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左宗棠曾国藩关系图谱102句精选

2024年05月11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林则徐有个女婿叫曾国藩

1、曾国藩子孙8代人才辈出

(1)、骆秉章于1832年考中进士,被选庶吉士。1850年,他被任命为湖南巡抚。骆秉章对于曾国藩办团练很是支持,又能任用左宗棠为幕僚。1861年,他被任命为四川总督。1862年,骆秉章在与石达开和谈中使诈,将石达开俘虏,后押解至成都凌迟处死,清廷授他以太子太保衔。

(2)、沈葆桢是林则徐女婿,也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同样作为晚清重臣,沈葆桢影响力和官职,都比不上恩师曾国藩。敢于为难曾国藩,扣下曾国藩军饷,全因为他太有主见,也想要利用这笔钱,发展自己治下的江西。

(3)、刘齐衔这人,在官场上虽然不怎么出名,但是在百姓中口碑极好,他在当地修学校,鼓励教育,抵制贪污腐败之风。一年河南大旱,刘齐衔因为同情百姓生活艰苦,就上书请求减免粮贩运输税。可惜的是因为呈报太晚,又与法令不符合,他的上司认为他办理失误,于是被免职。免职没多久,刘齐衔因病在开封去世。二女儿夭折早逝,没有等到嫁人这天。三女儿林普晴要说林则徐的四个女儿中,嫁得最好的当属三女儿了。林普晴的丈夫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也是晚清的重要大臣之一。他官至江南和江西的总督,是南阳通商大臣,在政治军事方面也有较大的作为,比较出名。

(4)、林则徐二女儿林金鸾早年夭折,所以三女儿林普晴的丈夫是他的第二个女婿。

(5)、郑林氏生卒年不详,姓名也不详,因其嫁给郑葆中,所以叫郑林氏。郑葆中是个秀才,没有做官,也没有什么前途。本来林则徐是极力反对这门亲事的,只是女儿决意要嫁给郑葆中,郑林氏没有经过父亲的同意,就擅作主张嫁给郑葆中,生米煮成熟饭,林则徐无可奈何只能答应这门亲事。

(6)、说实话,当时我乍一看到这个,也是大吃一惊,真的这么神奇吗?!

(7)、1856年,沈葆桢到江西广信任职,在这之前,太平军先后两次进军江西,攻占了50多个县。不久,太平军趁沈葆桢出差之时,再次攻打广信。广信无主将,瞬间变得混乱不堪,许多官员带着家属逃亡,有人劝林普晴逃跑,却遭到林普晴的反对,林普晴与守城将领安抚百姓,领导老百姓坚守城门,同时写血书给父亲林则徐的老部下,请求他派兵增援。第二天援军赶到后将太平军击退,林普晴为此成为保家卫国的女英雄,后世之人对她赞不绝口。林普晴的后代中最有知名度的是沈觐寿、沈丹昆、沈吕巡。

(8)、曾国藩的兄弟中曾国荃,应该是能力最为出众,成就最高的,他是湘军的主要将领之因善于挖壕围城,素有“曾铁桶”之称。

(9)、在沈葆桢闭上他操劳了一生的疲惫双眼之前,离甲午之战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大清王朝还依旧艰难地维持着亚洲一流强国的虚荣,这对他来说,可以说很幸运了。

(10)、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革命家和政治家孙中山先生。

(11)、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总理;

(12)、左宗棠娶妻周诒端,字筠心(1812-1870),湘潭黄荆坪辰山人;曾国藩娶妻欧阳氏,其岳父是欧阳凝祉,和左宗棠也不是连襟。

(13)、1861年,太平军进攻上海,上海守军抵御不住,上海地方官绅们只得向驻扎在安庆的湘军老大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求救。

(14)、先看第一句:“林则徐有个女婿叫左宗棠,他有个连襟叫曾国藩”。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可圈可点的人物,他曾多次在中国近海粉碎英国人的武装挑衅,“虎门销烟”尤称壮举。

