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蝶恋花》139句精选

2023年10月14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晏殊最唯美的一首诗

1、晏殊最唯美的一首诗珠玉词

(1)、这句话其实可以应用到很多场景中,比如一个人在情感上受伤,或者在事业上很不顺,大概都可以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开花谢、燕子来去,生命中的所有事物都有两面性,都在循环中不断向前发展。这种对生命的领悟,是需要远离人群才能够体会到的。

(2)、感情是一种散漫的抽象概念,它无法会被规定也无法被约束。所以如果要说情诗写得更好一些,应该是在宋代。宋代有三苏、二晏,也有词人李清照。这六个人写情诗都是好手,三苏主国,二晏抒情意绵绵,而李清照则大多写的是凄凄惨惨戚戚。

(3)、诗的一开篇就直接以梦境写起,“别梦依依到谢家”,意思是说是梦见自己回到了心中思念的那位女子的家里。而“谢家”原指东晋才女谢道韫的家,此处则借指诗人所思念女子的家。一个“别”字点明相思成梦的原因。

(4)、感知到了时间的流逝,却又无法阻止,伤感油然而生。

(5)、自你走后心憔悴,寂寞诗人只能借酒浇愁,但喝多了酒伤了身体,这几日又逢寒食禁烟日,心中更是惆怅。

(6)、填一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天气亭台都如旧似去年,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

(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8)、可能是以前诗人在这位家女子的家中住过或者游赏过,所以,他对其中的情况非常地了解。“小廊回合曲阑斜”,这次梦中重游旧地,看到迀回曲折的小院,走廊和栏杆,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以往的美好记忆顿时涌上诗人的心头,再想到马上就能与朝思暮想的爱人相见,内心更是激动不已。

(9)、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蒨罗裙。

(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妙在对仗工整。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11)、而“峡云”也是巫山云雨的典故,暗示着这是一场虚妄的苦恋。

(12)、最无可奈何的词:《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13)、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14)、它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这些知识很繁琐也很复杂,这里不做过多的赘述。)

(15)、在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上,年少的人总是能轻易的抛弃送别之人登程远去。楼头传来的五更钟声惊醒了离人残梦,花底飘洒的三月春雨增添了心中的愁思。

(16)、《玉楼春·春恨》: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

(17)、寒食节那一日的传统要禁烟,所以吃的都是冷食,过后才会重新开“新火”,又叫改火。

(18)、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19)、从晏殊顶着“神童”的招牌踏入仕途开始,便没有什么坎坷曲折,最后成功官至宰相,我一直觉得他算是唐宋最成功的文人,因为在文学和仕途上他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20)、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2、苏轼《蝶恋花》

(1)、感情是一种散漫的抽象概念,它无法会被规定也无法被约束。所以如果要说情诗写得更好一些,应该是在宋代。宋代有三苏、二晏,也有词人李清照。这六个人写情诗都是好手,三苏主国,二晏抒情意绵绵,而李清照则大多写的是凄凄惨惨戚戚。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文人之爱是什么呢?是仲夏书长信,暮冬煮雪读。是字字句句皆深情,笔笔画画付真心。是盼君长相思,嘱君长相忆。

(4)、而后,诗人“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转而描写眼前的相思之苦:伊人不见,诗人为了排解忧愁,只能以酒解闷。可是,他饮得太多,以至于形容憔悴,愈发凄凉。其中,“伤酒”二字把诗人颓唐、沮丧的形象描写得如在眼前。不久,就是寒食节了,真是又添几分萧索。

(5)、此词是晏词中脍炙人口的篇章。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上片思昔;下片伤今。全词语言流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耐人寻味。词中对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启迪和艺术享受。

(6)、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7)、现在正是燕子即将归来的时节,昨夜阁楼上吹起了阵阵西风。只希望我们能够有短暂相聚的机会,在那菊花丛中举杯共饮。歌声悠扬,面容娇艳。

(8)、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9)、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10)、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12)、“歌长粉面红”这是对这个女子歌声和面容的描写。“歌长”,是这个女子不忍分别的一种描写。女子的深情,在这两个字上表现的一览无遗。 “粉面红”三个字,写出了女子的美丽。

