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简介故事梗概68句精选
百年孤独简介50字
1、百年孤独简介50字
(1)、故事的戏剧性还不仅限于此,和马尔克斯息息相关的是,他所在报社竟然和贝拉斯科签下合同,获得了报道海难发生来龙去脉的独家版权。而采访幸存者贝拉斯科的“光荣”任务就顺利落在了马尔克斯头上。
(2)、 里德罗不就坦言么?真正的生活开始于我们的独处之时,独自思考,独自感受,沉溺于回忆之中,有如梦境中清醒着,经历着那些极其琐屑的细微时刻。孤独之不可消除,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在这条无尽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终就会看破小爱的限度,而寻求大爱,或者——超越一切爱,而达于无爱。
(3)、赫马开始感觉战争虚无,他感觉自己在雨中、孤独中迷失了。
(4)、阿玛兰妲爱上意大利琴师皮埃特罗,而琴师喜欢吃土吮手指的养女丽贝卡。三人纠葛的结果是琴师自杀,丽贝卡跟哥哥同居,阿玛兰妲在收养侄儿奥雷里亚诺•何塞之中获得满足。
(5)、在马尔克斯的20-35岁,他花了很多的时间和贫穷作伴。他当然没有拿到法学院的学位(这令他的父亲极度恼怒,而他本人似乎对此有某种骄傲),心甘情愿地受雇于几家底层报纸,或许可以说是以一种曲线的方式接近着文学。波哥大大暴动之后,他来到了卡塔赫纳,一座殖民地旧城,西班牙人离去后留下一股破落的优美。很久之后,这座城市将成为他那部《霍乱时期的爱情》背景,见证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持续50年、从少女到寡妇的狂热。卡塔赫纳将站在时间边缘,「毫无改变,黑夜的恐惧与青春期的孤独快感不变地留在这座干燥且燃烧着的城市。在这里,花儿生锈,盐巴遭蚀;在这里,四个世纪带来的改变仅仅是那些枯萎的月桂树的渐渐老去」。
(6)、他们每个人是独立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他们是家族的一份子,又似乎并不属于这个家族,他们最大的相似点,就是孤独二字。孤独,打自这个家族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就与这个家族的命运紧紧的相连在一起,他们生来是孤独的家族,死后也并没有逃脱孤独二字。扩展资料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
(7)、乌伊失明,开始反思她的家人和家庭。何二当上了香蕉公司庄园监工。奥二开始长得很胖,还和一个叫「卡萨」的女人比赛狂吃东西,差点撑死。
(8)、1965年开始创作《百年孤独》,1967年小说出版后被誉为杰作,短时间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饮誉全球,奠定了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随后又创作了《家长的没落》和《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小说。
(9)、有点长。看完相当于知道百年孤独字面上讲了什么。
(10)、「我担心的是……你那么憎恨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琢磨了他们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
(11)、特使给马孔多带来议和消息,奥布反对议和,他潜入马孔多,埋掉武器,毁去文件,还带走了赫马和奥何随他起义。女仆去世,遗愿是把遗产寄给奥布继续战斗。
(12)、奥布开始幽闭,不理发,后来就默默而死。死前马戏团来到马孔多,奥布临死前,「他看见一个女人穿得金光闪闪骑在大象的脖子上。他看见哀伤的单峰驼。他看见打扮成荷兰姑娘的熊用炒勺和菜锅敲出音乐节奏。他看见小丑在游行队尾表演杂耍。最后当队伍全部走过,街上只剩下空荡荡一片,空中满是飞蚁,几个好奇的人还在茫然观望时,他又一次看见了自己那可悲的孤独的脸。……」
(13)、有一天,女仆发现丽贝卡不对劲,居然是「失眠症」发作,她哥哥赶紧跑了,而女仆觉得自己逃不脱宿命了,渐渐镇子里的人都传染上了失眠症。最初,大家都因为不用睡觉玩得很嗨,但玩完就觉得人间不值得,更重要的是,大家逐渐「遗忘」,这是「失眠症」最大的恶果。
(14)、小奥和何二成为朋友,何二教小奥读写和研究羊皮卷。因卖彩票被称为“天赐先生”的奥二最后家中猝死,何二扑在羊皮卷上死了,他们的棺材后来又被搞混了。
(15)、 “遭受百年孤独的家庭,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真的不会吗?而孤独其实是挥之不去的,谁也无法逃离,书中的人物都是孤独的,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但每个人面对的方式有所不同,奥雷里亚诺上校采取的方式是战争,永无休止的战争来排遣孤独,但战争只让他更加寂寞,梅梅用的是爱情,可惜他的爱情不被母亲允许,寂寞也就依然如影随形。
(16)、漫长的血脉承接,经历初创、发展、繁荣、衰落、死亡,最终消失,又是一段历史的缩影。自新航路开辟,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一次巨大转折、发展;再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教的出现,政治上动荡更迭;又到工业革命火车、飞机的发明,经济迅猛发展;还有那开始以掠夺和贪婪占有为目的的漫长屠杀、战乱。动荡的近代历史,多少人生离死别,多少人失去人性沦为牲畜苟活于世。繁华曾有,但繁华过后,又是多么的寂静和荒凉。一个家族人参与其中迷失再找寻,最终消失,是否验证和预示着什么?可无论如何,一切都在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的预言中一一记载,如造物主从高空俯视着世间,他不言,却了然于心。家族人用尽毕生精力解读破译,但命运的双手从未松开,让他们逃离魔爪。直到最后,最后的那一刻,当最后一人将一切全部知晓,已是死亡将近。这种预言,还有何意义呢?
