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经典语录131句精选

2023年09月11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荀子语录体散文

1、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善用

(1)、韩愈《进学解》说他“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古代作品中,就包括《左传》。宋人把《左传》与《史记》、韩文、杜诗相提并论,同作为文学范本。情韵丰富的《左传》散文,也深为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所推崇。对《国语》语言艺术的赞誉,历来甚多。

(2)、《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由于孔丘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论语》的记录者,并没有在文学上追求一定效果的意识,但有时通过简短的对话,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如《述而》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写出孔丘安贫乐道的一面,较有感情色彩。

(3)、《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

(4)、《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后学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代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

(5)、该书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

(6)、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丘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但总的来说,一生是郁郁不遇的。其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他还整理过许多重要的古代典籍。孔丘是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重要的人物。但后代奉为圣人、当作偶像崇拜的孔子,与历史上的原貌,并不完全相符,这里面既利用了孔子学说对统治秩序有利的内容,又有偶像制造者按照自己的需要灌注进去的东西。

(7)、盛唐王维的诗富于诗情、画意和音乐美,故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

(8)、它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

(9)、司机一通折腾总算上道,向东行驶十余公里到达贾汪镇,在镇中左转上310国道,虽名为国道,实际路面并不宽,上、下各一条车道,好在路面还算平坦,但车流量很大。可能是因为我担心天黑,略显焦急的神态让司机受了感染,他把车开得很快,一路上几乎见车就超,我也担心出事儿,于是尽量显出悠闲神态欣赏着车窗外的景致。路边的麦田已是一片焦黄,想起自己初次跑山东时麦苗还没有返绿,时间过得如此之快,而自己的寻访之旅计划越搞越大,开始担心自己会虎头蛇尾。

(10)、《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多取材于历史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和神话幻想故事。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买椟还珠、守株待兔等。

(11)、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_别有天地非人间_。”

(12)、《三国演义》长篇小说,作者罗贯中。该书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是根据有关历史著作、杂记、遗闻佚事小说讲史等丰富资料创作而成的。所叙起自东汉末年灵帝中永元年(184),止于晋帝太康元年(280)吴国灭亡。描写了封建集团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过程中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相当程度地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

(13)、《红楼梦》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全书120回,前80回为清曹雪芹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作品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衰败过程的描写,广泛而深入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从而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14)、第二阶段:《孟子》 《庄子》 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15)、它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16)、《论语》是由孔子的        及其        编撰而成。

(1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处于,处在

(18)、孔子说:“弟子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外出拜师学习,就要尊敬师长,寡言少语,诚实可信,要广泛地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还有闲暇时间的,就再去学习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19)、   墨家是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派别之与儒家并称“显学”,创始人是墨翟。墨家前期主要探讨社会、政治、伦理和认识论问题,后期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20)、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又宣扬虚无主义和宿命论。他愤世嫉俗,鄙视富贵利禄,作品揭露了统治者“仁义”的虚伪。庄子及其后学所着《庄子》一书,唐代以后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其文想像丰富,言辞瑰奇,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他创作的许多寓言故事,如“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广为人所称引。选入教材的有《庖丁解牛》、《秋水》、《逍遥游》等。

2、《荀子》经典语录

(1)、备考到现在,你的基础是否打好,知识点是否还有缺漏。快快查缺补漏一下吧。

(2)、夫子喟然叹曰:“吾与(赞同,赞成)点也!”

(3)、《荀子》在文辞上,也相互呼应,如《礼论》云:“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认为性是一种原始材料,如《性恶》篇中认为性是一种天然之情一致,而像《劝学》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等观点,也和“圣人化性起伪”的观点息息相通.总之,荀子之文思理严整,论证全面.为说明观点,层层论述,反复推详,一篇中首尾一贯,一气呵成,整体理论系统严密,各篇之间颇有照应,故而绵密严谨,恢宏博大,风格浑厚。

