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与气象134句精选
农时谚语和气象谚语
1、农作气象谚语
(1)、ᦙᦲᦓᧄᧉᦅᦸᧉᦙᦲᦔᦱ,ᦙᦲᦓᦱᦅᦸᧉᦙᦲᦃᧁᧉ。有水就有鱼,有田就有粮。
(2)、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雷雨淋。
(3)、总之,我们这里是沿海地区,可能跟别的地区气候有些区别,可能我们这里老祖宗留下的天气谚语在山区或其它地方不太适用。不过,我认为:不管你身在何处,肯定都会有老祖宗留下的适合当地的天气谚语,这些谚语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
(4)、目前,全县客家方言区包括东南片大部和西片的大部,其他乡镇也有一些讲客家话的,面积约占全县的72%”。
(5)、《酃县志》载:“炎陵客家话属广东梅县客家方言。在所调查的客家话家族中,86%是从广东梅县、兴宁、五华、乳源、翁源等客家人集中的地区迁来的。
(6)、 从农历方面来说,每年十二个月每月有两个节气。农历正月大部分年份是立春(有时在腊月)、雨水。
(7)、 农历五月是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季节,农活复杂,紧张繁忙。“夏忙秋忙,绣女下床”。唐代诗人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就是全民总动员,老少齐上阵,家家老幼忙,户户无闲人的写照。
(8)、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雷打天顶雨不大,雷打云边降大雨。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急雷快晴,闷雷难晴。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春雷十日阴,冬雷十日寒。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
(9)、办公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彩云北路与珥季路交叉路口大都一期A座1711-1714/1902-1906
(10)、夏天,烈日当空,地面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使局部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并夹带大量的水汽上升,水汽升到天空变冷便凝结成云。这种云叫做地方性的对流云,它的范围不大,又是移动的。对流发展旺盛,便形成带电的雷雨云。这种云在远处打雷下雨,我们就只能听到雷声。在近处也只下场阵雨,一下子过去,雨过天晴,所以“有雨不多”。也称“未雨先雷,有雨不大”。
(11)、例如“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从气象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乌龟身体贴着地面,龟背光滑阴凉,当湿暖空气移来,就会在龟背冷却凝结,出现水珠,于是天将下雨,反之,空气干燥,龟背也干燥,暂时不会下雨。
(12)、ᦢᧁᧈᦙᦲᦓᧄᧉᦢᧁᧈᦋᦱᧂᧈᦃᧂᦔᦱ,ᦢᧁᧈᦙᦲᦓᦱᦢᧁᧈᦋᦱᧂᧈᦣᧂᦃᧁᧉ。无水难养鱼,无田难积谷。
(13)、ᦔᦹᧆᧈᦔᦱᧈᦍᦱᧂ,ᦏᦱᧂᦔᦱᧈᦣᧂᧉ。开垦草坪,砍铲荒山。
(14)、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
(15)、(注:磨子雷,就是雷声不断,听不出个数,一直响)。
(16)、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17)、 清明:“清明后种谷,早五天不早,迟五天不迟”。“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时地温不高,植物发芽蒙动期长,不需抢种。但要适时春播春栽,不误农时。
(18)、三个月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联系的天气谚语如:“春季无大风,夏季水无穷”、“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六月初八西北风,惊动海中龙,七月水勿来,八月定登胸”、“寒水枯,春水多”等,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关系,气象工作者用这些天气谚语作气候预测先要进行大量的谚语论证工作,再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断依据。
