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谚语大全75句精选
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
1、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与谚语
(1)、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豫、湘)。
(2)、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3)、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4)、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5)、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6)、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7)、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8)、寒露脚不露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九月台,无人知;九月台,惨歪歪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鄂)
(9)、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10)、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11)、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2)、二十四节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3)、六月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14)、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15)、从小雪开始经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就是立春之时。小雪到大雪是一个月,为“一月正”。冬至15天加上小寒大寒30天,计45天时“定打春”。
(16)、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17)、十二月初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18)、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19)、“霜降到立冬,翻地冻死虫”。这期间进行深翻地,将土壤中的病虫害翻起来在地表层,极易冻死或者鸟禽被吃掉,同时地面表层的杂草翻进土壤中,经一冬的沤腐,可变为肥料,用以养田,所以冬天耕地的好处较多。冬天农家的有机肥料,最好土地没有封冻前来耕地时,将肥料施入翻进到土壤内,经过长时间腐烂和分解,以备开春后庄稼的吸收利用。施肥较迟,未经分解,农作物不能利用,即“立春上粪是哄人。”
(20)、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二十四节气——夏天的相关谚语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2、二十四节气谚语大全
(1)、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2)、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3)、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4)、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5)、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6)、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7)、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清明有霜梅雨少;
(8)、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民间谚语》
(9)、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10)、D.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大寒
(11)、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12)、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13)、进入夏至,气温升高,农田杂草丛生,杂草就要争夺农作物养份,水份,阳光,所以要争时夺日来锄地。同时锄地又可以疏松土壤皮层,给好气性细菌创造出更好的活动场地,对粮食丰产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这时的庄稼苗子长高,及时锄地培土,防止农作物的倒伏,就是锄头上的工效,故“锄头不能歇”。
(14)、三耥九耘田,砻糠变白米。稻耘三遍谷满仓,棉锄七次白如霜。花靠锄头稻靠耥。
(15)、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16)、立夏即指一年一度的夏季开始,这时就非常炎热了,即有“就地生火”的趋势。古人对立夏的节气极为看重,据史载周朝时,逢立夏日帝王要带领文武官员,到城外举行盛大的“迎夏”仪式,以示农人们在夏季里劳作。
(17)、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18)、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19)、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20)、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
3、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和意思
(1)、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2)、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3)、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4)、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7)、惊蛰节气,到了阳历三月中旬,陕北大都气温平均回升到4—5度,正是冬眠动物和各种昆虫在“春雷乍响,惊醒昆虫”之时,开始活动,进食。新的一年开始。
(8)、果树开了花,就怕虫糟蹋,提前喷遍药,先治金龟甲。
(9)、1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10)、以下民间谚语与所描述的节气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11)、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12)、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13)、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14)、1霜降降霜始(早霜),来年谷雨止(晚霜)。
(15)、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16)、职测资料汇总(高分笔记、行测申论视模考频讲解视频等),打赏8元即可;
(17)、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二十四节气——冬天的相关谚语初三月眉意。十五月当圆。廿三月暗暝。
(18)、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19)、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20)、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4、二十四节气种植谚语
(1)、小雪小到,大雪大到,冬后十日,乌鱼就没了。
(2)、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3)、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4)、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5)、1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6)、不要问爹问娘,小麦出头好落秧。十成稻子九成扁秧,栽秧要栽蒲秧。
(7)、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8)、谚语“霜降见霜,谷米满仓”忌讳霜降期间不见落霜的现象,此为气候反常的征兆,天气温暖的显示。有谚语说:“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该冻不冻,没有收成。”道出气候反常,不正常年景的恶果。这“霜见霜”是正常气候的反映,紧跟上就是“立冻地不消”的寒冷走向。冬天天气严寒,可将土壤中的病菌,虫卵、有害物等杀死掉。第二年的“谷米满仓”是很有保障的。霜降是一个硬节气,老天爷这时会抽出尚方宝剑,将所有的作物和杂草杀死。
(9)、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
(10)、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11)、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12)、六月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1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内容。
(14)、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问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
(15)、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