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浒传的名言警句113句精选

2023年08月28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关于水浒传的名言

1、关于水浒传的名言

(1)、此等地面,这般府分!又没强兵猛将,如何收捕得这

(2)、解释:听到某人名声,不如见到本人;见到本人,感到比听说的更好。

(3)、第一句: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林冲(林冲武艺高强,朴实忠厚,却是家破人亡,逼上梁山。)水浒传的名言3“屋破偏逢连夜雨”

(4)、《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5)、赵员外前行,鲁达跟在背后,看那文殊寺,果然是好

(6)、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本句大意是:胸中有怒气,但是不敢公开发泄或表露出来。

(7)、小屋,打将入去,并无一人。只见包裹已拿在彼,未

(8)、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按120回本计,前70回讲述各个好汉上梁山,后50回主要为宋江全伙受招安为朝廷效力,以及被奸臣所害。 

(9)、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10)、《水浒传》第45回:“杨雄听了,心中火起,便骂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廝倒来我面前,又说海闍黎许多事,说得个没巴鼻。眼见得那廝慌了,便先来说破,使个见识。’”

(11)、解释:酒中(喝醉)有另外一个世界,酒会让你到体验到另外不同的境界。

(12)、最让男人心驰神往的一句话——“潘、驴、邓、小、闲”

(13)、《水浒传》第53回:戴宗道:“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14)、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本句大意是:在别人的矮屋檐下讨生活,怎么敢不低头呢?这两句比喻受制于人,其得顺从。今常作“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用于表示处于别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不得不忍气吞声的心理。

(15)、语出明朝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广交朋友,能够使人在遇到危难恶时候,帮你度过危机。

(16)、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不出门:传播不到门外去。恶事:坏事,见不得人的事。这两句大意是:好事不容易传出去,坏事传得很快很广。

(17)、不是兄弟你不好是这世道不干净容不得你这样做人。

(18)、解释:一个人看到的事情都未必是真相,那么你从别人口中得到的信息,就一定要保持一个怀疑的态度,起码不要全然相信。

(19)、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 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 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

(20)、《水浒传》第五十二回。“戴宗二取公孙胜李逵独劈罗真人”,发生的背景是梁山在高唐州斗法败于高廉,急等公孙胜回来救急,于是戴宗和李逵跑遍蓟州城内外,却始终寻公孙胜不着,眼见“山重水复疑无路”,万千辛苦付东流,忽然间却“柳暗花明”,从与一老者的纠纷中偶然探知了公孙胜的确切位置。吃尽连日奔波苦、备感肩头重千斤的戴宗,不由感慨道:“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2、关于水浒传的名言警句

(1)、解释:治理天下要靠行仁义,行仁义天下百姓都会归附,如同水归大海。仁义不施就会导致民怨沸腾。

(2)、单丝不成线。——《水浒传》有眼不识泰山。——《水浒传》有钱可以通神。——《水浒传》敢怒而不敢言。——《水浒传》不怕官,只怕管。——《水浒传》胜败乃兵家常事。——《水浒传》

(3)、晁天王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亲率众兄弟远赴江州于刀下救出了宋江,从他们险些绝命于江州来看,此次营救绝对称得上是九死一生。由此来看,晁盖对于宋江的营救确是真心实意的,是抱着有一分希望,就尽百分百努力来做的。因此,晁盖后来对宋江的让位也非作秀表演,而是发自肺腑。否则,晁盖凭借寨主的身份完全可以找到各种理由延迟救援,那么宋江必将身首异处。宋江上山后对晁盖的一番甜言蜜语,特别是每每征战时“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的体贴入微之语,让晁盖感动了许久。

(4)、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这两句大意是:要是早知道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后悔当初不应该那样做。

(5)、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今番欲作悲秋赋,回想西山又日斜,天边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6)、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

(7)、《水浒传》第35回:“宋江听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

(8)、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却之:推却,辞谢不纳。恭:恭敬。过:过分。这两句大意是:推却不受吧,太不恭敬;冒然接受吧,又太过分了。“却之不恭”是从《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意即“一再推却拒绝别人是不恭敬的”)句简化

(9)、(施耐庵《水浒传》) 2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10)、第二句: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费保(这句话道出了梁山英雄的结局。读《水浒传》,从费保少有的几句话,可以看出费保很有才智见识,应该不在燕青之下。李俊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化外暹罗国国王,想来费保一定是功不可没。)

(11)、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

(12)、《水浒全传》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神明鉴查。”

(13)、出自元·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田地中的稻苗已经被晒得枯黄,农民心中焦急的像煮汤一样,贵族公子们自在的散着扇子。这句话讽刺那些贵族人们,不关心农民疾苦,终日享受。

