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简介20字英文138句精选

2023年10月26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三国演义简介20字

1、西游记简介20字

(1)、丁奉(字承渊),孙权所看重的青年将领之位至大司马。

(2)、三国是一部英雄之书,它的关键词,是阴谋阳谋、尔虞我诈、乱世、寂寞……

(3)、东吴孙林废孙亮而立孙休,孙休与老将丁奉合谋杀孙林,后主派人作贺,吴主派人还礼,吴使薛羽谓吴主蜀之大厦将焚。姜维六次伐魏,于祁山安寨,与邓艾斗阵,将艾围在垓心,二次斗阵,邓艾欲从后刺杀,都被姜维识破而大败之。司马望与邓艾派人接连中常侍黄皓散布姜维怨上投魏流言,后主召姜维回。

(4)、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居功被钟会等污蔑诛杀。

(5)、杜甫《蜀相》诗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引用的是《三国演义》中哪个典故?请简述。

(6)、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7)、严颜,初为刘璋部下,担任巴郡太守。建安十九年,刘备进攻江州,严颜战败被俘。后随刘备攻打汉中,屡立战功。

(8)、曹操又被夏侯惇所救。吕布用陈宫计,诱曹入濮阳城而大败之。操诈言被烧死,诱吕布入寨,大败之。两家因粮不济而退兵。陶谦病危,三让徐州于刘备,备不受,陶谦指心而死,刘备于是暂领徐州。操东略陈地,次及汝,颖。打败黄巾何仪、黄邵。操使埋伏计俘计褚,褚降曹。操复兖州,败吕布,取定陶,尽得山东之地。

(9)、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长坂之战中一人斩杀曹兵1000余人,其中名将斩杀50余人,独战张颌、徐晃,杀得二人心惊胆战落荒而走,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治军严谨,未曾败仗,常胜将军。

(10)、●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11)、关兴(字安国),蜀龙骧将军。关羽次子,少有英名,屡立战功,因病早逝。

(12)、东吴十二虎臣,三国时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他们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故名。

(13)、走没多远,遇朱然伏兵四面杀来,关羽在逃往临沮决石那地方时,潘璋引伏兵截路,将关羽等人用绊马索绊倒,关羽被马忠捉了。

(14)、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15)、朱然(字义封),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原姓施,朱治的养子。猇亭之战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之后朱然提出应该收兵防备魏国,魏国果然趁机攻吴。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终在朱然死守之下退军,朱然从此名震敌国。

(16)、甄宓,书上说她:"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初期嫁与袁绍次子袁熙,袁熙带兵出外征战,留下甄氏独身照顾婆婆,袁氏败亡后,曹操之子曹丕见其美艳动人,便纳为己有。

(17)、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197年—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孙刘联军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18)、张飞(字翼德),出身地方豪强,按照血缘来看应是一名帅哥,雄壮威武,颇有胆识,被称为“万人敌”。

(19)、●第一百零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合中计

(20)、夏侯惇(字元让),攻吕布时却被流矢射伤左目,被人称为“盲夏侯”,深受曹操信任,无人能及。

2、三国演义简介20字英文

(1)、吕蒙(字子明),将关羽干掉的东吴名将,陈寿评论“有国士之量”。

(2)、程昱(字仲德),本名程立,因梦中于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最早跟随曹操谋士之为曹操所倚重。

(3)、●第一百零五回 孔明预伏锦膏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4)、而一段关于关羽出战的对话:“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以及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等行动中,可见曹操胸怀博大,重视人才,不在乎人才的出身卑微,自然深得人心,而袁绍袁术两人由于世代公卿,高傲,自满,不能按功行赏,自然不得人心,以此对比,曹操文治武功自然远高于袁绍袁术。其对人才的珍视,对做事的深谋远虑均是曹操成为一方霸主的必然原因!

