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灵魂三问135句精选

2023年10月07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

1、苏格拉底的死有什么影响

(1)、苏:既然你这样认为,我有些怀疑你是否是真正追求真理,还是说你只是一个玩弄语词的智术师。

(2)、柏拉图:《会饮篇》,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3)、苏格拉底讲完自己的方法论后,获得了在场者的一致赞成,裴洞说,大家“一致同意有各式各样的‘型’存在着,分沾这些‘型’的其他事物从各自分沾的‘型’得到自己的名称”(102B)。

(4)、很显然,格贝反问苏格拉底时指涉的神,是主宰生者的神,而苏格拉底自己的辩解词里所说的神,是死后灵魂将去面对的神。两个世界里的神是不同的,而且在苏格拉底看来,自己死后灵魂要见到的神是最为善良的。

(5)、苏:但是,我们却可以在我们的心中构造出标准的正方形的概念,你不觉得奇妙吗,你不好奇这样的观念是如何建立的吗?

(6)、克贝道:「既然你愿分享,那自然恭敬不如从命了。」

(7)、他没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对他的召唤,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也许人们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顽固,执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内心世界的人,才会为他的智慧与忠诚所折服:

(8)、齐贝认为,肉体与灵魂的关系,就如同衣裳与老织工的关系。他承认,灵魂确实比肉体经久,但是在不断的轮回转生中,灵魂会被慢慢磨损,终会在某一世中先于肉体毁灭,就仿佛老织工这辈子织出过许多的衣裳,都被磨损,唯独最后一件衣裳,在他死时仍然穿在他身上,并没有被磨损毁坏。由此,齐贝觉得灵魂并非不朽,只是耐久。

(9)、「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不断死亡,但死后并不会重生,那你觉得这样不断延续下去,最后世界的结局会是怎样?」

(10)、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苏格拉底的平静感动了。对死后之事,苏格拉底对生者的交待也值得注意,不可太悲痛,否则对死者的灵魂有损(115E)。在服毒之前,苏格拉底向神灵做了祷告,祈求去得顺当(117C)。

(11)、从这个定义出发,苏格拉底开始阐述如何获得真实存在的知识(theknowledgeoftruebeing):“尽可能在研究中单用纯粹的心思,思想时不要借助视觉,不凭借任何其他感官,只靠干净纯粹的心思专研干净纯粹的本质。”(66A)“如果我们想要对某事某物得到纯粹的知识,那就必须必须摆脱肉体,单用灵魂来关照对象本身。”(66E)

(12)、然而,这段看起来震撼力十足的自我表白却把辛弥亚给逗笑了,但苏格拉底并没有在意。在接过辛弥亚的话茬时,他以普通人可能对哲人向死而生的误解进一步提出了三个问题:在什么意义下真正的哲学家愿意死;在什么意义下他们值得一死;是哪一类死(64C)。

(13)、西米认为,肉体与灵魂的关系,正像是琴弦与和谐的关系。琴弦调整得好,便可以得到音乐的和谐;而假如琴弦断了,和谐便会消失,而琴弦依然存在;同理,灵魂是人身体各种成分的调和,人死之后,肉身还能存在一段时间,而灵魂则即刻消失了。由此,西米认定,灵魂不如肉体经久,是可朽的。

(14)、司马:苏先生,死非我所畏,我所畏者不过是在《史记》一书未完成罢了。

(15)、哲学教育的危险在于给予人智慧而无法限制如何使用这些智慧。阿尔西比亚德看到了这一危险并为其所吸引,将其作为自己“解放思想”、得到自己所追求事物的工具。他对法律与道德产生怀疑且行为自由放荡,是和他如此未能如苏格拉底所愿地应用所得到的智慧分不开的。他在与伯利克里的辩驳中对城邦的法律不以为意,并不代表苏格拉底对秩序的直接挑战,而仅能代表他对哲学武器不合时宜的运用。

(16)、黎陆昕:的确,他是连这一点点口舌的缝隙都不留给他的对手啊。

(17)、苏格拉底和莫勒图斯的真正区别,不在于他不能说服雅典人,而在于他不能取悦雅典人。真理往往是惹人讨厌的,而谎言往往是人们乐意接受的。申辩艺术的关键在于如何把自己的故事讲得打动人心。正如雅典有个演说家吕西阿斯曾帮人写了一个辩护词,那人读完后认为太好了,不会输了,一会儿,那人又敲门进来说,怎么回事,充满矛盾错误,太糟糕了,吕西阿斯说,放心吧,陪审团只会听一遍的。所以,苏格拉底的失败,不在于他的演说没有说服力,而在于他一直在说真理。深知真理必然伤人的苏格拉底非常清楚,他要么选择讲假话而生,要么选择讲真话而死。

(18)、苏:(轻笑)哈哈,你的思想虽然与我不同,你的人格却引起了我的共鸣。好吧,让我们来迎接死亡吧,生存和死亡,哪个更好,只有神知道了。

(19)、2011年12月,苏格拉底因病去世,享年57岁。

(20)、此句一出,苏格拉底思想中有关神灵的看法得以显现。他认为自己的气数已到,是神的旨意,所以他欣然接受。

2、苏格拉底灵魂三问

(1)、苏:为了获得真理,我们必须借助我们的理智来追溯到现象之下的隐藏着的东西,对吗?

