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教育思想教育分类有哪些132句精选

2023年08月29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卢梭的教育思想

1、卢梭教育思想的集中提现

(1)、(目标院校直系学姐一对一)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2)、②儿童期的教育(2~12岁):又称“理性的睡眠期”,主要进行感官教育和发展身体,强烈批评在儿童期进行理性教育的做法。又认为这一时期的儿童应掌握一些道德观念,在方法上要行动多于口训,最好是利用儿童自身不良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使他们接受教训。

(3)、卢梭根据人的成长发育规律,把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从出生到十二岁为一个阶段,十二到十五岁为一个阶段,十五到二十岁为一个阶段。

(4)、①教育目标: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5)、⑶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正确看待儿童;不要在儿童的心灵成熟之前就向他们灌输本是要求于成人的东西,以免摧残儿童的心灵;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实施消极教育(成人的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注意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6)、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年4月5日-1679年12月4日),英国的政治哲學家,現代自由主義政治哲學體系的奠基者。

(7)、卢梭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思想家,他对封建教育提出了猛烈的抨击,提出了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而且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8)、其次,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社会之中,公民是有等级的;

(9)、爱弥儿和苏菲一见钟情,爱弥儿“情愿睡在(苏菲家)屋子外面的那条壕沟里。”(631)听说这会败坏苏菲的清誉,又想离得远远的。总而言之,在双方大人的监护下,爱弥儿和苏菲健康地交往、纯洁地热恋着。在这里卢梭区分了爱情与虚荣:虚荣只会向对方提出要求,而“爱情是向对方提出了多少要求,而自己也给予对方多少东西,它本身是一种充满了公平之心的情感。”(654)

(10)、卢梭认为这个时候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教学生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恶习。卢梭认为人类天生的唯一无二的欲念是自爱(armourdesoi),也就是广义上的自私(amour-propre)。这种自私,对它本身或对我们都是很好和很有用处的。…它的变好或变坏,完全看我们怎样运用和使它具有怎样的关系而定。”(95)这时候的教育不是教导理性,而是消极地、防止心灵沾染罪恶(习得外在的罪恶),思想产生谬误。用中国古话称为童蒙养正,养成一个淳朴自然的自我。既要保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自由的活动和玩耍;但也绝不要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愿望,培养出一个贪得无厌的小暴君,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大发脾气。因为很多痛苦之所以产生,正在于愿望与能力的不对等,获得幸福的关键不在于单纯的减少欲望,也不在于拼命地增强能力,而在于使能力和需求两者之间得到平衡。

(11)、⑦推崇在学校内模拟政府机构组成相应的团体,让学生受到生动的行政管理训练,即“未来政治家的培养场所”。

(12)、德国哲学家康德是个生活刻板而守时的人,当地人能把他散步的时间当钟表,他这一生只有两次没准时散步,一次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那天,另一次是康德读一本著名的书入了迷,那本书就是卢梭的《爱弥儿》。正是卢梭的《爱弥儿》使得康德从一个科学理性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道德理性主义者。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渴望知识,不断地要前进,有所发明才快乐。曾经有一个时期,我相信这样才能使人生命有其尊严。我轻视无知的大众。卢梭纠正了我。我意想的优越感消失了,我学会了尊重人,认为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所有人恢复其为人的共有的权利,否则我就还远不如寻常劳动者那样有用。”

(13)、“运动的物质就表明了存在着一种智慧,这是第二个信条。”(391)这里使用了钟表匠之喻;世界是由一个有力量的和有智慧的意志统治着,卢梭称其为上帝。

(14)、(注:本段图文作者江绪林,原题《卢梭摘要》)

(15)、十八世纪的法国流行的还是强迫儿童服从权威,强调机械记忆、利用体罚来恐吓儿童的经院教育。由僧侣和贵族构成的封建统治阶级享有无上的权利,他们以“神”为中心,贬低了“人”的地位,蔑视世俗生活,用禁欲来压制人性,利用传统的古典主义来培养为特权阶级服务的人。卢梭对当时的封建制度和经院教育深恶痛绝,作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代表和平民阶级的代言人,他对压迫人权的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残害人性又违反自然规则的文化教育进行彻底的谴责。他认为人们的生活被局限于奢靡和虚节的风俗里,人们的智慧全是封建统治之下的奴性的偏见,人们从生到死都在压迫当中。卢梭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文明”,反对教育为特权阶级服务,宣扬天赋人权,倡导人生而平等,主张自然教育,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天性的发展,要与人的身心发展各个阶段相一致,从而培养独立自主、自由平等、道德高尚的“自然人”。

(16)、《爱弥儿》问世以后,迅速传播到整个欧洲,并引起强烈的反响。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许多教育家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巴西多、康德、裴斯泰洛齐和杜威都从不同方面受到卢梭思想的启发。

