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 成语故事123句精选
励志成语故事50字两袖清风
1、两袖清风历史故事
(1)、《醉翁亭记》讲的是安徽滁县城西的秀丽风景,那里有一座亭子,据说是山里一个和尚建的。欧阳修给这座亭取名为醉翁亭,因为欧阳修常和朋友来这里喝酒。欧阳修酒量小,很容易醉,但他为什么还爱喝酒呢。文章说,醉翁的本意不在酒,而在于欣赏那里的山水风光,他是借喝酒的兴致,以获得欣赏山水的乐趣。
(2)、(拼音):liǎngxiùqīngfēng
(3)、永乐十九年,于谦入京会试,进士及第,高中榜首,时年才二十三岁。可是,等殿试时却因触及时政,最后只得了三甲第92名,被派往山西道任监察御史,数年后,又被调往川贵边境考察边将功过是非。
(4)、太监见于谦这样坚决,无话可说,只好回去向皇上复命。
(5)、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
(6)、瓦刺也先乘胜继续南下,京城立刻危在旦夕,监国郕王朱祁钰匆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朝廷上下一片慌乱。这时有人主张迁都,以避敌人锋锐,而临危受命的兵部尚书于谦坚决反对,他主动请缨率京师官民共同御敌于国门,受到郕王的赞许。于谦于是精心做好战备,鼓励官民誓死卫国,历经五天的激烈反抗,明军最终打退瓦剌的进攻,取得京城保卫大捷,于谦因功加太保之职。
(7)、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8)、古代真正的清官,辞官回乡时,大概除了两袖清风外,什么都没有。
(9)、“土木堡之战”让刚刚立国还不到一百年的大明王朝天塌地陷,似乎已经走到了亡国的边缘;而“北京保卫战”使大明江山力挽狂澜、转危为安。可以说,于谦居功至伟,立下了旷世奇功!
(10)、我从一无所有上升为应有尽有,而斯巴塞太太处在优势地位却从万贯家财论为两袖清风。
(11)、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12)、在诗句中的“清风两袖”,在后来的使用中定型为“两袖清风”,成了成语。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现多用来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
(13)、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东西。
(14)、商鞅主张,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为国家做出了一定贡献,就应该对他进行奖励。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使得朝廷赐爵以军功大小为标准。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大搞水利建设,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15)、古代名人于谦在一次进京考核中,没有行贿而是两袖清风,光名正大地去接受考核。
(16)、于谦生于1398年5月13日,杭州钱塘人,字廷益,号节庵。
(17)、此外,元朝陈基在《次韵吴江道中》一诗中也有这样的句子:“两袖清风身欲飘,仗藜随月步长桥。”只不过当时这一词语还没有与为官清廉这一意思联系在一起。
(18)、入京后,王振见于谦不知好歹,便暗地唆使心腹诬陷于谦对朝廷心怀怨恨,因此下狱三个月。在狱中,于谦愤懑不平,慷慨题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诗的大意是:“绢帕、蘑菇、线香这些好东西,那是给老百姓的日常用品。我只带这两袖的清风见天子,免得日后被人说长道短,坏了名声!”后在河南、山西两省官民及藩王的请求下,王振不得不释放了于谦。
(19)、(成语典故中主角的结局)之“任人唯贤”:用小人被饿死
(20)、西汉初期,韩信最初投奔项羽,没有得到重用,就去投奔刘邦,经丞相萧何极力推荐,才担任汉军的大将军。一次刘邦问韩信能够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越多越好,因此得罪了刘邦。后来西汉巩固后,韩信被封为淮阴侯,不久就朝廷所杀。
2、两袖清风 成语故事
(1)、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名叫于谦。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于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
(2)、 (历史典故中主角结局)之“龙门夺袍”:无耻之尤被赐死
(3)、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4)、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他作威作福,以权谋私,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否则,人家会对你有看法,还会找你的麻烦的。”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风趣地说:“只有清风!我当官是为国为民,不是为了某一个人。只要我为官清廉,认真做事,又何需担心他人?”