(17)、这时,马尔克斯被自己头脑闪现的怀疑震惊了:有没有可能是官方在隐瞒关于海难的惊天内幕?
(18)、妈妈费德卡送梅梅去修道院出家,还骗「小何阿」说梅梅死了。后来,小何阿后来被送去学神学,「小妲乌」被送到布鲁塞尔留学。后来一个修女给费德卡送来梅梅的孩子,他被取名为「手稿破译者·小奥」。
(19)、在马尔克斯的「纪实岁月」里,有一件事将对他日后的虚构生涯产生影响。1954年8月,哥伦比亚独裁政府突然决定将本国一个省份整体废除,凭借直觉,报社认定该省将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于是派马尔克斯前往报道。结果当地并无游行,而省长在听明来意后也认为「本省应该有游行」,随即下令组织「游行」。马尔克斯也据此写出了四篇深度报道。这场由「新闻业」催生的游行事件荒诞程度堪比任何现代派小说,也足以解释为什么后来马尔克斯在听到「拉美魔幻现实」这类名词时习惯性抗议:因为拉美的现实就是如此,外人看来颠倒黑白,而这块大陆对此番荒诞视若寻常。
(20)、其中以上校为代表的的第二代和以双胞胎兄弟为代表的第四代是重头戏,也是最为精彩的华章。他们成年以后分别于第四章和第十章粉墨登场。
2、百年孤独简介故事梗概
(1)、奥费德卡、佩科三人之间有着奇葩的男女关系,奥二还借口“为了让牲口继续繁殖”和佩科交欢,认为他们的情欲是牲口繁殖的动力。费德卡和奥二一共生了三个子女——「小何阿」、「梅梅」、「小妲乌」。
(2)、信使带来自由派战败的消息,军队攻进小镇,阿三投降,但仍然被枪决,留下一个女儿——「美人·小蕾」和一对双胞胎「暴食男·奥二」和「罢工男·何二」,这两对双胞胎长得很像,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很可能把名字已经搞混了。
(3)、丽贝卡和皮克的婚礼又被推迟,这次是因为新婚的小蕾半夜暴死,原因不明。为小蕾居丧时,「跑路猛男·何阿」回家了。这次他真的变成了超级猛男,走路把地震得咚咚响,巨大的阳物上覆满刺青,他靠向女人出卖肉体赚钱。丽贝卡也被猛男何阿吸引,心里早就忘了皮克,某个午睡时间他们便成长了不少。这件疑似乱伦的丑事被女家长乌伊知道后,她把丽贝卡和何阿逐出家门,这对男女只好定居公墓对面。
(4)、私生子「奥+阿」回家,但家里人不认识他,把他赶到街上,追踪「奥+特」两年多的警察瞄准十字把他枪杀了。
(5)、家族中错综复杂的关系让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但总觉得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与外人交流,极少的交流却有隐没于冷漠中最原始的渴望,是欲望,亦或是最原始的冲动。直到化为亡灵,历经百年也在人间残留着灵魂、恶臭和芬芳。
(6)、对于马尔克斯而言,「拉丁美洲化」的决定性过程将在墨西哥城完成。这一年他34岁,对这片大陆上早已涌动且正在开始的文学浪潮尚一无所知。再过两年,日后被称为「文学爆炸」运动的几位主将的代表作将陆续涌现—墨西哥人卡洛斯·富恩特斯率先完成了《最明净的地区》,到1962年,阿根廷人科塔萨尔和秘鲁人略萨也相继贡献出了《跳房子》和《城市与狗》。拉丁美洲还需要花五年的时间,等待《百年孤独》的诞生。
(7)、何阿和丽贝卡搬进新家,一天家中枪响何阿死亡,不知道是丽贝卡谋杀还是自杀。何阿流的血成为一道血线,流回故乡,乌伊顺着血线找到何阿的尸体并下葬。
(8)、系列报道的第一篇发表于1955年4月5日,那天的报纸一抢而空,造成了巨大轰动。
(9)、推文发布一周后的阅读量与点赞量为有效参考值。
(10)、阿三不知道庇特是自己的母亲,反而向母亲求欢。母亲庇特则付钱给「桑德拉」,让她和阿三一起成长。阿三还帮助何阿强占土地,让他的土地得到保守d政府的承认。
