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在线收听74句精选

2023年10月08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王阳明心学精髓在线听

1、王阳明心学精髓在线听书

(1)、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为曾经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

(2)、一位国际阳明学者写给大众的阳明心学普及读本。《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深入浅出地描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思想的形成过程,既通俗易懂,又直达精髓。

(3)、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面,比如在父母身上,倘若父母去世了,难道它就消失了?

(4)、号称吃透阳明心学的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说,工作中修行是帮助我们提升心性和培养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去用心工作,就是用工作来磨练我们的心,提升了我们的灵魂层次,光明了我们的良知。

(5)、译:凡是处理事情,总会有好的时候和不好的时候,同时还有困顿失序的一些弊端,这全都是因为被毁誉得失的内心牵累,不能实际地使他获得良知。

(6)、此次全新修订版除修订了原书的部分内容之外,还增加了近六十幅插图,使得全书的阅读更加轻松,体验更加丰富。一部分插图来自王阳明的高徒邹守益所编的《王阳明先生图谱》(珍稀抄本石印),另一部分插图为从事阳明学研究二十九年的杨德俊先生自1989年起拍摄的王阳明遗迹图片,非常珍贵。

(7)、在现代日本,研究王阳明最深刻、最纯正的是冈田武彦。

(8)、凡作事不能谋始与有轻忽苟且之弊者,亦皆致知之心未能诚亦是见得良知未透彻。

(9)、差异出在:从此岸世界的“欲望界”通往彼岸世界的“圣贤界”,这条路该怎么走。

(10)、曾国藩把知行合一作为人生的第一准则,终成为中国史上的半个“不朽圣人”

(11)、有些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12)、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13)、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14)、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5)、敌人气势正盛,就应该趁他们取得胜利疏于防备时向他们进攻,怎么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后退呢?

(16)、(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17)、“大凡朋友,须箴规指谪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18)、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良知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就去做,不必顾虑、不必计较。

(19)、做儿子的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

(20)、啥意思呢?要弄明白两位大师在讲什么,我们得从理学是怎么发端的说起。

2、王阳明心学在线收听

(1)、《王阳明大传》便是这样一部诚意之作,它权威、丰富、平易、真挚,并有一种浓厚的情感藏于字里行间,只为让你了解真正的而不是为误解的王阳明,让你了解心学的真谛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心灵鸡汤。

(2)、王阳明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用兵之道讲究虚虚实实,对将领则要求不动如山。

(3)、阳明学之精神融化于王阳明一生波澜壮阔之行事中,故欲深窥阳明学,必先详知阳明子之生平事迹也。

(4)、举行放生、火供、烧食、点灯、超度、消灾吉祥法会

(5)、想了解王阳明的生平与思想,我推荐大家阅读冈田武彦先生的《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6)、天理固然在心中,但如果一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生活在一个肮脏的环境里,天理就很难显现。

(7)、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8)、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9)、王阳明对“工作中修行”的解释是: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要求去行事,除了良知的指示外,心无旁骛。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如何,良知轻而易举就能知道。不欺良知,才是真修行。

(10)、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1)、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有荣耀是我幸,无荣耀是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

(12)、虚虚实实,让敌人的心慌乱,动起来没有章法,就能趁势而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13)、这样,王阳明完成了他哲学体系中实践论、方法论,最后终结于伦理道德论。

(14)、本书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写给大众的最全面、最丰富的王阳明通俗传记,也是最权威、最严谨的心学读本。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是全面了解王阳明传奇一生,是轻松读懂阳明心学核心精髓的权威读本。在国内上百种关于阳明先生的传记中,冈田先生传记是不可超越的存在。

(15)、举行放生、火供、烧食、点灯、超度、消灾吉祥法会

(16)、首先,你的感知是无所谓善与恶的,它不过是一个通道而已。你认识一切人、事、物,总得有一个通道吧,这就是你的感知,也就是你的“心”。

(17)、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18)、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

(19)、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20)、《王阳明心学:修炼强大内心的神奇智慧》内容简介: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为什么能成为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后世无数王阳明的崇拜者,为什么也能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辉煌事业?这是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掌握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

