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语及解释68句精选

2023年10月11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汉语农谚

1、农谚语带解释

(1)、B.“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这句话的主干是:农谚包含知识。

(2)、瑞雪兆丰年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ruìxuězhàofēngnián,意思为适时的冬雪预示着年是丰收之年。是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3)、C.“油盐酱醋”“这样那样”“麻辣豆腐”“调查研究”都是并列短语。

(4)、A.文中加点的三个词语“灵感”“丰盈”“宽广”词性相同。

(5)、B.“永不凋零”是偏正短语,不是主谓短语。故选B。

(6)、此题考查的是语法知识。A:“回延安”是动补短语,“安塞腰鼓”和“大自然的语言”是偏正短语,“大雁归来”是主谓短语。B:该句语序不当,“让政府食堂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与“彰显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调换位置。C:“第一条”后应为句号。故选D。

(7)、B.“思想境界”和“反省自己”都是偏正短语,“见贤思齐”是动宾短语。

(8)、C.“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中“辜负”是名词。

(9)、五谷丰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wǔgǔfēngdēng,意思是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10)、D.“天气晴朗”“晴朗的天”“洗衣服”“洗干净”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11)、四月:立春东风少病遭,时风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辰日,害虫成灾损稻禾。立春就是“立春”节气,这句话的大意是说,立春节气这天要是刮东风,作物就会少有病害,作物就会多结果实。如果,春雷响在“甲子日”或者“庚辰日”,那么这一年就会遭受虫害,庄稼受损,造成减产。五月:芒种闻雷意美然,端阳有雨是丰年,夏至风若从南起,瓜果院内受熬煎。端阳就是“端午节”,有雨就是下雨的意思,芒种就是芒种节气,闻雷就是听到雷声,夏至就是夏至节气。

(12)、问:第121页,《〈礼记〉二则》课后第五题中“人不学,不知道”是否应该是“人不学,不知义”?

(13)、A.“抗击疫情”“扶贫帮困”“汲取力量”分别是:动宾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并不完全相同;

(14)、                                        

(15)、A.“美丽的颜色”“梦回繁华”“愚公移山”“回忆我的母亲”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16)、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并长久地根植于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情感世界。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的根源所在。

(17)、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那么,这放弃与坚持之间,我们该如何抉择呢?我想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无不是在求索路上不畏艰辛执着前行的勇士。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克服一切阻力,与执着同行,就能在前进的路上勇往直前,一路高歌。

(18)、答:应该读màn。在专门的古代汉语辞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中,“蔓”没有wàn这个读音。读wàn的情况只适用于现代汉语的口语。

(19)、A.“仍然”是副词,“希望”和“坚定”是名词,“像”是介词。

(20)、竞技体育,志在争先,参与竞赛,必有输赢,这正是体育赛事的魅力。日复一日的练习,一次次顶着压力站在赛场上,无悔地奋斗,定格成精彩的瞬间。①奥运之美,更在于拼搏不息的过程。在“金牌围城”之外,观众们看到了运动员们坚定的眼神:赛场之外,再无世界。②这是最真挚、最火热的爱,与冠军无关。在最高水平的竞技场上,中国精神在闪光:顽强拼搏,挑战极限,坚持梦想,超越自我,自尊自强,大度从容,坚守道德,公平竞争。

2、农谚语及解释

(1)、B.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2)、解说:两句话中的“朦胧”分别是形容词和动词。

(3)、D.“青林翠竹”“奇山异水”是并列结构,“风烟俱净”“泉水激石”是主谓结构;

(4)、C.《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东晋文学家郦道元所著,三峡是瞿塘峡、西陵峡、巫峡的总称。

(5)、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正月里下雪下雨天气多,比较寒冷。早春降水比较多,预示着后期可能就变少了,会出干旱的年景。但是,如果“立春”节气这天要是一个晴天,这一年还会是风调雨顺的,农民劳作也不费力。

(6)、六月:三伏之中逢苦热,五谷风和多不结,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古代把农历十月称为孟冬,十一月称仲冬,十二月称为季冬,这三个月就是“三冬”,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冬季。

