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的诗5首诗68句精选
贺知章的诗5首
1、贺知章的诗5首是什么
(1)、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街杯乐圣称世贤。
(2)、何如尧阶将禹室.层栏窈窕下龙舆,清管逶迤半绮疏.
(3)、第三句写初春刚长出柳叶,用“不知……谁裁出”,联想到前面的“妆成”和“丝绦”,就很形象生动。读到这里,读者会想,是谁给她化妆?是谁给她剪裁出裙带和细叶?
(4)、再结合诗的前两句,贺知章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也都包含在了这平淡的一问中了。而久别回乡所引起的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之情,又不局限于贺知章一人,它更是一种人类共有的且具有特定指向的一种情感。所以贺知章这首诗,能够历经千百年岁月轮转,依然能够以真挚动人的情感从而催人泪下。
(5)、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6)、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诏旂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7)、他们中有皇族贵胄,也有抱负满满的贫寒读书人。没有眼光,没有阶级,没有出身。在醉生梦死中,感受到盛唐最潇洒的愉悦。
(8)、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
(9)、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即虽然我的鬓发早已经斑白,但是我的乡音却从没有改变。我们说语言朴实,是对诗歌风格的一种描述,是通过朴素、简洁、准确的语言传达一种真挚、美好的情感。这句诗便是如此,仅仅以一句乡音未改便道尽了诗人对故乡五十多年来的无限牵挂和思念。同时,乡音未改也从侧面表现了贺知章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10)、译文:别墅主人和我没有见过面,偶来坐坐赏那林木和石泉。主人哪,不要发愁去买酒,口袋鼓囊囊,不缺打酒钱。
(11)、贺知章就是这么一个狂人,而且他的这种狂,也是和李白不一样,总是令人称赞,而他的作品也是与众不同写得很有特色,特别是他晚年回到故乡隐居,写下一首很经典的《采莲曲》,通篇可谓是如诗如画,美得令人心醉,只是那么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个字,但却是充满了一种独特的韵味,读来也是朗朗上口。
(12)、译文: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13)、贺知章,西京宣平坊有宅。对门有小板门,常见一老人乘驴出入其间。积五六年,视老人颜色衣服如故,亦不见家属。询问里巷,皆云是西市卖钱贯王老,更无他业。察其非凡也,常因暇日造之。老人迎接甚恭谨,唯有童子为所使耳。贺则问其业。老人随意回答。因与往来,渐加礼敬,言论渐密,遂云善黄白之术。贺素信重,愿接事之。后与夫人持一明珠,自云在乡日得此珠,保惜多时,特上老人,求说道法。
(14)、最后一句作了回答:“二月春风似剪刀”。是二月的春风吹绿了大地,剪出了柳叶,催开了花朵。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加了诗的生动。
(15)、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16)、唐代诗人贺知章,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17)、译文:会稽山上的雾气散了,显露出高峻的山体和葱郁的草木,明净的水面上没有风也起了水波。别说春天已经结束花草都凋谢完了,另有人在水流中央采摘菱叶和荷叶呢。
(18)、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首唐诗:《咏柳》——贺知章
(19)、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即年少时离开故乡,迟暮之年才回来。别看这句诗朴实无华,实际上包含了极其深沉的思想感情。要知道对于贺知章来说,他的“少小离家”就是三十七岁中进士以前,而“老大回”却是八十六岁高龄了。五十多年的沧桑岁月,不仅深埋了贺知章的仕途人生,也深埋了贺知章对故乡的无限牵挂和思念。
(20)、如今,人们再谈起盛唐,只记得唐玄宗的爱情,李白的月与不羁,杜甫的忧国忧民,和写下“孤篇横绝全唐”《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
2、贺知章的诗5首诗
(1)、乃眷天晴兴隐恤,古来土木良非荆临章观赵丛台.