(19)、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与人类活动相联系的自然也是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环境因素,也成为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对象和内容,其中气象现象一直是文学产生以来所反映的对象和内容,各种气象现象作用与人体和大脑,并产生不同的精神体验,把这种体验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构成了气象文学。气象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上,反映气象文学的体裁有气象神话、寓言、诗、赋、词、楹联、散文、谚语等。
(20)、炎陵客家人接近70%,居住面积超过全县的三分之可谓客家人口大县。宋代开始即有客家人迁入炎陵定居和发展,之后历经元、明、清及民国四个时代,迁徙延续了700多年,迁入以家族为单位的客家族群将近200支,主要源于广东、福建、江西等客籍地。
2、农谚与气象
(1)、一年365天,客家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地头从事操作,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天象变化极为敏感,经过历代的总结,留下大量关于农业气象的经验性谚语:“四月桃子来,李子去”“春至飘东风,树叶乱飘蓬;夏至吹东风,五谷粒粒空;立秋吹东风,禾苗皆大空;冬至吹东风,农夫袋里空”等等。
(2)、ᦅᧄᦷᦢᦣᦱᧃᦚᦻᧈᦗᦻᦟᦤᦴ᧞ᦂᦱᧃᦺᦣᧈᦓᦱ
(3)、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象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日,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4)、 过了冬至,天气长一肋子。(白天开始变得更长)
(5)、 检验小麦是否播种适时,可以参照它的出土时间,叫做“四五天早,十来天迟,七天露头最合适。”
(6)、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雷雨淋。
(7)、ᦢᧁᧈᦠᧃᦓᧄᧉᦊᦱᧈᦅᧂᧈᦵᦵᦎᧆᦢᦸᧂᧈ,ᦢᧁᧈᦠᧃᦣᦸᧅᦊᦱᧈᦝᦱᧁᧉᦵᦵᦟᧃᧈᦂᦳᧂ。没见水别忙砍竹筒,没见松鼠莫忙扳弩。
(8)、说明农作物与天气的关系,这方面的天气谚语描述了天气与农作物生长的密切关系,促使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注意农作物的种植和有关灾害的预防。如“四月初一天漏,种花不及种豆”、“正月半夜风飕飕,蚕豆油菜要歉收”、“六月里三个阵(雷),白米吃来剩”、“四月初一见晴天,高低田里好种田”、“夏至西北风,黄花要变脓”、“四月十四雨绵绵,今年花地收成歉”等。
(9)、雨后天开得早,莫想天气好;雨后天开得晚,天气定好转(鄂)
(10)、生活类谚语700多年前,客家先民经历长期艰辛的迁徙生活来到炎陵。他们深知在异域落地生根、安家立业和繁衍生息的艰难,只有凡事克俭、诸事克勤,克服懒惰思想而勤劳创业,克服享受思想而节俭朴素,营造褒勤贬懒氛围,才能用自己的双手垦辟出新家园、新生活。因此,客家人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是家中的一分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到田里地里帮忙或帮助大人干家务活,即使白发苍苍的老人也绝少清闲之人。
(11)、其次,语言通俗易懂。谚语类似成语,就是人们生活中常用常说的现成话,但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记易传,而且一条谚语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道理通俗化、口语化,是客家人思维火花的碰撞。
(12)、在农耕社会,没有科学有效的手段来预测天气为农业生产服务,崇明岛上广大农民一年农作物的种收,在天气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完全是被动的。如果对天气变化一无所知,随时可能遭到不可预测的灾害,面对比其他地方更加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各种恶劣天气的袭击,我们崇明岛的先人意识到预测天气的重要性,凭着聪明才智,在日积月累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了大量丰富的气象知识,特别是勤劳的农民们,在与大自然进行斗争的农耕活动中,通过各种迹象和征兆,掌握了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总结了一套预测天气变化的经验,形成天气谚语并广为流传,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一句句家喻户晓的、普普通通的天气谚语反映出崇明岛的风云雷电、旱涝干湿、寒暑凉热等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所以在崇明岛,这些世代流传下来的天气谚语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广大农民掌握了这些反映天气变化规律的天气谚语,可以科学地安排日常农业生产活动,顺应农时,不废农事,预防各种灾害,争取农业生产丰收,所以天气谚语在农业生产中的实用价值是十分巨大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3)、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不下就阴天。