(7)、D.“我悲伤着你的悲伤”(里面的“悲伤”依次是动词和名词)

(8)、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九月初一这天下霜了,对农民是百害无一利的。要是重阳节这天没下雨,那么接下来整个冬天都将会是晴天,降水会很少,冬天就会出现干旱的气候。

(9)、A.律诗通常为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10)、    答:不是。当时游记的“正体”——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尚未出现,因此将其视为游记并不符合文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桃花源记》的“记”跟《小石潭记》的“记”并不相同,虽然都有“记叙、记述”的意思,但它更接近《海内十洲记》(旧题东方朔撰)、《搜神记》(干宝撰)的“记”,因此,《桃花源记》应该是魏晋时期的一篇志怪小说。

(11)、五笔:GISV(五笔86)、DHSV(五笔98)

(12)、B.来到鱼塘,便见水面烟波浩渺,碧波漾荡,有心旷神怡之感。——夸张手法使用得当。

(13)、B.“和平年代”“更加迫切”是偏正短语;“学习英雄”是动宾短语。故选B。

(14)、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三伏天应该是很热的,如果不太热,说明天气比较反常了,庄稼长势不好。如果,没出现灾害的情况,那么这年冬天就会降水比较多。七月:立秋无雨甚堪忧,庄稼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尽管结实也难留。立秋指的是“立秋”节气,无雨就是不下雨,处暑指的是“处暑”节气。

(15)、选出对下列短语类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16)、D.“十几年来”是时间状语,“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是定语,“情景”是主语,“时时”是状语,“出现”是谓语,“在眼前”是补语,故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情景出现”;

(17)、 ◆一个儿童的记忆力是人生一辈子当中最好的时候,黄金时代。从出生开始就成长他的记忆力,这个时候如果训练他的记忆力,可以成长五倍到十倍以上,乃至于有的人能够过目不忘。    ◆教育的时机大分为两个阶段,教育的内容就要大分为两类,一类是酝酿的,从深的学起,一类是理解的,从浅的学起,十三岁之前正好是学深的东西,这是对于人性的正确的把握而来的恰当安排。    ◆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像海绵一样地吸收。全部堆存在他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地发酵。就好像种子种下去一样,将来慢慢地生根、芽、开花、结果,如果你不播下这棵好种子,他就播下坏种子!    ◆人在十三岁之内聪明起来,一辈子不会再笨,聪明一辈子。如果十三岁没有聪明起来,他永远不得再聪明,一辈子就笨。    ◆我们所要教给学生的一定要教他有用的东西,而且这个有用一定是高度有用,而这个高度有用是一辈子有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民族文化的融合,要有高度的心灵来融合,高度的心灵是开放的,是对所有的文化传统都能够吸收的。但是,一定要在十三岁之前打定基础,打基础的方法就是:不管懂不懂,把重要的东西放到肚子里面;不重要的东西不要教,他自己会。相信呢?就做。不相信,十年以后你再后悔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以上内容摘选自《一场演讲,百年震撼》及《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18)、岁月如歌,历史无言。历史的记忆穿过岁月幽深的长廊,我们见证了人类文明的璀璨与绚烂;透过历史深邃的眼眸,我们读懂了它博大精深的睿语哲思;站在历史宏厚宽阔的肩膀上,我们听到了那一段岁月的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狼烟四起是历史,浩浩烟波是历史,兰亭古墨是历史,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也是历史,传统文化中温润的一点一滴是最真实、最细致的存在。(甲)人生短暂,历史却是永恒的。悟以往,知来者。(乙)每一缕尘烟都渴望被铭记,每一段岁月都值得去歌唱!