(15)、林则徐为长女林尘谭挑的女婿是刘齐衔。刘齐衔自幼父母双亡,靠在京做官的伯父刘家镇生活。不过,刘齐衔却并非贫困家庭,他家祖上世代经商,家境相当殷实。他的伯父刘家镇在朝中为官,俸禄也非常丰厚,在当地有“刘百万”的称号。林则徐倒不是看中刘齐衔的家资,而是很欣赏他的才干,认为他将来大有所为。所以在他还只是一介书生时,林则徐就把长女林尘谭嫁给了他。

(16)、参加科举是必须的,这也是读书人上升的唯一通道,对此,沈葆桢自是不能掉以轻心,刻苦攻读,争取早日出人头地,为国效力。

(17)、周诒端(1812~1870),女,字筠心,湘潭县人。博通经史,长于吟咏,尤善古近体诗,有《饰性斋遗稿》,存诗139首。

(18)、沈葆桢简介中指出沈葆桢字幼丹,又名沈振宗,是中国近代史上造船事业、海军事业的奠基人。沈葆桢1820年出生在福建福州的一个贫穷家庭,是晚清时代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沈葆桢简介提到他祖籍在河南,后来迁到浙江一带,雍正时期迁居到福建。沈葆桢的父亲是一个私塾先生,母亲每天做女工补贴家用,承担了相夫教子的重任,沈葆桢的舅舅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他经常到林则徐的书房阅读,故而思想也比较先进。道光年间,年仅十六岁的沈葆桢便考取了功名,在沈葆桢二十岁的时候,林则徐虎门销烟引发了列强采取强硬态度,鸦片战争爆发。在林则徐和沈葆桢父母的主持下,沈葆桢和林则徐的女儿林普晴成亲。后来沈葆桢升调监察御史一职。沈葆桢简介上记载他在咸丰年间被重用,出任江西九江知府的职位,不久又被曾国藩派到安庆大营中。后来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沈葆桢被派遣到台湾任命钦差大臣,主管台湾方面的海防任务。光绪年间沈葆桢回到朝廷,任两江总督一职,开始督办南洋水师,后来由于经费问题,率先组建了北洋水师。1879年沈葆桢在江宁病逝,年仅五十九岁,谥号文肃,朝廷追谥沈葆桢太子太保的称号,

(19)、以中秋生,以中秋逝,天边图皓魄,云裳仙子证前身。

(20)、1852年,曾国荃被录取为贡生,之后,他跟随着曾国藩筹建了湘军。他所在的吉字营,是曾国藩的嫡系部队。

2、林则徐左宗棠曾国藩关系图谱

(1)、林则徐是晚晴有名的政治家,对清政府忠心耿耿,他从政期间镇压农民起义,立下大功。在鸦片战争期间,他坚决抵抗外国入侵,因为虎门销烟和奋力抗英之举备受世人称颂,成为民族英雄。也是因为虎门销烟引发鸦片战争,成为罪臣而被流放,不过他在禁烟方面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就这样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女儿都嫁给了谁?结局如何呢?

(2)、说起来,在封建王朝,男人做官在外,娶妻纳妾好比吃饭喝茶一样,是件极正常的事情。不过,林则徐却是个例外,他一生只有一位夫人,那就是泌阳知县郑大谟的女儿郑淑卿。当时,林则徐迎娶郑淑卿的时候,还只是举人。难得的是,出身于官宦人家的郑淑卿,并不因为林则徐家贫,便嫌弃他。反而在嫁到林则徐家后,一改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作派,很快就学会了操持家务。

(3)、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出身于湖南益阳县官宦家庭。

(4)、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

(5)、汪兆铭的老婆是陈璧君,陈寅恪的外甥女,这个兆铭兄脑子和别人不一样,总想填海,后改名为汪精卫。

(6)、名满天下的林则徐对左宗棠十分器重,两人曾在长沙彻夜长谈,对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特别是关于西北军政的见解不谋而合。林则徐认定将来“西定新疆”,舍左君莫属,特地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宝贵资料全部交付给左宗棠。

(7)、1836年,胡林翼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1846年,在学生们的畴凑下,他捐纳了一个贵州地方上的知府。

(8)、林则徐可谓是慧眼识贤婿,刘齐衔不仅在官场上平步青云,还是位商业精英。刘齐衔后来对经商之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辞官创业,最终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老板。