(11)、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既然那超越自然智慧的梅尔基亚德斯已经预言到一切的发生,又为何要传授智慧于这个家族呢?到今日,许多东西在我心中依旧是个迷,等待我继续揭开这书中隐藏的现实与幻想。
(12)、1956年1月,《观察家报》关门大吉,马尔克斯不再收到任何支票。到这个时候为止,欧洲对于马尔克斯的意义或许都仅限于此:他拒绝在这里发现欧洲,反而在这里发现了拉丁美洲。他总是这样,在加勒比海沿岸发现自己是「马孔多」人,在波哥大发现自己是岸边人,如今到了欧洲,他才发现自己是拉美人。所有这些改变只发生在他的意识层面,直到3月,他遇到了塔奇雅:这个西班牙女人。他们一贫如洗,恋情却毫不受影响地热情、兴奋、完全不在预期之内。他一边写小说,一边收集空瓶子和旧报纸卖钱,甚至会从肉店偷一根骨头让塔奇雅熬汤。就是在这段饥饿的恋情中,《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故事成形了。主角是一位上校,刚刚死了儿子。他曾经住在马孔多,如今在另一座凋零、腐朽的小镇上等待他那笔56年不来的抚恤金。
(13)、奥布预言了父亲何阿布的死亡,何阿布果然死了。那个逃跑的女仆哥哥赶回马孔多,此刻的他像极了老梅,被女仆问及为何回来,他回答:“我来是为了王的下葬。”
(14)、有时候真的比不上静下心来,郑重其事地写下一篇阅读随想
(15)、在这样一个电影能够提供无穷幻术、通过电视机就能观看战争实况的年代,一本小说或许注定只能够在(和无边无际的电视观众比起来)极小一群的知识分子和越来越珍稀的文学爱好者内心掀起高潮。但《百年孤独》不同。或许因为它不是一本小说,它是魔术。
(16)、 如今窗外正淅淅沥沥地落着雨,布恩地亚家族的族人都变成了野鬼,狂躁地击打着玻璃窗,撕心裂肺地诉说着这个家族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生离死别似乎和我之间隔了一层下雨中的玻璃窗。也许是因为作者总以戏谑的口吻描述类似神话的种种场景,也许是因为书中人物狂野的孤独离世俗的自己太过遥远。
(17)、美人小蕾被选为狂欢节女王。在狂欢节上,自由d射杀狂欢节的人群,何二救了美人小蕾,奥二救了「外来女王·费德卡」并且和她成婚。
(18)、无论是哪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孤独的气质,无论是有着可怕的动物性精力的阿卡迪奥,或是稳重谦和理性清晰的奥雷连诺,姓氏或将他们的性格划分的径渭分明,而孤独却如狗,躲藏在他们的影子的阴影处低吼狂吠。我虽然知道马尔克斯描述的是异乡的人物,但在品阅的当下,我确切的捕捉到了这种平生相识的气质,我无言以对,有种被严重身世的感伤又有种好像有人与我一起分享作为同类的命运的安定。
(19)、接下来的十八个月,《百年孤独》在他墨西哥城公寓的一隅—被他称为「黑屋」的房间里缓慢地出生着。在这个四百页的故事里,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在名为马孔多的村庄,以他们的顽固、困惑、执迷和黑色幽默经历了哥伦比亚百年的历史。在故事的最后一页,布恩迪亚家族随风而去。他后来写信给门多萨回忆写这个故事的最初时刻:当那个「很多年后,当他面对行刑队……」的句子跳进他脑海的时刻,他想起「这么多年,我像畜生一样的工作,感觉被疲惫所侵袭,除了完成那件唯一喜欢、但无法养活我的事:小说」。他从这一切得到的结论是:有一个题目纠缠着你很多年,等它爆炸的那一天,就算是冒着谋杀妻子的风险也必须在打字机前坐下来。
(20)、为纪念这一文学盛事,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将与第十七届“相约北京”艺术节、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隆重的纪念及分享活动,现场邀请了阿来、李敬泽、梁鸿等著名作家、评论家,与观众一起聊聊这位文学大师及其作品的故事。