3、王阳明心学精髓在线听书下载

(1)、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UfIxQO5jL8ZT-lgpJWeg密码:uley书名:王阳明心学

(2)、心外无理是王阳明接着陆九渊“心即理”讲的。在他们看来,理本来是客观实存的,除了蕴含在事物之中以外,理又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但阳明认为,每个人如果要认识事物之理,都是从心上做功夫的,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穷究。在这个意义上,王阳明说心外无理,人所认识之理都是在自己的心中。

(3)、经常让我们困惑的是,自周敦颐之后,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与以陆王为代表的心学总是进行着喋喋不休的争论。这个问题的展开讨论显然超出本文的范围。

(4)、解析:这一觉就是最快的刀!这一觉就是安身立命的功夫!念起即觉,觉之即无!这就是最高的断念实战功夫,只一觉,念头就消融了。这个断念功夫是需要不断练习的,这样才能日臻化境,不管何种功夫,都需要持之以恒地练习,最后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王阳明先生的书籍,良知、本体、天理这三个词出现得比较多,在心学体系中,这三个词都是同一意思,先生在《传习录》里说“良知,心之本体。”在《静心录》里说:“心之本体即是天理。”良知和天理都有表层的意思,但在先生的开示里都指向了本体,什么是本体?本体就是纯粹的觉知,就是佛性、空性、本心、妙明真心、自性、本来面目。有无数个词都指向了本体,本体是圣贤开示永远的核心。你真正悟明白了本体,就一通百通了,看其他大德的开示一下就能抓住核心,否则很容易看得云里雾里的,我最早是从元音老人这里悟明白了本体,也从元音老人这里学到了断念的实战功夫,我无比感恩和永远顶礼根本上师元音老人。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师傅可以告诉你方法,但关键还是要自己去做,断念一定要勤加练习。不管什么邪念入侵,只要你的断念够狠,都能将之瞬间消灭,反之,断念水平不行,肯定会被心魔再次攻破。

(5)、解析:“美大圣神”这四个字我很喜欢,《传习录》里还有四个字我也很喜欢,那就是“纯然洁白”,每个人一开始都是纯白的灵魂,是后来才慢慢染污的。先生云:“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为什么要去人欲,因为人欲会遮蔽天理,沉迷人欲会趋于禽兽之列。圣贤并不反对人伦,夫妻属于人伦,正淫要节制,邪淫必须要戒除。去人欲,并不是不结婚生子、不传宗接代,而是去除自己的邪念!去人欲可以用思无邪来解释,关键还是心地要恢复干净。《道德经》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很多戒友在戒色前,每天都有很多邪念,他们的头脑简直就是邪念的根据地,各种回忆,各种幻想,看到女性就意淫,在戒色后学会修心了,不断对治自己的邪念,这样就是“日损”,每天都在减少邪念,最后就会发现心地恢复干净了,那种感觉太美好、太快乐,是真正的大爽!先生云:“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正位凝命,如鼎之镇,去除邪念才能正气爆棚!战胜心魔是最伟大的壮举!攀登上珠峰也不及战胜自己的心魔,登上月球也不及战胜自己的心魔!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也不及战胜自己的心魔!一位戒友说:“脑子特清醒,心理特别祥和,甚至感到幸福的感觉。真的,好像恢复纯净了,脑子一下就充实了的感觉,又好像回到过去的快乐回忆中,反正这种感觉就是特别爽啊!我感觉不到痛苦了。”他的心灵恢复纯净了,那种感觉真的特别爽!手淫的快感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手淫就像沉溺在粪坑里以吃屎为乐,而心灵恢复纯净后,就像自由翱翔在天际,那种纯粹美好的感觉给人强烈的喜悦。戒色宛如奇迹,当你进入美大圣神的心灵状态时,你自然会感受到真乐,你知道这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感觉。

(6)、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7)、且于动处加工,勿使间断。动无不和,即静无不中。

