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解释词语97句精选

2023年10月11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农谚解释

1、农谚解释物候知识

(1)、所谓“三句不离本行”,农民就爱聊聊农业,聊聊跟农业有关的一切,诸如谁谁家的水稻长势好、谁谁家的牛偷吃了谁谁家的稻子、谁谁错把肥料施到邻居家的田里去了、谁谁夜里守护辣椒时遇到了野鬼来访、谁谁夜里骑车拉菜去卖的路上听得身后的怪声、谁谁夜里引水浇地时惊遇巨蛇拦路且口喷火焰……即使是一件再小的事,只要经过无数颗脑袋夸张想象,无数张嘴巴添油加醋,它也注定成为惊艳的演义。

(2)、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在过去,靠天吃饭,在五月天若遇干旱无雨,有利于大田作物蹲苗,控制旺长,六月连雨能使庄稼生长有充足的水分,预示秋后粮食增产增收。

(3)、豆打长秸,麦打短节。豆子秸子长,角结的就多,打的就多;麦子节短穗大,产量就高。

(4)、春到来年加十一。这是过去农民们历年对每年立春时日的一个总结。比如说,2016年的立春是腊月廿而2017年的立春则是正月初相差十一天;但是,这种算法只限于农历纪年。2017年是丁酉年,正月初七立春,这年闰六月,照样是这个丁酉年,腊月十九立春,就是说一年两个春,因为,两个春在一年,就没有加十一这个说法了。其实,丁酉年的腊月已经是公历2018年的2月4日了。如果按公历纪年计算,不会出现一年双春。而当农历非润月年立春的时日加定是来年立春的时日了。

(5)、碱地拿住苗,花子扔了瓢。在过去,我县的盐碱地,占耕地大部,当时没有河水或井水洗碱,每到初春,人工起碱,播种后,出了全苗,在能保住全苗的情况下,遇到充沛的伏雨,玉米高粱定能茁壮成长,穗大籽满。现在好了,被改良的盐碱地,已成米粮仓。

(6)、破裘就是旧棉衣。还没有到五月初五这一天,还没吃粽子,棉衣就不敢收起来。因为这时候刚过了春寒,大地始暖,只有过了五月进入夏天,气温才会高了,不再穿棉衣了。

(7)、小学生被罚抄写“马路”一百遍,老师检查作业时被镇住了!

(8)、燕子低飞沙燕叫,蚂蚁搬家蛇过道。根据动物的特有本能,预测天气,将要下雨。

(9)、古人认为,冬至日到“壬”日有多少天,就能预测明年的年景究竟怎么样?依据古代人利用干支和五行,来推测来年的年景方法是,一日得壬,炎旱千里,二日得壬,小旱干地,三日得壬,平常一般,四日得壬,五谷丰熟,五日得壬,大河涨水,六日得壬,洪涝遍野,七日得壬,饥荒遍地……

(10)、又如:农谚;谚言(俗语、直语、直接明说的俗话);“无知便是福”是个古谚

(11)、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前后,点爪种豆。谷雨过后就是立夏了,立夏遍地生火,麦子也就快熟了。但愿谷雨仓丰,天助农事,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吧……

(12)、大雾不过当日是好天。过去没有科学仪器观测天气,全凭经验总结,像这样的经验总结,可靠性不大。

(13)、1927年,海陆丰12000女青年参加粉枪队

(14)、民谚 古谚 农谚 谚语 谣谚 鄙谚 野谚 里谚 讴谚 夏谚时谚 遗谚 西谚 谐谚 更多

(15)、意思:正是越冬作物返青至乳熟期,需要的供水多,例如玉米、棉花等播种成苗,如果来几场降雨,农作物会长的更好。

(16)、依据古人的推理说法,冬至日当天是“壬”日,那么,来年必然是干旱之年,将会有干旱的时候发生,说明年景并不好,在农业生产上,要重视兴修水利,整理好塘堰和水库,到降落雨水的时候,注重蓄好水,确保干旱时期,有水灌溉农田庄稼,保证粮食丰收。

