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善还是恶125句精选

2023年12月20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人性是善还是恶

1、庄子认为人性是善还是恶

(1)、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会产生斗争,充满斗争的地方称之为“江湖”。有的人说,江湖上人心险恶;有的人说,江湖上有很多行侠仗义的英雄豪杰。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2)、(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3)、而你即便要做“沉默的大多数”,也要先揣着明白再装糊涂。

(4)、只有佛陀才能够真实的见闻,有真实的智慧,而且告诉我们觉悟之法的根本。所以佛陀是觉悟之法的根本,而且是通达了这些法,可以作为正法的依止;我们所要了解正确的所有的觉悟之法,都要依靠于佛陀,而且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如实地知见。我们的八识心王,是我们最基本的一个运作的基础;可是除了八识心王之外,还会有其他的心来跟这些运作。

(5)、所以在成佛的时候就有八识心王跟遍行心所法,还有别境心所法,乃至十一个善心所,同时统统具足圆满;所谓的根本烦恼、随烦恼全部灭除,所以成佛的时候就充满了智慧跟善心。

(6)、还要有别境来跟我们的意识心,跟这第六识来作运作,来让我们了知种种的境界;

(7)、而前面这七个识他是有烦恼的,有烦恼来放在这个容器里面,所以有自性清净心而有染,就是这个清净心竟然会有染着,是一般人难以了解的。就像一个清净的容器竟然里面放着脏东西,然后这两个又不能分离,因为这脏东西如果不放在这个容器里面,它没有地方放啊!因为我们烦恼的这些染污的脏东西,跟这个容器它一定要一起;要把烦恼的脏东西离开这个容器,是没有办法,因为除了这个容器之外,我们众生没有别的容器了。

(8)、http://blog.sina.com.cn/jpchen01

(9)、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10)、黑(社会)黄(色情)绿(麻将)白(毒品)灰(腐败)青(拐卖人口)紫(诈骗),巳经在高压打击之下,但死灰复燃,始终难以绝迹,其社会危害之大,令人愤怒。

(11)、在没有“对境”的情况下,即便是根深蒂固的七宗罪也无从展现。

(12)、试问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本心?既然本善,又何来污染?

(13)、丛林法则之下,人性一定会变恶,而且是越来越恶,越来越丑,十足的丑恶。

(14)、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善养吾浩然之气”——找回失去的善端;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15)、今天咱们以人性是善还是恶为题目,来积累一些关于人性的素材。

(16)、有人会觉得,你们佛教为什么要法义辨正呢?为何那么计较到底有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呢?其实就是因为无痴的这个善心所必须要具足的原因。如果有人对这个不在乎,那表示他对于无痴的善心不是很具足;

(17)、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张白纸,同样存在着善良与邪恶,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哪个潜意识被唤醒的多,他就做出相应的行为来。

(18)、无论自爱利己,同情利他,其实不过都是人性的一部分而已。

(19)、只有佛陀祂才能够真实的见闻并告诉我们觉悟之法,可以作为正法的依止;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如实地知见。

(20)、争来论去,似乎支持“无善无恶论”的人,逐渐成了主流。告子有云:“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王阳明有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人性是善还是恶

(1)、孟子的性善也好、荀子的性恶也好,经济学的性“自利”也好,乃至于唯识学的性无记,充其量也不过是我们的一种假设和假说。

(2)、也就是说,我们一切生命的这八个识,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一般人比较容易了解;可是讲到这个第七识末那,一般人就少有人知了;至于说第八识能够储存记忆,成为记忆所储存的处所的第八识,他到底是什么?就没有人知晓。

(3)、这个公都子是孟子的学生,而他问孟子的问题其实和我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我们都会问:如果按照你孟子所讲,人性都是善的,那为什么历史上会有一个又一个的暴虐的君王?历史真实的情况,难道不是既有周文王周武王这样的好人,也有商纣王那样的坏人吗?按照这个事实,应该说人性无所谓善恶,或者说人性可以善也可以恶吧?

(4)、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甚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

(5)、欢迎大家留言互动,精彩的评论,我会置顶鼓励哦。

(6)、像这一些都属于善的心所,而在成佛的时候他是完全满足,而且完全具足。

(7)、譬如说,在《胜鬘经》里面有这段的经文这样说:

(8)、可能家长或者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管教。孩子做错了一味的批评,责备孩子:“你这个孩子真是糟透了,不务正业,不好好学习!”或者批评孩子“你看看你,除了游戏你还会啥?”