(13)、释义: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14)、诗人因思成梦,刻意进入梦境去寻找他心爱的女子。但是,他更加失望,找遍了所有的地方都没有见到。因此,诗人心中不免要生起许多怨恨。怨恨什么呢?怨恨女子的无情。分别这么久,连梦里都不肯来相见。

(15)、《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这是一首伤别之作,叹人生有限,抒写离愁别绪,所表现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反映出词人的无奈与洒脱

(16)、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17)、无情人哪里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恼,一寸相思愁绪竟化作了万缕千丝。天涯地角再远也有穷尽终了那一天,只有那相思是没有尽头,永不停止。

(18)、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 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一 “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接着,作者笔触写到室中人的身上:她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三句设喻。用意用语均似“花间”。“粉融”,谓脂粉与汗水融和。不点出“汗”字,正是作者高明之处。“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虽亦古诗词中常用之语,但在本词中却有特殊的意义,它跟 “冰寒”句配合,在盛夏中得清凉之意。以“玉”、 “冰”、“粉”、“雪”之白,衬托“妆面”之红,写夏日黄昏女子妆罢的情景,真如一幅优美的彩照。过片写她那下垂的鬓发,已靠近眉间额上的月形妆饰;微红的酒晕,又如红霞飞上脸边。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李商隐《蝶》诗之三“八字宫眉捧额黄”,似即指此。“欲迎”、“初上”,形容绝妙。不独刻画之工,且见词人欣赏之情。“月”与 “霞”,语意双关,既是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也是黄昏时的实景。可以想象这位美艳的姑娘,晚妆初过,穿着件单薄的纱衣,盈盈伫立,独倚暮霞,悄迎新月。

(19)、这首词又是《珠玉词》中的别调。大晏的词作,用语明净,下字修洁,表现出闲雅蕴藉的风格;而在本词中,作者却一变故常,取景甚大,笔力极重,格调遒上。抒写伤春念远的情怀,深刻沉着,高健明快,而又能保持一种温婉的气象,使词意不显得凄厉哀伤,这是本词的一大特色。

(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在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3、晏殊最有名十首词

(1)、凭藉美妙的人生情怀和审美意趣,这些词便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的璀璨篇章,一直影响着宋朝以后的中国文学乃至日常生活。

(2)、仔细想想,生活不就常常处于“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之间嘛!人生如一场旅途,有许多的生命会和你发生“无可奈何”的关系。当你感觉要结束了,缘分要尽了,又会有很多生命和你开始新的“似曾相识”的喜悦和快乐。你会觉得自己永远活在“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之”间。

(3)、“不如怜取眼前人”成为传诵至今的名句,这是天地间劝人珍惜当下的言语中最感人肺腑的一句了。

(4)、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5)、这首词借青春和爱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无常,细腻含蓄而婉转地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情感。这是一首优美动人而有寓有深意的词作,为晏殊词的另类作品。

(6)、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7)、释义:驿站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却无人作主。每当黄昏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不想费尽心思去炫耀,一心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8)、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9)、最后三句“金盏酒,玉炉香。任他红日长”的意思是说,现在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我只有在玉炉香中举起金盏酒,让那窗外的红日自长吧。这里主要表达的是一种“行乐须及春”的意思。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月下独酌》中便说过“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它是一种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10)、《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这首词晏殊把与人离别和时光无情、年华渐老联系起来,令人感到双重的无奈和感伤扑面而来。

(11)、美人头上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处发现了她。

(12)、释义:我有多少的恨,昨夜梦中的景象,还像以前我还是故国君主时,常在上苑游玩,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正是景色优美的春天,还吹着融融的春风。

(13)、然而,晏殊偏偏就学了,他学写的那首诗一开始也取名《无题》,后来大约还是有点不自信,就用诗的前四个字为名字,成就了一篇凄美的失恋情诗。晏殊不愧也是大家,这首诗虽然是学李商隐,但却具有自己鲜明的风神气韵,读之满口生香,不觉黯然神伤。