(2)、《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夜游的艺术概括。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改 一作:未改/难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4)、最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则是借乐景写哀情。它的意思是说,故乡的孩童看到了我,却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问我: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其实如果要表现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可以选择的素材有很多。但是儿童却最能引出诗人的无限感慨。因为贺知章见证了故乡的过去,儿童却是要见证故乡的现在和未来。
(5)、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中对于贺知章有过极为形象的描写:“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这两句写得很是有趣,同时也把贺知章的形象勾勒得活灵活现。
(6)、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 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7)、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申锡无疆,宗我同德。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8)、他的一点一滴,只存在于他人的诗篇。他的乡音,他的狂妄……
(9)、译文:会稽山上的雾气散了,显露出高峻的山体和葱郁的草木,明净的水面上没有风也起了水波。别说春天已经结束花草都凋谢完了,另有人在水流中央采摘菱叶和荷叶呢。
(10)、题袁氏别业 / 偶游主人园 - 唐代·贺知章
(11)、(5)冯建国.贺知章其人其诗考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2)、再相比于今日墨水不多,只能攒稿,攒到一定量再出版的人来说,贺知章真是潇洒到爆炸!
(13)、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贺知章退休回乡。诗中所写“镜湖”是贺知章故乡越地名胜,而且贺知章这次退休回乡,是以道士的身份,当时皇帝还赏赐了“镜湖剡传一曲”,可以说李白的这首送行诗写得十分应景。
(14)、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右下角“在看”哦~
(15)、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16)、现实生活中的贺知章也是一位极有趣的人,当年他在长安初遇李白,两人就结成了忘年之交,为此一起去到酒店喝酒,等到结账的时候一摸口袋没有带钱,于是把随身携带的金饰龟袋解下来当酒钱,从而也是成为了唐朝诗坛的一段会话,当时的李白刚刚在文坛崭露头角,为此也是欣赏不已,事后还专门写诗赞美贺知章。
(17)、他比李白大42岁,比杜甫大53岁,比岑参大56岁。
(18)、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9)、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20)、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3、贺知章小学古诗10首
(1)、托贺知章的福,李白终于迎来了皇帝唐玄宗的召见,成了皇帝身边的翰林供奉。
(2)、 ①鬓:耳边的头发。 ②衰:疏落。
(3)、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4)、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5)、主人哪,不要发愁去买酒,口袋鼓囊囊,不缺打酒钱。
(6)、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写的是树,说这棵树就像是一位经过梳妆打扮得亭亭玉立的美人一样。倘若单独看这一句,且不知谜底的情况下,还是很难知道它写的就是柳树的。所以需要结合次句“万条垂下绿丝绦”一起来看。树枝就像是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自然就让人会想到柳树。
(7)、《晓发》,是写的一首五言诗。并已纳入《全唐诗》。
(8)、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9)、这就好比今天的你引用名人名言。而这位禅师一定是把这句话记在小本本,再随机抖出来,显得格外有禅意。
(10)、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11)、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当看到李白的诗文,即赞为“谪仙人也”,后成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贺晚年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客”,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常与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亦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为“仙宗十友”。
(12)、公元758年,贺知章死后的第14年,他被皇帝唐肃宗(前太子李亨)加赠礼部尚书。
(13)、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37岁进士,一直晋升到三品的秘书监,是当时太子的宾客。
(14)、译文: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15)、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16)、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1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8)、 唐代著名诗人,字季真,自号“四名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年轻的时候就以文词知名,书法也很好,擅长草书和隶书,性情爽直,豁达而健谈。武则天证圣元年中进士,后官至秘书监。他写的诗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等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不朽名篇。
(19)、《奉和御制春台望》,是唐玄宗作《春台望》一诗后,群臣和此而作的诗歌。群臣和诗同题尚存的有贺知章诗、许景先诗,另有苏颋的《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
(20)、但是如果要在这19首中选出10首最经典的,我想每个人的意见都不会相同,我就试着按题主要求选一选。
4、贺知章的诗有哪些大全
(1)、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2)、《唐禅社首乐章·肃和》,是唐代的乐府体裁的诗歌,该诗流传久远,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唐禅社首乐章·顺和的概括。
(3)、那是开元初年,李白还是一介布衣,贺知章是朝廷重臣。
(4)、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5)、《唐禅社首乐章·顺和》,一首有名的五律,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唐禅社首乐章·顺和的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
(6)、(4)胡普信.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四明狂客、秘书监贺知章(J).中国酒,2008年12期
(7)、 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第二首诗:
(8)、贺知章提出告老还乡。他躲过了一劫,但躲不过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