(17)、再次,自然人又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宜、无所不能的;

(18)、第一卷除了导论,还涉及到两岁前的幼儿的培育。卢梭谈到两个关键的原则:第1个原则是父母不要过度保护和溺爱,自然的痛苦也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没有生过小病,怎么知道健康的可贵呢?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该注意给儿童充分的自由探索的空间,儿童生来就有通过身体感知进行学习的能力,父母要让他看、让他摸、让他听,生动的体会到远近冷热软硬轻重等等感受,要让他习惯看新的事物,另外父母还应该让孩子在室外充分的锻炼身体,只要不使孩子做超过他们能力的事情。

(19)、第二点适合这个阶段的教育方式,不是讲道理,不是读寓言等书籍(因为孩子无法区分学习寓言中好的部分还是坏的),而是身教与体验式的教育。

(20)、拿破仑曾评价卢梭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

2、卢梭的教育思想教育分类有哪些

(1)、按照卢梭的划分,教育的第二阶段是十二到十五岁。在十二岁以前卢梭不主张对儿童进行积极的理性教育,只关心儿童的身体成长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在接下来的阶段,卢梭准备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理性教育了。卢梭对孩子实行的理性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灌输,他更重视能力的培养。卢梭认为,知识是无限的,而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如果以知识为教育追求的目标,那么即使花费毕生的精力也不可能获得全部的知识,何况很多知识还是错误的和无用的,学习这些错误和无用的知识,又会浪费人宝贵的生命。所以,卢梭要教给爱弥儿的是有用的知识和学习的能力。在卢梭看来,能力比国王的王位还要重要。(7)

(2)、《爱弥儿》一出版就在欧洲引起了轰动,由于书中有的观点在当时比较激进,卢梭因此流亡国外,这本书也成为了禁书。据说,书虽然被禁,当时的法国王室却根据卢梭在书中的主张,鼓励后来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学习手艺,所以路易十六后来精通制锁、开锁,成了著名的锁匠皇帝。他还觉得法国的断头台刑具不太好用,亲自做了改进,没想到在法国大革命中,他自己就做了断头台的刀下鬼。

(3)、第他系统地论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路,提倡性善论,反对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4)、我同意能力比知识重要,但这句话只有在没有条件获得知识的情况下才成立,因为任何能力的运用都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作为条件。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当他需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他首先要开展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收集和问题有关的信息、学习和问题有关的知识,一个对与问题有关的知识一无所知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所以,卢梭如此轻视书本知识的态度我是绝不认同的。

(5)、卢梭把道德教育放在最后阶段,即孩子长到十五至二十岁才开始接受道德教育。卢梭的教育思想里基本上没有涉及集体生活,他只教爱弥儿这么一个学生,除了体育竞技比赛时爱弥儿不得不和其他同龄孩子在一起外,其它时间他都只和老师待在一起。为了避免引起性幻想,卢梭更不可能让爱弥儿和女孩子在一起学习和玩耍。卢梭这样写道:“读书、孤独、懒散、坐着不动的生活、同妇女和青年的交往,所有这些,都是他这个年龄所要通过的危险的路径,它们不断地把他引到危险的边缘。”(10)卢梭的办法有两个:一是让爱弥儿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人为造成身体疲劳以转移他的注意力;二是把他和上述危险源隔离开来,不让他有道德败坏的机会。

(6)、一旦一群人相互建立了契约,成立了一个“公益的共同体”,它会平等地保护每个人的财产和自由,获得依据公益制定的法律的保护后,每个公民的自由与财产就有了更坚实的保障,这自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实际上,卢梭也看到了在公民与代表公益的主权者之间有一个执政的中间体。国王他们负有掌管行政,执行法律和维护公民自由的责任,但这个中间体,第一会有倾向到自己的个别意志,第二会有小集团意志,目的就是维护执政者的利益,显然这些个别意志或小团体意志与代表每个公民意志的公益会产生张力,那怎么办呢?