(14)、顾名思义,西昆体,自然是以晚唐李商隐为师,主要模仿他的诗歌特点。

(15)、最悲伤怀旧的词:《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16)、由红笺、斜阳、远山、帘钩,再到绿水,这一系列看似相对静止的景物中,构成了一幅表面上平静、舒缓,深层里蕴含着感情浪涛的图卷。

(17)、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18)、文学上他的词名比较出众,流传的经典词作也很多,相对于词,他诗文就差了很多。虽“见编集者乃过万篇,唐人以来所未有”,但笔下最为传唱的也就上面这一首《寓意》,其中颔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一句,更是深受后世好评。

(1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0)、当然了,除了上述几首以外,我个人最喜欢和欣赏的诗句是《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而且我也很欣赏作者纳兰性德

4、晏殊最唯美的一首诗寓意

(1)、释义: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2)、刚开始恋爱的时候,他会写“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3)、此词慨叹人生有限,抒写离情别绪,所表现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全词在章法结构上下关合:下片 “满目”句照应上片次句,因离别而念远;“落花”句照应上片首句,因慨叹人生短暂而伤春。结句借用《会真记》中的诗句,即转即收。

(4)、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上片描写苑中景物,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全词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

(5)、等到风雨吹落繁花之际,才发现春天易逝,不禁更生伤春愁情。往事不可追,不如好好怜爱眼前的人。

(6)、可是这样的美景中却隐含这作者淡淡的忧伤,因为此时作者身边有风花雪月如此美景,却唯独少了一个心爱的女子,这不难引起了诗人的伤春幽怨之情。

(7)、自从分别后,就再也看不到佳人所乘坐的油壁香车,她就像峡上之云,行踪无影,东西不定。

(8)、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0)、释义: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11)、众所周知,在历史上,晏殊被称为“富贵宰相”。他的《珠玉词》大多表现一种闲雅蕴藉的风格,雍容典雅,华贵而不卑俗,圆融而无锋芒。但在本词中,作者却一反常态,下笔极重,场景阔大,深刻沉着。但是,该词依然保持了他惯有的温婉气质,伤感而不凄厉。

(12)、春秋冬夏,四季更迭,庭院里总有悉数不同的小动物们在逡巡来往。各种声音交织如斯,好不热闹。

(13)、油壁香车:用油漆漆过装饰华丽的车子,这里是一个典故,来源于名妓苏小小,所以此处代指女子。

(14)、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15)、诗作最后“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更是缠绵忧伤。诗人想给远去的心上人寄一封信倾诉衷肠,可是“水远山长处处同”,现实严酷,愿望根本无法实现。整首诗绮丽清淡,情真意切,颇得李商隐《无题》的神韵,不愧为千古佳作。

(16)、所以,词作最后说“小园香径独徘徊”。词人独自一人在花香满溢的园中独自徘徊,独自思考着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词人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但在他的词句中,我们却可以感受到一种文学的巨大力量:在对平淡生活的描述中,激发出震撼人心的东西。这样的词作,即使再过多少年,依旧魅力无穷,难以超越。

(17)、这只回来的燕子,大概是去年春天认识的,给词人带来一种生命的欣喜,让人在诗望之余又生发出了一种感动。这个句子,真是北宋词里面最美的句子。它不止是在讲花的调零和燕子的归来,而是在讲生命中的两个不同状态:失去与拥有。