(5)、东吴孙权死后,内乱不止,吴主孙亮被独揽大权的孙琳所废,孙休被立为帝。孙休联合老将丁奉除掉孙琳将大权夺回手中,但东吴此时也已呈现大江东去之势。在魏国,曹睿死后曹芳继位,司马懿从曹爽手中夺得兵权。后曹芳被废,司马兄弟立曹髦为帝,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大权独揽。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位,改国号为晋,魏国灭。吴国最终被西晋所灭。

(6)、朱然(字义封),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原姓施,朱治的养子。猇亭之战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之后朱然提出应该收兵防备魏国,魏国果然趁机攻吴。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终在朱然死守之下退军,朱然从此名震敌国。

(7)、简析:要突出其冷酷、残忍、自私等特点。结合情节(略)

(8)、在江东,孙坚之子孙策多年苦心经营,终于称霸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孙策亡故后,其弟孙权继业。孙权在周瑜等人扶持下,为吴国的建立积聚了强大的实力。刘备则与关羽、张飞二人桃园结义,共同立起辅佐汉室的大旗。刘备在汝南遭刘表战败,投奔荆州刘表。而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足智多谋而又心怀天下的诸葛亮辅佐。

(9)、简析:走麦城、水淹七军、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大意失荆州等等。

(10)、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11)、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长坂之战中一人斩杀曹兵1000余人,其中名将斩杀50余人,独战张颌、徐晃,杀得二人心惊胆战落荒而走,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治军严谨,未曾败仗,常胜将军。

(12)、单枪匹马在曹操大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斩大将数十员,不记其数,夺取青红剑,救出甘夫人、孙乾等,最后又怀揣阿斗,杀出重围,将蜀汉后来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小后主”完好地交到了刘备的手中,从而一战成名。

(13)、小乔,乔玄之女,汉末建安三年(公元189年),东吴孙策欲取荆州,期间与周瑜避乱隐居在那里的乔玄的两个女儿,就是大乔和小乔。姐妹一双生得貌若天仙,堪称绝代佳人。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14)、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白帝城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失败”一面,给人以“仁慈”和“重义”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英雄”的真实形象。

(15)、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16)、“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请说出这副对联所称赞的人物,并简述对联中所写的事情。

(17)、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18)、●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19)、  赵云在性格上有这些特点:一是忠厚,守信,重感情,讲义气.二胆大心细,英勇顽强,刘备曾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宽厚大度.这一性格表现为性情温和,处事稳重,宽以待人,善解人意,因而博得各方面的好感.赵云的性格给人的感觉是冷静的、细心而又谦恭的,有儒雅之风。赵云武艺高超,是“除翼德外,子龙为三国第一条枪”,遭遇强敌无数不败,有常胜将军之称,当阳长坂坡一战,子龙一战成名,其神威盖世,无人能及!但晚年也颇为自负,被围凤鸣山,索性被小关张救出,不得不说是件憾事。演义中赵云的溢美之词也是颇多。

(20)、程普(字德谋),东汉末年东吴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

3、三国演义简介30字

(1)、法正(字孝直),刘备最言听计从的人,关、张死后,若法正活着,则刘备不会吃陆逊的亏。

(2)、操班师回许都,徐州百姓请留刘备为牧。操领玄德见帝,帝排世谱,玄德为帝叔,刘皇叔于此得名。荀彧谏操图备,操不从。程昱说操称帝,操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操遮天子前迎受群臣将校呼“万岁”之礼。关羽欲斩曹,备阻之。献帝回宫谓伏后日:“先受董卓之殃,后遭傕、汜之乱,再受曹之威慑”献帝与伏后父伏完董承设计图操。董承与王子服,西凉太守马腾等密立义状,书名画字。

(3)、张郃(字儁乂jùnyì),五子良将之早年跟随袁绍,是后期曹操帐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4)、张昭(字子布),三国时期的治世之才,善丹青,被孙策、孙权倚重。

(5)、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6)、操起兵三十万,径下江南。权使鲁肃取备,孔明叫备作书于马腾之子马超,令兴兵入关,操不敢下江南。马岱回西凉告马超以叔父马腾等被曹操所杀之事,又接刘备书信,教其入关,便与西凉太守韩遂及马岱,庞德等计夺长安,直抵潼关。潼关一战,曹操大败,又脱红袍,又割髯,又扯旗角包颈,几乎丧命。操欲渡河遏马超之后,超赶操下船,许褚和渭南县令丁斐救操脱险。