(14)、“乌头”与“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
(15)、虹高日头低,明朝着蓑衣;虹低日头高,明日晒得背皮焦。
(16)、ᦚᦳᧃᦷᦎᧅᦋᧁᧉᦓᦲᦰᦎᦱᧅᦆᦱ,ᦵᦵᦡᧆᧈᦀᦸᧅᧈᦋᧁᧉᦓᦲᦰᦗᦱᦵᦎᧀ。早晨下雨晒草排,早晨天晴背蓑衣。
(17)、烂“落苏”(即茄子)多,烂铃(指棉花)也多。
(18)、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往往踩在前人的肩膀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农业亦如此。愿未来的农业生产越来越智慧、高效、精准、创新。
(19)、河底泛青苔,必有阵雨来;烟囱不出烟,一定阴雨天。
(20)、春季低温(即春寒),造成早稻烂秧死苗,影响夏熟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3、二十四节气农谚大全
(1)、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
(2)、天气谚语各地都有,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集体创造,经不断总结和修正,口耳相传,活跃在民间……崇明的天气谚语也具有这些基本特点。此外崇明的天气谚语还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主要是:江海沙洲的地域特征和耕种渔猎的生产特征。前者取决于崇明岛独特的地理环境,后者体现了崇明人历来的生存方式。崇明的天气谚语多数是反映台风、雷雨、海潮的预报,如“五月里迷雾,乘船勿用问路”、“北风冷,台风遁”、“云中有吼声,不久龙卷临”、“浪头圆圆浪面大,及早调蓬赶回家”、“虹挂东海处,大风刮倒树”、“东风打过更,水在门外涨”、“断虹现,台风见”,“无风起长浪,不久台风到”、“条浪打先锋,后面跟台风”……很明显,这些谚语都是为渔民从事江海捕捞业服务的。
(3)、ᦷᦙᧆᦷᦜᧂᦀᦸᧅᧈᦣᦴᦈᧅᦚᦳᧃ,ᦷᦙᧆᦓᦾᧉᦀᦸᧅᧈᦣᦴᦈᧅᦵᦵᦡᧆᧈ。大蚂蚁飞出洞,要下雨;小蚂蚁飞出洞,天要晴。
(4)、35)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有关农业的气象谚语二)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5)、预测后期天气。这方面的天气谚语根据前期出现的天气特征来预测后期不同时效的天气,做好影响农业生产气候的防护工作,这类谚语在天气谚语中所占比例最大,从预测的对象来看,都是人们日常最关心的晴雨、冷暖以及灾害性天气等。
(6)、看云测天谚语 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则日是晴天。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乌龙打坝,不阴就雨。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涨。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雷雨淋。西北黄云现,冰雹到眼前。鱼鳞天,不雨也风颠。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是雹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云交云,雨淋淋;云结亲,雨更凶。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云吃雾下,雾吃云晴。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7)、 民间流传的农业气象经验,语言简练,一般以歌谣的形式表达。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不断认识气象与农业的关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加以提炼编成谚语,流传应用。由于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深受广大农民喜爱,世代流传,不断丰富。中国古代农学家,如贾思勰,徐光启的著作中部曾大量引用农谚。辑录中国古代农业气象谚语的主要古籍有《田家五行》、《卜岁恒言》和《中国百科全书》等。收集、总结农业气象谚语对推进和发展中国农业气象科学是有意义的。
