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生平简介【文案70句】

2023年10月14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居里夫人生平简介

1、居里夫妇的简短事迹

(1)、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决定放弃炼制镭的专利权。她认为,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她曾经对一位美国女记者说:“镭不应该使任何人发财。镭是化学元素,应该属于全世界。”这位记者问她:“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任你选挑,你最愿意要什么?”她回答:“我很想有一克纯镭来进行科学研究。我买不起它,它太贵了!”原来,居里夫人在丈夫死后,把他们几年艰苦劳动所得,价值百万法郎的镭,送给了巴黎大学实验室。这位记者深为感动。她回到美国后,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居里夫妇,并号召美国人民开展捐献运动,赠给居里夫人一克纯镭。1921年5月,美国哈定总统在首都华盛顿亲自把这克镭转赠给居里夫人。在赠送仪式的前一天晚上,居里夫人又坚持要求修改赠送证书上的文字内容,再次声明:“美国赠送我的这一克镭,应该永远属于科学,而绝不能成为我个人的私产。”

(2)、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但是渴求知识的愿望从未改变,但带着殖民枷锁和封建镣铐的波兰,大学是不收女生的。

(3)、《二十一世纪》1996年8月号总第36期106-109页

(4)、       皮埃尔.居里出生于1859年,玛丽亚生于1867年。他们在1895年结婚,1897年底玛丽亚开始做博士论文,她的导师是索邦(巴黎大学一部)的李普曼,但玛丽亚是到皮埃尔的实验室做的实验,很快演化成了他们夫妇的合作。在几个月之内就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1903年他们得诺贝尔物理奖,1906年皮埃尔去世,1911年玛丽亚获化学奖,1934年她去世。次年他们的女儿女婿获奖。粗看上去他们一帆风顺。可是,皮埃尔第一次选法国科学院院士时落选,而玛丽亚则终生未进法国科学院。是否当选院士,自然对一位科学家来说是有荣誉和认可的问题。另外,当时的科学结构中,法国科学院还是科学交流和研究经费掌管的主要机构。这样对法国科学家来说,当选院士又有更多一些意义。比如,因为居里夫妇都不是院士,当他们的开创性发现在1898年出来是,他们的论文是由其他是院士的科学家在法国科学院代讲的。

(5)、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o)和镭(Ra)。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作法有效的推动了放射化学的发展。居里夫人晚年跟丈夫生前的学生保罗·朗之万有一段韵事,这个事件在法国闹得风风雨雨。1911年巴黎新闻报在11月4日的标题《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郎之万教授》,传言皮埃尔仍在世时,郎之万和居里夫人有密切的来往。爱因斯坦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他们相爱,谁也管不着,他在1911年11月23日给居里夫人写了封信,以表安慰。

(6)、居里夫人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他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发现了“镭”,作为一名科学名人,在生活中,却过着简单而普通的生活,下面这些小故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读读吧。

(7)、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

(8)、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於1995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Curie:A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96)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的。(5)

(10)、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1)、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她还与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12)、与第一次不同,这一次是她单独获奖,真可谓史无前例,后无来者。

(13)、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

(14)、一位影响过世界进程、伟大无私而又谦逊质朴的女性;在科学探索中坚毅刻苦、锲而不舍并取得卓越非凡功绩的人;第一位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原子能时代的开创者之一。

(15)、读完《居里夫人》这本书,我非常感动:居里夫人年纪大了,患有胆囊结石,但她却把病抛到了九霄云外,继续工作,直到真的不行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实验室.她的精神多么值得大家学习.这本书会把你带到一个伟大的女科学家身边,去了解她的一生.

(16)、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从195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17)、由于在工作中长时间接受镭的放射,玛丽身体里的血液发生了一种奇怪的变化,就连法国最高明的医生对她的病也无能为力。

(18)、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她还根据实验结果预料:含有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有放射性;不含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没有放射性。仪器检查完全验证了她的预测。她排除了那些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集中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矿物,并精确地测量元素的放射性强度。

(19)、1922年5月,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秘书长埃里克·德拉蒙德爵士根据国际理事会的决定发出的邀请,参加上年设立的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初任委员,后当选为副主席。为此,经常去日内瓦出席会议。

(20)、但是因为长期研究化学实验,并且长时间接触一些放射性的物质,居里夫人在1934年的7月3日,就因为得了恶心白血病离开了人世。

2、

(1)、但这并不是做杰出女科学家的必要牺牲。居里夫人对家庭非常照顾。她结婚后一直给家里记账,为了长女的教育,她和朋友给一群小孩开了两年的课。她也讲究休闲。

(2)、我们祝愿更多热爱科学的女性,突破现实中不尽人意的限制和不便,以敏锐的触角探索世界万象,使科学之花结出更多的芳香之果。

(3)、1902年6月16日出生的巴巴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McClintock)是遗传学家。1983年她81岁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肯定她30多年前发现的基因跳跃现象(转座子)。