(9)、李顾问:我也倾向有善有恶,孟子和荀子两种观点是对立的;而西方观点是偏恶的,比如基督教认知的〝原罪〞的观点!

(10)、按照唯识学的观点,人性非善非恶,所以人性才能有善有恶。

(11)、因为,善恶是社会的,是有标有准。而且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存在善良和邪恶,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感。

(12)、现如今很多“鸡汤法师”和成功学大师都不约而同的盯上了“人性”这个“万金油”,张口必称人性,一会儿人性这样,一会儿人性又那样了。搞得跟真的很懂人性似的。

(13)、有人说性本善、有人说性本恶,那到底人性是善还是恶。

(14)、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入了涅槃,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

(15)、荀子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顺从人的本性,顺从人的情欲,必然会导致僭越等扰乱伦理纲常的事情发生,从而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人是要被教育,被道德和法律约束的,这样才能称之为“文明人”。

(16)、譬如说无痴,成佛是要打破所有的无明,而不愿意有任何一点点的无明留着,这样子叫作无痴。

(17)、或者对于不照顾有病的亲人可能会带来自身不善果报的因果观持有怀疑,

(18)、李顾问:就是起心动念一念之间的〝本体性〞(也就是未被污染的原始〝天性〞)呀!

(19)、譬如某人有贪财的种子,平日看他不出,当遇到的时候,他就要起身去拿的.于是乎乃知此人的贪种子已发动起现行了。

(20)、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人首先是一种动物,具有动物的基本属性,然后人才是特殊的动物,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东西。

3、人性是善还是恶作文

(1)、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

(2)、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不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

(3)、陈老师:个人观点,不管别人怎么认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先从〝善念〞出发,去唤醒人们心中的〝善念(佛性)〞,让社会充满更多的〝爱〞,而不是去跟恶的人斗争对抗,让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好斗的猛兽!一切感恩!

(4)、不过这些鸡汤法师、成功者大师们无论怎么花样百出,最后都会导归到一个结论——人性本善,只是后天被污染了,我们回归内心就会好起来的。

(5)、E-MAIL:jpchen01@mshinet.net

(6)、比如:一个人没有受好的教育,就会造恶;没有受到适当的教导,再加上遇见过去的恶缘,不明原因的就想去伤害与欺骗对方。

(7)、所以,心性未定,要守好门窗,入善拒恶,以自澄静;心性稍坚,又当逐渐纳小恶而拒大恶;若外恶不足以乱于内,便可混迹风尘,于动中取静,在苦中作乐。

(8)、“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出自于孟子的思想。比如说,一个小孩落水了,路人都会见义勇为,积极营救这个小孩,而不管这是谁家的孩子。这就说明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每个人内心都有善念。

(9)、反之,却也有被修造出来的修恶,被国家、社会等组织共业所影响、创造出来的恶来遮障佛性」因为:宿缘、教育、环境、愿心…等等不好,所以造出「恶法」,这就是「修恶」。

(10)、话说今天午餐时,同事聊起她前任男友,说之前她病得很厉害,男友居然出去打牌,不管她没力气做饭!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点怨恨他。

(11)、我们可以看的很清楚,荀子认为那些与生俱来的特性、不能够通过学习而取得的才是性。而什么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东西?好利、好色,这是本性。荀子认为,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对利益有着天生的追求,当每个人都顺着好利的追求任其发展的话,就会相互争夺,谁会跟你讲辞让!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美女,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跟别人讲辞让吗?扯淡!

(12)、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这个哲学大问题,人类思考了几千年,依然是没有下定论,因为从正反两个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果没有觉得的对与错。比如说,你认为白天好,还是黑夜好?最后,依旧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13)、我们每个有情就只有这个容器,每个人有一个自己这样清净的容器;可是我们七转识所运转的种种的心行,他是有善、有恶,那这些善恶的心,他没有地方放,他只能放在这个容器里面;这个他就和合成一个东西,那你说这个清净的心要跟里面的脏东西分离,是分不开的,因为他们已经是和合在一起的,和合一起运作。

(14)、佛法会说:「人性本质纯善」,但缺乏修善来加以显现。

(15)、所以这个六根本烦恼,成佛的时候也完全灭除了。

(16)、我们回到主题,每个人八识心王、遍行心所跟五别境统统都有,可是我们大家最容易观察到的,还是所谓的这些善心,跟这些烦恼心,所谓恶心。那我们每一个人事实上都有能力来发起善心,跟发起恶心的,可是我们对于善心跟恶心的抉择力是不足,而经常应该要想生起善心,生不起;不想生起恶心而偏偏生起。我们的修行就是要能够认识到这些事情,然后能够对于我们的觉知心,这种善心、恶心的虚妄性能够了知,而能够说这些恶心它的体性不坚固,因为它是可灭的;善心虽然也可灭,可是我们偏偏不让它灭,就要能够坚持;这样的智慧跟抉择,那我们将来就可以成佛。所以我们之所以能够成佛,是因为我们能够具足所有的善、恶心所,而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完整的第八识,都有完整的八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佛,所以我们的心性就是如此。

