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佳句与感悟600字140句精选
论语中的佳句与感悟
1、论语中的佳句与感悟怎么写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作者:孔子)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篇》
(3)、这次分享会,大家积极发言,从《论语》名句讲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体会,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孔子学堂是大家的学习空间,《论语》是中国人的“一本正经”。在孔子学堂里学习国学经典、启迪人生智慧,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4)、(原)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7)、白话文释义: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8)、(译)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9)、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作者:孔子)
(10)、(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1)、论语经典名句赏析。论语是很经典的著作,人们通过论语,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涉及到利益,文化喝交友,范围很广。下面跟大家分享论语经典名句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2)、从事物联信息工作的陈永金先生分享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经典名句的学习感悟,分别从修身、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解读了《论语》带到生活中的积极意义。从事外贸工作的沈先生通过自己对“温故而知新”的思考,和大家分享了平时要不断总结,从失败的经历中回头思考,便可在工作中带来成长和收获。
(13)、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14)、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15)、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8)、(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9)、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20)、(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2、论语中的佳句与感悟600字
(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里仁》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注释)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成见,不自私自利。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篇》
(5)、(译)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道德和学问)抬头仰望,越仰望越觉得高耸,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好象就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停止前进都不能。我竭尽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虽然我想攀上去,却没有途径。”
(6)、(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7)、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要。
(8)、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篇》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10)、孔子语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作者:摘孔子)
(11)、(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13)、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总是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最难。遇到事情时,子女为父母效劳;有好吃的,让父母享用,仅仅这样就算是孝顺了吗?其实还不够。)
(14)、译文: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15)、(赏析)他(孔子)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16)、(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17)、(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一《论语:卫灵公》
(20)、(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3、论语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感悟
(1)、(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2)、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把是否对社会有用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而不是钱多钱少,虽然这样有时候难免陷入困顿,但只要不断提升自己,自我价值总有一天会得以实现。所以具有君子品性的人,只忧心自己的修为问题,而不在意是否贫穷。
(3)、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4)、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5)、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今说的孝,只是能够养活父母。说到狗、马,也都能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和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6)、译文:君子通过学问文章来聚会和结交朋友,又通过朋友之间的交流切磋来促进道德完善。
(7)、(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9)、国学经典:论语中的十大名句,句句让我们成长!论语中的这些哲学那一句最让你感到受益匪浅
(10)、(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1)、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1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3)、白话文释义: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4)、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些最终登临绝顶的人,体力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们绝对是最有信念的。不自我设限,勇于进取,才不至于半途而废。
(15)、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6)、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17)、“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阅读《论语》,可以使我们更加智慧;阅读《论语》,可以改变我们的品味和气质;阅读《论语》,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高度。 《论语》教会我们善良、勇敢、担当、付出,引导我们宽容、独立、洒脱、豁达,让我们学会仁义礼智信,学会一切为人立身之本。即使身处同一片天空,因为心境不同,而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闻圣贤言教,悟经典智慧。”相信我们在圣贤的谆谆教导中,定有深刻感悟,在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教育实践、学生发展相结合,让圣贤思想在运用中生根,让经典智慧助师生成长!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先秦孔子《论语述而》
(19)、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说出的话是善良的。
(20)、白话文释义: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4、论语中的优美句子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白话文释义: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者:孔子)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6)、(译)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真象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我还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缺点。
(8)、译文:君子看中义,小人看中利。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9)、论语经典名句赏析。论语是很经典的著作,人们通过论语,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涉及到利益,文化喝交友,范围很广。下面跟大家分享论语经典名句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0)、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1)、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12)、(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1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篇》
(14)、“士”就是读书人,在今天就是知识分子,这些人应该目标远大,性格坚毅。原因是他们肩上的担子很重,道路又很漫长。他们要以“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但自己砥砺修行使自己达到“仁”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他们要肩负起教育引导民众,让整个社会达到“天下归人”的局面,如此就到了大同世界,天下就和乐太平了。实现大同世界,这个道路很曲折漫长,也不是一个人,一时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代一代的读书人为之奋斗终生。
(15)、译文:孔子认为,韶乐不仅符合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要求。《韶》乐达到了“尽善”与“尽美”的统但《武》乐却没有,虽然“尽美”却未“尽善”。也就是说,思想性不够高,艺术性高于思想性。
(16)、(注释)君子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助长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1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18)、(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9)、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20)、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
5、论语经典摘抄及心得体会
(1)、(注释)犯了错误却不改正,那就是最大的过错呀。
(2)、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3)、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学会怀着美好的心念看待别人、欣赏别人,以人为镜,把身边的人当作一面镜子,学习别人的优点,并通过别人的不足反观自省。
(5)、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6)、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7)、(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8)、孔子语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作者:摘孔子)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0)、(译)子夏说:“每天都学习一些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或所不懂的道理,每月都不忘记所学会的东西,这样就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1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作者:摘孔子)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3)、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1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译文: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20)、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译)叶公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民感到喜悦幸福,使远处的人民来投奔归附。”
(2)、(译)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不能领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例就理解其他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3)、出自《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富贵,对于我,那些富与贵就如同天上的浮云,随时都可以散去。
(4)、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5)、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6)、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
(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8)、(原)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白话文释义: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1)、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
(12)、(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13)、宋代关西大儒张载在《西铭》中提出了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诗一样的语言阐述了读书人的责任。在儒家思想中,“士”要以天下为己任,要有济世情怀,如果只是“求田问舍”,会被认为是“胸无大志”,会被世人看不起。
(14)、(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6)、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7)、(原)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8)、译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意思是很多东西我们决定不了。所以我们要做好我们能决定的东西,即敬而无失,恭而有礼,这样就会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了。
(19)、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2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翻译: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3)、译文: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5)、(译)只传述(旧的文化典籍)而不创作(新的),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典籍。
(6)、(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7)、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8)、译文: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9)、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10)、(译)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11)、古文不止存在于背诵篇目中,还流淌在我们的精神里,更传递在我们的生命中。古文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中国人,古文的智慧也深深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是知也。(作者:孔子)
(1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篇》
(14)、白话文释义: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15)、君子有九件要反思的事:思考眼睛是否看明白,思考耳朵是否听懂,待人是否温和,举止是否恭敬,谈吐是否真心,处事是否谨慎,有疑问是否得到解答,发怒是否有严重后果,得到东西思考是否理所应得。
(16)、(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
(18)、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19)、(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一《论语: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