(14)、11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15)、智真长老得知,引着首座、侍者,出山门外来迎接。

(16)、解释:快乐到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亨通到极点,就会转化为不利。

(17)、《水浒传》第35回:“宋江听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

(18)、老和尚,因见智深输了去,怕崔道成、丘小乙来杀

(19)、面,只见床上三四包衣服,史进打开,都是衣裳,包

(20)、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纵然叫捧尽所有江湖的水,也难以洗尽今天脸面上的羞耻。

3、关于水浒传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阶砌下流水潺?。培院后好

(2)、语出明朝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柔软是立身的根本,刚强是惹祸的根源。

(3)、恰是寒冬气象,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纭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4)、《水浒传》第23回:“武松挽住宋江说道:‘尊兄不必远送。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5)、伦,寻思道:“自身本事低微,如何近的他们?不若

(6)、语出《水浒传·一百一十九回》。宿生:前生。贫富贵贱都是前生带来的,寿命的短长都是命中注定的。

(7)、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凌:高出。这几句大意是:身材魁梧,有万夫难敌的威风;讲话有气魄,表现出千丈凌云的志气。这几句是《水浒传》二十三回所刻画的打虎英雄武松的形象,不仅有外貌描写,而且勾勒了他的语言、志气、威风、气度,的确是一条好汉。

(8)、要夺头功,一骑马,一把刀,直抢入城去。城上看见刘唐飞马奔来,一斧砍断绳索,坠下闸板,可怜悍勇刘唐,连马和人,同死于门下。

(9)、出自元·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外表堂皇不如内心充实。

(10)、试想,如果大宋朝肯按条例办事,就不会让王进、林冲这样的优秀人才流失,就不会有搜刮民脂民膏的十万贯生辰纲出现,就不会有蔡京高俅宵小的一步登天,就不会有高廉、慕容等一大批裙带官僚的飞黄腾达,就不会有白秀英、刘高妻这种官妇的嚣张跋扈,就不会有镇关西、蒋门神这样的恶霸横行无忌,就不会有宋江、戴宗这些黑白勾结的官痞林立。一句话,条例不依,法纪废弛,上下皆乱,国家危亡。如此深刻的一句话不是由深韵官场规则的宋江说出,也不是由自负学富五车的吴用说出,却偏偏是由李逵说出,这倒不是因为李逵智谋过人,而是因为李逵质地单纯,不为俗物所迷惑,故能抛开虚华掩饰的外表,看到了事情最深刻的本质。

(11)、 兵微将寡,古之善用兵者,能使寡胜众,斯为美矣。

(12)、《水浒传》第118回:“当下催军劫寨,大刀阔斧,杀将进去。”

(13)、其实,咱梁山也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来,来来,来看看水浒传里的那些名言名句!

(14)、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通:相通,通连。本句大意是:钱能使人与神仙相通。

(15)、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惺惺(xīng星):聪明人。惜:爱惜。识:赏识。这两句大意是:聪明的人总是爱惜聪明的人,英雄汉总是赏识英雄汉。

(16)、《水浒传》第19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

(17)、解释:就是得来容易的失去也容易,得到困难的失去也困难。

(18)、平生未有入绿林之志而入绿林,平生不敢有遇公明之愿而遇公明。

(19)、做个人情。”苦苦地请刘唐坐了第五位,阮小二坐了

(20)、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应该取得的却不及时去取,机会过去以后可不要后悔。

4、关于水浒传的名言金言

(1)、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号

(2)、解释:社会人情从人的态度的冷淡或热情可以看出来,人的脸色好坏因对方的地位高低而不同。

(3)、解释:树上烟气迷蒙,花草上露珠闪闪。中间走着护拥着皇帝的仪仗队,仪仗队举着旌旗和剑戟,旌旗招展,剑戟森森。

(4)、《水浒传》第26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鹅行鸭步 执鞭随镫 搜根剔齿 单丝不线 近火先焦 推聋妆哑

(6)、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这里指夜晚。这两句大意是:人当处于欢乐的时候,总是嫌夜晚太短;处于寂寞的时候,又恼恨五更太长。

(7)、司频逞妙艺。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

(8)、解释:树上烟气迷蒙,花草上露珠闪闪。中间走着护拥着皇帝的仪仗队,仪仗队举着旌旗和剑戟,旌旗招展,剑戟森森。

(9)、《水浒传》第21回:宋江道:原来却在这里!一不做,二不休,两手便来夺。

(10)、那里等候。我买些纸烛,随后便来。”李牌将银子望

(11)、出自元·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太阳火红的高挂在孔子,晒得大地好像燃烧了一样。田地中的稻苗已经有一般被考的枯黄。

(12)、最早出自南宋诗人夏元鼎的《绝句》: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13)、解释:风吹白花落,皎洁的月光被云层遮挡哪里还能看到。

(14)、第六位,阮小五坐了第七位,阮小七坐了第八位,杜

(15)、解释:听到某人名声,不如见到本人;见到本人,感到比听说的更好。

(16)、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世情:社会人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面:指人的脸色。这两句大意是:社会人情从待人态度的冷淡或热情可以看出来,人的脸色因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化。

(17)、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噪!”