(7)、《三国演义》的时间叙事是散点或弥散的,而这些散点或弥散的时间叙事缺乏统一的逻辑线索将它们串联成为一个充满意义的有机整体。因此,存在着时间与故事、故事与人物、人物与时间的多重断裂这类屡见不鲜的现象。

(8)、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是涿郡的一介平民。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刘焉大量征兵。刘备见军书,念为汉室后裔,却无力挽救汉室,只得哀叹。这时遇到张飞,二人情投意合,到酒馆交谈,遇到关羽,三人在桃园结义,共讨黄巾。220年,曹丕篡夺汉室,建立魏国,刘备随即建立蜀国,同年为报弟仇东征孙权,被陆逊打败,223年在白帝城病死。

(9)、马岱(字伯瞻),为诸葛亮器重,曾受命斩杀猛将魏延。

(10)、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因为黄盖是有功的老臣,因此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

(11)、程昱(字仲德),本名程立,因梦中于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最早跟随曹操谋士之为曹操所倚重。

(12)、●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13)、刘禅(207年-271年,字公嗣),即蜀汉后主,小名阿斗。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乐不思蜀”说的就是此人。

(14)、●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15)、太史慈(字子义),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才四十一岁。

(16)、桃园三结义(情节) 张飞鞭督邮(情节) 曹操献七星刀(情节、性格) 曹操杀吕伯奢(情节、性格) 关羽温酒斩华雄(情节) 三英战吕布(情节) 王司徒巧施连环计(情节) 曹操割发代首(有) 望梅止渴 曹操煮酒论英雄(有) 屯土山约三事(情节、性格) 过五关,斩六将(情节、性格) 曹操跣足迎许攸(情节、性格) 徐庶进曹营(情节) 刘备三顾草庐(情节、性格) 火烧博望坡(情节)  火烧新野(情节) 长坂坡七进七出(情节) 怒吼长坂桥(情节、性格) 舌战群儒(情节) 智激周瑜(情节) 周瑜智算蒋干(情节) 草船借箭(情节、性格) 黄盖苦肉计(情节) 庞统献连环计(情节) 孔明求东风(情节) 赤壁之战(情节) 华容道(情节、性格) 三气周瑜(情节)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情节) 赔了夫人又折兵(情节) 耒阳县凤雏理事(情节) 曹操割须弃袍(情节)  落凤坡庞统殒命(情节) 张翼德义释严颜(情节、性格) 关羽单刀会(情节) 定军山黄忠立功(情节) 杨修之死(情节、性格) 水淹七军(情节) 刮骨疗伤(情节) 关羽败走麦城(情节、性格) 曹植七步成诗(情节) 火烧连营(情节) 白帝托孤(情节) 七擒孟获(情节) 六出祁山(情节) 孔明巧收姜维(情节)  诸葛亮骂死王朗(情节) 失街亭(情节、性格) 空城计(情节、性格) 火烧上方谷(情节)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情节) 孔明遗计斩魏延(情节) 

(17)、罗贯中的章回小说在体制上得以定型的同时,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日趋成熟。他的作品文学特点主要表现在:成书过程从历代集体编著过渡到个人独创;创作意识从借史演义,寓言寄托,到面对现实,关注人生;表现题材从着眼于兴废争战等国家大事,到注目于日常生活、家庭琐事。

(18)、东汉末年, 宦官当权,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 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 刘焉出榜招兵。

(19)、●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20)、董卓死后,中原大乱,军阀混战之中, 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前往讨伐,编制青州兵,势力再次扩大。因曹操父曹嵩死于徐州,为报父仇,曹操借机征讨徐州,并下令屠城。徐州太守 陶谦向北海 孔融求救,孔融在平原找到刘备。刘备去公孙瓒处借了兵马,前往徐州助阵。

4、三国演义简介20字以内

(1)、●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2)、《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上百次,构思宏伟,手法多样,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都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

(3)、操亲出征,至蓝田,看望蔡邕女蔡琰,试杨修才。黄忠从法正步步为营、“反客为主”之计,打败驻守定军山的夏侯渊,俘夏侯尚。黄忠在法正帮助下,先夺得定军山西一山头,以逸待劳,杀了夏侯渊,夺了定军山。黄忠烧操粮草,被围,赵云救出,据汉水打败操追兵。玄德,孔明赞子龙一身都是胆。