(9)、他受舅父林则徐的影响很大,民族自尊心极强,坚决抵抗外国侵略者,步其后尘,走的是一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路,继承了父辈忧国忧民之志,将生命同国家存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了晚清有识之士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之民族精神。

(10)、首先,并不是因为沈葆桢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1862年之前,曾国藩的湘军主要在江西、安徽一带作战,江西出于自身的安全考虑,自然愿意为湘军供饷。

(11)、琉球即现在日本的冲绳,介于日本本土和台湾之间,深受福建文化的影响,历史上是明清的附属国,一直给中国进贡;及北边日本诸岛统一并强大后,琉球是两边不得罪,而经此事件后,琉球实际上是被日本吞并,并为现在的钓鱼岛争端埋下了祸根。

(12)、清道光十二年(1831),与左宗棠结为伉俪,内助左成就伟业,成为其贤内助、好知己。左大器晚成,她一直无怨无悔,鼎力相助,夫妻感情甚笃。

(13)、沈吕巡出生于1949年,早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并取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台湾政界,先后担任台湾“外交部次长”,台北驻美代表。四女郑林氏一脉郑林氏出生年月不详,史书连名字都没有记下,因为她嫁给了郑葆中,所以称之为郑林氏。林则徐其实对小女儿这门亲事很不满,一直是反对女儿嫁入郑家的。但是奈何小女儿对郑葆中一往情深,不听父母的劝告私自与郑葆中成亲,林则徐无奈之下只能答应这门亲事。郑葆中是个穷秀才,一生没有什么作为,记载得也不多,其子女记载更是不详。

(14)、日本从台湾退兵后,清朝廷始对其战略地位重新进行了审视,“经营台湾实关系海防大局”,沈葆桢在台期间,实施了开禁、开府、开路、开矿等项措施,一方面加强建设,另外更是修筑沿岸防御,现在台湾著名的古迹亿载金城,便是在他的领导下构筑的大炮台,这四个字也是他留下的墨宝。

(15)、彭玉麟先前参与过镇压当地人的起事,1853年,彭玉麟受曾国藩的邀请,加入湘军,在衡州创办了湘军水师。

(16)、吴月霄在《呈瓶泉居士林少穆先生则徐》中称赞:北斗士星明,中流一柱擎,勉为民社望,霖雨慰苍生。

(17)、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这支淮军也是出了很大的力,他们与外国军队协作,辅助湘军,给予太平军全力打击。之后,淮军还与捻军扛上了,在平定捻军过程中非常耀眼。

(18)、要说林则徐的四个女儿中,最好的是三女儿。林普晴的丈夫沈葆桢是林则徐的侄子,晚清重要的大臣之一。曾任江南、江西巡抚,南阳通商大臣。他在政治和军事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很出名。

(19)、李鸿章算是曾国藩的学生或者门徒,继承了曾国藩的为官思想。

(20)、沈葆桢为官有两个很典型的特征,一是无比的清廉,二是无比的铁腕;这两项都是大得民心之举,不过,在后一项中,很有“宁可错杀一千,不得放走一人”的意味,他甚至他传令各县,凡抓获恶人,皆可以“老盗无供,就地正法”,也就是说,可以直接砍头。

3、曾山的爷爷曾国藩

(1)、事态紧急,清廷即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赴台办理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筹划海防事宜,办理日本撤兵交涉。由此,沈葆桢开始了他在台湾的近代化倡导之路。

(2)、可惜的是,由于曾纪鸿平时勤奋用心过度,事业未竟就因病逝世了,年仅33岁。曾广珊(1871—1949)是曾国藩的孙女,曾纪鸿的独生女。

(3)、左宗棠对沈葆桢有着很高的评价,他说:“接办之人,能久于其事,然后一气贯注,众志定而成功可期,亦研求深而事理愈熟悉。此唯沈公而已。”

(4)、难能可贵的教育之道:尽管曾国藩一生追逐政治发展,但是对于子女的教育十分开明。我们都知道,封建社会仕途的最佳路径就是科举,除此之外很难建功立业,而曾国藩却教育子女,读书只为明理,不为功名。我想这种开明的教育思想,即使到现代社会也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曾国藩确实做到了,他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长子曾纪泽的外语、次子曾纪鸿的数学),并利用自己身边的人才优势帮助子女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