(18)、“ 一向年光有限身”,劈空而来,语甚警炼。 “一向”,即一晌,一会儿。片刻的时光啊,有限的生命!词人的哀怨是永恒的,那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谁不希望美好的年华能延续下去呢?惜春光之易逝,感盛年之不再,这虽是《珠玉词》中常有的慨叹,而本词中强烈地直接呼喊出来,便有撼人心魄的效果。紧接“等闲”句,加厚一笔。词中所写的,不是生离,更不是死别,而只不过是寻常的离别而已! “等闲”二字,殊不等闲,具见词人之深于情。在短暂的人生中,别离是不只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词人唯有强自宽解: “ 酒筵歌席莫辞频”。痛苦是无益的,不如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频”,谓宴会的频繁。叶梦得《避暑录话》载,晏殊“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嘉客必留,留亦必以歌乐相佐”,“日以饮酒赋诗为乐,佳时胜日,未尝辄废”。“酒筵歌席”,即指这些日常的宴饮。这句写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过片二语,气象宏阔,意境莽苍,以健笔写闲情,兼有刚柔之美,是《珠玉词》中不可多得的佳句。两句是设想之辞。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的河山,徒然地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摧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语本李峤《汾阴行》:“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作者不欲刻意去伤春伤别,故要想办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吴梅《词学通论》特标举此二语,认为较大晏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胜过十倍而人未知之。吴氏之语虽稍偏颇,而确是能独具慧眼。此处“满目山河”二语,“重、拙、大”兼而有之,《晏殊》中仅此而已。

(19)、《蝶恋花·菊愁烟兰泣露》:全词情致深沉而高远,深沉中见含蓄,高远中有内涵,精准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

(20)、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5、晏几道最有名十首词

(1)、绿水池塘,微风送暖,牵动词人对往昔的回忆。

(2)、⑷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3)、宋代虽统一了唐末五代乱哄哄的政局,但宋初诗坛还沉浸在唐诗的流风余韵中,其中主要有三个流派最为突出:白体、晚唐体、西昆体。

(4)、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5)、围墙可以由各种材料构成,其最原始的功能是起边界、屏障作用,但居住者随后往往将其功能扩展到了环境美化方面。

(6)、可以说,晏殊一生,写遍了爱情的种种,因此写出一首水平相当于李商隐的情诗,并不足奇。饶有趣味的是,晏殊的情诗基因,传给了儿子晏几道。

(7)、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8)、“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心灭了。情却仍然还在燃烧。“此情千万重”句,是女子对即将离开的人的交代。

(9)、爱而不得的时候,他会写“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

(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1)、深深的庭院,淡淡的哀愁,那愁绪是那么美,又那么伤。

(12)、佳人学得平阳曲。纤纤玉笋横孤竹。一弄入云声。海门江月清。

(13)、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4)、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宋代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译文: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15)、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16)、庭院和庭院艺术——庭院诗词、庭院绘画、庭院小说、庭院戏曲等,共同构成了令人魂牵梦绕的中国古代士大夫生活美学

(17)、逢迎一笑金难买。小樱唇、浅蛾黛。玉环风调依然在。想花下、攀鞍态。

(18)、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19)、髻摇金钿落。惜恐樱唇薄。听罢已依依。莫吹杨柳枝。

(20)、总有一些诗词,读来,让人嘴角浮起微笑,这首词就是如此。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2)、晏殊的诗文词都是继承晚唐五代的传统,他诗作不流于轻倩、浮浅,故为当时所重。他的词今存130余首,风格上既吸收《花间》(温庭筠、韦庄)的格调,也深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

(3)、首联“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一开篇就把人深深地拉进了一个凄美的场景之中。我再也遇不到你的油壁香车了吧,这一声叹息,诠释了多少红尘中地邂逅与错过。而更令人遗憾的是,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这也许便是无缘,像那巫峡的云彩,一时间相遇,一时间又随风各自东西。

(4)、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寞怅惘的心绪。结句抒发的亦是富贵闲愁。前人评晏殊词圆融平静,多富贵气象。晏殊自云:“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悦其气象。”此词可见一斑。

(5)、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6)、秋千主要是女性娱乐玩耍用的设施,这两首词描绘的就是少女在院中荡秋千的情景,十分细腻传神。

(7)、“井”在宋词中被反复提到,可见当时庭院里普遍有井。

(8)、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9)、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10)、不论庭院大小,必有道路,其可称为庭院之脉络。不同的庭院道路布置往往不同,或多或少,或曲或直,或整饬或自然。