(17)、气象谚语种中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被窝缩狗;五九六九背阴消,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黄牛遍地走。一九二到了冬至,进入小寒,告诉人们,天冷了;三九四九的时候,小寒已过,进入大寒,滴水成冰,冷到极致,狗能钻被窝吗,值得印证;到五九六九的时候,春,迈着蹒跚的脚步走来,冰雪暗中消融;雨水到了,河开了。大雁闪着翅膀,报春来了;再过两个九的时候,蛰伏在地里,叫黄牛的甲虫跑出来了,预示着,要种地了。

(18)、龙头引领!登海种业如何靠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19)、再次怀疑自己的眼睛~人类可以做到这些么?太酷了!

(20)、俗语:“人睡三觉,命比纸薄”,连古人都不睡的3种觉,不妨留意

2、农谚解释词语

(1)、"雷鸣惊蛰迫,早秧放生节"惊蛰鸣雷未下雨,容易发生春旱,早秧插不下去,暂时堆放一起容易生节

(2)、谷雨,应该是天下文人最该庆祝的一天,因为仓颉创造了文字。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相传因他制字有功,感动了天帝,当时天下正遭灾荒,便命天兵天将打开天宫的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天下万民得救了。这便是谷雨的由来,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3)、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霞不出门,意味着当天有雨;晚霞行千里,意味着是好天气。

(4)、意思是耕牛如果淋了春雨很容易生病,这时候农民耕田就没有耕牛可用了,再加上春天又是农忙时节,农民肯定会担心发愁的。

(5)、种地喜早又喜晚,喜勤又喜懒。当时是靠天吃饭,有时种地往往是押宝,闯大运,有这么一个故事,1949年发大水,秋后种麦子,墒情很好,多数人家种麦子施了灰土粪,而村里的王家什么肥也没施,到了来年夏天麦子拔节,逢施灰土粪人家的麦子,起了灰疸病,造成减产,而王家的麦子,啥病也没有,没有减产,有一个好的收成。到了1950年秋后种麦,王家因上年得了利,又没施肥,结果到了1951年麦收,他家的麦子产量最低。又有一家,张家,种棉花。到了夏至以前,家家都给棉花定了苗打了单棵,,因张家有事,他家的棉花没有间苗还挤在一起。突然有一天,下了一场冰雹。逢定了苗的,被雹子砸的一塌糊涂,灾后不好恢复,而张家几乎幸免。琢磨一下谚语吧,这就是当年的靠天吃饭。

(6)、"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7)、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小雪或者是大雪节气的时候,如果能降一场大雪,那么第二年准是丰收年。而如果晚上的霜比较大,那第二年就是大晴天。其实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冬季的时候正是田间管理和农田基本建设的阶段,而这个时候降雪,不但能缓解北方部分地区的旱情,而且还能冻死地里的害虫,所以对于越冬的小麦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在民间还有着“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8)、顶着凌,长的成。指春播作物大麦,豌豆要顶凌播种,使播下的种子有一个冷处理的过程,将来到成熟时,籽粒才饱满。这则农谚,已成铁律,违反了还真吃亏。

(9)、春分有雨病人稀。 释义:到了春分蒸气那天如果下雨,则病人少。

(10)、棉花籽,不知羞,哩哩啦啦出到秋。棉花籽,当土壤墒情不好的情况下,难出苗,当遇到雨水,墒情好时,随时出苗,正是以上所说,哩哩啦啦出到秋。

(11)、民间流传着“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和“芍药打头,牡丹修脚”的说法,还有“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的谚语,形容这一节气百花盛开的人间春色。

(12)、蛤蟆叫在谷雨前,坑坑洼洼少种田;蛤蟆叫在谷雨后,坑坑洼洼可攒豆。在当时,人们的经验里,蛤蟆在谷雨以前叫唤,预示着当年雨水要大要多,在坑坑洼洼里种大庄稼都有沥涝的可能,告诫人们要小心,以免遭灾。谷雨过后蛤蟆叫,预示当年风调雨顺,就是最怕沥涝的豆类作物都可以种在坑坑洼洼的地里。

(13)、大寒,小寒,杀猪过年。这是过去,人们对年的期盼。也有的说,大寒小寒,打春过年的,实际上,过了年打春还是常有的。

(14)、冬至到来,农村谚语“一壬旱,三壬平,四壬丰”,是什么意思?