(2)、第二条路径:用回忆说论证灵魂不灭。苏格拉底认为,“我们所谓的学习实际上只是一种回忆,而现在回忆的东西肯定是从前学过的,除非灵魂在进入人体之前在某处存在,否则这就不可能。因此灵魂是不灭的。”

(3)、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的智者运动虽然没有颠覆雅典的宗教体系,但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造成了一些冲击。大多数的雅典民众在宗教上仍然很保守,类似苏格拉底审判的宗教指控往往都上层有识人士发起的,往往名不副实,出于个人关系或政治动机。

(4)、在政治角度而言,苏格拉底与这些寡头派关系密切,而其又对城邦的审判表示出来不屑的态度。所以,苏格拉底之死也有着某些必然因素在其中。

(5)、但这并不意味着苏格拉底对于阿尔西比亚德就没有施加力所能及的教导。苏格拉底有此举的合理动机与实践。苏格拉底承认爱的目的是在美的事物中繁衍,而他作为哲学家,曾经与阿尔西比亚德的爱恋关系也就具有这一目的。由此可以认为,并不贪求美的外在的苏格拉底同样承认阿尔西比亚德也具有美的本性,并尝试做精神上的教育。

(6)、于今:是的。简单的说,他放弃的是生存,选择的是死亡。在这个生与死的问题面前,苏格拉底的表现可谓是激情与理智的大开大合。

(7)、而事物因其本质而存在的同时,并不与其反面相容,不仅相反的概念互相排斥,体现相反概念的具体事物也随着这个概念排斥它的反面,例如冷与热是不相容的,体现冷的雪与热也是不相容的。于是,上文提到的最稳妥的说法可以被进一步超越,譬如被问到一个东西为什么烫时,可以不再只是回答说因为热,而可以进一步回答说因为火,即把所谓稳妥答案中的绝对概念置换为体现绝对概念的具体事物。

(8)、以上是对苏格拉底和雅典之间冲突的概括。因为这样的冲突,苏格拉底早就抱着必死的决心要和雅典做最后的一搏。当他被判处有罪后,他告诉在场的雅典公民,为了城邦的利益,我受命于神,成为一只牛虻。神派我来惊醒、劝说、责备你们,不让你们沉睡。我对城邦的贡献太大了,我是你们的恩人,所以最好让我在政府大厅里面用膳,把我供养起来。苏格拉底的这种傲慢态度彻底激怒大多数审判团成员。尽管他紧接着在学生朋友的劝说下提出缴纳大笔罚款作为刑罚,但已经无济于事,雅典公民投票判处他死刑。

(9)、哲学教育的危险也在于它能引导人向善向美,但无法彻底消除而只能暂时遏制丑的可能。苏格拉底授人以渔,但无法保证阿尔西比亚德不会竭泽而渔,何况他本就有享乐放纵的天性,不加以约束则会挣脱哲学教导的生活。他虽然是美的,但也具有败坏与堕落的风险。

(10)、苏(保持思索的动作):这里是哪里?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抬头,看司马迁)一个东方人?莫非这里是波斯? 

(11)、苏格拉底道:「那如果试图描述我的心情的话,你会用什么字?」

(12)、「不像。」克贝想了一下后道:「我了解你的意思了。这是对前一个理由的补充。」

(13)、从人口哲学的角度看,苏格拉底死于人口的抽样偏差。苏格拉底自谦为“无知”,所以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到处找人对话,穷根究底,把雅典的每一个所谓“名人”和“智者”问得张口结舌、哑口无言、颜面尽失。许多人因此恼羞成怒,决定报复他、控告他。在公民大会上,苏格拉底进行了申辩,最后公民大会以281票赞同、220票反对,判处了苏格拉底死刑。这些参与投票的人口对于雅典社会是一个有偏的抽样。

(14)、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雅典人抓住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底亚成为傀儡政权首领这个把柄,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两项罪名把他送上法庭。

(15)、就城邦内部而言,两次寡头政变,大量人员被杀,政治动荡不堪,尽管民主政体最后恢复,因此设身处地来向,雅典公民对于寡头的敏感程度和容忍度降低是可以感同身受。

(16)、如前文提及,阿尔西比亚德的理念与行为不能简单对应阶梯的某几阶,他从哲学教育中得到的只是思想观念,却用了不为人认可的方式去实践追求其理想。要归责的不是终点,而是途径。为他指出终极目标的哲学教育不应负责,即使终点是殊途同归:“爱也必然是奔赴不朽的”。最应该为自己选择的道路负责的只是他本人。

(17)、苏格拉底称,一辈子真正追求哲学的人,临死自然是轻松愉快的。

(18)、格贝看来是没有被说服的,所以苏格拉底做了第二次论述。不过,格贝依着苏格拉底的结论,从《枚农篇》里“学习实际就是回忆”的说法出发,指出如果灵魂在投生之前不存在的话,回忆就是不可能的(73A)。

(19)、苏:安息?一个新名字。我还不知道波斯人还会在波斯以外的地方生活。尽管我对你说的地方非常好奇,但是我们最好还是先了解一下对方,毕竟通常人不会觉得与一个不知来历的人谈话是好的,你赞同吗?

