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十句(精读)130句精选
老子的名言名句短句
1、《老子》的名言名句
(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做学问学知识,是越学越多,反而障碍和束缚也越来越多,佛家叫“所知障”,学到的是知识,障碍的却是你的智慧;修行大道则相反,是越修欲望和毛病就越少。修道最后,什么欲望和毛病都没有,智慧也就自然生起,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了。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4)、努力不懈的人,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
(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7)、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8)、生活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以柔克刚才是取胜上道。
(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老子名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4)、老子名言: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5)、(译文)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7)、老子名言: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9)、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老子的名言警句篇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烦躁的你向它诉说,快乐的你和它分享。日记是我的忠实伙伴。
2、老子名言十句(精读)
(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老子名言: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4)、书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桥梁,而学习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选择。
(5)、 译文: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
(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8)、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9)、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0)、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经·第六十章》
(11)、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个很重要,老子的无为思想)
(1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3)、老子名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4)、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从简单的事情变化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来的。
(1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6)、老子的这句话意思是有时候能够委曲求全反而能够保全自己,能够懂得退让和变通,反而能比较顺利的到达目的地。
(17)、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上多少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最终不得善终,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功成名就之后,就该是时候隐退,将自己的位置让给年轻人,让给其他有能力的人了,否则只会遭到别人的猜忌不满,没有好结局。
(1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9)、老子名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0)、“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君无为,臣民有为,所以“无不治”。老子真是高明、诡秘的人啊!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3、老子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2)、感悟: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自古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个人的看法不同看到得东西不同,所有每个人的境界不同,凡事都有两面,有的人行善的善果,有的人行善不一定就得到善果。就像达摩祖师所说的一样,行善不能总挂在心理面你做了多少善事,多么多么的伟大,这样的善是虚伪的也是无有功德的,一切随缘。
(3)、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4)、大意: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其实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可是为什么还做不好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煎烹小鱼。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运用这些道理,并不是听过之后我们就懂了,而是践行,也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的懂得这个道理。
(5)、狂风骤雨往往都不会长久,做事、学习、修行都是这个道理,不能因为一时兴起而做事,结果兴趣来得快,去的也快,注定做不好事情,只有持续地努力,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道德经》
(10)、“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中国人有点小聪明,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何知摒弃个人智能,发挥法治、市场的作用?
(1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2)、“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13)、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6)、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17)、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1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1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4、《老子》名言100句
(1)、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6)、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经典语录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8)、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1)、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2)、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5)、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7)、老子名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5、老子的名句大全
(1)、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3)、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老子的名言警句大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2)、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四十四章》
(1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1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15)、有力和无力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而强是一种品质,是更深层的东西,它的关键在于承受,在于耐力和定力,在于能够克服自己的贪念和自大,虽然有实力但不能盛气凌人,以强者自居。
(1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18)、《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的名言警句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老子《道德经》
(19)、老子名言: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0)、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3)、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就是贪得无厌。知道知足的人,经常都是心满意足的。在西方的观念中,往往赞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而在中式智慧中,我们经常强调要知足常乐,不要奢求太多自己能力外的事情,因为和自身条件不匹配的欲望,往往会带来灾祸,因为你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去满足,比如校园贷中的裸贷等等,或者去抢劫、杀人,走上歪路。
(4)、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5)、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一切随其自然发展,到了这个年纪,该走的就放手让他走,该来的岁月也不会辜负了你!
(6)、“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一朝代兴起、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中国人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权平稳过渡的办法,这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
(7)、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8)、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9)、第一种“宝”,叫慈爱。慈爱就是对宇宙里所有的众生无差别的热爱。这种热爱是宇宙中最伟大的感情,能产生出宇宙里最伟大的动力,甘愿为众生奉献自己的一切,是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的不二法门。
(1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1)、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2)、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经典语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3)、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6)、老子名言: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7)、老子名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9)、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下言之,欲先民,必身后之。是以上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而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5)、老子名言: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6)、大意: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到快结束的时候,反而没有刚刚开始的时候慎重,结果导致事情的失败。
(7)、 感悟: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满了很多我们以为应该非常在乎的东西:钱财、名誉、地位、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的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有”这个层次上,说到头都是“镜花水月”、“电光石火”、“梦幻泡影”一类的东西,是不值得我们过分重视的。
(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9)、《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1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