(17)、舞台开始以"毒舌"剌激神经,文坛,诗词,歌赋,以脏丑进入到视觉听觉,《伤痕》,牢骚,怪话成了香气,漫涎天空,这些变化,司空见惯,需要慢慢适应。

(18)、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被流放到荒无人烟的火星,那么我们还能不能判断他“仁”或“不仁”?答案是:不能。孔子将“仁”释为“爱人”,正是将“仁”置于人与他人关系中来阐释,因此,仁,只存于人与他人相互关系间。

(19)、值得注意的是——人性中善的一面于大多数人而言,其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和个人利益,是一种结果论。

(20)、断除修恶,增加修善,以显现本具的「性善」,这就是大乘的修行。

4、人性是善还是恶辩论赛反方辩词

(1)、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大概是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可到底哪一个说的是对的呢?自古以来这个争论好像就没有停止过,似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说的清楚。甚至引申开来,还纳入了很多语言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里,我不想扩大讨论范围,仅仅就我们日常语言和经验中的善恶来做判断。而首先,回到孟子和荀子那里,看看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到底在争什么。

(2)、再看《道德经》第43章和第78章说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此时的水德又是恶的,洪水滔天,无坚不摧,所到之处,一片摧枯拉朽和狼狈不堪。

(3)、无论是当我们在阅读历史的时候,还是看到人间种种闹剧的时候,我们不禁都会问:人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纵观历史,这样的问题会反反复复被人问起,但在我们的所见所闻中,又似乎没有谁能把这件事真正说清楚。这一次,我自己来,回溯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4)、再来就有所谓的烦恼心所。烦恼心所又分成根本烦恼,随烦恼。

(5)、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凡夫的“操作系统”——(心所)中,记别为“善”的只有十一种,记别为“不善”的却有足足二十六种。

(6)、感受境界,感受境界不一定了知境界,譬如说我们睡觉,我们躺在床上,身体压到了,有一种压的领受在,可是我们不去注意它,那是一种受,

(7)、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著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8)、我们会起一种“想要作什么”这种的欲求,这个欲求它不是强烈的那种贪爱,只是我想要作个什么;“想要作个什么”这样的欲,然后我们去胜解,去了解一个境界。

(9)、好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才得以享受太平,但抵制人性之丑恶,面对各种邪恶,还是要坚决铲除,这样,才能永享太平。

(10)、可分善恶的人性,还能再分:善恶分性;善恶合性。前者是内心对于外界,所最初呈现的善念或恶念;后者是内心对于外界,所最终呈现的善恶之念。

(11)、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度众生。

(12)、善恶美丑是一种修行,且有着明确的标准,这个标准来自永久的沉淀。

(13)、孟子还强调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在他看来,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内心,就看君主们如何引导,所以孟子鼓励诸侯们施行“仁政”。

(14)、照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

(15)、还有慧,就是对于境界我们能够抉择、能够简别它。

(16)、如不是对正确的道理完全相信,总是会有些怀疑;

(17)、谓其性不是善,又不是恶,是无「善恶」可记别的没有属性也是一种属性。这无记的心性,唯识宗特为安名,叫作阿赖耶识,译为汉语就是「藏识]。世出世法的一切“种子”,包括我们所有经历的“痕迹”——都包「藏」在这个识中。

(18)、陈老师:基督教的〝原罪〞其实跟佛教的〝因果〞说中的〝业力〞的论点的说法,其实是很像的,只是角度切入的方式不一样!个人相信五教同源(儒、释、道、耶、回),都是造物者打造世界定下的思想规则,只是不同悟道者从不同角度诠释而已,后来的信众及传法者又加上了太多个人观点形成目前各教派百家争鸣的乱象!