(20)、西米亚斯回道:「那为什么哲学家要主动准备死亡呢?」

3、苏格拉底之死的前因后果

(1)、(1)罗素.(2011).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

(2)、苏格拉底道:「最后,就算自身完全准备好了,外在环境也不见得配合,战争与动乱将个人卷入,让我们再度必须在艰困中刻苦求生。我们终其一生因着身体的挟制无法追求真正的知识与美德,只有在死去以后,而非今生,我们才能获得心中想要的智慧。」

(3)、苏格拉底:amanshouldwait,andnottakehisownlifeunlessGodsendsconstraintsuchasthatwhichhasnowcomeuponme.(一个人必须等待而不能自杀,除非神明向他发出了约束,就像现在我所获得的那样)。

(4)、面对彻底终结的雅典帝国而造成的心理落差,雅典人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必会变得猜疑且敏感。在公共场合倾听苏格拉底讲话的是那些出身富有的有闲阶层青年,整体而言富人倾向于寡头制。

(5)、黎陆昕:的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是一个多好的表演机会啊!以苏格拉底的性格和做派,找还找不到呢,你们却叫我离开,这有点开玩笑了。苏格拉底的口才在雅典号称如果是第二的话就没人敢说第一。我总觉得苏格拉底在走向法庭的前一天,内心一定有一种激情,在雅典这个“戏剧之乡”浸润多年的苏格拉底,一定对第二天的申辩有着强烈的渴望,在这个裉节上怎么能够离开呢?呵呵。

(6)、读完《裴洞篇》,要说谁对苏格拉底的怀念之情最深切,恐怕无人能出柏拉图其右了吧。

(7)、对学生提出的这个困惑,苏格拉底说出了自己对去世如何的看法:

(8)、苏格拉底道:「西米亚斯已经开始思考了,不过这个问题我曾仔细考虑过。哲学家虽然不骇死,却有两个原因阻止我们主动寻死。第每个人的身体是诸神寄放在我们灵魂处的物品,我们只是寄管,并没有毁坏物品的权利,否则神明回来时必降罪于我们。我们必须好好平静地渡过在世的日子,尽责地看守我们的身体,直到神明来取走的那一天。」

(9)、于今:刚才我们谈到一个问题,雅典法庭判处苏格拉底死刑,那很可能是一次意外。其实雅典法庭并不一定是要苏格拉底的命,而是要灭苏格拉底的威风!雅典法庭判处人死刑,除了肉体消灭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看你在生死之间暴露出的恐惧与怯懦,以此衬出城邦威严的至高无上。苏格拉底恰恰看透了这一点,所以选择不跑。但这个看起来颇有些较劲的做法,对于苏格拉底这样一个伟大的智者来说,还不足以在根本上回答他不跑的原因。

(10)、苏格拉底主要探访了三种类型的人,这三种人在他心目中都是最有智慧的。他先访问政治家,发现声名显赫的人原来才是最无能的,最爱强不知以为知,指点别人什么是善和美好;接着他又拜访诗人,发现作诗并不是靠智慧,而是靠某种自然灵感,但诗人们因为会写诗,就认为自己在别的事情上也最智慧。最后苏格拉底拜访手工艺人,当时的手工艺人还包括画家和雕刻家等。苏格拉底承认这些人知道他所不知道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比他有智慧,但他们自以为在别的事情上也无所不能。

(11)、苏:对于死亡,要弄清楚它是怎样的,我们是否也要这样运用理智呢?

(12)、公元前399年,将近70岁的苏格拉底被指控有罪,案件经执政官初审立案后,最终交给一个由500人构成的大法庭审判。当时雅典法庭的审判员数量,根据案件性质,可以从几十人到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不等,苏格拉底案件的审判官人数算是中等,这些法官由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组成。在作出裁决时,如果正反双方的投票数量相等,则判决被告胜诉。按照当时的审判程序,须经过两轮,第一轮,原告指控,被告申辩,完毕后马上投票;如果认定被告有罪,则进入第二轮,由原告方和被告方各自提出一个处罚方式,可以附带相应理由,然后再由审判团进行投票。注意,审判员只能在原被告提出的两种刑罚中选择其而不能综合权衡提出第三个选项。所以与此对应,柏拉图所记载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大体上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是否有罪的申辩,第二部分是关于处以何种刑罚的论辩,第三部分是他被判处死刑后的陈词。

(13)、苏格拉底道:「附加于乐器上的乐音,无法影响乐器本身,但灵魂能影响身体,能控制身体,甚至能抵抗身体。因此灵魂与身体之间的独立是很明显的。灵魂既然与身体独立,又是无形的、单一的存有,那么其不朽也呼之欲出了。把这些结合起来,就能了解哲学家不畏惧死亡的原因。」

(14)、苏格拉底道:「人类在世的生命是由灵魂与身体的联合而成的,哲学家在追求的知识与美德的过程中,发现受到身体部分很大的阻碍。身体的目标是为了存活,因此,身体不断透过生存与欲望诱惑我们,让我们离弃诚实与美德。我们必须浪费时间在进食与休眠上,疾病攻击我们的身体,爱欲恐惧像潮水般淹没我们,这一切都让我们无暇追求知识与美德,使灵魂偏离正道。」

