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原文及翻译77句精选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原文
1、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原文大全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译文)以弘扬仁爱精神自身的责任,这种责任难道不重大吗?死了才停止事业。这种目标难道不远大吗?
(3)、荐读|《岁月历练的优雅:杨绛传》:教你做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
(4)、1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5)、(译文)智慧、仁爱、勇敢,是受世人普遍推崇的美德。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百姓溺亡于水,知识分工协作子溺身于不慎之言,国君溺命于民怨。
(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0)、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1)、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2)、10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3)、(译文):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14)、11(打卡第11天)做选词填空题,什么方法最高效?(附资料表)
(15)、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1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7)、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
(1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9)、1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20)、1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2、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原文及翻译
(1)、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2)、(解读):守住做人的本分安于命运,顺从时令听从天意如果做人是这样的话,可以说很完美了。通篇《朱子家训》,充满了朴素的、淡泊名利的人生观。熟读朱子家训,谨遵朱先生的教诲,你可能得不到荣华富贵,你却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宁和平静的生活。
(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5)、(注释):匿(nì)怨:对人怀恨在心,而面上不表现出来。
(6)、(译文)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
(7)、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8)、(译文):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9)、 言必信,行必果,遵纪守法爱家国;知荣辱,学礼仪,修身律己扬正气;讲文明,树新风,齐心协力积美德;求上进,求奋发,和谐社会你我他!
(10)、報導稱,教材中更將黃之鋒煽動人“包圍政府總部”、違法“佔中”等劣行,當成其之所以被奉為“中華傳統美德名人”的論據,行文間更不乏抹黑中央政府的言論。
(11)、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12)、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13)、10(打卡第10天)病句一分不丢,这几点你需要知道!(附病句资料包)
(1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5)、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解读):这一条道出传统中国人的思想:作什么事情都不要招摇,低调一些,实用就很好。
(18)、用思德报答恩德,这样做好事的人就会到鼓励;以仇恨答仇恨,这样做坏事的人就会受到惩戒。
(19)、(解读):听从妇人的言论,溺爱骨肉,这哪里是大丈夫的作为.作为家长,一定要有主心骨,哪些话该听就听,不该听的不要听。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
(20)、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3、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原文摘抄
(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2)、香港教評會主席何漢權批評,該中學以黃之鋒為“中華傳統美德名人”的示例,完全是對中華文化的極大扭曲。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5)、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6)、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
(7)、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8)、(解读):这句话是说,个人的衣食住行一定要俭朴、节约,宴请客人也不能过分,酒菜要适度,时间上也不能无休无止。朱柏庐没有子女,过继兄弟的儿子作嗣子,取名导诚。他一直教导导诚不要专学那些挥霍的纨绔子弟。朱柏庐曾说过:俭,一要平心忍气,二要量力举事,三要节衣宿食。他写过一首教子诗:“四儿六岁五儿莫与肥甘习口馋。清白家风无我愧,诗书世泽要人担。三餐饱饭何须酒,一箸黄韭略用盐。闻说有人曾饿死,算来原不为官廉。”
(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11)、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2)、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13)、香港《文匯報》20日報導,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一張內容為香港某中學校內教材的圖片,其中將“港獨”分子黃之鋒奉為“中華傳統美德名人”。《文匯報》對此感嘆,政治入侵校園的問題日趨嚴重,“黃師”對學生進行政治“洗腦”的行為無孔不入。報導還稱,多名香港教育界人士昨日(19日)受訪時,均對這一教材的設計感到匪夷所思,認為這不僅是對中華文化的極大扭曲,更對學生造成惡劣影響,希望香港教育局增強對教材的監管。
(14)、(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作儿子的道理。
(15)、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6)、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7)、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18)、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19)、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20)、(解读):家道富厚,家庭关系往往容易和顺;家境贫苦,家庭关系往往比较紧张。朱柏庐则提出了和顺治贫的方法:一家人只要生活得和和睦睦,开开心心,即使上顿不接下顿,也会有家庭的欢乐,有天伦之乐。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和了,苦一点也算不了什么。“国课”是指百姓应当上缴给国家的租税。早完成国家的钱粮课赋,不欠租税,没有了思想负担,即使口袋里没有盈余,身无分文,自己也能自得其乐。这句话的要旨是告诉我们人人为要建设营造一个和时时处处为国家着想,顺欢乐的家庭出力;同时更不能忘记我们的大家——国家,国家在先,要有为国家服务的争先意识。
4、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原文出处
(1)、(解读):这是说一个人读书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圣贤之心的高尚的人。古人强调一个“圣人”,应当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做官一定要为百姓、为国家着想。这是朱柏庐先生提出的做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做圣贤,存君国。
(2)、(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译文)有道德的人不会真正地孤独,总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亲近的。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7)、(解读):这是告诫子弟要知足,要认识到吃、穿、用都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时,昆山一带连年灾荒,不是旱灾,就是水涝,有一年还闹蝗灾。这两句正是柏庐先生忧民之心的体现,现今食堂的语录牌上经常引用。
(8)、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9)、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10)、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11)、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12)、(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虚谨慎会得到益处。
(13)、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
(1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15)、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1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7)、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