(8)、 谷雨:“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种张绵(棉花)”、“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羊盼谷雨牛盼夏”、“苜蓿长过腰,牛马齐增膘”。到了谷雨,山坡路边野草生长旺盛,地里种植的苜蓿长得齐腰高,紫花累累,营养丰富(人也可食嫩叶)。骡马牛羊,草料足增膘快。这就是“草膘料力水精神”说法的缘由。
(9)、在生产力不发达、科技手段落后的农耕社会中,无论种田、打渔,还是沙滩开荒、盐场劳作,都需要依靠“天帮忙”。特别是出海的渔民,驾着帆船闯入茫茫无际的大海,一去往往就是十几天、甚至个把月,全靠船老大的看天经验和掌舵技术。春夏之交的大海上,天气说变就变,风雨要来就来,刚才还是风平浪静,转眼就是风急浪高,如果渔民没有看天经验,不采取一些事先避险措施,船翻人亡是难以避免的。为了在风浪中求生和获得更好的收益,他们不得不把琢磨天气变化作为头等大事。像“五月里迷雾,撑船勿用问路”,“日出日落胭脂红,不是雨便是风”、“鳖鱼探头,风雨就在前头”、“日出猫咪眼,有雨勿等吃中饭”、“东虹日头西虹雨”、“勿怕南风紧,只怕转东北”等都是渔家必知的天气谚语。在海上,崇明船民丰富的看天经验常使外地同行惊叹,尤其是船老大的本领更为高超。有一次,在山东东部海面上,由来各地的百余艘渔船同时在作业。崇明船的老大看见天空出现“箭云”,根据他的经验,看出这是台风来临前的预兆,建议同行们早早预防。经商量,崇明渔船决定起锚到附近的小岛港口避风。当时正是渔汛旺期,外地渔船见崇明渔船放弃捕捞好时机扬帆归港感到惊讶,一问才知道要有台风来。有的跟着也走了,有的不相信依然作业。两天以后,台风云不断涌来,东南风骤然刮起,这些渔船连忙寻港避风,已经晚了。未行一半,风急浪高,小的渔船便遭殃了,大的渔船为了加速避险,只得把捕到的鱼抛入海中,损失可大了。事后,外地船工纷纷赞扬崇明船老大的看天本领,有些船老板还聘请崇明船工做他们的老大。
(10)、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则日是晴天。
(11)、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12)、 小麦是隔年田禾,误种了耽搁一年太可惜,有“参不落,地不冻,有牛有籽只管种”、“寒露加籽出黄尖”的农谚。小麦靠群体增产,种的迟了分孽少产量低,用“加籽”的办法弥补这一不足。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文化科学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深入普及,太空种籽的科学实验,农业生产将会大飞跃、大发展、大提高。针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的万荣人,一定会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适应二十四节气“土生土长”的新农谚,一定会在万荣大地不断地涌现。(雷学理)
(14)、 别小看前人的智慧,这些谚语,即便到了今天,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觉得可以类比一下,这些农业谚语就是对当时的“农业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体现着古人的勤劳智慧,这放到现在,不就是“数字农业”吗?
(1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则日是晴天。
(16)、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17)、ᦵᦣᧆᦺᦣᧈᦠᦹᧉᦃᧅᦖᧃᧈᦺᦋᦂᦱ,ᦵᦣᧆᦓᦱᦠᦹᧉᦃᧅᦖᧃᧈᦺᦋᦋᦸᧂᧈᦓᧄᧉ。种旱地要勤防雀害,种稻田应勤查水利。
(18)、天气谚语中还有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俚语,例如“四月初一难得勤,皮匠娘子要嫁人”、“九月廿七催懒妇,十月初五拖勿过”、“一日南风十日暴,三日南风狗钻灶”、“云如海和尚,风雨响叮当”等。
(19)、ᦔᦳᧅᧈᦷᦏᧈᦺᦡᧉᦷᦏᧈ,ᦔᦳᧅᧈᦇᦱᦺᦡᧉᦇᦱ。种豆收豆,种芝麻得芝麻。
(20)、 立夏:“立夏种棉花,有苗没疙瘩”。棉花是喜温作物,根据棉花的生长期和我县的无霜期,立夏种棉花,只会浪费工本,不会有收获。“立夏不硌场,麦在土里扬”。立夏前后要将打麦场耙虚、浇湿、碾实、打硬,整个过程称“硌场”,确保小麦进场碾打时能够颗粒干净。
4、农时谚语和气象谚语有哪些
(1)、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2)、 我们以冬小麦的播种季节为例:华北地区中部的农谚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华北地区南部的农谚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华北北部的农谚是“白露节,快种麦”。
(3)、另外,我们这里还有很多预测未来很多天以后的天气谚语。例如: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阴。(注:如果初二阴天或下雨,这半个月的日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好天气)。