(5)、功成名就的沈葆桢丁忧回乡,时值左宗棠升任闽浙总督,行辕便设在福州,准备在马尾建船政局,但不巧的是,刚着手准备时就遇到陕甘回民动乱,朝廷调左宗棠为陕甘总督前去平抚,他行前力荐葆桢接手船政,并亲自去沈的住所力邀,还奏请朝廷给沈葆桢有专事奏折权,即“凡船政奏折无需经过巡抚衙门,仍由沈葆桢会臣领衔”。

(6)、当内乱平定后,李鸿章积极投入到洋务运动中,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他一人就创办了三个,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也是由他督办创立,这算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了。

(7)、沈葆桢的清廉也是出了名的,在他死后,家无余资,一贫如洗,只有几件破衣服,一口棺材入土,“市井乡曲之民有下泪者”,当时的代理布政使桂嵩庆在驰奏朝廷时言:“殁日,布被旧衣,一如寒素,宦囊萧索,不名一钱。”

(8)、这一段时间中,沈葆桢是身经百战,同太平军拼力血战,建立功勋无数;而他最大的功勋是在曾国藩攻克天京后,将突围而出的幼天王洪天贵福及干王洪仁玕等捕杀,最终将肆虐14年的太平天国彻底地荡平。

(9)、他为官勤勤恳恳,远见卓识,忧国忧民,虽铁腕治郡,然出发点却都是为一方之百姓,这在当时动荡的时局中,为稳定和延续大清王朝寿命,沈葆桢实在是功不可没!

(10)、林则徐的大女儿叫林尘谭,古代女儿出嫁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尘谭的丈夫自然是林则徐挑选的,她的丈夫叫刘齐衔。

(11)、他的后人凭着这份资产,做起了电气电灯的生意,被当地称为“电光刘”。此后又开办了制铁厂、电话公司等业务,成为福建一带早期的实业家族。当然这是后话。林则徐为三女林普晴挑的女婿叫沈葆桢。沈葆桢的出身和林则徐差不多,都是私塾老师的孩子。不过沈葆桢的母亲林惠芳是林则徐的六妹,所以他就是林则徐的外甥。可以说,林则徐是看着沈葆桢长大的。

(12)、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13)、但是,当沈葆桢当上江西巡抚以后,一切都变了,沈葆桢的这一做法出乎曾国藩等人的意料,在说沈葆桢为什么克扣湘军军饷的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他是何许人也。

(14)、整件事情中,有人说曾国藩大度,也有人说沈葆桢“恩将仇报”。他们都是晚清重臣,都在为了朝廷而努力,沈葆桢扣下军饷,也没有中饱私囊,而是为了更好发展、治理江西。也正因为这样,曾国藩才没有同他计较,反倒宽慰下属,不要弹劾沈葆桢。

(15)、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

(16)、林则徐与曾国藩的接触没有太多的历史记载,二人只见过一面。

(17)、淮军的节节胜利,给予李鸿章极大的政治资本,得以建立自己的政治势力集团。

(18)、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乡的耕读世家。他的祖上都是以务农为生,祖父曾玉屏少有文化,父亲曾麟书也只是当过塾师。

(19)、大概过程是太平军突然袭来,恰好作为知府的沈葆桢并不在城中,城中一片慌乱,林娘子临危不惧,毅然主持军务,布署守城,并写下救援血书,她带领城中妇女做饭救伤员,与不多的兵勇一起,戮力御敌,终于保全了一城人的性命,壮哉林娘子,勇哉沈夫人!

(20)、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林则徐有个女婿叫左宗棠?实为胡编滥造

4、女人为什么要看曾国藩

(1)、淮军成立初期约有六千五百人,军中的主要将领大多来自于李鸿章早年办的团练队伍,兵员主要来自于安徽江淮一带。

(2)、贵福是洪秀全唯一的儿子,而那干王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写有在“火红年代”被捧上天去的《资政新篇》,这两人被捕杀,使太平天国彻底失去了最后一面能聚集力量的旗帜,沈葆桢也因此勋功,被授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并赏头品顶戴。

(3)、沈丹昆是林则徐的七世外孙,沈葆桢的第六世孙

(4)、可是,谁说一定要嫁个大官才能幸福,那个时候对爱情绝望的邓石林会觉得不幸福呢?