(18)、而来,现在多将——说成“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是接受别人馈赠时的谦词,表示接受感到愧疚,拒绝里觉得失礼的矛盾心情。

(19)、解释:社会人情从人的态度的冷淡或热情可以看出来,人的脸色好坏因对方的地位高低而不同。

(20)、解释:快乐到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亨通到极点,就会转化为不利。

5、关于水浒传的名言诗句

(1)、(施耐庵《水浒传》) 2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2)、《水浒传》第7回:“这伙人不三不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3)、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嚎。

(4)、他,已白都吊死了。智深、史进直走入方丈后角门内

(5)、《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们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兄弟。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6)、解释:乱世中武将们帮助君主打天下,君主需要给予武将们权利以充分发挥其才能;但是平定天下后,君主集权,拥有权力的武将们就成为了不稳定因素,于是便不再受重用,甚至于被除掉。

(7)、庙中去了。王进自去备了马,牵出后槽,将料袋袱驼

(8)、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

(9)、解释:治理天下要靠行仁义,行仁义天下百姓都会归附,如同水归大海。仁义不施就会导致民怨沸腾。

(10)、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九回。这两句大意是:作了好事或作了坏事,最终都将受到报应。且是来得早晚不同罢了。此二句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来到”(元·无名氏《来生债》)一样,反映出前人最朴实、最鲜明的善恶观。

(11)、符玉篆。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

(12)、”从晁盖的“忿怒”,便不难看出此时晁、宋二人心中的芥蒂之深。在被副手连番算计,班底严重缩水的情况下,不明敌情、急于建功的晁天王这一去自然是凶多吉少。且不说晁盖之死是否真得出自宋江策划,单就宋江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为由,屡次架空晁盖而言,宋江取代晁盖之心已昭然若揭。晁盖即使不直接死于宋江之手,必也是被宋江威逼而死。看似充满关心和体贴的“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其实是《水浒传》中最阴险,最狠毒,最有心机之语。

(13)、自幼曾读经书,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14)、土起处,新官已到亭子前下马。府尹接上亭子,相见

(15)、《水浒传》第53回:戴宗道:“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16)、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须:却。这两句大意是:隔着墙却有耳朵在听着,窗户外边难道没有人听见?此两句语本《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17)、中,满泛着瑶池玉液。玳瑁盘堆仙桃异果,玻璃碗供

(18)、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这两句大意是:光听说名字不如眼见一面,亲自见面胜于听说姓名。

(19)、家投东京去,你休相送。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去,

(20)、退。”三人扶住林冲,只得坐了第四位。晁盖道:

(1)、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却之:推却,辞谢不纳。恭:恭敬。过:过分。这两句大意是:推却不受吧,太不恭敬;冒然接受吧,又太过分了。“却之不恭”是从《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意即“一再推却拒绝别人是不恭敬的”)句简化

(2)、最早是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4出:“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3)、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

(4)、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这是两句俗语。它用种什么就收什么这个简单道理,比喻造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含有普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思在内。

(5)、12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今番欲作悲秋赋,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6)、闷似蛟龙离海岛,愁如猛虎困荒田,悲秋宋玉泪涟涟。

(7)、    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  

(8)、第六句:小人此去,定有结果,只恐主人此去,定无结果。-------燕青(想燕青自小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可怜的孤儿。幸得卢俊义收留,教他文武。如今功成名就,却看透朝廷,被迫流浪。可是玉麒麟卢俊义,不知存亡进退之机,不听忠劝。)

(9)、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

(10)、景文兄弟情,亩异禾同颖。日边多便驿,频书来越岭。

(11)、16史文恭正走之间,之间阴云冉冉,冷气飕飕,星雾漫漫,狂风飒飒,虚空中一人,挡住去路

(12)、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一回。本句大意是:君子只问自己有什么灾祸,而不问自己有什么福分。是君子,就有一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胸怀和气质,他不怕灾祸,敢于正视现实,去经受灾祸的磨练,所以他敢于“同灾”。而去寻问福气,则被认为是贪求和没有出息的行为,故君子不屑。

(13)、解释:风吹白花落,皎洁的月光被云层遮挡哪里还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