(5)、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官员的嘲弄。并作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6)、试想一下,明英宗在蒙古人手中吃尽了苦头,还多次命悬一线,差点掉了脑袋,他能不对于谦恨得咬牙切齿、伺机打击报复吗?毕竟,明英宗虽然是皇帝,但也是凡人,而不是神仙。
(7)、诸葛亮针对这种情况,又上表给后主刘禅,对当时的敌我形势进行详细分析,说明蜀汉和魏国势不两立,你不去伐他,他就会派兵来对付你,倒不如主动攻打他,说不定还会找出一条生存之路。后主刘禅
(8)、(励志典故中的主角结局)之“曹冲称象”:天才不幸夭折
(9)、从此以后,“两袖清风”(亦作“清风两袖”)才逐渐演变成为官清廉的意思。如明朝另一位清官况钟(1383~1443年)在出任苏州知府任满赴京考绩时,为拒收群众送的礼物,就曾作诗云:“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
(10)、从此,秦国越来越强大,别的诸侯国对它非常畏惧。
(11)、西汉三年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刘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用计将其引至河边。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刘歇,消灭赵国。
(12)、明宣宗九岁即位,宦官王振专权。他以权谋私,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贪官。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不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
(13)、在正统年间,有一个叫王振的宦官专权,平时里作威作福,用手中的权力给自己谋取私利,更是肆无忌惮的贪污受贿。每当朝会的时候,各地的各级官员为了讨好他,就将自己的金银珠宝献上。
(14)、从前,有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他总是喜欢四处打听别人的秘密。知道的秘密太多了,憋在心里真难受。一天他喝了几杯酒,终于忍不住,拉着好朋友,把自己打听到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他哪里想得到,就在墙另一边的隔壁房间里,有人把他说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于是没过多久,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多嘴的坏毛病啦。
(15)、南朝梁代著名书画家张僧繇特别擅长画龙,梁武帝在金陵建安乐寺。让张僧繇在墙上画龙,他画了四条龙栩栩如生,但都没有点眼睛。众人不解,怂恿他点上龙眼,他刚刚点了两条龙的眼睛,顿时闪电四起,两条龙腾空而去。
(16)、 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嘱管家,一概不收寿礼。
(17)、于谦在还没有被调进京城以前,一直担任地方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
(18)、到了明朝吴应箕的笔下,“两袖清风”这一成语就已被用来表达清贫之意了:“入计时,止于两袖清风,欲送其老母归楚,至不能治装以去。”
(19)、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精粹之我们每天用三分钟讲解一个成语,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轻轻松松每天学会一个成语,丰富其文化知识,出口成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0)、同“两袖清风”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一尘不染”。“一尘不染”原是佛教用语。佛教称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修道者不被六尘玷污,叫作一尘不染,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沾染坏习气。两个成语都形容人品纯洁,但“两袖清风”主要指财物方面没有被贪欲玷污,“一尘不染”意思要广泛些,指为人所有方面都纯洁无瑕。另外,“一尘不染”也可形容环境非常干净,“两袖清风”没有这个意思。
3、两袖清风成语故事视频
(1)、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急于争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
(2)、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3)、于谦秉性刚直不阿,视民如子。在山西时,他经常微服私访,曾为数百人沉冤昭雪,革去以权谋私的地方官15人。到了边境,他更是细致入微的调查那些“妄自邀功”的边将,并如实向朝廷举报,政绩斐然,因此升任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等地。因他屡屡上书为民请命,受到当时内阁三杨(杨荣、杨溥、杨士奇)的看重,凡于谦所奏,无有不准。
(4)、祖逊和刘琨都是晋代的将领,两人志同道合,都希望能为国家出力,千出一番事业。他们白天一起在衙门里供职,晚上合盖一床被子睡觉。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各少数民族首领趁机起兵作乱,祖邀和刘琨对此都很为焦虑。祖逊说,这不是恶声,而是催促我们快起床锻炼的叫声。
(5)、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
(6)、战国时,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田忌准备与魏军主力交锋。孙膑却说,现在魏国的主力部队在攻打邯郸,魏国都城大梁内一定空虚。如果我们直接攻打大梁的话,魏国一定会撤兵回大梁的,这样既可解救赵国,又可给魏国很大打击。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庞涓果然中计,撤军回救大梁,途中遭到齐军的伏击。
(7)、其次、明英宗对于谦耿耿于怀。于谦在明英宗被俘虏后,没有想方设法去解救他,而是拥立他的弟弟为新的皇帝,这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永远的痛,这一切都被明英宗深深地记在了心中。
(8)、王市长任内,奉公守法,两袖清风,值得敬佩。
(9)、其中一人画得最快,正打算拿酒来喝,因见其它人还未画好,他就再为蛇添上脚。此时另一人刚好画好了,便从他的手上把酒抢过来,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为甚么要为它添上脚呢,说完就把酒喝掉了。
(10)、于谦潇洒的笑一笑,然后甩了甩他的袖子,幽默的说道:“我这人只有清风,我去做官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不是为了讨好某一个人。只要我做的事情是为了国家和百姓,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害怕别人的打压呢?”