(4)、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5)、观风测天谚语 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提,冬起东风雪半天。开门风,闭门雨。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西风不会晴。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南风不过过三不雨就阴天。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暴雨。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不下就阴天。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6)、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7)、在面积广阔的中国领土上,同一节气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有些谚语就明确体现了这种精神,我们以冬小麦的播种季节为例:
(8)、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9)、 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只有通过施肥来保持土壤肥力,人们才可以真正地放弃刀耕火种加撂荒土地的原始耕作方式.推动农业向高级阶段方向发展。
(10)、语言简练化。一般天气谚语都具有言简意赅、表述形象、易于上口和传播的特点,便于记忆、传授、传播,深受广大劳动农民喜爱。天气谚语的语言构成材料经过精心挑选,在语言结构上非常紧凑。例如浓霜一般出现在寒潮过后,天空晴朗少云,本地区在西北气流控制下,所以天气继续晴好,天气谚语则说:“霜重见晴天”。又例如预测头九里多雨,则春分、清明、谷雨时节将少雨,天气谚语则说“水九旱三春”等。这种表达方式确实便于记忆和传播,非常适合口头语言的传播。
(11)、崇明岛四面环水,进出海岛必须要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当时不管是什么船,都是靠风力来航运的,船在江海中航行时,必定要受到风、雾、潮的影响,突变的天气如龙卷风、雷暴大风、台风等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时,狂风巨浪随时有可能把航行的船舶吞噬,遭到突如其来的灾难。岛上先民们为了安全地进出海岛,迫使他们要通过观察天象、物象来研究天气变化,以确保江海上的安全航行,避免船翻人亡的灾害。这方面的天气谚语如“五月里迷雾,乘船勿用问路”、“北风冷,台风遁”、“云中有吼声,不久龙卷临”、“浪头圆圆浪面大,及早调蓬赶回家”等。
(12)、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红到皮”。柿饼是我县农户的主要收入之曾外销日本,内供全国。九月初,人们忙着摘柿子,镟柿饼。到村里看,家家柿饼摆几箔,户户柿皮搭满绳,进门眼前一片红。
(13)、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14)、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15)、 “数字农业”是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
(16)、 三月穿衫衫,不穿衫衫是憨憨。(意即到了农历三月,天气已经很热了)
(17)、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关于农业气象谚语2久雨久晴无好天,未来还有雨连绵(粤)
(18)、 本期刊发雷学理、梁天海在万荣城乡搜集整理的农事和气象谚语。从这些在万荣大地流行千百年的谚语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它们与二十四节气的密切关系。
(19)、 二十四节气确立于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补充历法,是广大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实际经验的积累成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业、农事活动和区分气象物候的重要依据,它每个节气的记时记事,与我县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天气变化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密切联系。因此,有学者考证说,河东大地是二十四节气发端和形成的主要地域之一。
(20)、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5、农谚和气象谚语有哪些