(19)、应缘对机之后,而产生恶,这叫「修恶」。

(20)、(有些人就是对于什么是正法?或者是说对于法界中到底有没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他无所谓,他没有任何的好奇心,反正那个事情对、错无所谓;

5、人性是善还是恶辩论赛

(1)、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追逐的从来不是真理,而是真理带来的安全感,所以这个世界才会鸡汤横行,兜售各种劣质的“伪真理”。

(2)、人有八个心,也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这六个识,是一般人能够体验到的,因为我们能够看、能听、能闻、能尝、能触乃至能思考;可是除了这之外,我们还有两个心,这两个心就是一种叫作末那──意根,他能够决定;另外还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叫作记忆的功能;因为有这八个心,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其实我们看猫、狗,照样有这八识心王,因为它跟我们一样,能见、能听、能闻、能尝、能触觉,乃至它能够思考、能够作梦,而且它能够决定很多事情,乃至它还会有记忆;所以显然动物跟人都一样是八识心王。

(3)、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

(4)、所以荀子说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这正是因为在我们的操作系统中,不善心所是主导力量。

(5)、一位伟人说:我们不能脱离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和外在条件来评判这个人。同理而言,不需要太多客观条件就可以相续下去的本性——阿赖耶识,也就无法用善恶去评断——善恶是条件和关系的产物。

(6)、所以如果我们来看心的结构,八识心王他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下,还要有五个遍行心所法,来跟这八个心一起运作。

(7)、    孟子在这里其实说的也很清楚,他所说的人性善,是说人性可以为善。而那些不善者,不能怪罪其天生的资质。因为每个人都有恻隐心、羞耻心、是非心和辞让心,并且是生来就有,内在于我的,所以人性就是可以为善的。从这个意义上,孟子讲,人性是善的。

(8)、每个人的本性中皆有这两面性,因为它们本就浑然一体,只是我们进行了人为区分而已。

(9)、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10)、正因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如同素丝,而逐渐有着善恶之分,所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语出墨子)。这与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谓异曲同工。

(11)、如果没有机会获取智慧,在直面自己的特点(生起“善”、“恶”心的习惯)时,不能抉择当为,或不当为,可能会在痴的状态中,发起和养育很多“恶”心所,亏损自己或他人当下甚至未来的利益。做了,还傻乎乎不知道,还觉得自己很有个性,很有特点,比如脾气大会骂人(嗔心重),还觉得自己很有男子汉的气概。

(12)、善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著而已。

(13)、这个五遍行跟五别境,就是我们的心运作的一个基础;所有的后面的善心所,或是烦恼心所,都在这十个法的运作的基础之下才能够运作。这个别境主要是意识所相应的。

(14)、若思虑更为深入,能明白善恶一体,则世事人生的诸多迷惑,都将烟消云散。有昼无夜,有晴无雨,物必不生;有雄无雌,有长无衰,物必绝后——唯有阴阳调和,方能长久。若人性从始至终,均无善恶之分,人类早已消亡——只一个庸德庸行,才是人生最好的归宿。

(15)、综上所述,我们也要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人性,多想想老子《道德经》中的水德,它可以“润物细无声”,也可以“波涛汹涌”,就看周围的环境和土壤是如何的。至于它的本性,是好是坏,是善是恶,往往不是由它自己能够决定的。或许,这就是“道”在冥冥之中主宰着万物——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6)、在告子看来,人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坏。人性就好比是一根木头,以圆规一量可做成圆形,用矩一量又可做成方形。人性就像是白丝布一样,要把它染成黑的就是黑色,染成红的就是红色。

(17)、而未来因缘际会之时,两人相遇,又会继续演绎出怎样的相爱伤害、纠结、气恼,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18)、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最善良的人当是婴儿,沒有沾染半点江湖习性。至于自我标谤善良,一些所谓的习佛者,绝不是善良。

(19)、甚至可能有看见一个病人躺在那里而心里很烦躁的嗔心,抑或有我自己打麻将的快乐比女友饿肚子的痛苦更重要的傲慢心,

(20)、陈老师:是的!宇宙万物,哪怕一个念头,都是〝能量的流动〞!

(1)、据此,不难明白,为何心理学上有“本我”“自我”“超我”之分。

(2)、所以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人性高于善恶,而善恶不过是“关系”的展现方式而已。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存在。

(3)、至于他俩的共同点嘛,除了都是农夫之外——他们还都想让自己的心田种满玫瑰,而非野草。

(4)、《孟子》中记载告子的言论,他说:“人性就好比是水势急速的水流,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所以人性没有善与不善之分,就好比水没有流向东西方之分。”

(5)、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我们和公都子一样,根本就理解错了孟子所说的“人性本善”的意思啊!孟子不是说人一定是善的,而是说每个人都有向善的可能,因为每个人天生就会有耻辱感、有是非心,每个人都爱自己的父母子女,而这些就是人之所以能够为善的根本所在!所以,孟子说的善,是说每个人都能够向善,并且都有向善的可能和根源,而不是说人生来就是善良的,更不是说这个人不会变坏,不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