(4)、韩非虽师从荀子,思想差异却很大。他综合了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思想,发展成为自己完整的理论,着重谈治国的法术,供君王采用。对于儒家,他是斥之为“蠹”——蛀虫的。韩非是一个聪明、深刻的人,对当时人情世故看得颇为透彻。他不相信人有美好感情,也不相信人可以经教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一部《韩非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方法和理论,读来令人不寒而栗。不过,对于研究政治学,这是一部极重要的书。

(5)、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长安,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6)、今天来看,《说苑》不仅仅是一部谏书,其“文化窗”的特点非常突出。该书涉及众多古籍,从中可以窥见先秦典籍文化胜景。《说苑》与几十种古籍有互见关系,这些古籍绝大部分属于先秦重要文献,有的已经散佚。

(7)、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谁,哪个

(8)、《韩非子》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后世的理论文章,可以与之相比的也不多。

(9)、子路率尔(词尾,相当于“然”)而对曰:“千乘之国,摄(夹)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继)之以饥馑;由也为(动词,治理)之,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10)、B(解析)《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11)、(2019真题)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        。

(12)、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13)、朱熹是理学大家,说话较为公允,他认为不应当把李斯的所为都追根溯源到荀子的头上:“如世人说坑焚之祸起于荀卿。荀卿著书立言,何尝教人焚书坑儒?只是观它无所顾忌,敢为异论,则其末流便有坑焚之理。”(《朱子语类》)朱子的这几句话说得倒有道理,他说荀子写了那么多的著作,他从来也没让人们去焚书坑儒。

(14)、“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是_岑参__的诗句。 

(15)、《庄子》:有的仍含有辩驳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带有驳论,论辩,对答,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开始演变为专题论文,中国的论文真正地确立了.

(16)、荀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

(17)、孟轲:(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作家,是儒家继孔子后成就最高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将孔子的“德治”、“礼治”思想发展到“仁政”的高度,政治方面反对“霸道”,提倡“王道”,极力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教育方面主张“易子而教”,提出了“性善论”。其作品总称《孟子》,由孟子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编纂而成,善用比喻和“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具有雄辩之风;加以大量排偶句和寓言故事,使文章气势磅薄,生动形象。

(18)、《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以诗歌的形式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习俗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19)、《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0)、“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是李白_《古风》中的诗句。 

3、荀子语录的感悟和理解

(1)、冉有答道:“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衣食富足。至于那些制礼作乐等教化人民的事情,只有等待道德修养更高的君子来做了。”

(2)、盛唐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诗人是王昌龄。 

(3)、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因此)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通“欤”)?安(怎么)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谁)能为之大?”

(4)、《西游记》长篇小说,明吴承恩作。叙写了唐朝初年名僧玄奘不畏艰苦险阻,克服重重困难西行取经的故事。唐僧取经的故事长期在世间流传,吴承恩在此基础上创作整理,并融入作者对明代中叶现实的感受,曲折地反映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5)、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人,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奉为“至圣”,号称“天纵之圣”、“万世师表”。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政治方面主张“德治”、“礼治”,伦理方面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启发式教学,体现于《论语》中。《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门弟子编纂而成。

(6)、荀况,又称荀卿,赵国人,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生于战国末期。曾游学于齐,后去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死于楚。他的著作,后人编定为《荀子》三十二篇。《荀子》和《韩非子》,代表了先秦论说文的新成就。

(7)、盛唐诗兴象玲珑的特点,与盛唐人普遍采用_兴会_的创作方式有关。

(8)、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9)、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10)、“莫言贫贱自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是_崔颢_的诗句。

(11)、“农村三部曲”茅盾三个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的总称。

(12)、吕不韦:(前292~前235)战国时卫国濮阳人,著名商人和政治家,曾任秦相13年。其代表作品是《吕氏春秋》,又名《吕览》。书成之日,吕不韦招揽能改动其中一字者,赏予千金。此即典故“一字千金”的由来。

(13)、魏晋士人中,超然的代表人物是嵇康。忧愤的代表人物是阮籍。

(14)、到了现代,《说苑》的教材价值进一步受到重视,民国二十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新序说苑》(选本),作为“学生国学丛书”之一印行。今天,《说苑》部分章节被收入小学,中学,中职《语文》课本,供学生阅读。