(1)、雨后怕阴天,下了就不干(豫)雨后天晴热死人,下雨还未停(桂)
(2)、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3)、另外,崇明岛是泥沙淤积的平原,土质适合种植棉花,大量棉花的种植,促进了崇明岛民间纺织业的发展,农家几乎家家自备织布机,据有关史料记载,民间最多时有十万余台织布机。崇明土布紧密平滑,柔软坚牢,而且花色品种繁多,销往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地,还曾一度销往南洋群岛,成为崇明历史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外销产品。
(4)、 关于地利的谚语:冷土换热土,一亩顶两亩。水土不下坡,谷子打的多。
(5)、2006年,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炎陵飞歌》,编者采集和整理炎陵民间谚语564条。1994年版《酃县志》、2011年版“炎陵文化”丛书《炎陵歌谣》《炎陵客家》也收集刊载了大量炎陵谚语。在这些谚语当中,客家谚语数量和品味堪称首屈一指。
(6)、崇明劳动群众创造的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天气谚语,经世代相传,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家乡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2006年“天气谚语及其应用”被公布为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卫堂老师被确定为代表性传承人,《解放日报》《东方城乡报》和崇明电视台等多次报道了他的事迹。那么,在气象科学发达的今天,它还有什么价值呢?笔者认为,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7)、 瓦渣云,晒死人。(云不集中,天高无雨,天气闷热)
(8)、头八(正月初八)晴,好年成;二八(二月初八)晴,好收成。
(9)、揭示气候规律。这方面的天气谚语主要描述崇明岛的气候特点,通过它使人们易于掌握气候规律,并按气候规律办事。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长三春冷,短三春暖”、“春寒夏涝”、“夏至无雨三伏热”、“小暑一交,雨水即少”、“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冬前霜多,夏天雷多”等。
(10)、ᦎᦱᦞᧃ᧞ᦵᦡᦲᧃᦂᦱᧂᦞᦸᧂᧉᦓᦲᦰᦈᧅᦚᦳᧃ,ᦝᦱᧉ ᦟᦻᦵᦵᦙᧁᦢᧁᧈᦙᦲᦚᦳᧃᦅᦸᧉᦵᦵᦡᧆᧈ。太阳月亮打伞,人要遭雨淋;花猫型的云,有雨也要晴。
(11)、 一年十二个月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是华夏民族农耕文明最早的文化成果。它反映了冷暖寒暑的气候变化和季节特点,有力地指导农事活动促进农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
(12)、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白露不赤膊,寒露脚保暖)
(13)、如果夜里看到月亮出现风栏,天亮以后肯定刮大风。
(14)、ᦵᦣᧆᦺᦣᧈᦠᦹᧉᦺᦡᧉᦖᦹᧃᧈᦗᦱ,ᦵᦣᧆᦓᦱᦠᦹᧉᦺᦡᧈᦖᦹᧃᧈᦠᦱᧇ。种早地收得万箩,种水田收得万挑。
(15)、(本文根据杨立艺、施仲君编写的崇明民间文化乡土教材改写,经秦卫堂老师审阅)
(16)、例如“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从气象学角度分析,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容易形成大雾,若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区,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而转晴。
(17)、例如“上看初下看十六”、“六月晒龙袍”等看农历关键日来预测天气。为什么这些关键的天气容易出现变化呢?从气象学角度来分析,冷暖气团会在农历的一些固定日期出现。因为农历与月相有密切关系,月亮朔望对大气和海洋的引潮力有周期性变化,会使冷暖气团在某些固定日期比较活跃,影响时天气就会发生变化。
(18)、所以说,今天从气象学的角度来剖析天气谚语,论证天气谚语,前人积累的天气谚语在气象学上还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9)、再次,内容丰富多彩。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20)、这种抗争精神的的谚语多如牛毛,如:“人争气,火争烟”“只有上唔去的天,没有过唔去的山”“人冇大目标,稻草压弯腰”“人怕冇志,树怕冇皮”“有志成龙,无志成虫”。社会类谚语在炎陵,大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四世同堂,这是出于生产劳动的需要,集中劳作方能在农时期限内将农事完成,而共同劳动的过程又进一步强化了宗族意识和家庭观念,因此,客家人极为重视血缘亲情,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多叫一声叔,少走十里路”等,这类谚语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客家人的血亲宗族观念。