(6)、如一池水,你说(这池水)是脏和干净都可以,但你不能用脏和净来形容(水),说水本(脏)或本(净)都是有失偏颇的。

(7)、佛法认同「人性本善」而无「性恶」,本性的善,也就是「佛性」。

(8)、我们的修行就是要能够认识到这些事情,然后能够对于我们的觉知心,这种善心、恶心的虚妄性能够了知,而能够了解:恶心它的体性不坚固,因为它是可灭的;善心虽然也可灭,可是我们偏偏不让它灭,要能够坚持;有这样的智慧和抉择,那我们将来就可以成佛。

(9)、由此,荀子也确认了人性中生而有之的欲望,生而有之的走向争、乱、穷的祸根,也就确认了人性的恶。用现代经济学的话来说,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那就必然无法满足每一个人的所有欲望,于是才有了分配的问题,才有了经济学;否则,如果资源是无限的,还要个屁的经济学。而且,荀子认为这些欲望本身一定是不可能自我节制的,他不认为好色、好味这样的欲望会自我控制,而只有通过外界的礼义的约束和教化才有可能变好。

(10)、比如读者看文章收益了,给我点个赞,我觉得就是一种善。读者看着不爽,问候我祖宗十八代,那我就会觉得是不折不扣“恶”。——善恶概念的作用必须依赖主观判断才能展现。

(11)、孟子与旬子曾经辩论过:「人性是本善,还是本恶?」

(12)、除了五遍行心所法,是八个识统统都有之外;还有另外五个法,是别境心所法,就是欲、胜解、念、定、慧,就是我们会起一种“想要作什么”这种的欲求,这个欲求不是强烈的贪爱,只是我想要作个什么;“想要作个什么”这样的欲,然后去胜解,去了解一个境界。譬如说我们可能听到一个声响,就想要转头,那就是一种欲;想要去了解的这种别境心,我们去理解它是什么东西,我们就胜解了,胜解那个境界了;我们还会念,会记住这个境界。这个念是一种记忆,可是记忆只是一种提起,让我们觉知心了知的部分,可是它如何存放呢?它存放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属于第七识、还有第八识的事情。所谓定,我们可以安住在一个境界里面,不去移动它,那是一种定;慧,就是对于境界我们能够抉择、能够简别它。

(13)、心恶学说:因为我们生出来之后,就会跟人家抢东西,认为有些东西是自己拥有的,看到别人东西就想要拥有,所以人性是恶的。

(14)、还有所谓的随烦恼就有二十个,二十个又有分小随烦恼、中随烦恼,还有大随烦恼;这个随烦恼的名相非常多,有二十个,我们列举一两个就好。

(15)、和平,和谐。需要善良做基因,这是对整体社会而言。而在国际上,当与豺狼为伍时,才能只有猎枪。

(16)、但孟荀却都是道义论者,都是“为了道德而道德”的人。

(17)、所以,我们劝女友不要对前男友的行为生起恨、怨、恼之心,这样真的很冤枉,为什么呢?男友心里起了恶法,染污了自己原本清净的容器,原本是值得怜悯之人,因为他自我染污必将自受其害,染污不了女友的如来藏,然鹅,女友却因此而生起了恨、怨、恼等随烦恼,也来染污自己的如来藏,不但身体生病,而又因为无智慧波及自己生起烦恼染污自己,真是好傻呀。

(18)、释家有一句话,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字面上看,应该指的是人“性恶"了。这似乎和儒家学说有点唱反调的意思。其实不然。试想,既然一个恶人都能放下屠刀成佛,那就说明人性本质上是向善的,只是后天在某个阶段,受到了某种蛊惑或者诱惑,而障了自己的善念做了些恶事,因此恶并非是人的初始本性。

(19)、战争期间,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这就意味着,每一百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

(20)、《道德经》第8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此时的水德是善的,它往低处流,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夺,更不会伤害万物。

(1)、而“性善”“性恶”论,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唯识宗的这种说法。

(2)、《孟子》一书中,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是向下流淌一样。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没有不向下流淌的。

(3)、那我们就有“思”,所以我们决定说:“我应该移动一下,我应该变换一下姿势。”

(4)、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槃。

(5)、鼻塞的人,不分香臭;色盲的人,只见黑白:若事物的特征,是其本性,则不会随人变化;若随人变化,则并非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