(15)、叽叽叫,沙钻儿到。叽叽儿,属蝉类,比知了和蝉小的多,但它出现,叫得最早,当它叫的时候,沙钻鱼上市了。沙钻鱼,当地水产,味鲜美。

(16)、农村俗语“冬至月半,秋衣过年”,过年冷吗?老人预测八九不离十

(17)、为什么潮汕出了那么多大老板?为什么都爱娶潮汕女人?

(18)、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释义:春天人们要早起准备播种,过了播种季节就无法有好收成。

(19)、今年冬至后第四天是“壬”日,即壬子日,第一天是冬月二十九日,冬至进九日,是己酉日;第二天是腊月初是庚戌日;第三天是腊初是辛亥日;第四天腊月初四日,才是壬子日。

(20)、“科技支撑、资本家掌舵”,跻身行业5强!鲜美种苗改制五年交靓丽成绩单

3、农谚解释是什么

(1)、小雪封地,封不住地;大雪封河封不住河。冬至未到,天未数怎能封住地和河呢。

(2)、意思:冬天下雨,可以给麦子补充水分,春天天气湿润,就不要雨水,如果下雨,对麦子不利。

(3)、天上沟沟云,地上雨淋淋。观云测雨,很实际。

(4)、又如:谚号(以鄙俗的称呼加于人或物);谚诞(鄙俗诞妄)

(5)、天上骆驼云,雹子要来临。对天气的突变,实际的观察,往往预测正确。

(6)、2021年6月5日,是芒种节气,眼看就要到了。芒种前后,忙收芒种,到了这时候,人们忙忙碌碌,忙着收割麦子,接着忙着种植庄稼。期间,劳动人民为了农业劳动生产,总结提炼出许多农谚俗语,下面我们来看看。

(7)、冬至第二天是“壬”日,依据古代人的推理,干旱程度比较轻,但是在农业种植上,是比较缺水的,并不是特别干旱,是处于一般性干旱状态。

(8)、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荞麦。萝卜种在头伏,收在霜降;白菜种在二伏,收在立冬,这两种蔬菜作物,误了农时定会减产;荞麦三伏种,霜前收,生长期很短,如果误了农时,绝产。

(9)、戴胜降于桑:再五日,“戴胜降于桑”。“戴胜”头顶有长毛,又称鸡冠鸟,此时落于桑树,蚕将生之候。

(10)、这句农谚是古代人,依据地球绕太阳旋转时,所产生的二十四节气,再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匹配,所产生的记日干支,又再由五行学说,来判断来年的总体天气状况,如是干旱、洪涝、还是风调雨顺等年景。

(11)、(小麦)种在水上,收在火上。小麦虽然不像水稻,在水里泡着生长,但是,它是喜水的农作物,只要水肥充足,增产潜力很大,但是,到了夏至,被干热风一吹,三两天就到了收割期,即所谓的收在火上。

(12)、九九歌:一九二九尖刀不入土,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耕牛遍地走。

(13)、东虹日头西虹雨,虹是雨后天空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虹,五彩缤纷,呈弧形,它与太阳相对映。太阳出现在天空的东方,它出现在天空的西方;太阳出现在天空的西方,它出现在天空的东方。当虹出现在东方时,会有雨变晴,而出现在西方时,由晴变雨。

(14)、"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15)、宋代文征明《闲兴》诗云:“莫道客来无供设,一杯阳羡雨前茶。” 宋代苏轼《留题显圣寺》诗:“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 古人的文化价值选择,对今人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启迪。

(16)、在小雪节气的时候,本来是应该要下雪的,如果没有降雪那天气就有点反常。而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在小雪节气没有降雪,那第二年小麦的收成就不好,麦粒也不饱满。因为在农村里还有着“小雪大雪不见雪,来年灭虫忙不撤”、“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的农谚。所以,北方的农民朋友都是希望在小雪的时候,能多多少少降点雪。

(17)、草粿煮熟,天时变局,二碗卖做一;南畔浮乌云,草粿卖有存

(18)、俗语:“好男有毛值万金,好女无毛旺三代”,说的啥意思?