(7)、卢梭的著作《爱弥儿》,这是一本小说题材的著作,书中的小主人翁名叫爱弥儿,卢梭在书中描述了他的成长。他根据儿童的天性发展,把教育分为四个阶段。第婴儿期。卢梭认为从人诞生到2岁是婴儿期。这个阶段没有感情,没有思考,有的仅是感觉而已,他不能够意识自己和事物的存在。教育必须以体育锻炼与身体养护为主,倡导体育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儿童自然成长。第儿童期。卢梭认为由婴儿期到十二岁为儿童期。该阶段身体活动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与完善,但是理性还不健全,因此这个阶段在继续注重体育教育的同时,要进行感官教育。第少年期。卢梭认为十三岁到十五岁是少年期,它属于人的一生能力最好的时期。人在这个时期,已经有了理性的发展,它是知识教育的前提。卢梭认为在这个阶段实行智育。第青年期。卢梭认为从十六岁到二十岁为青年期。这个阶段,容易冲动,性情容易改变,不服管教。卢梭主张实行道德教育。

(8)、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因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一切人的堕落都是由于社会的负面影响。卢梭在《爱弥儿》这一本书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开创新教育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归于自然”。因此卢梭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自然教育。

(9)、如果让教师自己去选择正确和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谁能保证教师的选择就一定是正确和有用的呢?比如卢梭自己的选择在我看来就是错误的,他认为市场上越没有价值的技术反而越重要,因为农产品价格最低、工业品次之、奢侈品价格最高,所以农业比工业重要、工业比奢侈品行业重要。按他这个标准,现在的理论物理学、芯片技术都处于不重要的地位,他绝不会让他的爱弥儿去学习这些知识。

(10)、卢梭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其公民教育的具体内容如下:

(11)、由于排斥了书本知识,卢梭对爱弥儿能力的培养就只能是生活和生存能力方面的了:农业劳动、体育竞技、生存锻炼。明显矫枉过正了!

(12)、(6)(英)罗素著《罗素论教育》第5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4月第1版

(13)、在对上帝的一番沉思后,萨瓦省牧师说,行为的准则“是在我内心深处发现的,因为大自然已经用不可磨灭的字迹把它们写在那儿了。……良心是最善于替我们解决疑惑的。…良心是灵魂的声音,欲念是肉体的声音。…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按良心去做,就等于是服从自然。”(410-411)

(14)、(4)智育:卢梭强调从自然中学习,主张要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独立观察和研究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他认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启发儿童、青年的自觉性,为此特别重视动机、兴趣和需要在学习中的作用。

(15)、到了这个时候,卢梭认为岸边已经成熟到。的责任,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选择在一个地方过自由的生活了,于是埃米尔与苏菲结为了夫妇,他们能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16)、卢梭反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许多诗人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就连歌德、雨果、乔治·桑、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

(17)、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强调儿童中心的教育思想家,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著作有《爱弥儿》,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思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 

(18)、关于爱弥儿的信仰,卢梭说“我既不叫他加入这一派,也不叫他加入那一派,而是让他自己正确地运用他的理智去选择。”(368)如果爱弥儿不加反思地信仰某种宗教,他认为那只是做了特定的宗教信仰的奴隶。

(19)、卢梭先培养爱弥儿忍受痛苦。人生中很多痛苦来自愿望和能力不平衡,因此要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的“能力不足”。这里卢梭也常常表现出在基督教与斯多葛学派观念之间的摇摆,一会儿说,“想到还有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将结束今生的痛苦,我们就会感到轻松的”(77);一会儿又说,“在所有一切的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80)

(20)、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将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3、卢梭的教育思想

(1)、最后,要注意到儿童天性的个体差异,要求因材施教。

(2)、卢梭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政治上,他的反封建、反专制的精神影响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同样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许多作家。

(3)、第卢梭的教育思想高度尊重儿童的天性,倡导的是自然主义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4)、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5)、(5)(法)卢梭著《爱弥儿》第100页,商务印书馆出版,1978年6月第1版

(6)、那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呢? 首先,卢梭的教育思想理论中,与教育有密切联系的是性善论和感觉论。卢梭认为自然是善的,人心是善的,只是社会把人变坏了,强调良心在使人为善中的重要作用,良心它不仅能够指导人判断善恶而且能引导人弃恶从善。卢梭深信人的心灵中存在人是世界的巨大的量,人生来就具有学习的能力,理性可以使人认识事物,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

(7)、(5)德育:卢梭主张,从天赋良心与自爱出发到爱亲近的人再到爱全人类,激发青年自然涌现的善良感情,发展理性,在行为中接受道德的磨练。

(8)、夏尔·路易·德·塞孔达,拉布雷德与孟德斯鸠男爵(法语:CharlesLouisdeSecondat,BarondeLaBrèdeetdeMontesquieu,法语:(mɔ̃tɛskjø),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是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律师,也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9)、那种纯粹的美德便处处面临危险。两个人都部分地丧失了对纯洁的看护,美德蒙受了疏远。爱弥儿不再是爱弥儿,而仅仅是苏菲的丈夫。“两个人彼此都在想远远地避开对方的监督,以便爱怎么活动就怎么活动。我们再也不像从前那样结合成一个人,我们是两个人了,因为社会的风气使我们相互分离。”(749)这种离心离德在自由和通达的名义下是诱惑人的。