(11)、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手(绢)帕蘑(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12)、于谦的出生地离西湖不远,他死后也葬在这里,供后人瞻仰凭吊。因此,与岳飞、明末抗清英雄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拜谒岳飞和于谦之墓后,曾信口吟出“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的不朽名句。
(13)、战国时楚国有位管祠堂的人,在祭祀后把酒分给底下办事的人,但酒不够分,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得最快的人就可以喝酒。
(14)、(成语典故中主角的结局)之“半老徐娘”:风流成性投井
(15)、成语举例:他一生为官两袖清风,深受群众爱戴。
(16)、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17)、汉朝时,有个少年时叫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18)、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得归.天顺元年谦以“谋逆”罪被冤杀.弘治谥肃愍,万历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19)、霍光是西汉有名的大臣,汉武帝很器重他,封为大将军。汉武帝临终,令他辅佐幼主昭帝刘弗陵,朝廷里的大事都由霍光决定。
(20)、那么,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这里面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
4、
(1)、(成语典故中主角的结局)之“七步成诗”:因纵酒误仕途
(2)、他当了一辈子老师,有的就是”桃李春风“和”两袖清风“这两种风了。
(3)、西汉时,有个叫义纵的官员,性格残暴,心肠毒辣。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就下令加重对关在当地监狱里的两百多个犯人的处罚。那些犯人的亲友来探监,都被他抓了起来。后来,他还觉得不够,就将犯人和他们的亲友全部杀死。老百姓知道了都浑身打颤,十分害怕。
(4)、翻译:身上飘扬的袖子随风摇曳,随着月色的轻柔,拄着手杖踏上了桥。
(5)、李达康书记是那些腐败官员里的一股清流。他两袖清风,刚正不阿,雷厉风行,心系国家和人民,一心只为GDP。
(6)、为官者只有像于谦一样两袖清风,思人民之所想,给人民之所需,才能当好人民公仆,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7)、曾国藩是中国历最有影响的人物之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8)、于谦确实死得太冤,可惜历史不可能重来。不过,如果再给于谦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相信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也改变不了他的命运。因为于谦一生只知谋国而不会谋身,他忠心报的是整个国家,而不是某个皇帝!