(15)、苏格拉底说,天鹅在临死的时候,知道自己就要见到主管自己的天神了,便快乐得引吭高歌,唱出了生平最响亮最动听的歌。求仁得仁的苏格拉底,死与生都同样高贵、可敬,《斐多篇》便是苏格拉底的天鹅之歌。

(16)、西米亚斯道:「平静度日的话我自然没有意见,但若遇上让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呢?」

(17)、至此,公民大会真正成为全体公民的大会,公元前508年,克里斯提尼为雅典确立了民主政治,而公民大会被赋予了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从此,公民大会逐渐成为公民们参政议政和平民领袖们献计献策、斗智斗勇的最重要舞台。

(18)、「那既然如此,有生之物必有死,那你觉得死之后呢?」

(19)、司马:(笑)苏先生,你我既要死,那死也就非神所独知。

(20)、苏格拉底回道:「这说法相当有趣,谢谢您的响应。但我认为只要仔细思考灵魂的特质,就会发现灵魂与身体是两相独立的。第音乐是单一的,灵魂的样态却是多样的。乐音必定是和谐的,但灵魂却有善有恶,有好有坏,有聪明有愚拙,有贪婪有平静。」

4、苏格拉底死后的影响

(1)、“一般人大概不知道,那些真正献身哲学的人所学的无非是赴死和死亡。果真如此,一个人为此拳拳服膺终生,到了期待已久的事情来临时却战战兢兢,岂不是怪事吗?”(64A)

(2)、第三次论述是所谓的“类同性”论述(affinityargument)。综合如下:

(3)、如果说“苏格拉底之死”是由于雅典公民对青年教育的争议引发的后果,那么由此引申出来的问题是生死问题和代际正义问题。苏格拉底从来没有强制向雅典青年灌输他的观念,他只是不甘止步于常识,不断提出疑问而已。雅典青年可以选择接受或不接受他的观点,这一切都应该由雅典青年自己来独立思考、权衡取舍。当时有220个雅典公民投票反对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可见苏格拉底并非没有知音。仅由于几十票的差距而判处一位“智慧老人”死刑。不仅柏拉图不能理解,后世2000多年来的学者们同样不能理解。西方文明历经了罗马共和、君主专制、宗教裁判所的时代,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再到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为了防止苏格拉底式的历史悲剧再次重演,并防止布鲁诺、伽利略式的宗教悲剧发生,逐渐演变出一种政教分离、宗教宽容、宪政民主的现代体制。

(4)、黎陆昕:围绕着雅典对苏格拉底的审判,苏格拉底有自己的放弃与选择。

(5)、(1)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吴文藻等译.世界史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社,2005:1

(6)、但这个意思显然没有被格贝和辛弥亚体会出来,所以他们才会反问苏格拉底,怎么能如此轻易地放弃为主宰他的神服务而感到不犹豫?(62D)

(7)、这已经是在苏格拉底第三次论述之后,要是一般人的话,是不是会有厌恶继续讨论下去,转向沉默呢?但苏格拉底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并深深地打动了裴洞,以至于一向敬佩苏格拉底的裴洞也感叹“从来没有像那时那样佩服他”。

(8)、苏格拉底同样认识到了阿尔西比亚德的缺陷,并与此以哲学教育的形式做出了保护与抗争,试图激发阿尔西比亚德身上向好的天性,阿尔西比亚德自述“我在别人面前从来没有感到自己有愧,羞愧在我身上是找不到的,只有在这个人面前除外”。但这个抗争难以持久,“可是一离开他,听到人家花言巧语,我就打熬不住,被名缰利索拖跑了。”阿尔西比亚德最终没有将哲学作为生活方式,而是在不再受到压力后将之作为工具拿起。

(9)、从第二条原则出发,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在雅典城邦出生,得到抚养,受教育,长大成人,参加卫国战争,并且对城邦怀有深厚的感情,从未有过搬走到别的国家去居住的想法……这一切充分表明自己与城邦缔结了“最具体的”遵守法律的协议,而缔结了的协议是必须履行的,因此违法是错误的,逃走是错误的。

(10)、黎陆昕:所谓放弃,是说苏格拉底在审判的前后是可以“三避免”的,这就是免诉、免刑、免死。

(11)、这就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最后的结局,一直到最后一刻,他都还在声嘶力竭地谈论着神明、知识、灵魂不朽与永恒的福乐。没有知道他的灵魂最后去了哪里,但毫无疑问地,在当时的希腊,苏格拉底肯定是所有人中最勇敢,最聪明,也是最正直的。

(12)、从第一条原则出发,苏格拉底认为既然法律是完全正确的,那违反法律逃走就是错误的,就是作恶。而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作恶,即使在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的情况下也不能“以恶对恶”,因此即使被错误地判处了死刑也不能逃走,不能选择生。只有选择留下来接受判决,也就是选择死,才是合乎“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作恶”这一条道德原则的。

