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二十篇原文及翻译127句精选

2023年10月27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论语全文翻译加原文

1、论语全文翻译加原文及翻译

(1)、(注释)①晏平仲;即晏婴,春秋时齐国著名贤大夫,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执政。事迹见于《晏子春秋》和《史记·管晏列传》。②之:指晏婴。

(2)、乡d第十(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3)、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4)、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20)谨权量:指统一度量衡。权:秤锤。量:量器。法度:指尺、寸等计量长度的标准。“谨权量,审法度”两句是一个意思,即“统一度量衡”。

(6)、(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7)、19孟氏使阳肤(1)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2)而勿喜。”

(8)、(注释)(1)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2)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3)摄:兼任。(4)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5)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9)、(注释)①女:即“汝”,你。②愈:更,胜过。③望:比

(1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1)、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12)、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13)、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14)、(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5)、(译文)孔子说:“人的生存靠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不过是侥幸免于祸害罢了 。”

(1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译文)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做父母的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

(18)、(译文)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说:‘孝呀,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呀,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19)、(译文)祭祀祖先就好像祖先在跟前一样,祭祀神就好像神在跟前一样。孔子说:“我不亲自参加祭祀,就如同不曾祭祀一样。”

(20)、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视邙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2、论语全文二十篇原文及翻译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4)、(注释)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宰相。子文,姓斗,名豰于菟(gòuwūtú),字子文。根据《左传》记载,子文于鲁庄公三十年开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让位给子玉,其中相距28年,在这28年中几次被罢免又被任命。

(5)、(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团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勾结,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勾结而不普遍团结人”。

(6)、(译文)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7)、◆诵读国学经典《论语》-为政篇第16-20章

(8)、(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

(9)、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1)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10)、(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2)、(注释)①敬:严肃认真,如“敬业”,指对工作严肃认真。

(13)、(注释)有:同“又”,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字,而不用“又”字。“十有五”即“十五”,古人十五岁为入学的年龄。“立”:自立 “不惑”:不迷惑 “天命”:上天的意志

(14)、(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旧仇,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很少。”

(15)、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16)、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7)、(译文)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跟不上为耻辱。”

(1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注释)①我老彭:“我”在此处表示亲切。老彭,商朝的贤大夫。

(20)、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3、《论语》全文和翻译

(1)、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1)见其不知量也。”

(2)、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3)、(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斗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就像射箭比赛一样吧!登堂比赛前先互相作揖谦让,赛完后又下堂饮酒祝贺。这样的竞争,可以说是君子之争。”

(4)、(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5)、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注释)视其所以:看他的所作所为。以,为。历,由,经历。②察其所安:观察他的兴趣。观其所由:考查他的经历,由,经历。

(7)、(注释)道:通“导”,训导、引导、领导的意思。齐:整治 免:避免 格:至,来,引申为归服

(8)、(译文)孔子说:若有人能有像周公的才那样美,只要他兼有着骄傲与吝啬,余下的那些才,也就不足观的了。

(9)、(译文)孔子谈到南容,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有官做,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也不致被刑罚。”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

(10)、(译文) 孔子进入周公庙,每一件事情都要问。

(11)、(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对夫子表示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夫子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夫子活着百姓都感觉荣耀,夫子死了万民同悲。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12)、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13)、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14)、(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15)、(注释)①至:这里指意念所至。②谷:古代以谷米为俸禄(类似今天的工资),所以“谷”就是指“禄”。

(1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译文)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18)、(注释)①定公:鲁国国君,名宋,鲁昭公的弟弟,继昭公即位,在位15年(公元前509-495)。

(19)、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20)、(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

4、论语全文翻译完整版百度文库

(1)、寓意: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2)、(注释)(1)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2)纯:丝绸,黑色的丝。(3)俭:俭省,麻冕费工,用丝则俭省。(4)拜下: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5)泰:这里指骄纵、傲慢。

(3)、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4)、翻译: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5)、(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9)、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10)、(译文)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11)、(注释)(1)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2)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3)摄:兼任。(4)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5)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12)、(注释)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发:发挥

(13)、(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注释)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宰相。子文,姓斗,名豰于菟(gòuwūtú),字子文。根据《左传》记载,子文于鲁庄公三十年开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让位给子玉,其中相距28年,在这28年中几次被罢免又被任命。

(15)、译文: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啊,男子汉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6)、(译文)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17)、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18)、(注释)①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 ②谄:谄媚。

(19)、(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0)、(注释)①季康子:鲁国大夫,鲁哀公时的正卿,鲁国当时最有政治势力的人。②以:这里作连词用,同“和”。③劝:勤勉。④临:莅临。

5、论语全文翻译完整版

(1)、(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2)、7子夏曰:“百工居肆(1)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3)、(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4)、(译文)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5)、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6)、(译文)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7)、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8)、(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和别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别人越尊敬他。”

(9)、(注释)(1)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2)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3)有诸:诸,“之于”的合音。意为:有这样的事吗。(4)《诔》:音lěi,祈祷文。(5)神祗:祗:音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祗。

(10)、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11)、(注释)(1)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2)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1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学习按时温习不也是件高兴的事吗?有志向相同的人从远方来相聚(互相切磋,增长学问),不也是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德才兼备的人吗?

(14)、(注释)(1)达巷d人:古代五百家为一d,达巷是d名。这是说达巷d这地方的人。(2)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15)、(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16)、(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17)、(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18)、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9)、(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0)、(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的人。”有人说:“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可能刚毅呢?”

(1)、(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2)、(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注释)(1)摈:音bìn,动词,负责招待国君的官员。(2)色勃如也:脸色立即庄重起来。(3)足躩:躩,音jué,脚步快的样子。(4)襜:音chān,整齐之貌。(5)翼如也:如鸟儿展翅一样。

(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译文)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孔子脸色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快步走的时候,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宾客走后,必定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张望了。”

(6)、(注释)(1)圭:一种上圆下方的玉器,举行典礼时,不同身份的人拿着不同的圭。出使邻国,大夫拿着圭作为代表君主的凭信。(2)战色:战战兢兢的样子。(3)蹜蹜:小步走路的样子。(4)如有循:循,沿着。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一样。(5)享礼:享,献上。指向对方贡献礼物的仪式。使者受到接见后,接着举行献礼仪式。(6)觌:音dí,会见。

(7)、缩:文言文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四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8)、(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9)、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10)、(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11)、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2)、(注释)(1)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政权,有淫乱的行为。(2)说:音yuè,同“悦”。(3)矢:同“誓”,此处讲发誓。(4)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13)、(注释)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词“莫”而倒装。③为可知:被别人知道的依据。

(14)、(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15)、达巷d人曰,“大哉孔子,搏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16)、(译文)孔子说:“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宽广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经常心绪不宁。”

(17)、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19)、(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0)、(译文)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1)、(注释)就有道:接近德才兼备的人。正:改正,修正。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4)、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5)、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6)、2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7)、(注释)①子产:春秋时郑国的贤宰相,著名政治家。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时执政22年,使郑国能够在晋国和楚国两大强国之间得到尊敬和安全。②行己: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