(4)、姜维揭穿后主听信小人之言,后主令姜维再回汉中,伺机伐魏。司马昭与贾亮合谋篡位,贾事成济刺死曹髦。司马昭立曹璜为帝,璜改名奂,封昭为相国、晋公。姜维以昭弑君之名出师伐魏,分三路出祁山。魏参军王()诈降姜维,约邓艾里应外合被姜维识破而败之,艾杂于军中而逃;王()投黑龙江死。

(5)、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居功被钟会等污蔑诛杀。

(6)、与断裂的时间叙事相对应,《三国演义》的空间叙事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小说表现的历史空间和地理地域相当广袤而丰富,故事在不同的空间结构中产生、发展、渐变、突转、结局,理应为小说展开多幅富于审美惊异和快感的故事场景。

(7)、刘封,刘备义子。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但是后来关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刘封不从。而后又侵凌孟达,迫其降魏。孟达与魏徐晃共袭刘封,并劝刘封投降,刘封不降,又遭部下叛变,败归成都。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赐死刘封,刘封自裁。

(8)、马谡(公元190—228年,字幼常),襄樊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他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导致街亭失守,后被诸葛亮斩首。

(9)、吕布辕门射戟,使袁术部将纪灵不攻刘备。张飞夺去吕布从山东买的好马一百五十匹,吕布出兵讨备,备欲送马讲和,吕布听陈宫之计,不允,备冲出重围往许都投曹操。曹操不杀刘备,送给兵、粮,使领豫州牧,屯小沛。张绣从贾怀计降操,又因操霸占叔父张济妻邹氏而与反目。曹操败师淯水;于禁打败张张锈。操赏封于禁,责夏侯惇治兵不严之过。操痛哭为保他而死的典韦,不痛子侄,感动上下。

(10)、刘璋(字季玉),东汉末年益州牧。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迎接刘备入川,让刘备攻汉宁王张鲁,刘备军攻到成都,他开城投降,被刘备迁驻南郡公安。后孙权攻下荆州,再次任他为益州牧。后因病而死。

(11)、关公不顾箭伤,只要取樊城。华佗为关公刮骨疗毒,公全无惧色。操连东吴,夹攻关公。孙权拜吕蒙为大都督,夜袭荆州。孙权放于禁归。傅士仁、糜芳投降孙权。

(12)、吕布靠射戟辕门而救了刘备,可以看出吕布有计谋,也可以看出刘备的仁慈,因为吕布从来不讲信用,辕门射戟可以说是刘备得好人有好报。这时曹操攻打张绣,因为喜欢一歌妓,导致兵败将亡,悲痛不已,这也说明恶人有恶报。

(13)、凌统奉权命欲败操锐气,与张辽斗不分胜负。孙权部将甘宁带一百人夜至操中军左冲右突,不折一人而回,权深赞之。甘宁射中乐进面门,救出凌统,凌统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二处交兵,权伤亡甚大;双方讲和罢兵。崔琰因阻操为魏王而死。操从贾诩计,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操于邺郡筑魏王宫。左慈以妖术戏曹操。

(14)、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

(15)、庞统告徐庶以脱身之计。操于大船之上置酒设乐,大会诸将,持槊作歌,刺死刘馥。操试调遣。西北风起,大喜,程昱、荀攸提醒曹操防备火攻,操言隆冬只有西北风不会有东风南风,不能为意。周瑜见操军中旗被风吹倒,旗角于瑜脸上拂过,想起一事,口吐鲜血昏倒。

(16)、这一回主要讲了:张飞用柳条痛打督邮,但在仁慈的刘备的劝说下,仍旧停下了,以及何国舅谋诛宦竖。我觉得张飞和刘备俩兄弟的性格截然不同,从“性发”、“大怒”、“咬咬钢牙”、“滚鞍下马”、“早”等词中可以看出张飞的性子比较急,比较鲁莽,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重义气的人,要不刘备受了点小委屈,被人家诬蔑,他怎么会挺身而出,为兄弟两肋插刀呢?再来说说刘备,他是个十分纳贤的人,但他实在是太仁慈了!就连一个对自己有害,想害自己的人都一视同仁,也是那么仁慈,那可怎么行呀!就算要帮助别人,那也得是就对自己无害处的人,不是吗?我们现在还小,还在成长,我们可千万不能太鲁莽,同时也不能对人太仁慈。

(17)、读完第三回,自己感到非常的气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尊重师长,孝敬父母。而吕布却因金银珠宝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身外之物杀死自己的父亲(虽不是亲生父亲,但不是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以看到吕布的品德是何其低劣!张飞怒骂其“三姓家奴”真是骂的准确。最后吕布被曹操所杀真是死有余辜!