(13)、翻翻现当代哲学家写的西方哲学史会发现,这个西哲研究源头性的概念基本上是被忽略的。在罗素的哲学史前言中,罗列了介于科学和神学研究领域之间哲学研究的十几个问题,没有一个直指它。斯通普夫和菲泽撰写的哲学史,对它也是语焉不详。

(14)、裴洞先讲述了苏格拉底和妻子告别的一幕,苏格拉底在看到妻子嚎啕大哭被人搀扶走以后,说了一番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看法:

(15)、苏:抱歉,司马,和你一样,我也是一个迷途中的旅人。

(16)、「若想要从『这把剑A的观念』中切割下一部分来,有可能吗?」

(17)、「你没办法是因为这个观念是简单的。这把剑A的观念也是不朽的。即使这把剑已经被破坏了,灰飞烟灭了,但我们仍然保有这把剑的观念不是吗?我们仍然可以说,某一把剑不如以前的那把剑A好用。」

(18)、“我一生曾经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力求置身哲人之列。至于我努力得是否正确,有没有成效,我想我一到那里就会明白的;现在我马上就要到了,如果神愿意的话。”(69D)

(19)、克贝回道:「苏格拉底,我必须承认你既睿智又有节制。你所说得虽然极好,但对一般人来说,并不容易相信。若死亡真的是灵魂离开身体,你说的自然无误,可是大家担心的是,万一死后一切都消失,连灵魂也消失了,那这可怎么办?」

(20)、黎陆昕:惯性,爱面子的惯性使然!这么说苏格拉底有点浅薄,但是苏格拉底刹不住车了,这也是客观因素。在那么一个苏格拉底自己造成的牛哄哄的局面下,你让他突然转而告饶,那不是简单的屈节,而是对自己人品的自我亵渎!苏格拉底是不会那么做的。其实,真的,只需要30个米纳,苏格拉底就可以坦然的交了钱走出法庭继续他原来的生活,这在柏拉图或者是克里同喊出这个数目的时候,我们都能够心领神会。但是,晚了!苏格拉底自我标榜、调侃陪审员、攻击起诉者、狂妄自大、拒不认罪等一系列的表现,已经不可能挽回死刑的结论,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这已经不是钱的事儿了!

5、苏格拉底处死原因

(1)、第一条:“人在任何处境下都一定不能作恶”,“任何意义上对作恶者来说都是恶的和可耻的”,并且“人即使受到恶待也一定不能作恶”。“以恶报恶”“以牙还牙”是错误的。

(2)、「因逃避现实的痛苦而自杀更是有害的。因为现世的每一次快乐与痛苦都像根钉子般把身体与灵魂牢牢地钉在一起,让灵魂无法纯净地解脱。不管是过度留恋身体,或过度害怕痛苦的灵魂都会被现世玷污,无法完全从身体中解脱出来,成为流连世间的恶灵鬼魂。自杀与怕死都是被世俗的苦乐囚禁,不是真正灵魂的解脱。」

(3)、在论证了灵魂存在于我们出生之前后,辛弥亚和格贝依然抓住人们普遍有的一种恐惧,害怕人死魂散,存在告终,让苏格拉底论证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

(4)、法治要求慎用死刑。在大卫的著名油画《苏格拉底之死》中,主人公裸露的瘦弱身子衬托出坚强的意志,一边高举左手对弟子们谆谆教诲,一边伸出右手欲从弟子手中接过毒酒杯,老师的淡定无畏和学生的聚精会神巧妙地融合在一个本是恐怖的死亡场面,震撼人心。

(5)、监刑官回道:「只要喝下去就好,然后站起来行走,直到两脚发沉,这时就过来躺下,毒药自会发动作用。」

(6)、西米亚斯道:「尽管一个有形,一个无形,无形的乐音却依附在有形的乐器之上,而不是两相独立。我怀疑身体与灵魂也类似。若灵魂如同无形的音乐依赖乐器一般依赖着有形的身体,那么一旦身体毁坏了,灵魂岂不也烟消云散?」

(7)、于今:回答是肯定的,但或许还不完整。如果按照苏格拉底追求的理念,其中或许还有更丰富的解读:雅典民主是不健全的,但是在这个体制下毕竟产生了法律,法律,是苏格拉底认为智者管理城邦的重要公器,必须尊重。换句话说,苏格拉底是被某一种法律判处死刑的,这一点必须尊重。所以,苏格拉底选择死亡还因为尊重。注意,不是尊重雅典城邦法律的判决结果,而是法律本身!

(8)、「这就对了。一切都处于相对的变化之中,有生必有死,因此有死也必有生。」

(9)、柏拉图在这篇对话里还抛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哲学研究的是什么?