3、百年孤独简介50字内容
(1)、创作背景:从1830年至十九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
(2)、1955年,马尔克斯作为《观察家报》的特派记者抵达欧洲,前来报道冷战「四巨头」之间的谈判。这次派遣很快会被证明毫不明智,因为马尔克斯对纪实写作的兴趣基本已终结(他已经在私下写他严肃意义上的第一部作品《枯枝败叶》),而这趟旅程也将远比他想象得要漫长。他对欧洲的态度复杂,某种程度上他相信,欧洲可以教导他的,他已经在书上或其他地方学到。他来这里的目的,好像就是看看这里饱和的文明如何腐烂。
(3)、马尔克斯一生中,身份多重。但就像他自己说的,就职业来讲,他对记者情有独钟。在他的记者生涯中,最夺目也最危险的一个报道是关于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这个报道差点要了他的命。
(4)、e、特奥菲洛·巴尔加斯:居心叵测的强权人物(被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手下杀害)
(5)、庇特死了,小奥经常光顾的「智者书店」里面的老智者们也纷纷离开马孔多。
(6)、g、梅尔乔·埃斯卡洛纳:一对双胞胎第二的老师
(7)、至于“孤独”又是什么呢?那让人时而感到安逸与自由,,时而陷入深渊般迷茫,在外人看来是冷漠、麻木,却不知外表下的内心却有着炽热,怀着渴望,在心中矛盾着、纠结着。以冷酷包裹自身,孤独终老。那如罂粟一般让人着迷,可有时是否将人拉进黑暗,无法自拔?而我是否将“孤独”理解的太过阴暗,未得其真谛呢?
(8)、加西亚·马尔克斯还会有更多的总统朋友—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除了卡斯特罗,西班牙的冈萨雷斯、法国的密特朗、墨西哥的波提尤、以及后来的克林顿,都宣称是他的朋友。「他就像元首一样」,卡斯特罗说。而这个「元首」,马尔克斯,他自己说:人类对权力贪婪,往往是因为他没有爱的能力。
(9)、在整个故事中,布恩迪亚经历了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战争、革命,接着殖民入侵后的西方思潮的侵蚀,在到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灭失,正是哥伦比亚,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
(10)、(实习生刘翩翩对本文亦有帮助。参考书目:马尔克斯《我不是来演讲的》,杰拉德·马丁《马尔克斯传》,李德恩《拉美文学流派与文化》,依兰·斯塔文思《马尔克斯早年生活》)
(11)、但正如格非所言,书中一直充斥着那种死亡的沉重,压抑的人无法自由自在的呼吸,一边读一边就有许多的念头纷至沓来,像冰雹一样不停息的砸过来,却觉得茫然,没有完整的思路,但正是这样孤独和宿命的感觉,让人被死死缚住。
(12)、“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这句赫然映入眼帘时,脑中便想象着拥挤看着热闹的人群,和人群中只一人遥望过去的中年男人,显得格外的突兀和孤寂。回头再看,原来结局早已注定,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孤独中走向死亡,让我禁不住颤栗。如果这样沉浸于回忆、想象,或者某种痴念苟活于世,会不会像最后一人一般对行进的世界感到漠然,以至于情感最终消失于无形,独剩一颗冰冷的心。直至某一刻因激情而爆发,落入欲望的深渊,永不翻身,一种恐惧袭来。泠漠的孤独是否是自我毁灭?
(13)、▼本文选自第804期《南都周刊》封面报道▼
(14)、本轮我们优中选优,入选作品将进行最后的角逐!