(10)、总之,自然教育理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和评价自然教育的思想,切忌生搬硬套。 

(11)、第三点,卢梭主张在道德教育方面最重要的一条是“绝不损害别人。”(115)。教人为善,如果不以这个为基础,甚至是虚伪而有害的。在卢梭调教下,此时的爱弥儿“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很少同别人一块儿生活,因此沾染他们偏见的机会也就不多。”(124)就这样,爱弥儿长大为成熟的儿童也并没有牺牲快乐的时光,他的理智得到了发展,也享有了身体所允许的自由。

(12)、以上就是卢梭在《爱弥儿》中表达的教育理念,其实不止关乎一个人如何成长为自由而有德性的人,也透出他的宗教观念和政治哲学理念。我们使用他的《植物学通信》来学习博物学的一些主题,并不需要完全接受他全部的理念,而是看重他对教导清晰的思路,并且也让我们意识到教育是如此复杂的一件事。盼望这个梳理可以帮助大家思考古典教育中相似的话题,我们该如何回应一个人成长过程这些复杂而困难的话题。

(13)、18世纪法国最著名,也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主要代表作有《爱弥儿》。在该书中,卢梭提出并详细论述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教育理想。

(14)、卢梭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在任何事情上,你们的教育都应该是行动多于口训,因为孩子们是容易忘记他们自己说的和别人对他们说的话的,但是对他们所做的和别人替他们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记了。”4所以,父母的以身作则是进行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15)、《爱弥儿》细腻生动的想像力、感人至深的情感和语言、爱欲与自由的对峙、宗教意识的灵性沉迷与斯多葛学派自然与命运意识的宁静之间的张力、对凡俗和政治的尊重和最终放弃……在卢梭的《爱弥儿》那里,柏拉图的《理想国》复活了,而且以更真实的方式——复活是因为同样借助独白或对话的文学体裁,不过在卢梭这里也具有独特的特征即将不同的概念框架都纳入同一个叙事中而不至坍塌;更真实是因为活生生的爱弥儿的经验代替了哲人的谈论,而诸如斯多葛的命运意识、基督教等后柏拉图时代的资源被引入其中。

(16)、(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首先,一个必要前提是要改变对儿童的看法,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并呼吁人们既不要把儿童当成待管教的奴仆,也不能把他作为成人的玩物。

(17)、最后,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

(18)、③提出别具一格的分阶段教育。将自然人的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按照年龄划分,针对每一阶段提出培养的目标和方法,采用具体的内容,渗透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此外还着重提倡女子教育。

(19)、在即恶学上,赫尔巴特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收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认为多方面的教育应该是统一而完整的,学生所学到的一切应当是一个统一体。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特点。

(20)、卢梭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自然主义的教育。他曾写道“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但到了人手里就全部变坏了”,他的这种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

4、卢梭的教育思想教育分类

(1)、谈到启示宗教。卢梭认为启示宗教和教理是令人迷惑的。“我们对上帝的深刻的观念,完全来自理性…由人来启示,是一定会贬低上帝的。”(426)牧师转向自然之书,“我决定:我既不接受启示,也不否认启示。…我在这个问题上始终保持一种敬而疑之的态度。”(446)不过,牧师也借着比较柏拉图之死与耶稣之死,特别表达了对《圣经》和《福音书》的认同和喜爱,因为没有一个人像耶稣那样教导和实践了高尚纯洁的道德。(447)

(2)、③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主张智育和劳动教育。在学习知识的问题上,放在首位的是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通过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在学习内容上,要求的是有用且能增进人的聪明才智的知识,另一个原则是不要让孩子学习他不能理解的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在智育方法上,卢梭的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觉自动地学习,强调儿童从活动中学习。

(3)、因此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善于利用孩子趋乐避苦的天性,遵从孩子的良心,抓住时机,发展孩子的理性能力。“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和恶。使我们有喜善恨恶的良心,尽管它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56)

(4)、⑴自然教育基本含义: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或者说回归到自然界中。卢梭认为,善良存在于自然状态中,所以儿童必须远离城市,15岁以前的教育必须在农村中进行。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的。只有三种教育圆满地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所谓教育“回归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是良好有效的教育。

(5)、综上,卢梭的女子教育目标是把女子培养成“贤妻良母”。

(6)、卢梭的教育理论对欧美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德国的泛爱教育运动、瑞士的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等等,无不受到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启发。

(7)、(3)卢梭奠定了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教育的理论基础,他们在自然教育理论中找到了儿童中心主义思潮的萌芽。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构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以后西方教育发展的主线之一。

(8)、如何与孩子沟通?我想,卢梭父子的经历可以告诉我们。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寻找共同的话题,以同伴的姿态与孩子进行交流,这便是方法。