(9)、一周年之后,路上没人拾取遗失的东西,百姓不乱取非分的财物,国力大大加强,诸侯个个畏惧。
(10)、出自: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11)、岂料于谦一听这话,眉毛立刻拧成八字道:“哼,我偏就不信这个邪,你们不用再劝了,我只带这两袖清风去,看他们能把我怎样?”言罢,他还甩了甩两只宽大的袖管。
(12)、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13)、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
(14)、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
(15)、(历史典故中主角结局)之“司空见惯”:死后子孙不得仕
(16)、然后,他果然不带一物,两袖清风地上路了。由此,清风两袖(或两袖清风)这个成语便常常被用来形容正直、清廉的品行。成语解释释义: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
(17)、于谦(113-116),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
(18)、(励志典故中的主角结局)之“毛遂自荐”:最终含恨沙场
(19)、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那盆万年青,高声咏唱了一首诗:“一盆万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作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
(20)、明代况钟,就是一位受百姓尊敬的清官,苏州人民称他“况青天”。况钟在苏州知府任上,勤于政事,忠于职守,除奸革弊,为民办事,深得苏州百姓爱戴。正统四年(1439年),况钟任苏州知府已九年,要赴北京考绩,朝见皇帝。在明朝,地方官进京朝见,一般都要带金银珠宝、名产土仪,以备打点之用。况钟进京,却两袖清风,并作诗与苏州百姓告别:
5、
(1)、战国时期,秦王嬴政年幼继位,由相国吕不韦辅政,为了笼络人心,增强实力。吕不韦组织人编写《吕氏春秋》,并把这一部10多万字的书挂在咸阳的门市上,宣布谁能指出书中不足。增加或删除其中一字者,赏给其千金。
(2)、担任公职的要是能两袖清风,一介不取,自能心安理得,俯仰无愧。
(3)、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每篇故事都如同一个个智慧的锦囊,帮助开启小朋友人生的智慧之门。
(4)、这首诗是说,绢帕、蘑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得让老百姓说长道短。
(5)、据说,于谦当“兵部侍郎“时,有一次巡抚河南。其时朝中宦官王振专权,骄横跋扈,贪赃纳贿,无所不用其极。地方官进京或京官奉差外出回京,都须向他献纳金银珠宝等贡品礼物,如若不然,就会遭到种种非难、打击和排挤。于谦对王振的不法妄为,早已十分厌恶。这次回京之时,有人私下劝他带些绢帕、蘑茹、线香之类的土特产品?送给权贵们作个人情。于谦听了哈哈一笑,当即展纸挥毫,赋诗一首:
(6)、于谦不仅清正廉明,是清官,在治国理政方面也颇有建树,是能吏,而且还是民族英雄,如果没有他,明朝早就灭亡了。
(7)、原意是道路上有东西遗落,却没有人拾起来,占为己有。形容人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淳朴。遗:丢失的东西。
(8)、然而,于谦兢兢业业了八年,换来的却是:公元1457年2月16日,被押往崇文门外斩首示众!
(9)、古时候,有个齐国人叫毛空。他告诉一个叫艾子的人说,有一块肉从天上落下来,它长三十丈,宽十丈。见艾子不相信,他就改口说,那就二十丈吧。看艾子还是不相信,他又改口说,那就十丈吧。艾子问,肉掉在哪里了,他答不上来了,只得承认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10)、公元1446年,于谦入京奏事,临行前几位幕僚就劝他:“于大人啊,如今朝廷不比当初,听说不给朝中权贵一些好处,恐怕是寸步难行!我们建议您多少带点山西的蘑菇、绢帕、线香等特产,孝敬孝敬他们,如此一来也能早去早回啊。”
(11)、所以他见皇上什么都不带,只有两只袖管里的风。这个成语比喻为官非常清廉。
(12)、郑通见了十分敬佩!于是,叫家人带回礼物,自己进门与于谦叙谈友情。
(13)、几年后,景泰帝病重。朝中的几个投机分子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暗中商议,准备拥英宗复位,史称“夺门之变”。而他的弟弟朱祁钰已是弥留之际,无可奈何了。
(14)、魏纪伟在《让明朝续命二百年的功臣,却在天下人都知道此人冤枉的情况下被杀》一文中分析,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5)、这首诗可以说是他一生高风亮节的写照。于谦后来在最高统治者争权夺位的斗争中被杀害,死后人们发现他果然家贫如洗,真是廉洁自律的好官。
(16)、其实,这个典故来源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一代名臣于谦——
(17)、在宣帝乘车往高庙向祖宗牌位朝拜的路上,霍光与他同坐一辆车,宣帝非常紧张,不能自持,背上好像有小刺在扎,难以忍受。
(18)、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明英宗虽然算不上多么英明的皇帝,但他绝对不是傀儡。如果他不想让于谦死,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是不可能逼宫的!