(10)、这就是苏格拉底。他要我们知道自己的无知,要我们追求灵魂的完整,要我们不断与内心对话,不能自我分裂,他说,“逃离死亡并不难,可逃离邪恶却难得多。因为邪恶比死亡跑得更快。”这句话才是苏格拉底对死亡最真实的看法,大家千万不要被苏格拉底另一段有关死亡的话所迷惑。苏格拉底在最后的发言中,曾经说他认为死亡无外乎两种结果,一种是甜蜜的安睡,一种是可以和他想要见到的人,比如荷马等在一起。但这是功利主义的死亡观念。凭什么死亡就是甜蜜安睡而不是饱受折磨?凭什么死后见到的就是自己想见的人而不是自己讨厌的人?苏格拉底其实通过他的慷慨赴死的行动表明,他是在向死而生。之所以必须死,是因为他所担负的神圣使命,他保持的人格完整性,其意义是大大超过死亡的。

(11)、于今:免诉的可能是存在的,但是在苏格拉底那里行不通,他甚至渴望着被审判。那么关于免刑你又是怎么考虑的呢?

(12)、于他而言,对哲学的求索只是一场为满足自己渴望而进行的交易。他试图用物质的美去换取苏格拉底的教导,但并未成功,因而有了“我相信自己只有一样东西能制服他,他却逃脱了我的掌心”的抱怨。他称“我是一个被蝮蛇咬了一口的人……我在那里被爱智的言论咬伤了”,可见促使他尝试这种交易的并不仅是对于美的本能渴望,也是哲学能够为他所用的诱惑,一种使他感到痛苦(受伤)的欲望。而这欲望最终引导他做出难以理喻的行为。

(13)、于今:事实上,苏格拉底的朋友的确为营救他做了最大的努力,他们甚至买通了狱卒,只要苏格拉底同意,逃跑的计划会很顺利的实施。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有不少被判处死刑的人都跑了,雅典法庭明知他们在哪也不去追拿,跑了就跑了。但是,苏格拉底没有跑,而是从容地留了下来。至此,免诉,逼苏格拉底出走离开;免刑,逼苏格拉底法庭示弱;免死,逼苏格拉底逃离雅典。统统被苏格拉底拒绝,他要坦然的走向死亡了。

(14)、“一般人大概不知道,那些真正献身哲学的人所学的无非是赴死和死亡。”(64a)

(15)、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信仰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

(16)、二人沉默。在争辩的过程中,他们早已因为体力的消耗不能再保持站立,现在坐着都困难。他们躺倒在地上。

(17)、这么弯弯绕的论述,的确容易把人给搞晕了。格贝看起来是被说服,但辛弥亚看起来还是有些不确定。

(18)、综上,哲学危险的弱点被阿尔西比亚德另有所图地有目的利用,并非哲学或者苏格拉底之过。

(19)、按中国人的观念,历史不会终结,也没有最后之人。原因在于每一代人都要创造自己的历史,每一个人都要自己做好自己。人口哲学在此可以有何助益呢?人口哲学的启示是,现代人面临的生死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国家问题,甚至是全球问题。

(20)、综合以上三个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促使苏格拉底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做出最后决定的是他的哲学学说,是他认为理性必将在事实、价值和信仰三个层面上超越死亡的思想。而苏格拉底选择接受判决这一行为本身,似乎也正是在向人们证明自己的学说,至少可以证明:对于苏格拉底来说,理性在价值层面上是比生命更重要的;在信仰层面,也是至高无上的。至于在事实层面上的证明:理性是否能够脱离生命而存在,除了有待于新的检测技术的发明外,可能只能从——直到今天,在苏格拉底已经离开我们两千多年以后,仍然有无数崇尚理性的人沐浴在苏格拉底光辉的思想中——的事实里得到某种启示了。

(1)、所以,根据上文的推论过程,面对“身体凭什么原因具有生命?”这个问题是,第一个稳妥的回答是:活着的身体,因为有活着的本质,所以它便是活的;而后,将此回答进一步超越,将答案中绝对概念替换为体现绝对概念的具体事物,即可以得到:活着的身体,因为具有灵魂,所以是活着的。灵魂便是体现“生”这一概念的具体形式,由上文可得,灵魂将随着“生”这个概念排斥它的反面,即“死”。所以,灵魂与死是不相容的,而与死不相容的便是“不死”,或者说“不朽”,所以,灵魂不朽。

(2)、苏格拉底道:「第一个理由来自于观念的相对性。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相对的观念。相对于大的是小,冷的相对是热,黑夜的相对是白天,那我问各位,生的对立面是什么?」

(3)、(3)乔斯坦.贾德.(2013).苏菲的世界(精).作家出版社.

(4)、这就是我对于《苏格拉底的申辩》一书的粗浅的梳理和解读,苏格拉底是支撑我生命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之我愿意有更多的朋友受到他的精神的感召和激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的生活。

(5)、“如果我不是相信自己行将前往其他智慧善良的神灵那里,前往那些优于现世人的亡者那里,我临死不忧伤(英译resentment中文译作‘怨恨’意思更恰当)就是错误的。…要请你们相信:我有力地坚持自己走向那些最为善良的主人——神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但不忧伤(怨恨),而且坚定地希望那里给亡者准备着赠品,像多年来的古话说的那样,给好人准备的比给坏人准备的要好得多。”(63C)

(6)、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7)、苏格拉底初次申辩结束后,500人议会进行投票表决,以281票对220票判决苏格拉底有罪。接下来,苏格拉底再次发言,当时苏格拉底可以提请用交纳罚款来代替死刑。但苏格拉底说道:“我从来没有过过普通人的平静生活。我不关心大多数人关心的事,挣钱、有一个舒适的家、担任文武高官以及参与其他各种活动。……一个穷人成为公众的恩人,把时间花在对你们进行道德训诫上,怎样对待他才是恰当的?只能由国家出钱养他,此外没有更恰当的办法……”

(8)、苏格拉底:“哲学就是最伟大的一种音乐”(61A)。这句话的出现在此没有上下文,要和后面苏格拉底反驳辛弥亚“灵魂是一种和谐”的带弦竖琴比喻(86A)对照,才能看出点儿意思。(这和“大音希声”的说法是否有相通之处?)