(9)、(2)各年龄阶段的教育任务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

(10)、卢梭主张人们通过契约结合成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代表共同的意志,因此并不会剥夺公民的自由,自然人变为公民,但依然可以自由而有德行地生活。政治教育之后,爱弥儿差不多是一个成熟人来。之后,卢梭就把爱弥儿带回到苏菲身边。他们结婚了,并且告诫他们,虽然爱情不可避免会淡去,但维系的一个办法是“在结为夫妻之后继续像两个情人那样过日子。”(735)

(11)、最终牧师把各种宗教都看成有益的制度,而真正的崇拜是心的崇拜,“真正的心就是神灵的殿堂,不管你在哪一个国家和哪一个教派,都要以爱上帝胜于爱一切和爱邻人如同爱自己作为法律的总纲。”(454)在一个很长的注解中,卢梭比较了宗教狂信和无神论,并认为前者较好。“宗教的狂信尽管是容易导致血腥和残酷的行为,但不失为一种强烈的热情,它能鼓舞人心,使人把死亡不看在眼里,赋予人以巨大的动力,只要好好加以引导,就能产生种种崇高的德行;反之,不相信宗教,以及一般的好辩的哲学风气,却能斫丧人的生命,使人的心灵变得十分脆弱,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于低级的个人利益和卑贱的自身,一点一点地败坏整个社会的真正基础。无神论之所以不造成流血行为,并不是由于爱好和平,而是由于对善漠不关心。”(455)

(12)、卢梭给爱弥儿讲了他自己信仰的故事:忘记了宗教、逃离异乡、良心近乎泯灭的少年卢梭为萨瓦(Savoyard)省的一个有品德的牧师所搭救和帮助,心灵被唤醒,追问牧师。萨瓦牧师说:“心灵的宁静,在于把所有一切扰乱这种宁静的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事事把生活放在第一位的人,是最不会享受生活的。而一个人如果汲汲与谋求幸福,他往往会落得极其不幸。”(375)在这番具有斯多葛色彩的话语之后,牧师陈述了自己的信仰观念,这就是有名的“一个萨瓦省牧师的信仰自白”。这里其实全面陈述了卢梭的宗教观念。

(13)、赫尔巴特最著名的是其“四段教学法”,即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进行。后来他的学生将其发展成“五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和应用。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14)、卢梭幼年丧母,在姑母和乳母的照料下与思想先进且感情丰富的父亲一起生活了十个年头。善良而又爱读书的父亲对卢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他打开了了解社会和劳苦人民的大门,奠定了他新颖的社会政治观基础,也造就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我母亲留下了一些小说,吃过晚饭我就和父亲读这些小说。起初,父亲不过是想利用这些有趣的读物叫我练习阅读,但是不久以后,我们就兴致勃勃地两个人轮流读,没完没了,往往通宵达旦。一本书到手,不一气读完就决不罢休的。有时父亲听到早晨的燕子叫了,才很难为情地说:‘我们去睡吧,我简直比你还孩子气呢。’”1卢梭曾在《忏悔录》中满怀热情而又略带辛酸地回忆了父亲和母亲的故事。深情的父亲对母亲的挚爱和追思对卢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造就了他丰富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一颗敏锐的心灵。“赐给我生命的就是这样两个人,上天赋予他们的种种品德中,他们遗留给我的只有一颗多情的心。”2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卢梭的成长尤其是其教育思想的影响都是重大的。他对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很多都来自于他早年在潜移默化中从亲人身上学到的品质和思想。

(15)、在人性论问题上,卢梭认为人性善。卢梭秉持“性善论”的观点,这是其整个社会发展观的一部分。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同时,他还强调“良心”在使人为善中的作用。他认为,良心能够指导人判断善恶,引导人弃恶扬善。为了祛除恶劣的教育对人良心的污染,最好的办法是让儿童及早远离乌七八糟的城市社会,到接近自然的农村生活。

(16)、有用的知识和无用的知识应该由谁来界定?如果谁都无权界定,那么提出区分有用的知识和无用的知识就没有意义,如果有人掌握了界定知识是否有用的权力,那么这又违反了教育价值中立的原则,无神论者认为学校不应该教授宗教课程,而宗教信徒却认为他们信仰的宗教是至高无上的真理,应该通过学校传授给学生。结果是谁夺得了国家的统治权,谁就夺得了学校的教育权,不仅没有杜绝错误和无用的知识,反而让错误和无用的知识在学校大行其道。