(18)、参考答案: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马谡不听劝阻失守街亭。魏兵追到西城,诸葛亮不得已打开城门,叫军士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有伏兵,快速退了兵。诸葛亮料定司马懿还会来,就连夜退守汉中。

(19)、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20)、诸葛谨(字子瑜),孔明的兄长,《世说新语》称其“吴得一虎”。

5、三国演义简介20字—30字

(1)、张昭(字子布),三国时期的治世之才,善丹青,被孙策、孙权倚重。

(2)、关羽(162-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有“美髯公”之称以忠、义、勇、智、信著称。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庙遍及中国,在北京一城就有关帝庙五百多座,民间祭祀众多,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人,且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拜关公”之说,并被佛道俩家供奉,有加蓝菩萨与武财神之称,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有若天神,使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文武双全,描写的关羽的事迹多有描写,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战长沙、单刀赴会、举兵北伐围曹仁于樊城、刮骨疗伤、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等,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在《演义》中关羽被描写为继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将,又为“五虎大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3)、●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4)、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徒。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5)、乐进(字文谦),五子良将之斩杀淳于琼。屯兵襄阳,击退关羽、苏飞等人。

(6)、袁术使书与吕布让攻刘备,许以金帛,刘亩走,吕布索取金帛不得,欲伐术,陈宫劝阻,令叫刘备还屯小沛,再攻袁术,布从之。

(7)、袁术(字公路),袁绍的弟弟。曾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南阳太守。因被曹操、袁绍军队攻击,率兵退驻寿春,统治扬州一带。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自称皇帝,号仲家。后被曹操打败,忧病而死。

(8)、魏主出三路兵伐吴,皆被击败。先主把白帝城馆驿改为永安宫,染病不起,托孤于孔明。孔明于刘备死后立刘禅为帝。曹丕趁备亡用五路大兵夹攻之。后主亲往相府请孔明理事,孔明言四路兵皆已退,唯余吴一路,又秦明后主,派邓芝往结东吴,消除旧怨,共拒操魏。

(9)、太史慈(字子义),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才四十一岁。

(10)、甘宁(字兴霸),三国时期吴国大将。他为人暴躁记仇,少有气力,好游侠,为人勇猛刚强,忠心耿耿,勇往直前。曾被孙权称为: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矣。

(11)、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诸葛亮命令赵云、邓芝作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北),自己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在甘肃境内)。当时有久经战场的老将魏延、吴壹等,议论者都说应该以这些人为先锋,而诸葛亮违背众人意见提拔马谡,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

(12)、挥泪斩马谡,一说是《三国演义》中,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

(13)、★稿件需是原创首发,版权归原作者,作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14)、●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15)、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因此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16)、孔明建议刘备趁刘表病危,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以拒操,备不为。孔融劝阻曹操伐刘备,操杀孔融并其二子。刘表死,蔡瑁与蔡夫人立刘琮为荆州主。刘琮投降曹操。刘备不愿诱杀刘琮以夺荆州,愿走樊城避操兵。操兵至,诸葛亮诱操兵入新野以火烧之,又用白河水淹之。

(17)、福祸相依,你所以为的福,或许就会给你带来灾难。有时候勇敢舍弃一些不太必要的东西,才是可取之道。一时的屈让,只是为了以后。

(18)、乐进(字文谦),五子良将之斩杀淳于琼。屯兵襄阳,击退关羽、苏飞等人。

(19)、操令于禁解樊城之危,庞德为先锋。庞德造一榇,抬赴樊城,与妻子生死离别,以表破关公之决心。关公与庞德战百余回不分胜负,庞德一箭射中关公左臂,于禁恐其成,鸣金收兵。