(15)、《说苑》一书得到了历代帝王的高度重视。刘向编撰此处后,首先呈给了汉成帝。可以说汉成帝是《说苑》的第一位读者。“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说明该书对成帝是有影响的。

(16)、《归园田居》中的“樊笼”和“自然”都具有双重指向,樊笼是指人存在的非本然状态和对人的存在的本然性的束缚,自然是指自然形态本身和人的本性。

(17)、韩非还有意识、系统地收集、整理、创作寓言性的故事

(18)、《韩非子》:其散文特点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19)、纵观中国文学史,“古文”所指中国古代散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_先秦两汉的传统散文的传统散文,一是由_唐宋古文家_开创、后世沿用的新体古文。

(20)、“篇目”即卷目,体现每一卷的主题,这些主题涵盖了忠君爱臣、敬天保民、尊贤斥佞、知恩图报、奖功罚罪、加强修养、重视治术、不辱使命、修文尚乐、戒奢倡简等等,涉及治国理政,提到的历史人物多达670余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兼顾道、墨、法家思想。

4、荀子的散文

(1)、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2)、《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宋代沈括撰。全书26卷,《补笔谈》3卷。书因写于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梦溪而得名。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学、工程技术、史事、音乐、美术等诸多领域,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所做的贡献,如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等。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3)、现代最具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4)、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代表三部:《论语》、《老子》、《墨子》。

(5)、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6)、孔子说:“要用礼仪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国的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就不算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治国的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这些不是诸侯国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说他只能当个小相,谁又能做大事呢?”

(7)、代表初盛唐之交最高成就的诗,是_张若虚_的《春江花月夜》。

(8)、墨翟dí:(约前476~约前390)春秋战国时宋国鲁阳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唯一农民出身的哲学家,被毛泽东誉为“辩证唯物主义大家”,伦理方面主张“兼爱”,政治方面主张“非攻”,宇宙观方面主张“非命”等。其作品总称《墨子》,由弟子辑录而成。

(9)、 同时,其思想中又掺杂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因素,呈现出比较宽宏包容的一面。总之,《说苑》一书比较集中地展示了他的思想体系。

(10)、(约公元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着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1)、荀况:(约前313~约前238)字卿,战国赵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继承了儒家思想启蒙了法家思想,主张“隆礼重法”,提出了“性恶论”,强调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其作品总称《荀子》,擅长说理、取譬、排比。荀子是用“问答体”写赋的第一人,与屈原并称“辞赋之祖”。

(12)、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13)、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_气象浑厚_。

(14)、(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

(15)、政治上主张重赏、重罚、重农、重战等,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曾屡次进谏韩王,要求变革,均未被采纳。后得秦王嬴政赏识,入秦任客卿,不久由于李斯等嫉妒,遭谗下狱,被迫自杀。《韩非子》一书为后人搜集其遗着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的文章而编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着作。书中许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自相矛盾”等融入了国人的口语之中。选入教材的有《扁鹊见蔡桓公》、《五蠹》(节选)等。

(1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孔子闲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此(而拘束)不敢说话。你们平时在家时(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将会做些什么呢?”

(17)、  庄子:提倡天人合清静无为,《庄子》(南华真经),擅讲寓言故事,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庄周梦蝶、庖丁解牛都出自《庄子》

(18)、(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着名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

(19)、刘向父子总治《七略》,入者出之,出者入之,穷其原始。极其短长,此即与正考父、孔子何异?