(17)、第四阶段,15岁到成年,注重道德、宗教及情感的教育。

(18)、进入近代,国家的教育思想与民族的教育思想都在发展,这在英国哲学家洛克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漫画》中,一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19)、①教育目标: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培养忠诚的爱国者;②教育内容:把德育和智育结合在一起;③主张国家掌管学校教育;④主张教育平等,要求儿童接受同样的教育;⑤国家对优秀教师予以提拔重用,不要使之成为终身职位;⑥体育是教育中最重要部分;⑦推崇在学校内模拟政府机构组成相应的团体,让学生受到生动的行政管理训练,即“未来政治家的培养场所”。

(20)、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他自己独特的生活;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儿童期的存在并非单纯地为成年生活作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这种关于儿童的观念在人类的儿童观演变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5、教育家卢梭

(1)、卢梭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强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

(2)、自然主义教育是《爱弥儿》中最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遵循自然法则,培养自然人。总体来看,书中体现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必须回归自然、教育应该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的特征、教育应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

(3)、所以这个时期的一大教育原则是让儿童的能力与愿望相匹配,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卢梭认为正因为人有太多遥远的谋划,追求那些超过自己的能力、也不是真实需求的东西,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错过了当下的生活,毁灭了自己的幸福。

(4)、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但是有观点称,这种分期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5)、卢梭直言不讳地说,我对书是很憎恨的。在书本产生之前,人的自然天性是会对世界产生好奇心的,卢梭认为教育者要做的不是直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是巧妙的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设置一些有实际用处的场景,引导他从真实世界开始学习。比如太阳的升落或从在森林中学习辨认方位开始学习天文学;从自己住的地方的路线、村镇与河流开始学习地理学;让孩子会制作地图而不仅仅是会认识地图;从看到魔术师用磁力鸭子变魔术,开始带孩子体验磁铁的神奇开始学习物理学;从鉴别酒的真假开始学习化学。

(6)、卢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

(7)、(1)(法)卢梭著《爱弥儿》第437页,商务印书馆出版,1978年6月第1版

(8)、总之,自然人相对于专制国家的公民来说是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

(9)、自然教育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摆脱封建羁绊的资产阶级新人。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不依从于任何固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不受传统束缚,能适应各种客观发展变化的需要。

(10)、A verdadeirafelicidadenaopodeserdescrita,elaesentida.

(11)、另外,也不要通过恐吓甚至打骂孩子的方式来体现大人的权势,让幼儿服从大人,这会让孩子养成被奴役的习惯。

(12)、第在教育目的上,他主张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然人”,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合理要求。

(13)、①婴儿期的教育(0~2岁):这一时期应该以身体的养育和锻炼为主,他认为良好的体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主张将婴儿送往乡村,而且主张妇女到乡村去分娩,自己哺乳孩子。家庭教师也必须跟随儿童到乡村去,并且由受过良好教育、不重金钱名利的尽可能年轻的人从事这一职业。

(14)、(7)(法)卢梭著《爱弥儿》第288页,商务印书馆出版,1978年6月第1版

(15)、另外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要让幼儿养成奴役与被奴役的个性。在如何应对幼儿哭闹这个问题上,家长们经常会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孩子一哭,要马上去安慰他,否则孩子会产生不安全感,而这甚至会影响到他的将来;另一派觉得要给孩子立规矩,不能让孩子认为哭可以解决一切。卢梭说,家长要研究和分辨幼儿的哭声是出于直接而自然的需求,还是出自一种试探和支配。出于直接而自然的需求要及时安慰和帮助他;出自试探和支配的哭闹,则会让孩子养成奴役人的习惯。只有当孩子认识到哭这个招式不管用的时候,他就会打断念头,不会再用这一套了。一旦从小就学会了用哭声来威胁和支配他人孩子,将来要索取的东西可能会高到父母们付不起。该狠心的时候还是要狠心呢,这是保护孩子自由天性的长远之计。

(16)、(2)给儿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成人的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具体的要求就是教育要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要因材施教。

(17)、他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他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

(18)、如今的社会,有许多的父母为事业为生活奔波,工作繁忙,连跟孩子相处的时间都没有,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他们认为,努力赚钱是为了孩子,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与跟在自己的身边一样,只要给孩子物质上最好的,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关心和照顾。殊不知,在这样的物质的爱下,缺失安全感和陪伴的孩子们已不知道爱是什么,他们的成长就如同沙漠的树木,缺乏灌溉,渐渐成为枯木。

(19)、②儿童期的教育(2~12岁):首先是锻炼,并继续发展身体;主要是进行感官教育。

(20)、如引文所述,卢梭认为人类的文明可能给人类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城市的灯红酒绿和人情世故中,如何将一个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真正能活得自由自在而又有德性的人?

