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名诗10首125句精选

2023年08月26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杜甫的名诗

1、杜甫的名诗有哪些短诗

(1)、《蜀相》一诗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2)、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彻底抛去了曾经的裘马轻狂,真正走向了成熟。

(3)、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兖州城楼放眼远眺。

(4)、《阁夜》为唐朝诗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杜甫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5)、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6)、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7)、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9)、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10)、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11)、颈联写道:“野哭千家闻战伐”写听到征战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诗人心系为战乱所苦的百姓,对百姓苦难展现深沉的忧思。

(12)、《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13)、②一世之雄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的情绪。

(1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5)、安史之乱后,杜甫带着妻儿来到成都,在亲友帮助下,盖了一间小草堂,暂时安顿下来。

(16)、(国学经典)张逸凡背诵《礼记-公子重耳对秦客》

(17)、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馀通:余)

(18)、B.首句的“催”字写出冬天夜长昼短,光阴荏苒,岁月逼人,给人紧迫压抑之感。

(19)、“沉郁顿挫”是杜诗的风格,“沉郁”是指内容深广,感情深沉,请结合诗的后两联谈谈“沉郁”的特点有怎样的表现。

(20)、风华正茂的杜甫,登上五岳之尊,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呐喊。此时的杜甫,不正像极了每个年少时期的我们?

2、杜甫的名诗10首

(1)、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解说:两只黄鹂在青柳丛中鸣叫,一行白鹭直奔蓝天。坐在窗前,你可以看到西岭千年不化的雪,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停泊在门口。

(4)、(国学经典)张逸凡背诵《左传-寺人披见文公》

(5)、D.本诗大开大合,气象雄盖宇宙,笔势沉郁精悍,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的气概。

(6)、春望…………………………………………………………杜甫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颔联写道:“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承接上联次句“寒宵”而来,描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星河”指天河。“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夔州在瞿塘峡西口,为三峡的起点。上句“五更鼓角声悲壮”是说,晴朗的夜空,鼓角声格外响亮,黎明时分,那声音更显得悲壮凄凉。诗人用“鼓角”、“五更”、“声悲壮”表明了兵戈未息、战争频繁不断。下句“三峡星河影动摇”是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诗人通过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深夜美景的赞叹,蕴含着悲壮深沉的情怀。

(9)、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层层铺开,步步推进,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10)、耸起身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兔子似的,苍鹰的眼睛侧目而视和猢狲的眼睛相似。

(11)、到了秋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把小屋上仅有的几层茅草掀走了。连绵的夜雨,露天的屋顶,湿冷的棉被,让杜甫一夜未眠。

(12)、经历了岁月的风刀霜剑,再次登高的杜甫再无当年写下《望岳》时的满腔热血,当年裘马轻狂的少年已然变成了垂垂暮者。

(13)、茫茫天地间,有这样一个人与你同欢喜、共悲欢,江河皆可渡,山海也可平。

(14)、苍鹰神采飞扬可摘除系着丝绳的金属环,悬挂在轩楹上的画鹰气势灵动呼之欲出。

(15)、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

(16)、(读经包本)张逸凡背诵《幼学琼林-天文》章

(17)、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

(18)、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9)、如果苦难不可避免,那就改变自己面对苦难的态度,不卑不亢,不折不挠,在苦难中开出一朵花来。

(20)、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3、杜甫的名诗

(1)、《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2)、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3)、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4)、他大权独握,闭塞言路,在他的一手操纵下,多年的科考竟无一人录用。而杜甫正是落选者之一。

(5)、这首题画诗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末期,与《房兵曹胡马》约作于同时,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时诗人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之心。

(6)、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7)、我们不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8)、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9)、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10)、国破家散,黍离之悲,相思之苦,一齐涌上心头,杜甫提笔写下《春望》。

(11)、本题考查古诗词鉴赏能力,具体包括:句意的理解,内容的把握,情感的概括,手法的分析等等。作答本类题型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针对选项回到原诗句中去,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比较、辨析,需要联系上下文体会,死抠字眼。

(12)、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13)、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14)、⑸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15)、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好像蹄不践地一样。

(16)、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7)、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李杜”。

(18)、悲莫悲兮生别离,人生的最痛莫过于亲人的离开,但杜甫把失去儿子的悲痛,化作写作的力量,在诗歌中揭露社会的黑暗,换取更多家庭的的团圆。

(19)、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20)、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4、杜甫的名诗名句四年级

(1)、少年时尤爱读李白,觉得人生一遭,活成那个不问红尘、仗剑四方的“谪仙人”才过瘾。

(2)、旅夜书怀…………………………………………………………杜甫

(3)、一场战争,让一个国家彻底衰败,让黎民百姓流离失所,让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就是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4)、董卿说:同情心最弥足珍贵的地方,是可以让我们始终对伤害持有戒备。

(5)、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是人间至苦,他却谱成了歌;自己的屋顶还在漏雨,他却牵挂着天下黎民。