(20)、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

5、荀子是语录体散文吗

(1)、《资治通鉴》: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贯通古今),与司马迁的《史记》合称“史学双璧”。《资治通鉴》的书名含义是“鉴于往事,以资于道”。国别体史书

(2)、《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

(3)、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4)、(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5)、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6)、“二拍”指明末凌蒙初编撰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7)、所着《列子》一书已散佚,现存《列子》可能是晋人托名编写而成。书中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内容丰富,风格清新,文学价值颇高。如《纪昌学射》、《歧路亡羊》、《齐人攫金》等都很有教育意义。选入教材的有《愚公移山》,该文所倡导的不怕困难、锐意前行等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停留

(9)、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0)、刘向(前79-前8),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原名更生,字子政。沛(今属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向身为皇室宗亲,从小受到良好教育,12岁荫任辇郎。成年后(前60),刘向“以行修饬,擢为谏大夫”。

(11)、  老子:提倡无为而治,道法自然,《道德经》

(12)、“古文”作为文体的概念始于中唐,由韩愈首创。

(13)、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派别,其学说是中国3000年来最正统的思想意识形态,创始人是孔子,代表人物为孟子、荀子。汉武帝时,董仲舒倡导朝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儒家的统治地位。儒家的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始于宋代;“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始于汉武帝时。《礼》分“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

(14)、对于荀子文章的气势,张庆利主编的《先秦文学》一书中说:“荀子散文雄浑博大的气势,还源于他强烈的自信。除了孔子和子张外,荀子几乎批评遍了当时的所有学派,认为他们都有所蔽(片面性),而他则要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以便兼而有之。他自称大儒,盛谈大儒的超群绝伦,而对其他儒家各派斥之为‘贱儒’、‘俗儒’,尤其对于子思、孟子学派,更毫不留情地骂为‘呼先王以欺愚者’的‘腐儒’。”

(15)、荀子的“天人论”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这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恶》篇中。

(16)、孔子说:“也不过是各人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17)、(2015真题)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18)、   法家是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派别之也叫“刑名之学”,集大成者是生长于韩国而客死于秦国的韩非,主张利用严刑峻法来治理百姓,大力奖励军功。

(19)、左思:《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另外,其《咏史诗》《娇女诗》也很有名。

(20)、荀子的思想虽出于儒,但又吸收了其他各家的学说,对儒学有所改造。其中最突出的,是反对法先王,主张文化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否认天有意志而能主宰人间的事务,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人性恶”也是他的著名观点。

(1)、竹林七贤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一是山巨源,一是嵇康。

(2)、自孔子之后,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董仲司马迁、刘向、杨雄。此数公着,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传》曰:“圣人不出,其间必有命世者晏。”迄近是乎?

(3)、孔子说:“财富和尊贵,这是人人都想要的,要是不用正当的途径得到它,我是不会接受的。贫穷和卑贱,这是人人都讨厌的,要是不用正当的途径摆脱它,我宁愿不摆脱。君子摈弃了仁德,又怎么可能称得上君子?君子哪怕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离开仁德,就是在非常仓促的情况下依然会实行仁德,在流离失所的情况下,也一定实行仁德。”

(4)、至近、现代,《说苑》研究成果繁多,代表性成果有刘文典《说苑斠补》、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新序〉〈说苑〉》,还有罗根泽的《〈新序〉〈说苑〉〈列女传〉不始作于刘向考》一文。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向宗鲁的《说苑校证》,该书作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用力甚勤,多有创见,代表国内学者《说苑》研究最高成果。

(5)、《世说新语》中《伤逝》一章记录了魏晋士人悼亡伤逝的言语。

(6)、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7)、子曰:“何伤(妨害,妨碍)乎?亦各言其志也。”

(8)、从人生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是“人的觉醒”的时代。

(9)、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提倡古文运动,以“文以载道”为口号,以注重内容的古文反对注重形式的骈文。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记忆口诀:韩柳来了,三苏修石拱桥)

(10)、作为概括盛唐诗总体风格的概念,“盛唐之音”是风骨遒劲、兴象玲珑、平易自然的统一。

(11)、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2)、同样,詹安泰也注意到了荀子文章中说理的特色,詹在其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中评价说:“荀子是长于说理的,每篇就题发挥,作长篇的议论,和《论语》《孟子》等书不同。他的学问很广博,各家著述,都曾过目,且又游学稷下,对于稷下大师们的学说,想也浸淫研究过,撮取各家精华,独成一家。所以他对于诸子都表示不满,作《非十二子篇》,一一骘评,谓诸子‘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便是说明他自己的绝不是邪说、奸言和枭乱天下的东西了。他是如此自负的,因此,他的议论比较着实,而以说理严密取胜,每有所论,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有时愤疾过甚,不觉言出偏激,然而,以诸子来论,他还是比较着实的。”