(11)、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12)、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这首词前五句描写景物重神情,不求形迹,细节刻画,取其精神密契,不于锦绣字面的堆砌,而于色泽与气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环境写得博大高华,充满富贵气象。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既不是伤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羁旅思乡游子的离愁,更不是感时悯乱的深愁,而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13)、                                                                                                                                                                                      

(14)、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15)、词的大意是: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桃花般的人面不知道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16)、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一“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接着,作者笔触写到室中人的身上:她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三句设喻。用意用语均似“花间”。“粉融”,谓脂粉与汗水融和。不点出“汗”字,正是作者高明之处。“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虽亦古诗词中常用之语,但本词中却有特殊的意义,它跟“冰寒”句配合,盛夏中得清凉之意。以“玉”、“冰”、“粉”、“雪”之白,衬托“妆面”之红,写夏日黄昏女子妆罢的情景,真如一幅优美的彩照。

(17)、庭院除了作为生活场景的延伸,也是一种心灵空间的扩展。在宋代词人的眼中,家国情怀、深闺离绪、季节变迁、动人爱情……仿佛人一生的悲欢离合,都发生在这一方院子里。

(18)、作者和心上人分离而就很感伤,再遇这样凄冷的节日,无疑是愁苦倍增,到此,诗人怀念佳人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19)、而“等闲离别易销魂”用语更重,意思更深。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人生中的离别,既有去国千里的生离,又有催人心魄的死别。可在词人看来,既使是寻常的离别也让人悲伤欲绝。“等闲”二字,其实并不等闲,因为词人对人生对生命有一份异于常人的深情。

(20)、此词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

(1)、诗作首联追述离别时的场景,飘忽传神:油壁车奔驰而来,又奔驰而去,载着心上人渐行渐远。只留下丝丝的幽香萦绕在空中,缠绕着诗人的梦魂。一转眼,心上人已远隔千里,就像峡云一样无踪无迹,漂泊东西。

(2)、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岁岁情。

(3)、这首词轻淡的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上片写景。点明了季节,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下片写人。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4)、晏殊14岁以神童试成为进士,此后仕途顺利,可到了晚年,却遭遇政治挫折。

(5)、心上人轻易的就走了,楼头的钟声惊醒了五更的残梦,心头的离愁就像洒在花底的三月春雨。

(6)、当然,也有例外,宋代大词人晏殊,他模仿李商隐风格所写的一首淡雅幽迷《寓意》诗,就令人叫绝。

(7)、诗歌开头便以“不再逢”、“任西东”等词营造了一种若有若无的缥缈意境,表现了与意中人无法再见的满怀惆怅,奠定了全文伤感的基调。

(8)、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9)、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10)、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

(11)、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12)、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13)、《中秋月》,原文: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译文:转眼间,十年已经过去了,今晚羁旅之人独自面向着角落,默默思考。未必素娥没有感到遗憾,毕竟月宫中,连玉蟾都觉得清冷,桂花都觉得孤单啊。

(14)、词作开篇“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仿佛横空出世,落笔极重。其意是说: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而离别是最寻常的,同时也是最让人肝肠寸断的。其中,“一向”,即一晌,一会儿,指时光的短暂,生命的有限。这种无奈是永恒的,是无法抗拒的,让人伤感。

(15)、而在宋初,描写休闲时光最美的,当然莫过于晏殊了。对于晏殊,大家十分熟悉,那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可以说家喻户晓。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他的另一首经典词作《浣溪沙》。这首词只有短短6句,却是他意境最美的一首词,成了难以超越的经典,美得心醉。

(16)、江南早春,风光绮丽,千里莺啼,红绿相映。而庭院里却一片寂静,空自怀远,心间相思深情,无人倾诉。复国壮志无从施展,这小小的院子里,凝聚着稼轩深沉深厚的家国情怀。

(17)、在词人看来,时光有限,空间遥远,很多离别是难以避免的,很多距离是难以跨越的。每日沉浸在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中,每日感伤于风雨催落花朵的无奈,其实都是徒劳的。人生苦短,还不如实际一些,享受现实的欢乐。这充分体现了词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过好当下。

(18)、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缥缈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竹帘,玲珑闲看月。

(19)、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