(19)、(历史典故中主角结局)之“铁杵成针”:醉酒捉月溺亡
(20)、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1)、“两袖清风”的“两袖”就是指上衣的两只袖子。古人穿的衣服,没有口袋。平民百姓的衣襟向右掩,在腰间束带,随身携带的散碎东西可揣在怀里。官员则穿长衫,袖子特别宽大,便于放些银两、诗词文章等。古代的贪官污吏却是把受贿的钱财放进自己的衣袖里。倘若官吏廉洁,没有贪赃枉法受贿,衣袖当然是空的,只有“清风”,所以“两袖清风”就成为表官员廉洁的借用语了。这一成语源出明代著名的清官于谦的一首诗。
(2)、古时候,人们习惯把随身的钱物放在袖子中,“清风两袖朝天去”,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于谦为官清廉、不同流合污的铮铮风骨。
(3)、但于谦为官十分清廉,对下属的要求也是非常的严格,他不允许各级官员和他的下属贪污受贿,他自己对此也是以身作则。
(4)、尽管在封建社会也有不少“两袖清风,秉公断案”的清官,但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追求目标。
(5)、成语:两袖清风,比喻为官清廉,除了两只袖管里的清风,啥都没有!
(6)、班门弄斧即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鲁班门前弄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7)、为此,于谦写了一首《入京》诗来表明自己的志向:“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8)、宋朝文人画家苏轼和文同都擅长画竹,苏轼习惯画墨竹,认为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文同在自家宅前种了很多竹子,每天观察竹子的成长变化,因此画出的竹子各具形态,栩栩如生。画家晁补之称赞文同画竹是成竹已在胸。
(9)、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年少的明英宗即位,开始宠幸宦官王振。三杨这时年岁已老,逐渐死的死、退的退,朝政大权便落入王振手上,此人勾结朝廷权贵,结为死d,大肆收受贿赂,端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清廉如水的于谦平生最看不上此等小人,因此从不逢迎他,王振因此怀恨在心,决定要好好收拾收拾于谦。
(10)、于谦曾在17岁就写下了流芳千古的《石灰吟》,想不到竟一语成谶:“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1)、有一次,轮到于谦进京述职,他把自己管区老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后,什么东西也没带,便准备动身了。
(12)、可是,就在此时,明英宗突然又把皇位抢了回去,但明代宗还活着,他会甘心就这样被夺走皇位吗?他会不会私下联系于谦进行反击?毕竟于谦在朝廷的威望非同小可,只有于谦死了,明代宗才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13)、他当了两任县长,廉洁公正,既不包庇工程也不炒地皮,这种两袖清风的操守,真是令人尊敬。
(14)、再次,于谦同意明代宗换太子。土木堡事变后,孙太后同意立朱祁钰为新的皇帝,前提是要立明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也就是待朱祁钰死之后,把皇位还给明英宗之子朱见深。这个提议是很难实现的,但于谦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同意了。
(15)、于谦的手下人拦住他,说:“大人,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您不想谋取权贵,不向王振献金银珠宝等贵重的物品,也应该多多少少带一点家乡的特产给他吧。这样他才不会挑您的刺,找您的麻烦!”
(16)、(历史典故中主角结局)之“貌似潘安”:好功名被灭三族
(17)、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普遍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心甘情愿地为国家出力。老百姓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社会秩序安定,民风非常淳朴,人们晚上睡觉连门窗都不用关,在路上丢了东西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拾走。
(18)、《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19)、(解释):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20)、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和孩子一起听床头小熊讲故事,既减轻了阅读压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无意识记忆。
(1)、于谦不但挽救了大明江山,而且并没因此得意忘形、结d营私,仍然清正廉明,恪守人臣本分,为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的工作。按说,会有一个好前程、好结局。
(2)、因为包公是位铁面无私、两袖清风的好官,所以被称为”包青天“。
(3)、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