(20)、●第八十三回 战虎亭先主得仇人 夺江口书生得大将 

(1)、随着我们日渐长大,有时也总会答应朋友的事,但我们总会不放在心上,只觉得这是朋友的事,耽误一下没关系。朋友此时心中不仅仅着急,更有气愤,很有可能不再是朋友了。

(2)、袁绍悔不听田丰之言,致此败;却又忌杀田丰。操引得胜之兵陈列河上,受到土人欢迎。操号令三军勿要扰民。操从程昱“十面埋伏”之计,诱袁绍至河上,背水死战大败袁军于仓亭。操因刘备犯许都,提大兵往汝南迎刘备。穰山一仗,备胜操败;但接着操转败为胜。刘备至汉江,从孙乾计归荆州刘表,刘表迎刘备入荆州。绍不听谋士深沟高垒之计,往拒操兵。

(3)、但孟达却尽说关羽的是非,使刘封一改初衷,不愿出兵援救。廖化见哭诉无用,便往成都去了。关羽身临绝境,东吴便差诸葛瑾前来劝降,但关羽却不为所动,坚决要死战到底。

(4)、这一回主要讲小霸王孙策怎么开创江东基业和收拢人才的经过,刘备如何与吕布周旋,在夹缝中生存,各路诸侯的勾心斗角。

(5)、次年刘备逃回荆州,周瑜追至,中诸葛亮之计,更为荆州士兵取笑,箭创复发。回柴桑后定下 假途灭虢之计取荆州,再次为诸葛亮识破。回柴桑后性命垂危,高叹“既生瑜,何生亮”而亡。诸葛亮又去吊孝,打破两方之间的尴尬,并为刘备寻得副军师庞统。

(6)、三国时期,魏蜀之战,魏平西都督司马懿夺取了要塞街亭。诸葛亮因马谡大意失街亭正自责用人不当。此时司马懿大军逼近西城,不巧诸葛亮已将兵马调遣在外,一时难以回来,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危机之中,诸葛亮自坐城头饮酒抚琴,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城门大开,几个老兵在扫地,耳听诸葛亮琴声镇定不乱,心中疑惑,不敢贸然进城,自退二十里路观察。及至探明实情返回时,赵云率大军已到,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空城之计。

(7)、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8)、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9)、张郃(字儁乂jùnyì),五子良将之早年跟随袁绍,是后期曹操帐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10)、三国时,董承约会刘备等立盟除曹。刘备恐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菜;曹操闻知后,以青梅绽开,煮酒邀刘备宴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之大惊失箸。时雷雨大作,刘备以胆小、怕雷掩饰而使曹操释疑,并请征剿袁术、借以脱身。

(11)、徐母见儿子来许都,骂后自缢。操引漳水作“玄武池”。教训三军,准备南证。司马微见刘备,比诸葛为“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玄德一请孔明不遇。崔州平认为欲使孔明出世,徒费心力。刘备雄心不为所动。玄德欲二请孔明,张飞不悦。刘备于隆冬来至卧龙冈,遇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三弟诸葛均,孔明岳父黄承彦。诸葛均孔明不在。刘备留书一封而去。

(12)、这一段,曹操是很顺利,竟抓到了关云长。关羽身长九尺,气势非凡,曹操又是求贤若渴,早就想要得到关公了。

(13)、张鲁(字公祺)(《后汉书》作公旗),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称系师),在杀张修后继续在汉中一带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师君”。雄据汉中近三十年,后投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张鲁去世后谥号为“原”,葬于邺城东。

(14)、孙乾(字公祐),刘备早期谋士之口才是刘备手下中最好的。

(15)、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

(16)、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战略家。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更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诸葛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制作孔明灯。其不幸在七星续命时被打断,命陨五丈原。有《将苑》(又名《心书》)《便宜十六策》《兵要》《心战》《兵法二十四篇》兵法流传,并有诸葛武侯文集(诸葛亮关于治军、用后、阵法的言论)流传,后人将之集成诸葛亮兵法。有《隆中对》、《出师表》、《诫子书》、《诫外甥书》散文流传。

(17)、《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请写出两位人物的名字,并简要说说当时他们各自的心理活动。