(1)、卢梭认为女子和男子一样,也要接受教育。首先,女孩首先要培养健康的身体,但更倾向于灵巧的目的,应当尽情游戏,免除过分束缚、这对以后生有健壮的孩子和获得良好的身段是有益的。其次,卢梭还安排女子学习唱歌、跳舞等艺术活动,以更好地愉悦家人、教育子女。最后,卢梭并不赞成女子学习更深的知识,他认为女子缺乏精细的头脑和集中的注意力去研究严密的科学。

(2)、(《爱弥儿》):1762年,卢梭出版了《爱弥儿》,该书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誉为西方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在书中,卢梭集中论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全书共五卷。前四卷卢梭以爱弥儿为主人公,分别论述了爱弥儿的四个成长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和青春期,第五卷卢梭讨论了女性教育。他对摧残儿童身心的封建主义教育嫉恶如仇,无情地揭露了压抑儿童个性的种种弊端,要求加以根本改造。他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幅培养新人的蓝图。

(3)、卢梭非常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从第一阶段开始就强调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他说:“在身体的习惯未形成以前,你可以毫无危险地使他们养成你所喜欢的习惯;可是,一旦他们有了牢固的习惯,要作任何改变的话,对他们都是很危险的。”(2)他坚决杜绝孩子试图用哭声作武器胁迫、指挥成人的任何企图,他说如果孩子养成了指挥大人的习惯,长大后就会变成暴君,在处理和外界的关系时就会以自我为中心,稍不如意就会暴跳如雷。这样会使他未来的人生深陷痛苦之中。卢梭认为“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扎下了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3)

(4)、《爱弥儿》1762年发表,AlanBloom的英译本仅仅遵此本。而李平沤中文版还附录了卢梭1768年在信中提及的一个附录。这份未曾完成的附录是以爱弥儿给卢梭的信笺的方式写就的,格调变得极为忧伤,完全为命运甚至痛苦的命运以及顺服为基调。卢梭离去之后,爱弥儿家出了变故。苏菲的父母相继去世,爱弥儿和苏菲的女儿也死了。幸福之所变成悲伤之地。苏菲悲伤不能自持。爱弥儿偕同苏菲去了巴黎居住。

(5)、苏格拉底之死(法语:LaMortdeSocrate)法国画家及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创作于1787年

(6)、卢梭的《爱弥儿》不仅仅纠正了康德,也纠正了我。大学的时候我先后读过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人的《忏悔录》,喜欢奥古斯丁而讨厌卢梭:奥古斯丁是纯洁灵魂的上主颂歌,而卢梭不过是一个有罪之人的“人义论”呓语。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情世故,读《爱弥儿》的时候,我才越来越认同卢梭所言,

(7)、youwillmakeabigdifference

(8)、我认为,卢梭根据人的生长规律,提出分阶段实施教育的思想是正确的,特别是在十二岁以前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观点尤其重要,更有甚者,英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罗素主张人的习惯和道德教育应该在六岁以前完成,因为“婴儿形成习惯的迅速性令人惊异。他们养成的每个恶习都会成为以后良好习惯形成的障碍。人生初期首先养成的习惯之所以十分重要,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最初养成的习惯是好的,日后就可免除无穷的麻烦。不仅如此,最早养成的习惯在后来的生活中还会感到如同本能,它们与本能一样具有牢固的支配权。”(6)虽然我赞同卢梭关于培养儿童习惯的观点,但却不赞同他把人的理性教育和身体发育完全对立起来。诚然,理性的发展需要健全的身体作基础,但身体的良好发展同样也需要理性来促进,这就是“相由心生”的道理。

(9)、绅士的教育要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基本原则是以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理智克制欲望,确保个人的荣誉和利益。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轻视国民教育,认为普通的学校里集中了“教育不良、品行恶劣、成分复杂”的儿童,有害于绅士的培养,主张绅士教育应在家庭实施。

(10)、第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据此探讨了教育内容。

(11)、卢梭的教育哲学,因主张教育内容和方法要遵从和发展每个人天然的本性,所以被称为自然主义教育,那么人的天然本性究竟是什么呢?

(12)、卢梭明确反对把一个女子当成男子来教育,他说,如果在女性身上去培养男人的品质而不去培养她们本来应该具备的品质,这显然是在害她们,所以要重视男女之间自然的天性和差异,使男女之间能有美好的爱情,从而都能获得生活的幸福。而只有男性与女性都具备了各自的美德,爱情才能巩固。女性的天性:“对男人的依赖较多,除了欲望还有生存;比较早熟;狡黠(cunning)是女性的自然禀赋;女性的行为应该受舆论的约束,而男性只须凭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女性可以对宗教了解较少,且一种乐观而善良的理解和实践为宜;科学和真理是女性不能承担的。”卢梭对男人的要求也很高,他说“一个男人不愿意为他的情人牺牲生命,这哪里是一个真心的情郎?”