(8)、虚虚实实,让敌人的心慌乱,动起来没有章法,就能趁势而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9)、朱子的主张实际上非常明白啦,就是告诉你:你的人心是有私欲的,是有缺陷的,是有私心杂念的,你应该给这些“欲望”做减法,去追求和探究公正无私的天理。

(10)、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凡今作事,贵在谋始。

(11)、赏及微劳,则有功者益劝;罚行亲昵,则有罪者益警。

(12)、真理已在心中,我们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

(13)、阳明先生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内心当中,一个人只需要通过探求自己的内心,就能够发现万物的真理。他的致良知更是强调,人可以不受外在的束缚,只需要通过对内心的一定程度的探求,就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良知,从而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14)、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15)、冈田先生还充分发挥自己思想史的专业优势,深刻分析阳明心学诞生时的时代思潮背景,并将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以及明朝其他思想家的学说进行对比,对于读者清晰了解王阳明的思想形成脉络以及心学的精髓非常有益。

(16)、世人因为不知道‘达到至善’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以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道理,因此掩盖了评判是非的标准,使‘心为统帅’的简单道理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

(17)、“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18)、无事时,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才叫痛快。

(19)、现在呈现在中文世界读者面前的这部《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可以说是冈田先生晚年花费心血最多的著作,也是他组织和领导王阳明遗迹考察、践行阳明精神的心血结晶。

(20)、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伯夷、叔齐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良知却在每个人心中。

4、王阳明的心学精髓是什么

(1)、先生曰:“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2)、老外发现中国的一本古书,读完变脸失色:原来古代最先进的是中国

(3)、解析:先生这段话比较严厉,很发人深省。一个人如果过着邪淫放纵的生活,那简直连禽兽都不如,很多撸者都形容自己为行尸走肉,心里有很多邪念,甚至是变态的邪念,整个人充满着邪气,撸管前纯真无邪的眼神看不到了,看到的只是禽兽般邪恶的眼神。大脑被邪念所占据,过着隐秘的堕落生活,这种生活状态非常糟糕,在那种状态下很难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一个邪淫的人往往是脾气暴躁的,很容易给别人带去负能量。曾国藩的至理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印光大师的开示:“若不以学圣贤为事,则是行肉走尸。唯知饮食男女之乐,则与禽兽何异?”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要好好学习圣贤教育,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如果让自己沉迷于邪淫放纵的生活,那将来的前途就相当黑暗了。人有五常和八德,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万恶淫为首,邪淫会导致伤身败德,最后八德全废,进入禽兽不如的低劣状态。先生云:“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要懂得遵循天理而生活,要断除邪念,好好培养自己的正念。

(4)、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5)、我不开心,我不快乐,是因为我的认知,我的思想从来没有与我的行动统一。我一直在做违背我内心的事情,怎么能快乐呢?

(6)、王阳明是明朝最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7)、王畿年少时豪放率性,日日在酒肆博场中,每天都涉足酒楼茶馆和赌场。王守仁很早就想结识他,可是始终没有适当的机会。

(8)、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9)、《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10)、《王阳明大传》是学贯中西、横跨儒释道的世界级大哲冈田武彦先生的毕生心血,也是他一生研究王阳明、践行阳明精神的生命之书,中文简体版自推出以来引起了市场的巨大反响,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喜爱,曾登上诸多知名报纸和超大书城的好书榜,斩获2015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入围奖、吴晓波及十点读书联合推荐“预见2016我喜爱的10本书”等诸多荣誉,并入选樊登读书会经典解读书单。这充分证明了《王阳明大传》的独特魅力。

(11)、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12)、1934年毕业于九州帝国大学法文系,1958年任九州大学教养系教授,196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66年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1972年荣退后为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并获“中华学术院荣誉哲士”称号。曾任日本中国学会理事、评议员,东方学会名誉会员、评议员等重要学术职务。主要著作有《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王阳明与明末儒学》《新解》《简素:日本文化的根本》《中国思想的理想与现实》等作品。

(13)、——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王阳明心学》作者周月亮

(14)、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面,比如在父母身上,倘若父母去世了,难道它就消失了?