(1)、 麦收三十八场雨。(八月播种雨,十月越冬雨,来年三月小麦起身雨)
(2)、久雨见晴天,几天不见面(桂)关于农业气象谚语久雨絮云天,雨去晴在来。
(3)、客家人不仅必须根据天象来安排农事,经年累月的外出劳作也对他们提出了具备天象预测基本常识的客观要求,气象谚语无疑成了当时客家人生产和生活中的指南针。另有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和气象谚语相结合,更是客家人重视农业生产的体现,如:“清明前好莳田,清明后好种豆”“立夏起东风,禾苗收成丰”等等。
(4)、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5)、天气谚语是广大劳动人们集体创作的口头通俗文学作品,是气象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天气谚语是广大农民集体创作,在民间代代相传,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被广泛应用并不断修正,所以它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远比其他气象文学作品大得多,天气谚语和其他谚语一样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成为汉语多彩词汇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学角度来分析,天气谚语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6)、 东风怕日落,北风怕天亮。(是说风停的时间)
(7)、13)河底泛青苔,必有阵雨来;烟囱不出烟,一定阴雨天。
(8)、 淋伏头,旱伏尾。(头伏下雨整伏天旱)
(9)、头八(正月初八)晴,好年成;二八(二月初八)晴,好收成。
(10)、这些谚语都是说农业收获的,我们说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农业的丰收,因此在收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到及时,一定要认识到农业收获对农民的重要性,并且在收获过程中要注意收割的技巧,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证生活的质量。
(11)、预测年成丰歉,这方面的谚语是根据前期天气情况预测当年或来年的收成好坏,如“未蛰先蛰,人吃狗食”、“端阳有雨是丰年”、“立秋雨最忧愁,大熟收成一半收”、“冬至前头七朝霜,有米无砻糠”、“十月宜来霜,无霜来年荒”、“小雪雪满天,来年是丰年”、“冬雪勿烊,来年有粮;春雪勿烊,饿断肚肠”等。
(12)、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流行全国各地的二十四节气顺口溜,千百年来一直唱响在万荣大地,且代代相传。
(13)、大雁不过九月小燕不过三月三关于农业气象谚语六月盖夹被,田里不生米。
(14)、崇明岛有史以来就是一个移动的沙洲群,1400年前从长江中不断下移至今日长江口。大大小小的沙洲涨涨坍坍,最终形成现在1200多平方公里的祖国第三大岛。历史上长江中下游很多地方都有老百姓迁徙到崇明的。据史书记载:最早登上沙洲垦拓安家的是来自江南句容一带的百姓,以后江北的南通、海门,江南的宝山、南汇、嘉定、常熟、张家港、江阴以及浙江沿海地区都有前来拓荒并居家移民到崇明的。崇明历史上先后隶属于通州、扬州、苏州、太仓、南通,一直到1958年才隶属于上海。江北风、江南情都是崇明风俗文化的组成部分。甚至还有各个朝代的流放犯人也从天南海北被放逐到崇明岛,北宋后期为避战乱从中原地区过来的大批逃难者等。
(15)、 惊蛰:“惊蛰宁,百事成”、“惊蛰动了土,倒冷四十五”。惊蛰时分如果刮大风尘土飞扬,节后多刮北风,会有沙尘暴,对果树开花结果和庄稼生长不利。
(16)、ᦢᧁᧈᦙᦲᦓᧄᧉᦢᧁᧈᦋᦱᧂᧈᦃᧂᦔᦱ,ᦢᧁᧈᦙᦲᦓᦱᦢᧁᧈᦋᦱᧂᧈᦛᦱᧃᧈᦂᦱᧉ。没有水不能养鱼,没有田不能撒秧。
(17)、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18)、 立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过后新年伊始,人们要制定当年的致富计划,农林牧副全面规划,种植养殖周密计划,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19)、 夏至:“过了夏至节,锄地不能歇”、“花锄七遍,疙瘩蒜辫,豆锄三遍,秧儿成串”、“天旱锄田,雨涝浇园”、“要想虫害少,锄尽地边草”。