(4)、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5)、“有天赋的女人真的凤毛麟角”,皮埃尔被玛丽深深地吸引住了,并鼓起勇气向她求婚。

(6)、俄国侵略者为了让波兰人规规矩矩地服从管理、忘记自己原本的国家波兰,十分严酷地要求他们不准说自己的母语,必须要说俄语,并且时时刻刻都要装作自己是俄国人的样子。如果有谁敢不服从俄国人的命令和管理,就会立马被抓起来。

(7)、这次,玛丽亚依旧感到很失望,因为她身边的少男少女们总是津津乐道地讨论着“谁穿什么衣服”“谁家将举办下一次舞会”等这些无聊的八卦问题。

(8)、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9)、可玛丽一开始并没有答应,因为她说自己是波兰人,她不能嫁给一个法国人,她要回到波兰去。

(10)、耗时三年,精诚打造,非常适合国人阅读的威权版本。居里夫人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她的贡献与奉献精神历代传诵。她的一生将给世人留下深远的影响及限的思考。她的成长故事,就是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每一位独立思考者必读的文学传记。笔者阅读、参考大量相关资料,并以自己的视角与理解,结合居里夫人的生平为主线撰写了本书,刻画出了这位伟大女性在孤独的人生中经受的数磨难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时而催人奋进,时而令人潸然泪下。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11)、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

(12)、他们先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在丈夫不幸去世后,她继续深入研究,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3)、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扩展资料科研成就

(14)、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15)、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兰西共和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后来,玛丽亚上学了,她不但十分聪明,学东西的速度远远超出常人,而且她学习时的专注程度也是无人能比。

(17)、1898年7月,居里夫人与其丈夫皮埃尔·居里向科学院提出了《论沥青铀矿中一种放射性新物质》,以此来说明居里夫人发现了一个新的放射性元素84号,其放射性比铀强四百倍,类似铋。居里夫人建议以其祖国波兰的名字来构造这个新元素的名称,命名为钋(polonium)。

(18)、    1943年,何泽慧给正在巴黎读书的男朋友钱三强写了一封信,当时他们已经7年没有见面了。为什么会这么久没联络呢?很简单,那时候德国与法国交战,通讯联络中断,一直到1943年才恢复,而且交战国通信限定为25个单词,书信不能封口。

(19)、居里夫人婚姻美满,事业有成,但天不遂人愿,很不公平地让他惨遭飞来横祸。

(20)、去读一读《居里夫人的故事》吧,你一定会被她所打动。

3、

(1)、    何泽慧在兄弟姐妹间也算是佼佼者了,当年清华物理系招生,她可是“女状元”。后来她曾经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那一年考浙江大学的人有800多,清华大学的人就更多了,一共有将近3000人,所以进清华的希望真是小得不得了!”

(2)、在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之前,人们刚刚知道有一种稀有金属叫做铀,能发出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这就是X射线。居里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想到也许还有别的物质也具有类似铀的放射能力。为了证实这种猜想,他们开始做实验。

(3)、全书共分为19章,从第一章“玛丽亚在歌唱”到最后一章“假期”,从居里夫人的出生,一直讲到了她的离世。

(4)、终于,玛丽亚来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巴黎,她可以进大学学习了!

(5)、玛丽·居里(Marie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Skłodowska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6)、1934年,著作《放射性》(两卷)写成,1935年年出版。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居里夫人指导下,发现人工放射性。

(7)、在巴黎求学期间,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暧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提取纯镭所需要的沥青铀矿,在当时是很贵重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先后买了9吨,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8)、一位知名的科学家,战争爆发后,在前线又当上了白衣天使,其高尚的精神可歌可泣,可敬可佩。

(9)、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亨利·贝克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1852-1908)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此之后的几年,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沉淀,分离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ō)和镭(léi)。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做法有效地推动了放射学的发展。

(10)、1898年12月26日,玛丽在提交给法国科学院的报告中宣布他们又发现一个比铀的放射性要强百万倍的新元素——镭。这是皮埃尔·居里和他的妻子玛丽·斯克洛道夫斯卡婚后3年的伟大爱情的结晶。这一发现把当时在物理学领域中信奉了几个世纪的整个理论翻了个底朝天。一些保守的科学家表示怀疑“镭在哪里?指给我们看看,我们才能相信!”皮埃尔和玛丽决心以事实来回答这一切怀疑。但是,要提炼出纯镭,必须要有大量的矿物和较大的实验室。沥青铀矿是一种最贵的矿物,他们买不起,后来在奥地利的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们花掉了全部的存款,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才买到十几麻袋沥青铀矿渣。为了实验室,居里夫妇同巴黎大学交涉,回答他们的是一番无情的嘲笑。最后是理化学校同意供给他们一个长期不用的木棚。木棚的地面是用沥青铺的,玻璃房顶破旧得不蔽风雨。室内只有两张破旧的桌子,一只炉子和一块皮埃尔用来进行计算的小黑板。居里夫妇就在这样的破屋里开始了伟大的科学试验。