(9)、最终我们还是回到苏格拉底生命的核心,那就是“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是个充满魅力的思想市场,希腊各地教师纷至沓来,参与这种文化哲学的繁荣当中。伯里克利称赞雅典是“希腊的学校”,其中就是因为有苏格拉底这样的哲人在一直省察、批判和提醒我们。他滔滔不绝地说,“我私下到你们每个人那里去,做对你们最大的好事,劝你们不要关心自己的,而要关心自己;不要关心城邦的,而要关心城邦。”;“我将以我通常的方式继续说,我的好朋友,你是一名雅典人,属于这个因其智慧和力量而著称于世的最伟大的城市。你只注意尽力获取金钱,以及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或思考真理、理智和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感到可耻吗?”

(10)、苏:(气息微弱地说)司马,我大概要死了,我坚信灵魂不死,现在快到验证的时候了。

(11)、然而,苏格拉底终究是伟大的,雅典的民主,也因为曾经出了苏格拉底这样的忠诚的反对者而毋庸置疑地伟大。苏格拉底反对的是任何政治制度中的不义,而不是哪种具体的政治制度。他执着地认为,德性是使城邦变得伟大的必要条件,但在政治生活中,人们又不可能都拥有完美的德性。政治的成就,反而应该依赖于德性的培养。这一看法,对于塑造一个民主制度地自信和成熟而言,仍然具有巨大的价值。苏格拉底认为,由于不能正确地训练人们的嗜好和欲望,民主政治毁坏着人们的品性。在民主政治下,公民渴求更多的是性、食物和财富,而不是自身灵魂的完善。对苏格拉底的审判涉及到尊严(自我)、虔诚(神)、正义(城邦)三个方面,与雅典人的对话则实现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政治的三重目的。

(12)、宣判之后正好赶上雅典派去神圣的德洛斯岛举行祭祀活动的船只还没回来,为了保证仪式的纯洁性,规定在这个时间不能处决犯人。苏格拉底有机会越狱,城邦当局也默许,因为处死这么一个著名人物会让他们很难堪,但苏格拉底拒绝逃跑,最终喝毒酒而死,再次说明他确实但求一死。他说,“我认为并意识到,是神安排我以爱知为生,省察自己和别人,我如果反而怕死或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脱离岗位,从这里逃走,那我可真是做了可怕之事了。”苏格拉底就这样维持了自己在知识和美德,哲学与生命、伦理与行动之间的高度统一性。他的哲学就是他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乃至他的存在本身。

(13)、《何以成人何以知天:武汉大学基础通识课优秀作品集》分为人文卷和自然卷,共收录第一届基础通识课程优秀作品107篇。馆藏索书号:Z46/H317

(14)、本号为期刊《伦理学与公共事务》唯一官方线上平台。《伦理学与公共事务》是由浙江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中心政治伦理研究所、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跨学科专业刊物。热忱欢迎大家通过订阅本号与我们交流。

(15)、   厌恶人类是出于知人不足而对人死心塌地的信任。你以为这人真诚可靠,后来发现他卑鄙虚伪。然后你又信任了一个人,这人又是卑鄙虚伪的。这种遭遇你可以经历好多次,由其是你认为最亲近的朋友也都这样,结果你就老在抱怨了,憎恨所有的人了,觉得谁都不是好人了。

(16)、苏格拉底这位述而不作的哲学家在西方人眼中的地位,有如被奉为圣人的孔子在东方文化中的地位一样崇高。然而,这位西方人眼中的圣人却被西方文明最为推崇的民主制度判处了死刑。(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的悲剧是双重的悲剧,是最优秀的人与最优良的政治制度之间相互碰撞直至毁灭的悲剧。)然而,在这让人不寒而栗的双重悲剧中却升起了后来在西方世界不断闪耀并最终引领人们走出黑暗的理性之光。苏格拉底用自己的生命点燃的“理性之光”不仅最终照亮了黑暗的中世纪,引发了科学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即使到今天,人们也仍然在其光芒指引之下,勇敢地应用自己的理性,考察人类社会和宇宙之间的各种问题。或许,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文明发生和发展的历史,都不过是在诠释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

(17)、苏:究天人之际……(思考这句话的意义)这么说,你是要追求知识、追求智慧,那些永恒的东西,而不是追求流变的意见,那些暂时的东西,你认为永恒的真理与暂时的意见相比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对吗?