(13)、杜甫《饮中八仙歌》描绘盛唐士人的潇洒风神,其中对李白的描绘是:_李白一斗诗百篇_,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4)、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15)、为什么到了荀子时代,他的语言变得如此有气势,游国恩在《中国文学史》中说:“(先秦散文)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为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论文。第三个阶段是《荀子》和《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纵恣,代表着春秋战国时代各个阶段的理论文。”

(16)、《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撰。记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5个部分: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本纪主要写帝王兴衰,世家写诸侯国,表记载时事大事,书记载制度,列传写人物。这五种体例互相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17)、余嘉锡在《古书通例·叙刘向之校雠编次》中说:

(18)、《说苑》是刘向主持校理皇家图书期间编撰成的一部书,最初书名为《新苑》,《汉书·艺文志》始称《说苑》,后世遂沿称至今。据刘向《说苑叙录》记载,当时,中秘书中有一部书名为《说苑杂事》,刘向认为它“事类众多,章句相溷,或上下谬乱,难分别次序”。于是“除去与《新序》复重者,其余者浅薄不中义理,别集以为《百家》。后令以类相从,一一条别篇目,更以造新事十万言以上,凡二十篇,七百八十四章,号曰《新苑》,皆可观”。

(19)、《论语》虽然篇幅不大,但作为儒家经典之长期以来,是文化人必读的书籍。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留下了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

(20)、“三言”指冯梦龙编撰的话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1)、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墨翟,生活时代约当于孔于与孟子之间,即春秋战国之际。相传他原为宋人,长期居住在鲁国。《墨子》书中提到,他被人称为“贱人”,又提到他能制作车辖,大约出身地位是比较低的。早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木”,后来创立了与儒学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墨家不但是一个思想学派,而且是一个有严格纪律的民间团体。领袖称为“钜子”,门徒众多,重视艰苦实践,不避危险。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总结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发出沉重的感叹。

(4)、孔子,名        ,字        ,        末期鲁国人。

(5)、司马迁为刺客作传,主要是极力歌颂刺客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品质。

(6)、司机的急刹车打断了我的思绪,因为马路中间摊满了麦秸,麦秸的主人旁若无车地站在路中央,用木杈翻倒着自己的胜利果实,直到车驶到近前,才让到马路边上,惬意地欣赏着过往汽车替自己压麦秸。我不清楚这样压出的粮食是否会饱含尾气,但而今的国货食品少有不让人担忧着,看来沾上些尾气和泥土也算不了什么。显然,麦秸的主人完全不在意这些担忧,他时不时地用木杈翻动一下被车碾平的麦秸,其动作从容不迫,脸上显现着怡然自得的表情,看上去是如此和谐。

(7)、《孟子》:实则仍为语录体,但《孟子》是当场纪录,作者就是孟子.是一本集体著作,其中大量采取对话,双方都有所辩驳,大大促进了散文向论文体发展.

(8)、庄周:(约前369~约前286)字子休,世称“庄子”,春秋宋国蒙邑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作家,代表作品是《庄子》。又名《南华经》,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四齐(齐物我、生死、贵贱、是非)”“达生忘我”。全篇33篇,想象丰富,汪洋恣意,多用寓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9)、  孔子:“仁”“礼”,推行“德治”;主张“有教无类”

(10)、刘向身为皇族成员,积极维护刘氏江山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刘向思想体系中,天人感应、灾异映世思想十分突出。他多次上书,借天灾言人祸,劝皇上谨守君道,戒奢倡俭。儒家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颂圣君,歌贤臣,近贤远佞,保民安邦,致天下太平昌盛,是其孜孜以求的政治目标。

(11)、“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