画圣”。

(15)、陈平人长得很帅,又有才华,但就是娶不到老婆。偏巧在这个时候,户牖有个名叫张负的富豪,他的孙女年纪不大,但先后五次出嫁,结果五任丈夫都短命而亡。古人认为张负的孙女命里克夫,因此当地没人敢娶,但陈平却不怕。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负见到了陈平,一眼就看中了。

(16)、天宝元年,在贺知章的引荐下,李白得到了翰林学士的职务,成为唐玄宗的文学随从之臣,整日陪王伴驾,吟诗作词,但李白生洒脱率性,不喜欢官场的明争暗斗,因此他的这份工作只干了两年就被免职了,沦为平民百姓。

(1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18)、孔融、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杜牧、李贺、张九龄、王之涣、王勃、皇甫松、李珣、李煜、高适、王维、刘长卿、韩愈、柳宗元、顾况、李益、范仲淹、欧阳修、陆游、辛弃疾、岳飞。

(19)、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20)、其静若何?红梅绽雪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3、中国古代名人集

(1)、    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2)、    赏析:司马谈学富五车,所以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有人甚至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

(3)、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5)、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6)、他的思想,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全才,以及他的性格都是我们民族不可多得的才富,更重要的是,正是他和他的战友把中国从死潭中拉出来带入了正轨。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9)、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大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治水是与治国养民结合进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时,还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主动团结氏族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使百姓安居乐业。史书记载,洪水退去后,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他带领人们在田间修起条条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不仅治理水患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农业生产也取得了进步。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舜召集各氏族部落酋长开庆功大会,赐给他用美玉琢磨而成的玄圭,以示其丰功伟绩。并将其封于今日的河南禹州一带。当舜年老时,众人一致推举禹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10)、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1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2)、张良(?—前186)字子房,今安徽亳州人,汉初三杰之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狙击秦始皇未遂。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良身居乱世,胸怀国亡家败的悲愤,投身于倥偬的兵戎生涯,为刘邦击败项羽以及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官拜大司马之后,辞官归隐,是汉初三杰当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终的人。

(13)、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14)、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15)、软饭吃得绵绵不绝,涛声依旧,人们不仅没有嫌弃这种行为,反而愈加青睐,这恐怕是中国名人软饭史上的巅峰案例了。他就是妇孺皆知的唐朝大诗人——李白。

(16)、而我们回顾那些吃软饭吃得流芳百世的,人家本身就极具才名,无论李白、司马相如,还是汉朝宰相陈平,他们的智慧、才华本就高出于世人,愿意给他们软饭吃的女子,也是更重才具,而非色相。

(17)、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成就涉及到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

(18)、后来许氏亡故,李白中间又娶了两任普通人家的妻子,其中一位对李白颇为嫌弃,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就是对此的愤慨表达。最后一任妻子宗氏,那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可是当时的天下巨富。

(19)、字伯高,苏州人曾任常熟县尉。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20)、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4、中国古代名人榜

(1)、伏羲(生卒年不详),风姓,燧人氏之子。《史记》中称伏牺,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传说其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伏羲是古代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或人文初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2)、他的智谋堪比张良,后来辅佐刘邦战胜项羽,为西汉政权的建立、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本人也是政坛的不倒翁,做过三朝丞相。此人就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的陈平!

(3)、朱熹(115—1200.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勇猛好武,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

(6)、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8)、可以说,“软饭宰相”如果没有老婆的“钞能力”,后面又哪里有财资游走于各大诸侯之间?如果无法被刘邦相中,后面又何来流芳百世之说?

(9)、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屈原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2)、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13)、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15)、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

(16)、彭越不断后方破坏楚军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挥师南下。项羽刚愎自用,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

(1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梦令》

(18)、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19)、    译文: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个。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

(20)、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5、搜索中国古代名人

(1)、    译文:亲戚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2)、   赏析:以信为首,以行达信,开门施教,贵在待人。王氏家训把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放在首位,把“信”作为立身处世的第一要务。这摒弃了“死读书”关门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后人走出家庭,诚信地与人交往。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4)、孟子,名轲,山东邹城人。在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5)、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6)、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7)、黄帝、武则天、秦始皇,刘邦,刘桓,刘启,李世民、李渊、赵匡胤、铁木真、朱元璋、康熙、乾隆、李煜、成吉思汗。

(8)、非也,秦太后赵姬“软饭王”嫪毐被车裂、灭三族;武则天首任“软饭王”薛怀义,被太平公主率人将其活活勒死;太平公主“软饭王”崔湜被赐死,不得善终。这些靠色相吃软饭,依托于权贵,作为附庸的软饭男,竟没一个好下场……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0)、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

(11)、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12)、咨询热线:010-635127068266749

(13)、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14)、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15)、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16)、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17)、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18)、   译文:言行能一致,是信的极点;把美名推让给别人而自己承担过失,是德的极点;传播好名声使亲人显赫,是孝的极点;兄弟和乐,宗族欢欣,是悌的极点;在财物面前没有比谦让更好的了:这五条,是立身的根本。

(19)、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20)、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1)、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家里人很不解,认为陈平又穷又赖,是全县的笑柄,怎么可能把孙女嫁给他?张负解释道:“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陈平家里穷,没有聘礼,张负就自己出钱,“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纳妇”。此后,陈平在妻子家的资助下,“赍用益饶,游道日广”,开始崭露头角。

(4)、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最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7)、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