(5)、而安庆被攻克后,没多久,胡林翼就因病在武昌去世。

(6)、他身上有三个比较著名的标签,他是林则徐女婿,开台湾建设和防御之先声,以及倾力创建福建水师,尤其是这最后一项的功绩,他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之父。

(7)、左宗棠年少成名,当时的清廷知名官员贺长龄、陶澍、林则徐等人都对他颇为看重,但因科举上的屡屡失利,他也只能是以非“正途”方式踏入官场。

(8)、刘齐衔26岁时,也就是与林尘谭婚后四年,高中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正六品),39岁升任为湖北德安府知府(从四品),不就又升任为汉黄德道道员(正四品),48岁调任陕西督粮道(正四品)。因干得不错,政绩显著,升任为浙江按察使(正三品),最终官至河南巡抚(正二品)。

(9)、事后,曾国藩专奏上听并奉旨建祠褒扬,她逝世后,时人撰挽联悼念她啮血作书,求援解围之壮举,不愧为名臣之虎女:

(10)、沈丹昆出生于福州,因为父亲去世得早,跟随舅舅来到上海生活,上海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作为沈葆桢的第六世嫡长孙,只要有关沈葆桢的纪念活动,沈丹昆都会准时参加。后来他负责联络海峡两岸沈葆桢的后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沈丹昆没有让先祖失望,他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后来他还与堂弟们一起出资修复沈葆桢的陵墓。

(11)、人生经历来讲,政治仕途上,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爵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军事战争上,组建起湘军,力挽狂澜之中,攻灭太平天国;家庭教育上,至今还有一本《曾国藩家书》被出版成多种书籍;文学学术上,继承桐城派之余他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思想哲学上,他又对程朱理学有着很大的发扬;书法艺术上,他提出乾坤大源之说,堪称为当世“大家”;所有种种综合体的曾国藩,不愧是站立在了巅峰的人生大赢家。

(12)、林普晴是林则徐的三女儿,也是林则徐四个女儿中,最有名气的一位。林普晴出生道光元年(1821年),这一年林则徐正好携带妻子回老家,在乘船途中生下女儿林普晴。

(13)、与此同时,她写血书请求父亲林则徐以前的部下前来增援,第二天沈葆桢赶回,援军也赶到,太平军被击溃,林普晴被世人誉为女英雄。

(14)、沈葆桢在官场的行为并不比他岳父林则徐低。他是中国近代造船、造船、造船的奠基人之曾被林则徐传闻中的女婿曾国藩、左重用。据说左唐宗曾经照顾过他,要他指挥福州船政局。还有人说福州船政局是“左所建,沈葆桢所建”。

(15)、林则徐有个女婿叫左宗棠,他有个连襟叫曾国藩。曾国藩有个儿子叫曾纪鸿,他的女婿叫梁启超。梁启超生了个儿子叫梁思成,梁思成娶了个老婆叫林徽因,有个单恋林徽因的人叫徐志摩。

(16)、1860年,清廷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左宗棠跟随同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的时候,在湖南等地招募到五千多人,组建成为一支军队,称之为“楚军”。

(17)、沈葆桢升任江西巡抚后,因公事繁忙,林普晴帮助丈夫分忧,接管丈夫一些工作上的事务。尤其是在沈葆桢任福建船政大臣期间,家里事都由林普晴一手操办,林普晴劳心劳力长达十年之久。后因劳累过度而去世,享年53岁。

(18)、林则徐有四个女儿,次女林金鸾夭折。长女林尘谭,河南布政使刘齐衔妻,刘家在光禄坊;三女林普睛,两江总督沈葆桢妻,沈家在宫巷11号;小女林金銮,秀才郑葆中妻,郑家在宫巷。

(19)、因为沈葆桢扣下了军饷,导致曾国藩军队,最长时间有11个月,没有发放军饷,于当时战局、形势非常不利。这样一个情况下,曾国藩也没有真的同沈葆桢生气,而是向朝廷上折子,想要让朝廷出面协调,解决这一现实情况。

