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言文的意思140句精选

2023年10月27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论语文言文

1、半部论语文言文

(1)、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2)、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4)、释: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5)、其由也与:《檀弓》,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家语》:子路为亲负米。则衣敝緼袍乃实况,非设辞。

(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9)、(3)是知(zhì)也。  (“知”同“智”,聪明。)

(10)、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与朋友共享,用坏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1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2)、✦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站立,站得住。✦惑:迷惑,疑惑。✦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从心所欲:顺从意愿。✦逾矩 jǔ :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13)、   (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5)、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16)、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1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9)、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2、论语文言文的意思

(1)、(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2)、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做老师了。

(3)、1月书讯|2018年的第一篇推送,我想推荐这些好书给你

(4)、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lè,不应该读yuè。

(5)、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如何理解曾子所说的“忠”和“信”?讲求“忠”和“信”对现代人有什么特殊意义?

(8)、找出文中与“人不知而不愠”意思相近的一章,说明此章中君子具有怎样的品德?

(9)、孟子曰:“君子深造③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④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⑤,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13)、表现了孔子虚心好学的思想。孔子提倡向一切人学习,不仅要择善而从,而且还要见人之不善引以为戒,反省自己,多看他人长处,待人宽,责已严。

(14)、③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来做枕头,这样做我很快乐。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不值得关心)。”

(1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6)、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7)、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8)、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9)、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20)、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3、论语文言文翻译注释

(1)、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2)、B.(乙)文画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

(3)、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5)、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作为快乐的人。”

(6)、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8)、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9)、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10)、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1)、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耳顺”与“从心所欲”?

(12)、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5)、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6)、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17)、翻译: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离开后他的友人才赶到。

(18)、——孔子说:“(每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19)、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20)、D.两个“矣”都是助词。选项加点词意思相同。

4、杏坛论语文言文

(1)、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君子安于贫困,坚守道义;小人则看重利益,会因私利而胡作非为。

(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5)、言之有理即可:内容1分,其实或体会1分,结合自身1分。

(6)、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7)、(1)学而时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9)、(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2)、比较甲、乙两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两句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13)、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1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6)、D.两个“矣”都是助词。选项加点词意思相同。

(17)、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18)、A.(甲)文节选自《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19)、(1)可以为师矣。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20)、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5、论语文言文阅读题

(1)、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它的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2)、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3)、(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4)、✦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愉快。✦愠yùn: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5)、人若是体重过重,走起路来会很吃力,就会觉得道路遥远漫长。

(6)、(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8)、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9)、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10)、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在追求学问时刻苦钻研,孜孜以求。

(12)、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13)、D.(甲)文的“可以为师矣”与(乙)文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

(14)、尽管如此,孔子的教育方法还是有很多可取的特点,这就是:因材施教,注重启发,以身作则,踏实虚心。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6)、译文: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17)、(注释)①书:指《尚书》。 ②杵(chǔ):捣物的棒槌,这里指古代战车上所用的一种长杆兵器。 ③深造:高深的造诣。 ④资:积累。 ⑤原:同“源”。

(18)、《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并称“四书五经”。

(1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2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参考示例: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十而立、箪食瓢饮、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博学笃志、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2)、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4)、孟子曰:“尽信书①,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chù)②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君子深造③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④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⑤,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①书:指《尚书》,②杵(chù):捣物的棒槌,这里指古代战车上所用的一种长杆兵器,③深造:高深的造诣。④资:积累。⑤原:同“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5)、(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6)、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7)、(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8)、B.(乙)文画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

(9)、(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断句、词语解释和句式。

(10)、翻译语段中三处画线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11)、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12)、孟子曰:“君子深造③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④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⑤,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14)、有一次,子路问孔子人死了以后怎样,孔子说:“活着的问题还没解决,管死了以后做什么?”子路又问:“该怎样对待鬼神?”孔子说:“对待人还没对待好呢,谈什么对待鬼神!”(见《论语·先进》篇,第十二章。(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5)、注释:(1)“善其事”,做好他的工作。“善”,做好。“事”,工作。(2)“利”,磨锋利。“器”,工具。(3)“事其大夫贤者”,“事”,敬奉。“友”,结交朋友。

(16)、(额,以上均是错误的翻译,切勿以为是正确答案。)

(17)、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18)、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19)、(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20)、第③章中说明君子注重提高自身修养而不重名望。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2)、(方法引路)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4)见贤思齐(5)三人行,必有我师6)择善而从

(4)、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5)、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6)、A.(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强调时间流逝,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

(7)、论语(lún) 说(yuè)  愠(yùn)  三省(xǐng)

(8)、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0)、弟子有在学习上松懈的,他就加以批评。宰我白天睡懒觉,孔子就说:“烂木头是不能刻上什么的,烂土墙是不能画上什么的,我对于宰予还有什么办法!”(见《论语·公冶长》篇,第十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wū)也;于予与何诛?”))

(11)、一个人要经常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过错和失误,重视品德修养的完善,避免生活与学习中的缺漏与失误。

(12)、  ⑼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4)、(答题思路)A、B、D项分析正确。C项“策”是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不是马鞭。故选C。

(15)、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1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7)、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18)、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

(19)、子贡曾说:“我不愿意别人对待我的,我也不要照样对待别人。”孔子便说:“赐呵,这不是你现在能做到的!”(见《论语·公冶长》篇,第十二章。(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20)、✦吾:人称代词,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信:诚信。✦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