(19)、示例:瑞雪兆丰年,今年冬天雪大,是农业丰收的好兆头。

(20)、其实,《桃花源记》的“记”跟《小石潭记》的“记”并不相同,虽然都有“记叙、记述”的意思,但它更接近《海内十洲记》(旧题东方朔撰)、《西京杂记》(旧题刘歆撰、葛洪集)、《搜神记》(干宝撰)的“记”,因此,《桃花源记》应该是魏晋时期的一篇志怪小说。

3、农谚谚语大全及其含义

(1)、一二年级:《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对韵》《增广贤文》  四书

(2)、瑞雪兆丰年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ruìxuězhàofēngnián,意思为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3)、春不种,夏不长,秋不收,冬不享。(此谚语从反面讲述了一年四季农稼的规律,汉语中有农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可与其对照。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4)、C.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分析:“迈出”是动词,“凌乱”是形容词,“岩石”是名词)

(5)、但读qiánɡ也可以讲通,作“使强大”解释。唐代经学家陆德明在其著作《经典释文》中对“然后能自强也”的“强”字做了反切注音:“其丈反。又其良反。”“其丈反”对应的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为qiǎnɡ,“其良反”对应的则是qiánɡ。也就是说,陆德明认为这里两种读法都是可以讲通的。

(6)、B.“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有误。改为: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

(7)、A.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他虚构的?——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8)、此外,有老师认为文言文里表示总括只能用“俱、皆、咸”,现代汉语里才用“都”,这其实是一种误解。“都”作为总括副词,很早就出现了,如《列子·周穆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汉王充《论衡·讲瑞》:“然则凤凰、骐驎都与鸟兽同一类,体色诡耳,安得异种?”唐杜甫《喜雨》诗:“农事都已休,兵戎况骚屑。”常建的诗里用“都”,也是很正常的。

(9)、八月: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最怕此日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秋分指的是“秋分”时节,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说,秋分时节是丰收的时节,到处都是秋收劳作的农民,大家欢声笑语,非常热闹。但是,这个时候最怕刮风下大雨,造成作物倒伏,影响收割,要是稻米被水浸泡,就会影响收成了,也会影响后期粮价。九月: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冬晴,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遭雷声菜价增。初一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一”,飞霜就是下霜了,重阳就是我们说的“九九重阳节”,月中就是农历九月中下旬这段时间。“火色”指的是气温高,天气热。

(10)、问:第58页,《小石潭记》中“青树翠蔓”的“蔓”应该读màn还是wàn?

(11)、B.经常       角色      兴趣      语文

(12)、C.“嘎叽”“沙沙”为“拟声词”,故C错误;

(13)、C. “如果没有紫檀木,它就是制作贵重木器家具的最好用材。”该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14)、答:应该读jiàn。有的老师根据教材注释中的译文“时隐时现”,认为应读xiàn,这是不正确的。“明灭可见”和“时隐时现”不是字字对译的关系,“明灭”就是“时隐时现”,“可见”就是“可以看见”,“可见(xiàn)”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15)、C. “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这句话的主干是“成功告诉我们”。选项错误;

(16)、B.“适合自己”和“开出鲜花”都是动宾短语。

(17)、出处:田国浩《六月雪》 不一会,又变成鹅毛大雪,真是瞬息万变。

(18)、春就像刚出浴的美人,清清爽爽的,我爱春天!

(19)、B.“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0)、                ——罗曼罗兰

4、农谚常用

(1)、A.文中加点的“顽强”、“慷慨”“凌厉”词性都是形容词。

(2)、秋风节气,也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节气,秋风后太阳直射的位置转移到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变快。

(3)、D. “不准随地吐痰!”是祈使句,不是感叹句。故选D。

(4)、A.“张目结舌”“坦荡如砥”“家庭琐屑”“积雪初融”(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5)、五千年文化积淀,使国更添庄重。然千年历史尽为读不尽之华章,虽曲曲折折却也荡气回肠,因而有无比灿烂之文明,更有无比繁荣之明天。睹此景象,吾与汝俱欢也。因祖国,于吾心中!

(6)、C.这段话写出了宋朝的文化精神,让我们沉浸式地走进大宋青绿山水画卷里。

(7)、答:应该读xì。“系”读xì有“挂”的意思,读jì则是“打结、拴扣”的意思。两个宫使应该是把“半匹红纱一丈绫”随手往牛头上一搭一挂就走了,而不会还打个结拴个扣。所以这里应该读xì。

(8)、第139页,《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此都寂”是否应该是“万籁此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