(6)、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篠通:筱)

(7)、“夷歌数处起渔樵”写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其中,“数处”指不止一起。诗人地处偏远的夔州“野哭”、“夷歌”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8)、何时能让这样卓然不凡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庸之鸟的毛血洒落在荒原之野。

(9)、但当触到复杂的社会,融进困顿的现实,才发现:其实啊,成为一个普通人、安安稳稳度过一生已实属不易。

(10)、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11)、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

(12)、又想到还有个隐逸的期约,便一同去寻访城北范先生。

(13)、进门后就产生高雅的兴致,少年童仆也让人感到清雅。

(14)、赠花卿…………………………………………………………杜甫

(15)、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16)、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

(17)、(国学经典)张逸凡背诵《左传-介之推不言禄》

(18)、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9)、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20)、*图片作者:保罗·塞尚(Paul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19世纪末,保罗·塞尚被推崇为“新艺术旗手”,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绘画之父”。

5、杜甫的名诗有哪些

(1)、开首二句写道:“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诗歌首先点明时间。上句中的“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景”同“影”。“短景”指冬天日短。“天涯”即天边,指夔州。“霁”即天放晴。首句的意思是说,年终一天比一天短。其中,一个“催”字用得很妙,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的冬日特点,而且使人觉得时光飞逝。次句“天涯霜雪霁寒宵”中的“天涯”指夔州,又暗含有沦落天涯意。意思是说,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诗能见到如此景象,可以说,真是彻夜难眠,感慨万千。

(2)、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3)、”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国学经典)张逸凡背诵《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5)、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6)、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7)、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8)、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风格特点的鉴赏能力。作答本类题型,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理解题干中的“沉郁”是指“内容深广,感情深沉”,确定答题区间为“后两联”,然后从内容、情感两方面分析其诗歌风格特点,注意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分点作答。

(10)、A.这首诗写作者流浪到三峡附近,在冬日夜宿阁楼时的所见所听所想所感。

(11)、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12)、尾联写道:“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诗人)极目远眺夔州西郊的武侯庙与东南的白帝庙,一世之雄,他们也成了黄土中的枯骨。英雄的业绩最终成了黄土。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诗人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运用典故,在比较中含蓄而深沉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通过对“卧龙跃马终黄土”的描述,自然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他是贤是愚,都烟消云散了。而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的寂寥孤独,也就算得了什么,通过对比,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

(13)、(读经包本)张逸凡背诵《幼学琼林-地舆》章

(14)、《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岳阳楼》。

(15)、⑻人事:指交游。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

(16)、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7)、漫漫红尘中的我们,虽然如蝼蚁般渺小平凡,但我们的灵魂可以俊美如神。

(18)、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是北方的大士族。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但因各种原因,杜甫三次考试均落榜。

(19)、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20)、C.颔联写了三峡夜晚之景,两句均从侧面烘托出局势动荡战争频仍的时代气氛。

(1)、爱人是两粒团聚在人间的尘埃,让家升起烟火;爱人是两片汇集在天边的流云,共穿一件彩衣。

(2)、也正因这些经历,杜甫才真正将自己的生命融进诗歌,贴向了黎民百姓,贴向了黄土大地,也贴向了人生的本质。

(3)、唐玄宗执政后期渐渐昏庸,整个朝政被奸相李林甫把持。

(4)、颈联写道:“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野哭”即乡野百姓的哭声。“战伐”指蜀地军阀混战的局面。“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起渔樵”即起于渔夫樵子之口。上句是说,听到征战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诗人所描绘景象是多么凄惨。下句是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其中,“数处”指不止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真实形象地表现出来。诗人在这一联,用声音来抒发情感,“野哭”、“夷歌”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正好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5)、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6)、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7)、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坦然面对潮涨潮落,花谢花开,在人生的后半场,留给自己一份从容,留给世界一抹美丽。

(8)、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9)、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10)、洁白的画绢上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原来是画鹰矫健不凡仿佛挟风带霜而起。

(11)、⑺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12)、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13)、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14)、就如《橘颂》中的高品格之人,谁会贪恋故乡风物之美呢?

(15)、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杜甫(44岁)的人生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风雨飘摇。期间短暂为官,因不满朝政,遂辞官。晚年流亡于西南天地间。大历五年冬,杜甫带着对江山的无限眷恋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病世,时年五十九岁。

(16)、又是一个中秋节,本该月圆人团圆,杜甫却与妻子分隔两地,无法团聚。但是啊,即便远隔千山万水,即便夜晚更深露重,仍知道有一人在想着自己,念着自己,盼着自己。

(17)、公元768年的秋天,在杜甫生命的最后两年,56岁的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

(18)、《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9)、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20)、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1)、年少成名的杜甫,却在人生的后半场看尽冷眼、吃尽冷饭,其中滋味,实是一把辛酸泪。

(2)、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3)、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4)、    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此后杜甫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他的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由于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5)、《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