(19)、长点种,短施肥。这是一种陋习。为什么?种地时,有的人,总想占便宜,往道上种,甚至越道,所以垄沟有多长,种就点多长,而在施肥时,只施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地里,如果在道边出来的苗不被路人踩死,也就偏得了,如果没出苗,或出了苗被人踩死了,也就搭几粒种子,而施的肥仍旧在自家地里。

(20)、旧胶卷有隐私,千万不要卖,外国人专门来中国废品收购站购买!

4、农谚解释物侯知识

(1)、种丢年,不钟收年。就是说,某一种农作物在当年收成不好叫丢年,来年种一定会有好收成,所以有的人,甚至会多钟。现在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人们已淡忘了这种说法。

(2)、单耳风,双耳雨。日头将落时,其一侧出现淡淡的日晕时,叫单耳,出现单耳,是风的预兆;如果两侧出现日晕,叫双耳,是雨的预兆。

(3)、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4)、夏至五月初,麦子一把麸。该五月,指的是农历五月,适逢农历五月初夏至,麦子多受干热风袭击,当时缺乏灌溉措施,看着麦子干旱而死,麦粒很秕。

(5)、雨生百谷 夏将至,暮春回望,你可曾辜负春光?此时有茶当对雨,有诗云:“诗写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香茗一壶,去国怀乡,修齐治家。

(6)、换茬如施粪,重茬地没劲。尽管前人们不懂得重复耕种导致某种元素缺乏,但是他明白连续重茬使庄稼减产。所以,在种地时,他们使用了倒茬和换茬。

(7)、意思是立春日有霜,天气更冷了。如果播下了稻子,秧苗将会不堪寒冷而无法成长,甚至烂掉。

(8)、这句农谚的字面意思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其说的是在小雪节气当天如果降雪了,那么来年准是一个丰收年。这句农谚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小雪的时候降雪了,那就会冻死地里的一些病虫害。而病虫害少了,自然庄稼长得好。并且融化的雪水还能缓解旱情,自然第二年更容易大丰收。这句农谚和“瑞雪兆丰年”是一样的道理,村里的老农民也表示,小雪天气降不降雪,是可以预测来年收成好坏的。类似的农谚有“小雪雪漫天,来年必丰产”。

(9)、别小看潮汕的“厝”,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美到你晕

(10)、秋季响雷往往会连续暴雨,造成河水暴涨,便木兰溪下游平原地区泛滥成灾,淹浸农作物,影响收成,而山区沿海高地本来易旱,有雨则作物生长良好,收成亦好这里的布袋即麻袋,装谷物用,"却颠主"与"倒头抽"即袋口朝下,说明谷物无收成或欠收

(11)、"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

(12)、意思:作物播种最关键的就是一个字:早!早播保全苗,越早越好,越早产量越高。

(13)、老云接驾,日头笑。指傍晚的乌云,接日头的大驾,当日头,将要坠落时,其光在云的夹缝,似笑。这是有雨的征兆。

(14)、大腻一根棍,小腻如施粪。过去,棉花起了腻虫(即蚜虫)因无药除治,很无奈,致使越繁殖越多,长时间不退,腻的棉花叶子脱落,只剩主茎,成了一根棍。如果腻虫短时间退去,叶片显得黑绿厚实,所以说,小腻如施粪。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腻虫控制了棉花的速长。

(15)、“谷雨”一个散发着温润的诗意名字,濡湿在农谚上,轮回在季候里,芳菲在茶园中。春雨缠绵,仿佛一个满怀心事的少女,此时“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鸟弄桐花,雨翻浮萍,残花即将落尽,春将告别了。

(16)、谵有之曰。——《国语·越语》。注:“谚俗之善谣也。”

(17)、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

(18)、白露花,捡到家。就是说,棉花在白露季节开花结果以后,在下霜时节,得到收获。

(19)、不过,以上的农谚也是有一定的地域性,并不是全国地区都适用的。而且对于这些农谚,农村的老人都是深信不疑的,因为这些都是老祖宗数千年的经验和智慧,即便是在今天依然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你们说是不是呢?