(13)、卢梭认为儿童接受“人的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家庭教育,他认为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照顾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因素。“既然真正的保姆是母亲,则真正的教师便是父亲。愿他们在尽责任的先后和采取怎样的作法方面配合一致;愿孩子从母亲的手里转到父亲的手里。”“不能借口贫困、工作或人的尊敬而免除亲自教养孩子的责任。”3卢梭认为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反对父母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教育孩子和抚养孩子的任务。他对那些放弃亲自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父母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说:“满身铜臭的人,你以为用钱就可以给你的儿子找到一个父亲吗?你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你给你的孩子雇来的找个人,甚至不能说是教师,他是一个奴仆。他不久就将把你的儿子培养成第二个奴仆。”1可见卢梭认为家庭教育应该在父母的心目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只有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可能将孩子教育好。

(14)、因此,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都是坏的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

(15)、①婴儿期的教育(0~2岁):主要是进行体育,以身体养护、锻炼为主。

(16)、爱弥儿最终决定脱离原来的家庭,甚至切断与同胞和祖国的联系,成为一个世界的人,随便干点活。得益于以前卢梭的教导,爱弥儿很能随遇而安。从马赛坐船去那不勒斯,在船上充任水手。被海盗劫掠,在非洲阿尔及尔被卖为奴隶。但是外在的枷锁并没有改变爱弥儿自由的内在。他活干得很好,被转手卖了几次,因为帮助其他奴隶差点被虐待致死,但成功地领导了一场奴隶工罢工运动,改善了处境。

(17)、卢梭反对用襁褓把婴儿束缚得太紧,因为婴儿正处于快速生长期,紧密的包裹会妨碍婴儿的生长发育。一方面卢梭反对母亲对婴儿放任不管,把养育婴儿的任务完全委托给保姆,他主张用母乳哺育婴儿;另一方面他也反对母亲溺爱孩子,他称溺爱孩子的母亲为“残酷的母亲”:“由于她们使孩子沉浸在温柔舒适的生活里,所以实际是在给他们准备苦难。”(4)

(18)、③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即发挥儿童在自身教育和成长中的主动性,无须成人的灌输,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

(19)、有了技艺就可以对财富保持自由。卢梭说“我要求你的不是才能,而是一种手艺,一种真正的手艺,纯粹的机械的技术,做的时候是动手而不是动脑,这种手艺虽不能使你发财致富,但有了它,你就可以不需要财富。”(263)卢梭主张学一门诚实的手艺,宁可做鞋匠而不做诗人。最合适的是木匠。掌握了它们之后,爱弥儿就要掌握物品的交换、了解银行和政府的大致功能,从而初步将自己所学习到的技艺和知识形成一个整体,卢梭说要通过一种利益的方式去理解这一切环节,而不要用道德原则。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在大自然中学习真正有用的知识,也同时能使他的理性和判断力不断得到锻炼。

(20)、关于教育的概念,《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认为:“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有计划地形成学生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与德育同义。”家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层单位。家庭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或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2它既包括长辈对后辈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也包括了后辈对长辈以及同辈之间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而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未成年子女或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1)、③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此阶段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2)、让·雅克·卢梭是法国18世纪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爱弥儿》通过对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发展和教育情况的论述,系统而详尽地反映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他新颖而独特的见解如同一块玉石,投入了封建社会的浑水中,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涟漪,对当时的封建势力和经院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公民”和“自然人”的对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另一方面,他主张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人就都会很快走上正轨。绅士应到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的创业精神和才干,还要有健壮的身体。

(5)、真正的幸福是无法描述的,它是可以感受到的。

(6)、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

(7)、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赫尔巴特于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的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的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看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8)、重视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忙碌中的父母应以孩子未来健康成长为重,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9)、到第四卷,爱弥儿已经年满15岁,要准备变成一个男人了。这时候欲念或激情(passions)开始日益增长。这个阶段也是人形成博爱和仁慈等情感的关键期,卢梭眼中的同情心是从自爱开始的,由自爱而产生的对他人的爱,是人类的正义的本源。《福音书》中所包括的全部道德,归纳起来就是这一条法则(爱人如己)。”(326)

(10)、(3)感官训练:卢梭主张,首先是发展触觉,因为触觉不仅能提供事物的形象和表面,而且比其他的感觉更为可靠;其次是发展视觉,最后发展听觉。

(11)、到第五卷爱弥儿已经年满20岁了,一个人单独生活是不好的。此时的爱弥儿已经了解了宇宙的规则,也知道了该信仰什么,爱情也降临了,在卢梭看来男女间美好的爱情是怎样的呢?

(12)、最后,卢梭的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卢梭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他认为实现目标必须改变现有的制度及其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具有头等重要性的,他也认为体育是教育里面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