(20)、2010年,炎陵县人民政府确认《客家谚语》为炎陵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民间有句话“天下乱,崇明沙上好避难”。崇明岛有着广阔的沙洲、芦荡,江海又是渔业、盐业不竭的源泉,吸引了众多的移民前来拓荒。加上水陆隔断带来的封闭,远离政治斗争漩涡,相比于外面的兵荒马乱战火不断,显得太平多了,因此很多人来此定居。可以说是天南海北五方杂处。这些各色人等的移民,带来了各地的文化风俗,生产经验,包括看天识云的本领。所以说崇明人猜天的本领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四方移民汇聚了各自的气象谚语;来岛躲避战乱的群众补充了气象谚语;与江涛海浪的长期搏击丰富了气象谚语;外出航运经商的人员带回了气象谚语……在长期的相处中互相交流融合,结合崇明沙洲的环境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加以不断的验证,几经岁月的更迭和时间的考验,淘汰了那些不符合现住地的生活、生产的东西,留下了更符合当地气象变化的精华部分,使崇明的天气谚语逐渐积累起来,并形成一个独立而丰富的体系。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冬冷长,夏热长;冬不寒,夏不热”原在黄河流域流行,后来被人带到了长江口岛屿上。又如“雨中知了叫,晴天马上到”原流行于江浙,后来也适用于崇明。而随着崇明海上捕捞和航运业的发展,驾船南来北往的崇明船工们又从别处学到不少有用的观测天气的经验,吸收融合到本土的谚语中,那些灵验生动,顺口好记的谚语便越来越丰富,并且口耳相传,世代相袭。“崇明人猜天”的名声也就传播开了。
(2)、客家人迁徙到炎陵后,仍延续以农为本的传统。因此,炎陵客家谚语也深深地烙上了农耕文化特征。首先,乡土气息浓厚。炎陵客家谚语多用农村寻常之物入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坦率质朴不遮掩,有话直说,无所顾忌,且散发着诙谐幽默的色彩,有如农民的淳朴、憨厚和机智,虽不甚典雅,但韵味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3)、立冬日之天干逢壬字,来年高处之田有歉收之虞。
(4)、秋季连绵阴雨,增加棉花烂铃,降低产量和品质,还造成秋播季节推迟,质量降低。
(5)、还有如五个月韵律测气候。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五个月的变化与联系,大约相隔一个季节,例如“不得春风,难得秋雨”、“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四九南风六月旱”、“伏里西北风,腊月船勿通”等,这些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五个月(150天)左右的降水天气,经气象工作者对这些天气谚语进行论证,用五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性是比较强的,可以作为长期天气预报的科学依据之一。
(6)、 再如我们云南,地理优势造就了基本上什么作物都可以种植,有些地方是四季如春的,有的地方是四季分明的,有些地方是热带雨林的,造就了云南作物高原特色。
(7)、烂“落苏”(即茄子)多,烂铃(指棉花)也多。
(8)、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下半年是八廿三。
(9)、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10)、预测晴雨方面的如“初三夜来云遮月,干干湿湿半个月”、“小暑头里七天阴,一个月里难得晴”、“秋前无雨水,白露狂雨淋”、“冬至前后有雪,来年雨水多”等。
(11)、天气谚语中还有用非常形象的事物来说明未来天气情况的,例如“正月十五一朝霜,拔秧娘子要用轿子扛”、“清明过后三朝霜,条条沟里好铺床”等。
(12)、 寒露霜降是秋芒季节,既要收割碾打谷黍,又要搬运玉米、割豆子、摘棉花、收芝麻,农活虽然复杂,但要做到忙而不乱,注意技巧。“早割豆(不炸角),午摘花(少沾叶屑),摊开口袋收芝麻(不怕颗粒掉地里)”,做到颗粒归仓。
(13)、这都说明了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没有肥料想要把田地种结实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14)、与此同时,炎陵客家谚语蕴含着民间大智慧,对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意义。第传承了民间智慧。客家谚语种类众多,是千百年来民间集体智慧的结晶。尤其是一些关于农事和气象的谚语,更是客家人得以观天察地、战天斗地、创造财富、生存繁衍和发展进步的“科技”保障,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农谚在服务农业生产、防御自然灾害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