(15)、上校到哪里都带着小外孙,并乐于向他解释一切。如对事物存疑时就带他回家,翻开家里的字典,用书里的解答来加强自己的权威。他是坚定的自由d人(也因此而与马尔克斯信奉保守d的父亲势不两立),经历了「千日战争」的溃败,如今在这座倚赖与美国的香蕉贸易为生的小镇发了点财。在《百年孤独》里,最常见的场景正是一个老人牵着一个男孩的手,两人共同奔赴了无数场具有象征意义的探险。五岁那年外公带着小马尔克斯去商场看冻在冰块里的鱼,「我伸手去摸,感觉好像被冰块烫到。」所以后来他才在《百年孤独》的第一句话里就需要冰,因为在全世界最热的城镇里,冰就是最神奇的东西。另一件他们经常干的事情是散步,路线是从大宅到邮局,以查看上校25年前参加「千日战争」的那笔抚恤金是否有了消息。但是没有消息,上校终身也没有等到消息。这个荒诞的故事这将直接导致马尔克斯另一本杰出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诞生。
(16)、奥布也渐渐厌倦战争,不知自己为何而战、如何而战、要战到何时。于是他签署了停战协定文件。赫马以叛国罪被判处死刑。
(17)、2007年3月,80岁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明媚的哥伦比亚港口卡塔赫纳对着西班牙国王描述了这个想象中的场景,并作了他漫长人生里最后一次重要的公开演讲,为的就是纪念《百年孤独》出版的这四十个年头。「人们告诉我,第一版它就卖了一百万册,之后是第第三个百万,像雪球一样。」后来,1982年,他得了诺贝尔奖,雪球继续滚,终于大得像一面奇观。
(18)、打破平静的是,老梅死了,在羊皮纸上留下谜一般的预言,阿三对此很好奇。庇特又怀了奥布的儿子,取名为「姑妈控·奥何」(他的姑妈就是小妲)。何阿布因为沉迷新奇发明似乎疯了,他好像又看到了被自己一矛戳死的小普,小普说每天都是星期一。最后,发疯的何阿布被家人绑在树上。
(19)、但他毕竟还是在巴黎住了下来。找到廉价旅馆—他一向擅长,并结交可靠的朋友。他很快认识了比利尼欧·门多萨,他的同胞,未来岁月里最好的朋友。第一印象并不好,「马尔克斯声称他对欧洲毫无赞赏之处,我们都感觉,除了他写的小说,他看起来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但三天后,门多萨目睹了这个人因为第一次看到雪而乐得跳舞,他马上就接受了他,并开始介绍一大批拉美各国的共产主义活跃分子给马尔克斯认识,他们一起探讨马尔克斯的《枯枝败叶》,检讨这本书「不够遵从共产主义对于社会文学的概念」,反映了恶但「没有唾弃资本主义、也没有刻画更好的未来」。马尔克斯从来不是共产d员(有说曾加入但很快tuid),但他的政治偏好广为人知——比起其他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始终是最接近他实践的广义世界观。
(20)、阿三并没有和奥布一起走,而是留在马孔多,成为了镇上的军政首领。然而,阿三却成为了一个「小独裁者」,专行独断,甚至想把堂摩枪决,女家长乌伊惩罚了他,并重新管理小镇。
4、百年孤独简要
(1)、自从撰写了海难报道,真真假假的死亡威胁通过各种方式向我们涌来,朋友们建议我出国避避风头。(马尔克斯《活着为了讲述》)
(2)、故事中的战争是美洲反殖民战争的缩影。主人公“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到了失败。
(3)、文章版权归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4)、「他看到羊皮卷卷首的提要在尘世时空中完美显现: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5)、之后,军方披露:一名叫做贝拉斯科的水手乘坐一只无桨的木筏逃出生天。在十天水米未进的情况下,总算奄奄一息地漂流到了乌拉巴的一处海滩,活了下来。
(6)、格非:“一开始读百年孤独时,可能会被他庞杂的家族体系可让人头晕目眩的名字吓倒。”我读马尔克斯,第一个感觉就是:危险。他的情节太繁复,美得太惊怖,而美是悬崖边的蹈险,一不小心,就会坠于它自己,美,总是被它自己的盛放刺穿……剧作家莎士比亚,那种堆满了形容词和物质的美,是丰腴到让人腻味,一次无法读的太多,会糊。
(7)、他们在马贡多生活,在这个孤独的小镇与以马贡多小镇为中心形成的一个范围活动着,在这里他们完成了生命的升华,为了他们心中的正义以及执着的信念,履行着他们从生下起就无形中担负着的职责,为一些荒诞可笑的理由,匆匆的完成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认为必须非做不可的事情。
(8)、现场特别准备《百年孤独》问世50周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