(18)、顾雍(字元叹),三国孙吴丞相、政治家,是为吴国伯乐也,为孙权推荐很多大才。

(19)、  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20)、陆抗(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逊次子,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死后不久吴国为晋所灭。

(1)、操、绍皆欲招安张绣,绣从贾计而降操,操不记旧怨。曹令祢正为鼓吏以辱之。祢正平裸体擂鼓骂操。操撤祢往说刘表归降。刘表不杀祢正,使见黄祖,黄祖斩祢衡。董承病,和太医吉平密谋,董承家奴向操告密,操监禁董承、王子服等。曹操搜出了带诏并义状,欲献帝立新君。吉平撞阶而死。

(2)、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公元229年—252年在位。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东汉末年,继承哥哥孙策的事业,在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协助下,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

(3)、丁奉(字承渊),孙权所看重的青年将领之位至大司马。

(4)、吕布兵败后投靠刘备,谁知张飞不容他,吕布只好离开,领兵住在徐州附近的小沛。汉献帝采用了杨彪的反间计,李傕jué、郭汜中计后大动干戈,都想挟持汉献帝,幸得杨奉、董承救驾,准备再回东都洛阳。

(5)、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汉献帝于许昌建都,并运用权谋除去了吕布、袁术等人。在其后的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继而一统北方,为此后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周泰(字幼平),孙策平定江东时即成为东吴的将领,曾经多次保护孙权免受敌军的攻击。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青罗伞盖。

(7)、第十五回孙坚之子孙策向袁术借兵,意图继承父亲遗志,发展大业。孙策攻取秣陵,击败扬州刺史刘繇,收降太史慈。吴郡严白虎企图造反,会稽王朗起兵相助,被孙策击败。

(8)、孙权继而拜陆逊为大都督,大败蜀军。刘备在率败军撤至白帝城之时病倒,并在临终前向诸葛亮托孤。曹丕此时趁机联合东吴、南蛮、羌族和蜀汉降将孟达进攻蜀国。诸葛亮派出马超、赵云等猛将把守关口,又派出李严,邓芝等人说服孟达与东吴。诸葛亮则亲领大军七擒七纵,平定了南蛮孟获之乱。

(9)、备言天下同貌者多,绍不镣备。河北将文丑要为颜良报仇。玄德随往。操表奏朝廷,封关公为汉寿亭候。操使计击文丑,文丑射翻张辽马,关公斩文丑于马下。孙乾见关公言玄德在袁绍处。关公为操除黄巾余部,黄巾部不战而败,愿让汝南现关公,提醒关公勿忘故主。关公挂印封金,护二位夫人出北门往寻刘备。操将蔡阳欲阻关公。

(10)、简析: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写出目的得1分)黄盖和周瑜密探了一番,想出了苦肉计。(出现“黄盖”得1分)第二天,黄盖假装不服从军令,与周瑜顶撞起来,周瑜大怒,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黄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投降书给曹操,(内容2分)率领船只火烧曹军,曹操的水军一下就灭了一半,黄盖立下大功。(结局1分)

(11)、●第一百零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12)、诸葛谨(字子瑜),孔明的兄长,《世说新语》称其“吴得一虎”。

(13)、后又联合曹操攻击蜀国,杀刘备大将关羽,夺取荆州,并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公元229年在湖北武昌(今湖北省鄂州)称帝,国号吴。后迁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死后追封为吴大帝。

(14)、小说成功塑造了200多位人物。最成功的人物数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子龙、曹操、马超等,这些人物有勇有谋,不仅形象鲜明,而且每个人的故事都带有神化般的传奇色彩,诸葛亮被后人称为智慧的化身。小说中刻画的谋士如鲁肃、许攸、苟彧、张昭及古代神医华佗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5)、我的感受:团结力量大。因为袁绍在结盟前的兵力很薄弱,而结盟后,他就得到了上万的兵马。还有,一开始是张飞一人在大战吕布,久战不胜,关羽和刘备来战后,吕布就支撑不住了。

(16)、马超(字孟起),东汉末年群雄之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起初在其父马腾帐下为将,先后参与破苏氏坞、与韩遂相攻击、破郭援等战役。曹操曾惧言:”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有诗评价:“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怆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17)、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

(18)、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居功被钟会等污蔑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