(20)、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农历八月初一下雨,来年春季会干旱无雨。这是多年的传统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5、农谚谚语及解释

(1)、躲雨,大家自然也会聊一聊关于雨的话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句徐闻农谚:“雷打秋,有作无收;秋打雷,稻籽结成束。(束,其实这里应读如徐闻话中的锤(tui),与雷(lui)字同韵,难以找到相应的字,姑且以“束”代之。为某物数量多且簇拥在一起的意思,类似“一束束的、一团团的、一簇一簇的”。)”打,也有人根据语境用“压”字。作,意指劳动、干农活。秋,收,在徐闻话里同韵。为了讲清楚这句农谚的意思,我特意上网查一查今年的交秋时刻。网络显示交秋时刻是“阳历2020年8月7日09:06:03”。这则农谚的大意是说,交秋前,即9点06分之前,如果听到雷声,便是雷打秋,预示着这个秋天干旱,水稻因缺水而收获甚微。反之,如果是交秋之后才打雷,便是秋打雷,预示着这个秋季雨量充沛,将看到稻穗一束一束地、颗粒饱满地低垂的丰收景象。

(2)、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 虢之谓也。——《左传》

(3)、在潮汕经常流传着“早出日头唔成天”这条关于天气的谚语。意思是说:早晨,当我看到太阳较早出现时,天气便要变坏;如果看到太阳较迟出现,便是晴天。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潮汕地区的春夏秋常刮西风,朝霞将随空气自西向东流动,渐渐向上空会聚为雨。潮汕先民虽然不知什么道理,但对此现象却有深刻的认识,因而每见早出日头,就会在出门劳作时带上雨具。

(4)、以上,是对我县多年来气象谚语的总结,但是在解析上难免出现偏颇,谬误,请读者多加指正。

(5)、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白露种麦气温较高,麦苗会旺长,发育过快,过早消耗肥力,寒露种麦气温较低,不利于冬前发育,分蘖率偏低,只有秋分种麦气温适合于麦苗的发育分蘖,有利于来年的返青和生长。

(6)、麦子掉头,高粱没牛。告诉人们,拔麦子的季节,也是高粱玉米等大田作物趟三遍的时候——莫忘了管理。

(7)、春雨贵如油。春天少雨,而春天既是万物萌发的生长季节,又是春天播种的大好时节,当春雨洒向大地的时候,说春雨贵如油,半点儿也不夸张。

(8)、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释义: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9)、冬至第三天是“壬”日,依据古代人的推理,这样的年景既不是非常干旱,也不是非常洪涝灾害,处于平常的状态,年景算不上好,但也不算差,因此,是一般平常年景。

(10)、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释义: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11)、新风口,抢先机!第八届柯木塱种业论坛等你来!

(12)、冬至进九后,就是数九的时候了,天气极其寒冷,真正意义的冬天已经到来,野外气温非常低,冰封雪地,各种绿色植物,便进入冬眠期了。

(13)、"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大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14)、意思是到了立春时节,就会出现打雷,就经常有雨。

(15)、今年冬至是阳历22日,是双日子,因此,今年是冬至这一天开始进九的。

(16)、春到三分暖。 释义:一到春天气温就开始回升转暖。

(17)、    农谚,即农业谚语。是几千年来,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里面涵盖了农业及气象,气象又左右着农业的乡间俚语。所以说,农谚对减灾防灾,增产增收,提供的宝贵经验功不可没,农谚,具有地方特色,被一代代人们广泛应用,它句子短小精炼,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笔者愿把前人留下来的东西记下来,作为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