(11)、麦克林托克“对生物的钟情”是她创造力的主要源泉。驱动她一生在生物学世界孜孜以求的主要力量,是她对自然科学、生命世界的巨大好奇心。她曾说过,“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能力去发现一个异乎寻常的籽粒并使它可以被理解”,“如果(有什么事情)出了格,那必定有个原因,你就得查明这是怎么回事”。

(12)、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13)、由居里先生试验确定镭的特性;居里夫人则继续提炼纯镭盐。

(14)、作者| 玛丽·居里  来源 | 360百科

(15)、可玛丽太固执了,她坚持自己以后一定要回到波兰。最终,皮埃尔为了能和玛丽在一起,决定放弃巴黎,说他可以跟随玛丽去波兰。

(16)、教育她们必须热爱祖国。除了教她们波兰语,居里夫人还以自己致力于帮助祖国科学发展和波兰留学生的行动感染伊伦娜和艾芙,尤使她们念念不忘的祖国。

(17)、(12)《通向斯德哥尔摩之路》P3(匈)伊什特万·豪尔吉陶伊著,节艳丽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9月出版。

(18)、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玛丽亚·苟帕·迈耶(MariaGoeppertMayer)是德裔美国物理学家,她父亲是德国哥廷根的教授,她是家族第七代教授,她父亲从来不愿她做家庭妇女。哥廷根大学在20世纪初数学和物理都非常好,座右铭是哥廷根外无生活。玛丽亚·苟帕聪明、漂亮,从小在教授堆里长大,邻居里有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她的大学和研究生都在哥廷根,起初喜欢数学后来转成理论物理。她的博士论文委员会有三个诺贝尔奖得主。1930年获博士,并和美国人迈耶结婚后到美国定居。丈夫在大学做教授、系主任,而她三十年没有正规教职,只能兼职。但她喜欢科学,长期坚持研究,她说,“我工作多年,没有丝毫报酬,只是为了研究物理学时有着无穷的乐趣”她和多位教授合作,最初包括丈夫迈耶。四十年代她与德国物理学家汉斯·詹森等分别提出“核壳层结构”的解释,她写好文章以后,听说詹森等也有文章,要求编辑等詹森的文章到一道发表。其后,她和詹森联系,继续合作,1955年共同出版“核壳层结构基本理论”一书。1963年他们共同获奖。

(19)、可有一天,一本小说重新唤醒了玛丽亚。她再次做出决定,回到了华沙。

(20)、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

4、

(1)、作品:《论镭射线的化学作用》(与皮埃尔·居里合著)1899年、《论放射性钡的原子量》1900年、《新发现的放射性物质及其放射的射线》(与皮埃尔·居里合著)1900年、《放射过程衰变理论》1900年、《论放射性物质》1901年

(2)、居里夫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可能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光线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她认为,这种新的物质,也就是还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她把它定名为“镭”,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彼埃尔也同意这种见解,可是当时有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实验出了错误,有的人还说:“如果真有那种元素,请提取出来,让我们瞧瞧!”

(3)、1911年,居里夫人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4)、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她从16岁开始,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

(5)、刘宝香,湖北汉川人,从事过教师、“二汽”集团文创策划,影视策划等职业,现为自由撰稿人,曾用叶青、小光等笔名出版过《中国新首富王传福》《李鸿章全传》《曾国藩全传》《爱因斯坦传》《富兰克林传》等作品。

(6)、那天晚上,他们回到家中后迟迟不能人睡。居里夫人的心里尤其感到一种不安定,她便站起来拉着丈夫说:“走,我们到那里去好吗?”

(7)、“这个课题选得很好,”彼埃尔说,“贝克勒线前年才发现,我想可能还没有人研究。如果发现这种射线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不过,这是件艰巨的事情,困难也很多。”“我知道,”玛丽微笑着说,“不过不要紧,有你这样一位尊敬的老师合作,就一定会成功!”

(8)、学习语文不仅在课堂,更需要学生主动进行课外的阅读积累学习。

(9)、    1936年的一天,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的系主任克兰茨教授的办公室,闯进了一个中国的女学生。她说自己是来自中国清华大学的何泽慧,希望能做他的学生、学习弹道专业。但教授因技术物理系是保密性很强的院系,不能接收外国学生,尤其更不可能吸收女性来学弹道专业为由拒绝了她。在何泽慧的一再争取下,克兰茨教授决定考虑一下……那么,克兰茨教授最后接受她了吗?这个叫何泽慧的姑娘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呢?

(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玛丽制造出了第一辆“X线流动车”,这种车能供给X光机电流,发出X射线,帮助伤员得到更快的诊断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