(20)、但沈葆桢的母亲却是个很有眼光的文化之人,她对幼年沈葆桢的教育抓得很紧,所以,沈葆桢的家学渊源很是深厚,这也为他日后出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曾国藩十六字家训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李鸿章回到老家,组织团练,这段经历持续了五年,因父亲去世“丁忧”而告终。1859年,李鸿章再次复起,成为了曾国藩幕府中的一员。

(2)、他创立了福建水师,这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1879年成军。1884年覆灭的时候,还没有北洋水师呢,北洋水师是1888年才成军,所以后世也将他誉为中国近代海军之父。

(3)、曾宪植的表兄的女儿的儿子叫蒋经国,他爸叫蒋中正。范文澜有两学生,一个叫郭沫若,还有一个叫汪兆铭。

(4)、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在晚清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建国后又辑有《左宗棠全集》。

(5)、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冯子材,张自忠,戴安澜,郝梦龄诸公。

(6)、他16岁考中秀才,20岁又中举人,而此时偏偏时任两广总督并为禁烟钦差大臣的林则徐被被朝廷革职查办,正是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他同表妹林普晴完婚。

(7)、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8)、沈吕巡是沈葆桢的第六世孙,林则徐的七世外孙

(9)、十六岁的沈葆桢就考取了秀才,四年后又成为了进士,前途一片光明。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林则徐成了战争失败的替罪羊,被革职查办,也就是在这年,双方父母见面,商谈了孩子们的婚约,这年二人结婚。

(10)、她们都在福建,与湖南的左宗棠、曾国藩没有关系。

(11)、1862年,有才华的沈葆桢被提升为江西巡抚,这也与曾国藩的大力举荐分不开,但是,沈葆桢刚一上任江西巡抚,就在没通知曾国藩的情况下,就将准备运往雨花台湘军大营充作军饷的江西厘金给扣了下来。

(12)、左宗棠是在绝望中诞生的强者,是善于扼住命运咽喉的伟丈夫。他从司令部的参谋做起,在万锋箭矢间逐步成为叱咤风云的统帅。

(13)、他是个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但是,独木难支,大清朝已如一久病不愈的老妪,窗外夕阳将落,户中油尽灯残,风雨飘摇中的王朝,终将走向没落,不是几个能臣贤臣能够拯救的。

(14)、沈氏一族以前在福州那可算是很有名的大族,他们原居中原,南宋时先是迁至浙江,后来其中的一支在雍正年间北上至福州,形成了闻名闽浙的“三坊七巷”,其中走出了许多令中华民族骄傲的杰出人士,有些甚至对华夏走向起了重大的影响。

(15)、乍看这个帖子简直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但是仔细琢磨人物之间的连带关系却是胡编滥造,漏洞百出,让人贻笑大方。为了减少谬误流传,特寻根溯源、逐一澄清。

(16)、对沈葆桢的聪慧和能力,他心里非常清楚。因此,在沈葆桢考中举人后,林则徐便把林普晴嫁给了他。有意思的是,沈葆桢考上进士时,年纪也和当年的林则徐相仿。此后,沈葆桢在镇压太平军时,能力得到展现,得到曾国藩重用。随后又为左宗棠器重。位居高位的沈葆桢,在海防事业和船政事业上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17)、林普晴做了沈家的媳妇以后,为了减轻夫家的负担,并没有花钱请婢女而是亲自操持家务,林普晴把丈夫和婆婆都照顾的很好,她与丈夫之间的感情也很好。

(18)、这段话下面的问题更多。真是不知道谁这么无聊,拼凑出这样一段话,哗众取宠,除了吸引人眼球,和误导今人历史常识外,并无半点实际意义。

(19)、在与太平军的屡次交战中,曾国荃曾击败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先后击毙了对王洪春元、德王唐日荣。1864年攻陷太平天国京城天京,也是曾国荃的部队,曾国荃也因功被封赏为太子少保衔,一等威毅伯。然而,在之后的对战捻军过程中,曾国荃却是屡尝败仗,因此还被摘取顶戴。

(20)、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被誉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1)、中国对海防历来不重视,历朝都以海禁为能事,面对海防的空虚,清政府决定全力加强,于是,委派李鸿章和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和南洋海防事宜,从此,中国近代海军建设从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2)、曾国藩是“湘军三杰”之晚于林则徐二十七年踏入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