(18)、以大和小为例,任何相反的对方不会变成或者是它自己的对方。它在变化中要么离开,要么失掉它的存在(103A)。对于具有相反性质、以此命名的事物来说,相反的生于相反的;但相反者本身绝不能彼此相生(103B)。

(19)、苏:你说的话听起来在理,但是——我接下来的问题可能会因为太简单而冒犯到你,希望你不要生气——你是否同意,我们如果只接受我们看见的事情,是不能得到真理的,因为我们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也不会是完全的?

(20)、苏格拉底与中国也有渊源,1989年8月,苏格拉底跟随巴西桑托斯俱乐部来到中国,踢了8场表演赛。中国球迷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超级巨星的表演。2002年世界杯,中国男足与巴西分在一组,苏格拉底更是语出惊人:中国队是小组第1的最大热门,巴西踢的是丑陋足球!

(1)、既然不死的也是不可毁灭的,灵魂如果是不死的,也是不可消灭的(106E),会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某处(107A)。

(2)、他自有其追求,所作所为并不能完全契合阶梯中的某一阶。反之,他可能拥有自己定义的一条阶梯,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攀登。向苏格拉底索求哲学智慧也只是他达到追求的其中一步而已。而他走出的这一步有显然的目的性。在苏格拉底描述了泰米斯托克勒斯凭借政治权谋击败波斯王,在波斯也获得了优厚待遇的故事后,阿尔西比亚德“大声呼喊,垂头丧气,把他的头放在苏格拉底的膝盖上,因为他甚至在相应的准备上都不如泰米斯托克勒斯。”他的动机在于获取如此的智慧来免于遭到不测乃至左右逢源,而他日后与这个故事相似的经历更是印证了其目的性。

(3)、色诺芬的《回忆录》中记载了不少苏格拉底有关神的思想:

(4)、狄欧蒂玛质问苏格拉底“爱者从美的东西中得到什么”,之后追问:“他使好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又怎么样呢?”苏格拉底回答:“他会幸福。”对于阿尔西比亚德,这一逻辑也同样适用,“所有的人都盼望拥有好的东西……这是人人共有的。”阿尔西比亚德同样在试图拥有他认为美和好的东西,以之达到幸福的境界,这和苏格拉底给出的答案是殊途同归的。锲而不舍的追求和爱最终也都归于达到不朽,由此,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为他指明的终极追求,幸福乃至于不朽,都是无可指摘的。

(5)、在辛弥亚有点儿困惑的时候,苏格拉底借由回忆的本质引出了第二次论述。综合如下:

(6)、克贝道:「一个人借债之后必须要偿债,但这并不代表偿债之后就必须得继续借债。一个人有可能在偿债之后,终身不再借债。你的推论只是模拟,并不能确定死必定能产生生。」

(7)、苏格拉底也确实进行了这样的实践,他声称自己“成了唯一一个对你(阿尔西比亚德)不离不弃的” ,并且对阿尔西比亚德进行了多方面的劝导,而不愿让他“贪恋并且想要享受生活直到终老”。可是,阿尔西比亚德自身并非求而不得,而是有所退避,“他逼我承认自己还有许多缺点,由于关心雅典的事务,却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因此我强迫自己躲开他。”

(8)、追本溯源,看来还真有必要全面回忆一下柏拉图的这个名篇。

(9)、苏格拉底接着把这个道理,借用伊索寓言的方式重新讲了一遍:

(10)、苏格拉底道:「我接受你的反驳,但我认为灵魂不依附于肉体还有第二个理由。第二个理由就是灵魂能够走到肉体的对立面,能主动地控制它,影响它,干涉它。我们能够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展现自己,这些都是灵魂对肉体的主动操纵,不是吗?」

(11)、虽然没有明确地指出,这个论述实际上把灵魂和关于美、好、公正等绝对存在的型(相)提了出来。按这个论述的逻辑,当一个人感知到美好的事物时,它们唤醒了这个人出生之前就已经获得的美好的“型”,这个“型”是灵魂拥有的知识。

(12)、苏格拉底认为,复合的东西是合并产生的,既然是合并产生的那就必然会分解,会消失,而单一的、绝对的、本质的东西(共相),即并非复合的东西,则不会消失,始终如一;而一切能用感觉去认识的事物都是有形的,复合的,只能用理智去认识的无形的事物是本质的、单一的;肉体是可感知的,而灵魂是不可感知的。所以,灵魂与单一的、本质的事物更为相像,理应不会消失,始终如一。所以,灵魂在死后是依然存在的。

(13)、西米亚斯道:「这理由的说服力有限,因为和谐的音乐也有不同的风格,只是我们没有像分类人那样细分罢了。而且我们大可设想,灵魂这台乐器的复杂度远超过一般的乐器,以至于它能够弹出各种不同样态的乐曲。」

(14)、于今:是啊,不示弱。记得有史料说,在开庭之前曾经有人给苏格拉底写过辩护词,提供给苏格拉底使用,但是被苏格拉底拒绝了,我想那个辩护词大概就有着比较多的示弱成分吧。

(15)、这时候,佩西安那克斯之子攸里托里姆斯和其他一些人,提请大家对卡里森努斯提出控告,坚称他的建议是违反宪法的,他的动议在会场上引起一阵鼓掌喝彩。但是,大多数人不断地大声叫喊,说如果人民的任何意愿因受到阻扰未能实现,那可是荒谬绝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